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支撐引領新發展格局

2021-01-10 澎湃新聞
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支撐引領新發展格局

2021-01-05 22: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

◎ 科技日報評論員

日月其邁,時盛歲新。新年伊始,全國科技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2021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目標實現之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開局之年,是邁向創新型國家前列的開局之年,是新一輪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和「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的開局之年,在我國建設科技強國進程中具有特別的重要意義。這個特殊節點召開的全國科技工作會議同樣意義非凡。

「青松寒不落,碧海闊逾澄。」 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更是攻堅克難的一年。我國首個新冠疫苗附條件上市,「奮鬥者」號實現了萬米深潛,「天問一號」正飛往火星,「嫦娥五號」已帶回月壤,在建的川藏鐵路穿越崇山峻岭……科技界砥礪創新,屢創佳績。總體來說,經過五年的努力,我國科技事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創新體系更加健全,創新環境不斷優化,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在促進高質量發展中更加凸顯了支撐引領作用,在應對新冠疫情等重大事件中進一步檢驗了應急應變能力,在服務「兩個大局」中進一步增強了創新發展的信心和韌勁。

同時我們也清楚看到,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創新能力還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科技「基礎弱」「底子薄」和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的局面還未根本改變,科技發展模式亟待調整,科技人員積極性尚未得到充分激發,科技工作宏觀統籌和戰略聚焦不夠,科研項目管理機制尚需完善,作風學風建設任重道遠。

站在危機中育先機、變局中開新局的重要歷史關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面向現代化建設全局,把科技創新擺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對科技工作提出了新定位新目標新部署,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歷史性地將科技創新擺「十四五」規劃各項任務的首位進行專章部署。

立志高遠,始於足下。科技工作會議部署了2021年重點任務,為「十四五」和中長期科技發展開好局、起好步。會上列出的「任務清單」,是向科技界發出的立足當下、面向未來的動員令和衝鋒號角。構建新發展格局要邁好第一步,見新氣象,各級科技管理部門要敢於擔當,狠抓落實,拿出新招實招,在關鍵點上發力見效。

「百圍之木,始於勾萌;萬裡之途,起於跬步。」沒有等出來的成功,只有幹出來的精彩。科技工作者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把握新階段科技工作的新形勢新使命,堅決貫徹落實好黨中央關於科技創新的重大決策部署,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四個面向」,著力加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百年未有大變局中的關鍵變量作用,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中的支撐引領作用。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支撐引領新發展格局》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王志剛《黨委中心組學習》撰文: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增強國家...
    要立足進入新發展階段、適應新發展背景、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的角度深刻認識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必然邏輯。(一)進入新發展階段迫切需要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
  • 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解讀|企業是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創新主體和微觀...
    項安波為應對百年未有之變局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做出了系統的戰略部署,其中首要的一條是「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上升到「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的戰略高度。少數國家的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行為,不僅沒有使中國創新型企業屈服,反而促進了我國創新型企業家們形成「科技決定國運」的共識,加深了對十九屆五中全會重大論斷的理解和重視。面對科技領域「卡脖子」「脫鉤」「斷鏈」等問題,我國創新型企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貫徹落實「加快轉型升級、深化創新驅動、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系列戰略部署,呈現出逆勢創新、爭先發展的良好態勢。
  • 勇擔科技自立自強重任
    編輯同志:我是一名航天科技工作者。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這既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科技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鼓舞了廣大科技工作者要肩負起歷史賦予的科技創新重任,銳意進取,勇於攀登,努力開創科技工作的新局面,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做出更大貢獻。科技自立自強需要踐行科學家精神。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
  • 廣州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書記、副局長弓鴻午:錨定科技自立自強,彰顯...
    近日,廣州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書記、副局長弓鴻午接受採訪時介紹了廣州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強市的「路線圖」,並表示要以科技創新支撐引領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在「育先機,開新局」這道時代命題中貢獻廣州科技力量。請你結合學習體會,談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加快建設科技強國的重大意義?
  • 科技創新支撐引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摘 要] 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根本要靠科技創新。當前,我國科技創新全面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通過提高源頭創新能力,催生發展新動能,通過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帶動「雙創」蓬勃發展,通過強化協同創新機制,打造區域創新高地,通過深化科技管理改革,提升創新產出績效,通過加強國際創新合作,服務國家發展戰略,通過完善科技政策體系,營造良好創新環境,科技創新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支撐引領作用顯著提升。
  • 五年奮進,江蘇省科協不斷夯實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支撐
    五年奮進,江蘇省科協不斷夯實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支撐——凝聚科技力量,激蕩創新磅礴動力新的一年已吹響號角。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代表大會召開在即。回顧過去的五年,全省各級科協組織及廣大科技工作者踔厲風發,勇挑科技創新歷史重任,爭做創新創業時代先鋒,一年上一臺階,取得長足進步,實現跨越發展。萬裡揚帆風正勁,奮楫篤行再啟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創新擺在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為科協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 新華日報社論|在科技自立自強中展現江蘇擔當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必須堅持向科技要答案,以科技創新催生發展新動能。近年來,全省廣大科技工作者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銳意進取,爭先領先,捷報頻傳。
  • 河南正處於調整轉型攻堅期,搭上科技自立自強的「快車」至關重要
    一是認為,河南正處於戰略疊加的機遇期,要乘勢加快發展、為全國大局作更大貢獻。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三大國家戰略交匯疊加,既交給了我們沉甸甸的擔子,更為我省發展搭建了廣闊平臺。比如,樞紐連結作用愈加突出。
  • 馬鞍山加快「調轉促」步伐 重塑產業發展格局
    、提升質量,全力推進全市轉型升級、加快發展。  去年,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入選安徽省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後,市委、市政府及時出臺實施意見,並設立專項引導資金,支持軌道交通產業加快發展,著力打造全市經濟增長新引擎。
  • 中國農業科學院:打造引領農業科技發展的戰略科技力量
    科技創新,人才為本。作為經濟社會的「壓艙石」,農業領域的科技創新迫切需要更多人才。中國農業科學院日前召開第四次人才工作會議,就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科技自立自強和「四個面向」,提出未來五年要打造一支引領農業科技發展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搶佔農業科技制高點,解決區域共性關鍵技術問題和「卡脖子」問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人才支撐。
  • 2020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高峰論壇在南京舉辦
    11月20—21日,2020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現代農業發展論壇在南京舉辦,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出席論壇並講話。他強調,要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戰略部署,緊緊圍繞農業農村發展大局,堅持「四個面向」,以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為基點,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為關鍵,以農業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動力,大力實施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支撐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
  • ...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以優良作風學風肩負科技自立自強的時代使命
    與會代表結合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分享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學考察、港珠澳大橋建設和管理、「中國天眼」設計建造和應用、載人深潛裝備技術創新、第三代核電站建設開發、玉米種業創新發展等方面的生動事例,暢談了弘揚和踐行科學家精神的深切感受。沒有挺得起腰的科學家精神就難有站得住腳的科學成果。
  • 推動勞動力市場發展 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副主任賴德勝教授主持的《中國勞動力市場發展報告》日前發布。報告聚焦「構建新發展格局背景下的勞動力市場空間演變」。  賴德勝表示,中央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必將對我國勞動力市場改革產生深遠影響。
  • 「宜業尚品、造福人類」 | 推動實現中國非金屬礦工業高質量發展新...
    建材行業發展新理念的主力軍,推動實現中國非金屬礦工業高質量發展新突破。;研發一批在線檢測、過程控制先進智能裝備,提升行業智能製造水平;創新行業標準體系,構建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配套協調的新型標準體系;編制產業發展技術路線圖,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和科技自立自強的支撐作用。
  • 新發展格局下海南自貿港的定位與擔當
    程良波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基於我國即將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發展階段的準確定位,提出了繼續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構想。
  • 薩摩耶數科亮相高交會,以人工智慧引領金融科技發展新浪潮
    高交會上,來自國內外科技、金融領域的專家和企業代表聚焦新興科技為產業發展帶來的新變革、新機遇,分享了科技創新成果及推動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賦能的實踐經驗。蘇寧零售技術研究院院長王俊傑在會上發言時說:「當前,國家大力推動新基建的戰略部署,支持5G的建設落地,不同於過往的基本建設,新基建更多是圍繞5G、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進行布局,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落地,對緩解疫情衝擊下的經濟下行壓力,加快形成經濟內循環為主的發展格局,將起到重要作用。」
  • 加快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消費方式經歷新變革
    西安網訊:隨著西安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消費總體規模和發展檔次得到極大提升,消費市場結構和商業空間布局日趨優化,與此同時,不斷加快推進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的融合,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去年以來,我市線上線下融合不斷加快,消費方式正經歷著新變革,經濟運行效率得到不斷提升,經濟潛力正在逐步釋放,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 華南農大獸醫學院:科技自立自強守國門
    「我院以評價改革為抓手,引領全院師生直面人獸共患病等公共衛生挑戰,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形成求真務實的科研價值觀。」華南農大獸醫學院黨委書記嚴會超表示,學院著眼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布局科研主攻方向,持之以恆地加強基礎研究,強化科技自立自強,在祖國南大門構築起守護公共衛生安全的銅牆鐵壁。
  • 強化項目建設支撐 澎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強化項目建設支撐 澎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作者:宮玉婷時間:2020/12/30 08:27:29來源:威海市環翠區融媒體中心瀏覽次數:7重點產業項目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環翠區始終堅持「產業為王、項目為王、企業為王」的理念,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為
  • 劉延東:將楊凌示範區建成支撐引領乾旱半乾旱地區現代農業發展的...
    劉延東:將楊凌示範區建成支撐引領乾旱半乾旱地區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時間:2016-07-22 11:15:04來源:陝西日報作者:編輯:石永波 韋元山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7月21日在出席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建設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時強調,要深入貫徹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瞄準國家農業科技重大需求,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紮實推進特色現代農業建設的要求,將楊凌示範區建設成為支撐和引領乾旱半乾旱地區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力量,為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