華南農大獸醫學院:科技自立自強守國門

2021-01-15 新華網廣東頻道

  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教授劉健華指導學生做病菌耐藥性試驗

  黏菌素是人類抗擊超級細菌最後的防線藥物。我國調整獸用黏菌素政策3年後,黏菌素耐藥率已從2016年的高峰銳降約90%。這與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教授劉健華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作出的貢獻密不可分。

  原來科學界認為,黏菌素不存在可水平轉移的耐藥機制,養殖業曾將黏菌素作為生長促進劑大量使用。劉健華長期深耕獸醫、醫學交叉學科基礎研究,她連年帶隊監測,發現動物源性細菌對黏菌素的耐藥率逐年升高,有養殖場出現了異常高的耐藥率。「會不會已存在可水平轉移的耐藥機制?」劉健華帶隊研究發現了可水平轉移的黏菌素耐藥基因及其功能,並聯合其他團隊論證了其臨床危害。2015年底,成果在《柳葉刀傳染病》刊發後,中國與歐盟等多個國家、國際組織出臺政策,限制黏菌素的使用。

  華南農大獸醫學院自創辦以來,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攻關動物疾病診治、綜合防控等關鍵核心技術,保障公共衛生安全。近年來,獸醫學院更是堅持「四個面向」,服務粵港澳大灣區重大發展需求,做強傳統優勢學科,做精國家戰略急需的學科,打造強農興農科技創新體系,院企協同助推畜牧業健康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深耕基礎研究為「同一健康」築起銅牆鐵壁

  廣東常住人口達1億多,飲水安全事關重大。隱孢子蟲和賈第蟲是飲用水主要監測的兩類寄生蟲,也是用水安全的重大隱患。原來飲用水寄生蟲病原檢測的試劑、設備依賴進口,價格昂貴,且無法精準檢出寄生蟲的種類、來源。華南農大獸醫學院教授馮耀宇、肖立華團隊以問題為導向,研發出原水、飲用水人獸共患寄生蟲病原的新型檢測方法。該方法檢測試劑、設備都實現國產化,成本還降低超過90%。該方法更能精準檢出寄生蟲是否屬於人獸共患,還能追蹤、溯源其動物來源,從而指導相關部門精準保護水源安全。目前,國際水協會已將其作為對隱孢子蟲進行分子檢測、溯源的標準方法。

  人類、動物共享同一生態系統,新發、再發人類傳染病75%以上的病原體來自動物。華南農大獸醫學院踐行「同一世界、同一健康」理念,努力發揮獸醫在動物源頭防控人獸共患病的重大作用,保障公共衛生安全。

  「我院以評價改革為抓手,引領全院師生直面人獸共患病等公共衛生挑戰,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形成求真務實的科研價值觀。」華南農大獸醫學院黨委書記嚴會超表示,學院著眼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布局科研主攻方向,持之以恆地加強基礎研究,強化科技自立自強,在祖國南大門構築起守護公共衛生安全的銅牆鐵壁。

  近年來,我國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態勢良好,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華南農大獸醫學院各自研發出防控效果出色的疫苗,作出了重大貢獻。華南農大獸醫學院教授廖明、亓文寶團隊研製出的「重組禽流感病毒(H5+H7)三價滅活疫苗」等系列禽流感疫苗,對水禽、家禽等多種靶動物實現全覆蓋,抗原匹配度高,華南生物公司將禽流感疫苗產業化,2020年銷售額超3億元。獸醫學院教授郭霄峰研製出狂犬病雙G基因新型滅活疫苗,副作用更小、免疫原性更強,推動了獸用狂犬病滅活疫苗國產化。獸醫學院針對人獸共患病等動物重大疫病研發出多個新型疫苗,效果出色,《動物重大疫病疫苗生物合成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得到廣東省重點研發計劃的資助。

  獸醫學院教授楊世華在國際上率先研製5種基因突變猴及模型,模擬人類自閉症的SHANKS基因突變食蟹猴的子代揭示了基因突變可遺傳,開啟了研究人類自閉症發病機制、精準治療的新階段,成果在《自然》刊發。楊世華還建立了模擬人類重症地中海貧血表型的動物模型等。這些成果支撐了獸醫學院開創比較醫學新方向,為獸醫學科服務人類健康開闢了新領域。

  近年來,華南農大獸醫學院圍繞基礎前沿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開展長期穩定研究,碩果纍纍。2016年以來,獸醫學院共主持691項課題,包括103項國家級別科技項目、121項省部級科技項目,到帳經費近4.5億元;所主持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獸醫學院還依託科研成果,打造學科智庫,科學防控新冠肺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等多項智庫成果被國家相關部門採納,為國家出臺生物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相關法規提供了決策參考。

  努力攻克養殖業健康發展的「卡脖子」技術難關

  原來受制於合成工藝長、成本高、收率低等技術難關,我國動物專用抗菌藥物創製能力不足、新品種匱乏。部分養殖場曾大量使用人類常用抗菌藥物,耐藥性問題日益嚴重。華南農大獸醫學院劉雅紅教授帶領團隊迎難而上,牽頭攻克了多個獸藥合成工藝和新製劑研製中的「卡脖子」技術難題。

  難關破,新藥出。劉雅紅帶隊研發出國家二類新獸藥沃尼妙林原料藥和微囊製劑,長效頭孢噻呋注射液等製劑,所主持項目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近年來更是厚積薄發,團隊骨幹研發了頭孢洛寧、泰地羅新等新獸藥和製劑,獲得4個二類新獸藥證書。

  近年來,華南農大獸醫學院按「產業問題、理論創新、核心技術突破、產業化推廣應用」的層層遞進思路,攻克了多項技術難題,聯合企業研發9個新獸藥產品,授權發明專利39件。多個自主研發的獸藥產品代替進口產品,並出口國際。

  廣東4個豬場2.4萬多頭仔豬相繼出現急性腹瀉等傳染性症狀,很快病死。華南農大教授馬靜雲協同其他團隊聯合攻關,迅速將元兇鎖定為豬的新型冠狀病毒這一新病毒,該病毒不會直接感染人類。團隊聯合將其溯源到蝙蝠,追溯發現其他地區以前也偶有發病。馬靜雲團隊指導病發豬場從源頭做好防控,阻斷傳播,這輪疫情被控制在4個豬場內。研究成果在《自然》刊發,有效指導了其他地區防控該病毒。

  防治兩手抓兩手硬。獸醫學院教授李守軍帶隊研發了高通量基因晶片檢測技術,以及系列靈敏度高、特異性好的分子檢測技術,大幅提升了奶牛乳房炎、牛結核病的臨床檢測能力。該成果助力挽回2000多萬元損失。近年來,獸醫學院著力提升動物臨床多發疾病的防控、診療能力,加強實驗動物標準化模型等研究,強化產學研集成。

  「學院瞄準傳染病防控治療等我國養殖業健康發展關鍵核心技術特別是『卡脖子』問題,根據學院學科所特、科研所強,集中科研優勢力量努力攻關,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華南農大獸醫學院院長馮耀宇表示,學院聚焦重大需求加強前瞻部署,支撐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能快速突破的就抓緊推進,要久久為功的則提前部署。

  近年來,豬瘟病毒變異,很多疫苗有效性降低。獸醫學院教授陳金頂帶領團隊研發的動物新型防控產品,可增強豬體免疫功能,清除豬瘟病毒,助力疫病防控。2019年3月,華南農大作為5家獲批單位中僅有的高校,成功獲得「國家非洲豬瘟區域實驗室(廣州)」資質。該實驗室努力攻克非洲豬瘟檢測技術、綜合防控等難關,其中《養殖場(戶)生物安全檢查評價指引》已在中南六省廣泛應用。為做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獸醫學院專家團隊走遍全國家禽和生豬主產區,開展了215場高致病性禽流感、非洲豬瘟防控技術等講座,培訓近4萬名農技人員和養殖戶。

  產教融創助推畜牧高新企業成為共同富裕「強引擎」

  從8000元創業崛起為市值約2000億元的養殖業巨頭,與華南農大「聯姻」是廣東溫氏集團成功秘訣之一。從1992年開始,華南農大與溫氏集團共同探索「責任、權力、利益、科技、人才」五捆綁的產學研合作模式,實現了教授、企業、學校三方共贏。

  溫氏集團還成為共同富裕「強引擎」,僅2016年至2019年,就幫助近10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學院助推溫氏集團等『三農』企業做大做強,服務生物技術等戰略新興產業創新發展,院企協同幫帶更多鄉親走上共同富裕路。」馮耀宇表示,近年來,華南農大獸醫學院與企業共建產學研用融通發展的獸醫科技創新體系。

  沃尼妙林對多種動物細菌感染性疾病療效顯著,但原來依賴進口。華南農大獸醫學院科研團隊與溫氏大華農等企業協同創新,將沃尼妙林國產化。沃尼妙林及製劑治療約千萬頭仔豬,銷售額過億元。獸醫學院與溫氏大華農從最初的技術合作,升級為共建科研平臺、協同育人等,溫氏大華農快速崛起為行業領軍企業之一。

  華南農大獸醫學院在溫氏模式的高原上,將「大華農模式」打造成產學研合作的新範式,並創新性地推廣到華南生物等多家企業。獸醫學院以技術成果為基礎,構建人才共享機制,孵化了華南生物等高新技術企業,企業敏銳捕捉市場需求,院企以產業需求為導向,聯合攻關關鍵技術、集成轉化成果。院企還共建科研、育人、社會服務平臺,實現人才、技術、資本、信息的優勢互補,促進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融合發展。2016年以來,獸醫學院與企業合作研發8個疫苗等產品,經濟效益超50億元,轉化、諮詢服務到帳經費1.3億元。

  華南農大獸醫學院構建了國家、省、企業、鄉村四級聯動的技術服務隊伍,助力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學院產業科技特派員服務團隊僅在近5年,就科技下鄉、服務「三農」1375人次,為廣東15個現代農業產業園提供精準解渴的技術服務。

  「我院還協同行業領軍企業,通過共同設計人才培養方案、承擔課程教學、享用科研教學平臺等,循序漸進地以校內外實驗實訓平臺為依託,科教、產教融合培養卓越獸醫人才。」嚴會超表示,獸醫學院參與的《基於「三本位」理念,協同培養卓越農林人才的研究與實踐》教學改革,榮獲國家級別教學成果一等獎。

  新時代呼喚新作為,華南農大獸醫學院繼續努力當好守護健康的孺子牛、創新攻堅的拓荒牛、艱苦奮鬥的老黃牛,不斷提升適應新發展格局需要的創新服務能力,以勇毅奮鬥走過漫漫徵途,為保障公共衛生安全、守護養殖業健康發展、服務鄉村振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易 暉 薛曉麗 馬勇江 劉毅新)

相關焦點

  • ...人民生命健康,助推共同富裕華南農大獸醫學院:科技自立自強守國門
    原標題:學科建設服務國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助推共同富裕華南農大獸醫學院:科技自立自強守國門華南農大獸醫學院黨委書記嚴會超表示,學院著眼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布局科研主攻方向,持之以恆地加強基礎研究,強化科技自立自強,在祖國南大門構築起守護公共衛生安全的銅牆鐵壁。近年來,我國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態勢良好,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華南農大獸醫學院各自研發出防控效果出色的疫苗,作出了重大貢獻。
  • 華南農大獸醫學院:科技戰「疫」育高才
    今年春節假期,亓文寶召集研究生們從老家趕回學校,助力科技戰「疫」,其中博士生張家豪一個月連發兩篇疫情防控相關的SCI論文。在獸醫學院導師們身體力行下,科研報國的家國情懷代代傳承。  「研究生要學高成才,更要德高為範。」華南農大獸醫學院黨委書記嚴會超表示,學院用黨建領航研究生鑄魂育人奮進之路,為研究生黨組織選優配強支部書記,推動「導師+博士+碩士+本科生」支部共建聯動。
  • 向心懷大愛者|綠會感謝信之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篇
    一片冰心在玉壺 桃李芬芳香嶺南——綠會致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的感謝信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2019年是一個值得讓綠會穿山甲行動組永遠銘記的一年。在這一年,綠會受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司邀請參與「守護者2019」打擊瀕危物種走私專項行動中廣東省所接收活體爪哇穿山甲的救護工作。
  • 華南農業大學:校企共育知農愛農卓越人才
    至此,獸醫學院學生已四次斬獲該項比賽團體特等獎。這只是華南農大培養複合應用型、拔尖創新型和預防獸醫師類、臨床獸醫師類「兩型兩類」卓越獸醫人才的縮影。近年來,華南農大構建校際、校內、校企、境內外協同等四大協同機制,將臨床技能和創新能力訓練縱貫培養全過程,打造「一體化、多層次、開放式」的獸醫人才培養實踐教學新體系。
  • 華農獸醫學院創新「兩個課堂」
    鍛造金課:培養卓越創新的獸醫人才  近日,華南地區第一家動物醫院——華農教學動物醫院迎來68歲生日。1952年,由原中山大學、原嶺南大學和原廣西大學的畜牧獸醫合併組建而成華南農學院畜牧獸醫系(獸醫學院前身),華南農學院獸醫院應時而生,即華農教學動物醫院的前身。
  • 湖南農大東方科技學院舉行畢業生招聘會 企業學生結良緣
    湖南農大東方科技學院舉行畢業生招聘會 企業學生結良緣 來源:紅網 作者:劉明亮 編輯:鄧瑤 2014-12-04 16:25:01
  • 2018年華南寵物中獸醫臨床診療技術交流會
    時間:2018年5月16~17日地點: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
  • 勇擔科技自立自強重任
    編輯同志:我是一名航天科技工作者。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這既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科技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鼓舞了廣大科技工作者要肩負起歷史賦予的科技創新重任,銳意進取,勇於攀登,努力開創科技工作的新局面,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做出更大貢獻。科技自立自強需要踐行科學家精神。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
  • 下一輪雙一流熱門「候選人」:昆明理工大學、華南農大、上海理工
    當然,有三個學校在下一輪雙一流是熱門「候選人」,這三所大學分別是昆明理工大學、華南農大、上海理工大學。我們從多個方面看一下,為什麼這三所高校在下一輪雙一流,入選可能性比較大。從博士點和國家重點學科來看,昆明理工大學有一級博士學位點7個,1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
  • 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畜牧獸醫專業
    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畜牧獸醫專業 2013-07-08 15:58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華南農業大學2019TY044農學院、獸醫學院電泳儀等設備採購項目的...
    廣東省機電設備招標有限公司受華南農業大學的委託,於2019 年10月30 日就2019TY044農學院、獸醫學院電泳儀等設備採購(440000-201909-156003-1795)採用公開招標進行採購。
  • 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招考問答
    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招考問答     動物防疫與檢疫(食品衛生檢驗)、飼料與動物營養、食品加工技術、 食品檢測與管理、經濟管理(畜牧業經濟貿易方向)等,其中,畜牧獸醫是省級品牌專業,獸醫、動物防疫與檢疫是省級特色專業,寵物養護、生物製藥技術、 食品檢測與管理等系熱門特色專業。
  • 河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再次選購北京中顯倒置螢光顯微鏡
    河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的前身最早是創建於1949年的畜牧獸醫訓練班,1951年設畜牧獸醫系,1995年更名為動物科技學院。經過5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目前正建設成為立足河北面向全國的畜牧獸醫領域科技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技術服務的基地。 學院現設有三系一部,即動物科學系、動物醫學系、草業科學系和專業基礎課部。
  • 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科技支援西部活動結束
    齊魯網9月12日訊 (山東臺 陳瀟)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報導,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科技支援西部活動日前結束。由100多名師生組成的「科技服務隊」歷時30天,行程一萬多公裡,通過舉辦培訓班、走訪農牧民等方式,與西部省份農民籤訂「技術幫扶協議」,建立「科技服務示範基地」等,使科技服務活動常態化、長效化。
  • 華南農業大學2015年在職人員攻讀工程碩士、獸醫碩士、農業推廣...
    華南農業大學2015年在職人員攻讀工程碩士、獸醫碩士、農業推廣碩士、風景園林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國家根據國外高等教育經驗和國家建設對高級人才的多層次、多類型需要而設立的一種研究生教育類型。目標是培養具有職業背景、能解決生產、管理、建設工作中實際問題的應用型研究生。
  • 2019年福建省畜牧獸醫學術年會在三明召開
    本次學會年會由福建省畜牧獸醫學會、福建省畜牧業協會、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聯合主辦,三明市畜牧獸醫學會、三明市畜牧業協會聯合承辦,廈門市惠盈動保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市華南農大生物藥品有限公司、南京貝特空調設備有限公司、中農牧業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協辦,此次海峽畜牧獸醫網、《福建畜牧獸醫》雜誌、《農財寶典》為支持媒體。
  • 快訊:河南農業大學成立動物醫學院、動物科技學院2個學院!
    12月24日上午,河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動物科技學院院徽啟用暨學院成立揭牌儀式在第一實驗樓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農業大學校長張改平,副校長尚富德,校長辦公室負責人,兩院師生代表出席儀式。本次儀式由尚富德主持。
  • 開幕華南會&南方寵物美容師大會丨五大看點都在這
    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院長楊增明教授;弗羅裡達大學小動物醫院急救醫學與重症監護中心負責人、臨床副教授Gareth J.;仲愷農業工程學院臧瑩安教授;東莞市寵物行業協會會長鄧朱哲先生;潮汕地區寵物行業聯誼會會長唐健雄先生;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動物衛生研究所、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朱學良老師;江西農業大學曹華斌教授;華南農業大學動物醫院陳義洲教授;廣東省寵物專業委員會前秘書長黎永嘉先生;廣東省寵物行業協會名譽會長麥春華女士
  • 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支撐引領新發展格局
    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支撐引領新發展格局 2021-01-05 22: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華南農業大學國際教育學院一大學生擅自離校前往瀋陽,校方通報來了
    據華南農業大學網站12月23日消息,該校黨委學生工作部(黨委研究生工作部)當天作出「關於給予廖某潼全校通報批評的決定」。廖某潼,男,國際教育學院(廣州都柏林國際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2019級經管類(國際班)專業本科生,2020年12月19日,未經批准,私自離穗前往遼寧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