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在「十四五」開局、新徵程起步的重要時刻,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代表大會隆重開幕了!錨定加快建設科技強省的目標,肩負全面提升江蘇在國家創新體系中地位的責任,扛起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的任務,這在全省科技界具有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重大意義!我們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全省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必須堅持向科技要答案,以科技創新催生發展新動能。近年來,全省廣大科技工作者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銳意進取,爭先領先,捷報頻傳。從「奮鬥者號」載人深潛器,到「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再到「悟空號」暗物質離子探測衛星,一個個「大國重器」創新突破的背後,都有江蘇科技的堅實力量;聚力攻關高端裝備製造、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加快突破關鍵基礎材料、核心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等瓶頸制約, 越來越多的高技術產品出口來自於「江蘇製造」,越來越多領先全球的產業技術分布在江蘇;特別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全省科技戰線緊密合作、協同攻關,為我省乃至全國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作出重大貢獻。
科技創新始終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地區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驚濤駭浪從容渡,越是艱險越向前」。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外部形勢錯綜複雜,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特別是中美戰略博弈具有長期性,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的深度影響仍在發展。面對風險挑戰,我們必須堅持把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把技術上的封鎖打壓作為科技自立自強和擴大市場的空間,百折不撓地辦好自己的事。
我省科教資源豐富、創新基礎厚實,要實現更多領域的並跑領跑,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更強支撐,就要以科技賦能產業為己任,更加踴躍地投身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聚焦我省重點發展的新型電力裝備、工程機械、物聯網等13個先進位造業集群,把「卡脖子」清單作為科研攻關清單,有效服務「核心技術自主化、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供源源不斷的驅動力;要以服務黨委政府科學決策為己任,在政務服務治理、公共安全治理、生態環境治理等方面主動跟進,提出更多專業化、建設性、切實管用的意見建議;要以開展科學普及為己任,讓科研最新發現、科技最新成果進入千家萬戶、融入生產生活,推動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
科技創新越往縱深推進,越需要寬鬆包容、充滿活力的創新生態。各級黨委政府要甘當科技工作者的「後勤部長」,為科技創新消除瓶頸障礙、提供服務供給、搭建幹事舞臺。科協是黨和政府聯繫科技工作者的橋梁紐帶,是科技創新體系重要協同力量,要提升服務質量、持續練好內功,更好地動員科技工作者把才華和能量充分釋放出來。
沒有「挺得起腰」的科學家精神,很難有「站得住腳」的科學成果。在新時代的偉大徵程上,砥礪「以身許國,何事不可為」的勇毅擔當,激揚「敢為天下先」的創造豪情,以捨我其誰、只爭朝夕的姿態,奔向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我們就一定能在科技自立自強的徵途上大顯身手、建功立業!就一定能夠搶佔先機、制勝未來,在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偉大徵程中展現江蘇擔當、作出江蘇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