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周刊薦讀 | 從0到1,奔向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

2021-01-16 新華報業網

  新華日報·科技周刊(第126期)

  【探索】

  精彩試讀>>>

  奔向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

  推出更多「從0到1」的原創成果

  人類現在所取得的成就,時時處處彰顯著科學的力量、技術的力量、創新的力量。

  在1月7日舉行的江蘇省科協第十次代表大會開幕式上,省委書記婁勤儉在講話中強調,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廣大科技工作者既要立足經濟社會發展的緊迫需要,還要從長遠需求出發,緊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布局,積極開展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研究,推出更多「從0到1」的原創性成果,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供源源不斷的驅動力。

  科研工作是「從0到1」,再「從1到N」的持續接力過程。其中,「從0到1」的原始創新無疑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環。「十四五」的新徵程已然開啟,在「十三五」科技成就的基礎上,全省科技工作者正奔向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堅定不移地向科學技術的廣度和深度進軍。

  更多內容,請點擊

  【蘇創】

  精彩試讀>>>

  江蘇科技:擘畫「十四五」關鍵技術攻關藍圖

  在1月7日舉行的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代表大會開幕式上,省委書記婁勤儉在講話中希望全省科技工作者,以科技賦能產業為己任,以服務黨委政府科學決策為己任,以開展科學普及為己任,從「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中找準舞臺、找到平臺,勇當江蘇現代化建設的開路先鋒。

  「十四五」已經開局,發力科技自立自強,全省700萬科技工作者將書寫出怎樣的新答卷?繼往開來,他們將如何破題攻堅?會上,《科技周刊》記者與這些科技工作者面對面。

  更多內容,請點擊

  【星光】

  對話江蘇青年科技之星——

  一路奔跑,青春之光在創新中閃耀

  近日舉行的江蘇省科協第十次代表大會開幕式上,20名江蘇青年科技工作者榮獲江蘇省青年科技獎,其中10人還摘得「江蘇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桂冠,他們在不同科研領域劈波斬浪,開創新局。《科技周刊》對話多名獲獎的青年科技之星,聽聽他們講述科研之路上那一番獨有的迷人風景。

  精彩試讀>>>

  更多內容,請點擊

  【新知】

  精彩試讀>>>

  種源突破「卡脖子」 飯碗端在自己手

  「蘇」字號農產品這樣打造

  在江蘇省科協第十次代表大會上,省委書記婁勤儉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江蘇人多地少,實現糧食自我保障「很不簡單」,面對種源「卡脖子」等問題,如何打造「蘇」字號農業品種、技術和裝備,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近日,《科技周刊》記者前往江蘇省農科院和省內高校,探訪種子與「蘇」字號農產品、農業科技背後的故事。

  更多內容,請點擊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科技周刊薦讀丨紫金山實驗室原始創新「成績單」亮相;長三角先進...
    新華日報科技周刊(第84期)  【探索】  精彩試讀>>>  紫金山實驗室: 原始創新年度「成績單」亮相  3月9日,省委書記婁勤儉赴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考察調研。紫金山實驗室誕生於2018年8月28日,在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暨科技創新工作會議上,省委書記婁勤儉與省長吳政隆為其揭牌。2019年8月21日,婁勤儉與吳政隆實地參觀考察了紫金山實驗室項目建設進展情況。  如此受關注的紫金山實驗室,究竟承擔了什麼樣的任務?揭牌一年多來,又結出了哪些「碩果」?
  • 泛鈦客科技CEO鄧江:向著智慧金融的星辰大海奮力前行
    青島泛鈦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泛鈦客科技)憑藉自主研發的汽車金融智能工廠解決方案斬獲「2020金融科技創新突出貢獻獎——開發創新貢獻獎」,將智慧金融賦能於金融業轉型的突出表現得到業界專家評審的一致認可。泛鈦客科技:在不斷破解難題中錘鍊能力據悉,本次獲獎的「汽車金融智能工廠解決方案」是泛鈦客科技的拳頭產品。
  • 組建創新聯合體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
    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於2018年3月1日在京成立,首批聯合共建方包括北汽集團、吉利、比亞迪、百度、清華大學、中科院電工所等21家企業和科研機構,涵蓋整車製造、電池生產、網際網路等領域。這是我國汽車行業首個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以實現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突破為己任。
  • 人民日報和音:向科技創新要答案
    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必須向科技創新要答案放眼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給人類發展帶來了深刻變化,為解決和應對全球性發展難題和挑戰提供了新路徑。當前,全球正面臨新冠肺炎疫情等各種挑戰,世人尤其認識到,科學技術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深刻影響著人民幸福安康。
  • 北京「十三五」時期科技創新目標全面完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漸...
    一系列項目的穩步推進,正在加快完善科技創新生態和新型城市形態,為北京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建好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培育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不斷添磚加瓦。「十三五」期間,北京市進入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全面加速期,882項支撐科創中心建設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大項目和任務先後落地,高新技術產業逐步形成新體系、新布局、新高度、新亮點。
  • 農業科技創新中的政府責任
    然而,因為農業科技創新成果和科技創新活動本身的特殊性,在完全由市場調節農業科技創新活動的情況下,往往會造成農業科技創新領域的投資不足,難以使農業科技創新成果供給與需求達到社會最優水平。   成本應由全社會均攤   農業科技創新成果在生產上應用所產生的收益是由生產者和消費者共同分享的。
  • 江蘇科技工作者紛紛響應號召:勇於突破,推出更多「從0到1」的原創...
    現代快報訊「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以科技賦能產業為己任,把『卡脖子』清單作為科研攻關清單,推出更多『從0到1』的原創性成果,在實現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上發揮更大作用……」1月7日,省委書記婁勤儉在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代表大會上講話。
  • 新華日報社論|在科技自立自強中展現江蘇擔當
    錨定加快建設科技強省的目標,肩負全面提升江蘇在國家創新體系中地位的責任,扛起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的任務,這在全省科技界具有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重大意義!我們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全省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必須堅持向科技要答案,以科技創新催生發展新動能。
  • 上海科技創新之潮在奔湧
    此時的研發工作,早已擺脫曾經的困境,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科技創新注入了以人為本的內涵。    「國產大飛機的研發和應用,最終要服務於人民群眾。」袁文峰表示,「我們的設計致力於讓飛機更為環保,給旅客提供更大乘坐空間、溫馨體貼的舒適環境。」    「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中國要強,中國人民生活要好,必須有強大科技。」
  • 高校科技創新成果展示推介助力科技創新生態圈建設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近日從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了解到,本屆展示推介會首次採取線上線下結合方式進行,吸引18.2萬餘人在線觀看。據介紹,本屆展示推介會自4月啟動以來,先後舉辦了創新創業公開課、雙創服務校園行、雙創精英訓練營、高校青年教師和大學生科技創新成果徵集等系列活動,本屆推介會共徵集到來自京津冀地區50所高校的654項高校師生科技創新成果。
  • 新周期下的AI研究院:科技的星辰大海,人類的詩和遠方
    正如百度研究院的慣例,每到年初的時候都會發布新一年的科技趨勢預測,2021年的預測疫情將加速AI的融合落地、數字人將在服務業大放異彩、生命科學將成為AI應用新領地、無監督學習成為基礎監督技術、量子計算的概念將深入人心,以及圍繞AI倫理、AI人才培養的一系列預測。
  • 天翼愛音樂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張國新獲2017《網際網路周刊...
    2018年3月9日,由中國科學院《網際網路周刊》、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eNet矽谷動力主辦的2017《網際網路周刊》年度人物及年度產品頒獎典禮在中國大飯店隆重舉辦。
  • 香蜜湖金融科技創新獎揭曉
    1月23日,首屆「香蜜湖金融科技創新獎」頒獎典禮在深圳福田隆重舉行,香蜜湖金融科技創新獎獲獎單位代表、深圳金融科技業界精英、福田金融科技青年人才培訓基地成員單位代表、深圳市金融科技協會會員等相關代表歡聚一堂,共同分享和回顧福田區金融科技過去一年的進步與創新發展。
  • 飼料「禁抗」時代來臨:中國綠髮會加盟|全國無抗產業科技創新聯盟...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按照農業農村部2019年第194號文規定,從2020年1月1日起,將在全國退出除中藥外的所有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品種。這意味著全國動物養殖業將全面迎來「禁抗」、「減抗」、「替抗」新發展時期。
  • ...他們奮勇爭先——2020年鎮江市創新爭先成績突出科技人物和科技...
    中國江蘇網12月29日鎮江訊 創新大潮澎湃向前,奔跑腳步從未停歇。自鎮江市錨定「創新創業福地,山水花園名城」城市定位以來,全市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持續向縱深發展,科技成果不斷轉化落地,為鎮江「跑起來」注入蓬勃動力。
  • 促進文化與科技融合 推廣創新文化 弘揚創新精神
    海澱區2020年「書香海澱進萬家·小康路上E起讀」全民閱讀系列活動依託海澱科技優勢,推動「閱讀+旅遊」「閱讀+科技」「閱讀+景區」等創新模式,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科技手段,創新閱讀模式,提升閱讀體驗。傳播前沿科技 發揚科學精神圍繞「科技創新」主題,海澱區2020年全民閱讀系列活動組織科普研究所的專家、科普作家等,傳播前沿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科學精神。讓人們更尊重科學、尊重科學家。咚咚,咚咚,生命之樂敲響了。這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聲音,最動聽的聲音。
  • 科技創新出成果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科技創新則是企業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突破口,是提高企業競爭力保證企業持久發展的源頭活水。以科技創新為核心,輻射式地發展大企業集團,是康寶人不懈地追求,也是康寶實現科技產業化,產業科技化的唯一選擇。  引進高科技,闖入生物、生化新領域。
  • 上海科技創新之潮在奔湧
    此時的研發工作,早已擺脫曾經的困境,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科技創新注入了以人為本的內涵。  「國產大飛機的研發和應用,最終要服務於人民群眾。」袁文峰表示,「我們的設計致力於讓飛機更為環保,給旅客提供更大乘坐空間、溫馨體貼的舒適環境。」  「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中國要強,中國人民生活要好,必須有強大科技。」
  • 新品集結季 | 把握前沿科技發展脈搏 綠盟科技五大領域長線創新
    8月6日,綠盟科技TechWorld2020「解鎖新品:創新產品戰略發布會」線上正式啟幕。本次發布會聚焦數據安全、零信任安全、雲計算安全、企業級安全、工業網際網路安全五大領域,共發布10款安全產品、解決方案及服務,9位綠盟科技資深安全專家基於國家安全戰略與法律法規,深挖企業客戶實際應用場景與需求,共同解析綠盟科技系列創新產品。
  • 崇仁科技創新成果捷報頻傳
    近日,崇仁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喜訊頻傳,江西明正變電設備有限公司獲批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江西明正科技協同創新有限公司和江西伊尚堂科技協同體創新有限公司,被認定為全省首批新型研發機構,獲批數量佔全省總數的十分之一,全市僅2家;4家企業入選瞪羚企業,佔全省總數的十五分之一;57家企業入選2020年度江西省科技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