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日報社論|在科技自立自強中展現江蘇擔當

2021-01-10 新華報業網

  新年伊始,在「十四五」開局、新徵程起步的重要時刻,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代表大會隆重開幕了!錨定加快建設科技強省的目標,肩負全面提升江蘇在國家創新體系中地位的責任,扛起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的任務,這在全省科技界具有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重大意義!我們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全省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必須堅持向科技要答案,以科技創新催生發展新動能。近年來,全省廣大科技工作者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銳意進取,爭先領先,捷報頻傳。從「奮鬥者號」載人深潛器,到「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再到「悟空號」暗物質離子探測衛星,一個個「大國重器」創新突破的背後,都有江蘇科技的堅實力量;聚力攻關高端裝備製造、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加快突破關鍵基礎材料、核心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等瓶頸制約, 越來越多的高技術產品出口來自於「江蘇製造」,越來越多領先全球的產業技術分布在江蘇;特別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全省科技戰線緊密合作、協同攻關,為我省乃至全國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作出重大貢獻。

  科技創新始終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地區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驚濤駭浪從容渡,越是艱險越向前」。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外部形勢錯綜複雜,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特別是中美戰略博弈具有長期性,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的深度影響仍在發展。面對風險挑戰,我們必須堅持把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把技術上的封鎖打壓作為科技自立自強和擴大市場的空間,百折不撓地辦好自己的事。

  我省科教資源豐富、創新基礎厚實,要實現更多領域的並跑領跑,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更強支撐,就要以科技賦能產業為己任,更加踴躍地投身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聚焦我省重點發展的新型電力裝備、工程機械、物聯網等13個先進位造業集群,把「卡脖子」清單作為科研攻關清單,有效服務「核心技術自主化、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供源源不斷的驅動力;要以服務黨委政府科學決策為己任,在政務服務治理、公共安全治理、生態環境治理等方面主動跟進,提出更多專業化、建設性、切實管用的意見建議;要以開展科學普及為己任,讓科研最新發現、科技最新成果進入千家萬戶、融入生產生活,推動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

  科技創新越往縱深推進,越需要寬鬆包容、充滿活力的創新生態。各級黨委政府要甘當科技工作者的「後勤部長」,為科技創新消除瓶頸障礙、提供服務供給、搭建幹事舞臺。科協是黨和政府聯繫科技工作者的橋梁紐帶,是科技創新體系重要協同力量,要提升服務質量、持續練好內功,更好地動員科技工作者把才華和能量充分釋放出來。

  沒有「挺得起腰」的科學家精神,很難有「站得住腳」的科學成果。在新時代的偉大徵程上,砥礪「以身許國,何事不可為」的勇毅擔當,激揚「敢為天下先」的創造豪情,以捨我其誰、只爭朝夕的姿態,奔向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我們就一定能在科技自立自強的徵途上大顯身手、建功立業!就一定能夠搶佔先機、制勝未來,在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偉大徵程中展現江蘇擔當、作出江蘇貢獻!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支撐引領新發展格局
    原創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評論員日月其邁,時盛歲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面向現代化建設全局,把科技創新擺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對科技工作提出了新定位新目標新部署,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歷史性地將科技創新擺「十四五」規劃各項任務的首位進行專章部署。立志高遠,始於足下。科技工作會議部署了2021年重點任務,為「十四五」和中長期科技發展開好局、起好步。
  • 科技周刊薦讀 | 從0到1,奔向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
    新華日報·科技周刊(第126期)  【探索】,以服務黨委政府科學決策為己任,以開展科學普及為己任,從「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中找準舞臺、找到平臺,勇當江蘇現代化建設的開路先鋒。  「十四五」已經開局,發力科技自立自強,全省700萬科技工作者將書寫出怎樣的新答卷?繼往開來,他們將如何破題攻堅?會上,《科技周刊》記者與這些科技工作者面對面。  更多內容,請點擊  【星光】
  • 五年奮進,江蘇省科協不斷夯實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支撐
    五年奮進,江蘇省科協不斷夯實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支撐——凝聚科技力量,激蕩創新磅礴動力新的一年已吹響號角。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代表大會召開在即。回顧過去的五年,全省各級科協組織及廣大科技工作者踔厲風發,勇挑科技創新歷史重任,爭做創新創業時代先鋒,一年上一臺階,取得長足進步,實現跨越發展。萬裡揚帆風正勁,奮楫篤行再啟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創新擺在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為科協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 勇擔科技自立自強重任
    編輯同志:我是一名航天科技工作者。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這既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科技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鼓舞了廣大科技工作者要肩負起歷史賦予的科技創新重任,銳意進取,勇於攀登,努力開創科技工作的新局面,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做出更大貢獻。科技自立自強需要踐行科學家精神。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
  • 江蘇79名優秀農民工獲全國表彰_新華報業網
    來自江蘇的南京大地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安全員張興泰、江陰市長達鋼鐵有限公司電氣班長袁振等79人榮獲「全國優秀農民工」稱號,另有5家單位榮獲「全國農民工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受表彰人數和單位均位居全國前列。  據了解,來自江蘇的79位優秀農民工中,有家政服務員、快遞哥、保潔員、輔警等一線員工;有檢修工、砌築工、玉雕技師等技術能手,也有帶動群眾致富的返鄉創業人員。
  • 科技企業家風雲「季會」,人才牽手資本共助科技創新
    在本次對接活動中,江蘇精策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常州碳孚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江蘇睿中軌道交通裝備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舉行了路演。當企業家在臺上介紹著自身的項目以及需求時,臺下的創投機構和銀行可通過在線系統隨時「表白」。路演結束後,企業與創投機構、銀行等達成初步合作意向200多條。科技企業和人才企業是推動江蘇發展的「強引擎」。
  • ...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以優良作風學風肩負科技自立自強的時代使命
    科技部召開座談會 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以優良作風學風肩負科技自立自強的時代使命 2020-11-08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王志剛《黨委中心組學習》撰文: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增強國家...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並把科技創新擺在各項規劃任務的首位進行專章部署,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大勢、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
  • 廣州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書記、副局長弓鴻午:錨定科技自立自強,彰顯...
    近日,廣州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書記、副局長弓鴻午接受採訪時介紹了廣州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強市的「路線圖」,並表示要以科技創新支撐引領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在「育先機,開新局」這道時代命題中貢獻廣州科技力量。  深刻認識重大意義,落細落實戰略謀劃  廣州日報:目前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請你結合學習體會,談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加快建設科技強國的重大意義?
  • 新華日報頭版:全域創建,築就「大美句容」文明之基
    (7月23日)新華日報頭版報導了我市創建工作哇噻!趕緊來看看新華日報怎麼報導的吧↓↓↓全域創建,築就「大美句容」文明之基7月上旬,69個包含句容「福」元素的城市小品雕塑,裝扮在當地城區主幹道和花園廣場上,雕塑印刻文明標語,飽含愛、敬、誠、善內涵,吸引市民駐足品讀。
  • 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常州全媒體中心成立
    中國江蘇網12月24日訊 23日下午,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常州全媒體中心成立,新華日報社社長、黨委書記、新華報業傳媒集團董事長周躍敏與常州市委書記費高雲共同為常州全媒體中心揭牌。新華日報社黨委副書記、總編輯雙傳學致辭。
  • 「新華日報」連雲港花果山機場連接線全面進入路面施工
    本報訊 12月7日,記者從連雲港市交通控股權屬江蘇海通建設工程公司獲悉,連雲港花果山機場連接線工程現已完成基層山場碎石填築和路基工程,並全面進入路面施工。作為連雲港新機場集疏運道路的連接線工程位於灌雲縣小伊鎮境內,順接機場對外出行通道,也是與新機場配套的主幹道。
  • 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丨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談「蘇大強」補短板鍛...
    江蘇如何把「強富美高」大寫意變為精緻細膩「工筆畫」,為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奠定堅實基礎?「中央有重託,江蘇有基礎,幹群敢擔當,奮進正當時。」婁勤儉說,我們充分認識到江蘇是穩住全國經濟基本盤的重要壓艙石、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杆、展現中國高度的重要窗口,各項工作都要立足國際視野、堅持一流標準,展現「蘇大強」的情懷和擔當。
  • 科技周刊薦讀丨紫金山實驗室原始創新「成績單」亮相;長三角先進...
    新華日報科技周刊(第84期)  【探索】近日以來,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江蘇各地吹響了復工復產「集結號」。本報記者採訪了江蘇各高校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他們圍繞下一階段疫情工作的「關鍵點」,為科學有序的生產生活建言獻策,以科技力量「喚醒」城市活力!
  • 第十五屆中國傳媒年會探討長三角一體化中的媒體擔當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9月9日上午,第十五屆中國傳媒年會·金壇論壇在茅山旅遊度假區舉行,與會嘉賓就「長三角一體化的媒體擔當」展開深入探討。人民日報研究部主任崔士鑫在致辭中說,8月20日,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剛剛在合肥召開,在此背景下,媒體同仁就此進行研討,充分體現主流媒體的高度敏銳和責任感,彰顯媒體擔當。長三角一體化涵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約佔全國經濟總量的1/4,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
  • 直播:2017年江蘇優秀青年企業家表彰大會_中國江蘇網
    顧萬峰:各位企業家朋友們、同志們:又是一年歲末時,今天我們相聚在此,由省青年企業家聯合會和新華報業傳媒集團聯合舉辦「江蘇優秀青年企業家」表彰大會,以「新時代、新蘇商、新作為」為主題,回顧過去、肯定成績、表彰先進、展望未來,對傳承弘揚江蘇優秀企業家精神、促進青年企業家健康成長,很有意義。
  •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隆重舉行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暨迎新晚會
    今天大家在軍訓成果匯演中的表現,精氣神十足。希望大家保持這種在軍訓期間養成的精神,成為一個身體好、學習好、有能力和高尚的人。希望2020級新生牢記「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的校訓,投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事業,立足新華,放眼世界,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錘鍊自己,全面提升自己多方面的綜合素養,努力成長為「德才兼備、知行合一」,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 發展智慧物流推進降本增效,江蘇實施這些重點工程
    關鍵物流技術突破試點工程方面,在7家公司推進突破試點,重點集成智慧物流技術攻關的「江蘇經驗」。突出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5G、人工智慧、無人機、無人駕駛、貨物識別等信息技術與設備在物流領域的應用,推進智慧物流運輸、倉儲、配送等物流環節以及供應鏈、物流樞紐、物流園區、港口、口岸等物流場景中的應用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促進形成技術引領、產業聯動的智慧物流產業生態圈。
  • 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解讀|企業是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創新主體和微觀...
    項安波為應對百年未有之變局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做出了系統的戰略部署,其中首要的一條是「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上升到「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的戰略高度。少數國家的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行為,不僅沒有使中國創新型企業屈服,反而促進了我國創新型企業家們形成「科技決定國運」的共識,加深了對十九屆五中全會重大論斷的理解和重視。面對科技領域「卡脖子」「脫鉤」「斷鏈」等問題,我國創新型企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貫徹落實「加快轉型升級、深化創新驅動、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系列戰略部署,呈現出逆勢創新、爭先發展的良好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