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周刊薦讀丨紫金山實驗室原始創新「成績單」亮相;長三角先進...

2020-12-06 新華報業網

  新華日報科技周刊(第84期)

  【探索】

  精彩試讀>>>

  紫金山實驗室: 原始創新年度「成績單」亮相

  3月9日,省委書記婁勤儉赴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考察調研。紫金山實驗室誕生於2018年8月28日,在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暨科技創新工作會議上,省委書記婁勤儉與省長吳政隆為其揭牌。2019年8月21日,婁勤儉與吳政隆實地參觀考察了紫金山實驗室項目建設進展情況。

  如此受關注的紫金山實驗室,究竟承擔了什麼樣的任務?揭牌一年多來,又結出了哪些「碩果」?

  

  【蘇創】

  精彩試讀>>>

  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揭牌成立

  聚合「尖兵利器」 支撐重大工程發展

  研究院定位為材料領域國際一流的新型研發機構和國家級材料創新基地,計劃通過三年左右的建設,在全球範圍吸納聚集一批發揮塔尖效應的科技人才,形成2000人以上的研發隊伍,建成國際一流的材料表徵公共平臺,掌握一批材料產業前沿和共性關鍵技術,支撐和引領我國軌道交通、載人航天、大型飛機、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核電、海洋裝備、新能源汽車、軍用裝備、5G通訊等重大工程的發展。

  

  【星光】

  精彩試讀>>>

  織密「防疫網」,下活「復工棋」

  —— 院士教授獻計助力「兩不誤」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大考」,考題在不斷變化中,近日以來,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江蘇各地吹響了復工復產「集結號」。如何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不誤、雙促進?本報記者採訪了江蘇各高校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他們圍繞下一階段疫情工作的「關鍵點」,為科學有序的生產生活建言獻策,以科技力量「喚醒」城市活力!

  

  【新知】

  精彩試讀>>>

  寵物會感染冠狀病毒嗎?感染後會傳染給人嗎?

  寵物新冠病毒弱陽性≠人寵共患

  2月28日晚,一份香港漁護署發布的公告引發關注。公告中稱:「一隻狗在對2019冠狀病毒的反覆測試中均呈弱陽性反應,有關結果顯示該狗已低程度感染有關病毒。」

  很多人疑問,家中的寵物會感染冠狀病毒嗎?冠狀病毒會經過寵物再傳染給人類嗎?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和寵物的安全?《新華日報科技周刊》記者進行了採訪。

  畢竟,寵物身後是焦慮的寵物主。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城鎮寵物犬貓數量已達到9915萬隻,當年城鎮寵物消費市場額突破2024億元。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科技周刊薦讀 | 從0到1,奔向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
    新華日報·科技周刊(第126期)  【探索】其中,「從0到1」的原始創新無疑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環。「十四五」的新徵程已然開啟,在「十三五」科技成就的基礎上,全省科技工作者正奔向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堅定不移地向科學技術的廣度和深度進軍。  更多內容,請點擊  【蘇創】
  • 時政新聞眼丨今年考察途中首個座談會,為何聚焦長三角?
    長三角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簡稱,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全域,面積35.8萬平方公裡,經濟總量約佔全國四分之一。這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也是中國已初步走上高質量發展軌道的重要板塊。
  • 雲漢芯城入選「長三角十二大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引領電子產業創新發展
    本屆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大會以「互聯·智能·融合——長三角一體化加速工業網際網路落地」為主題,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企業精英,共話長三角工業網際網路一體化發展新生態。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一級巡視員李穎、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吳君青、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張英、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胡學同、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總經濟師潘峰、嘉興市副市長盛全生等出席會議。
  • 長三角協同,為彩虹魚海洋科技帶來發展新契機
    在開幕式上,上海臨港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舟山群島新區海洋產業集聚區、彩虹魚(舟山)海洋戰略新興產業示範園、寧波梅山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示範基地、江蘇省通州灣江海聯動開發示範區五個產業園在相關部門的見證下簽約成立長三角區域海洋經濟協同創新發展聯盟。
  • 創新市北丨青島生物科技創新園註冊企業60家,擁有全國唯一新冠病毒...
    創新市北丨青島生物科技創新園註冊企業60家,擁有全國唯一新冠病毒檢測試劑「雙證」 2020-08-17 1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漫評:原始創新是大國復興的唯一答案
    (繪圖:邵臻)原始創新是大國復興的唯一答案。習近平總書記說:「堅持創新發展,就是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讓創新貫穿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十八大以來,總書記總書記為什麼如此強調創新,特別是原始創新,說道底我們是甘心做一個二、三流國家、做全球供應鏈的中下端、處處受制於人,還是就此實現中國民族的偉大復興,攀登世界科學技術巔峰,執掌全供應鏈,成為執世界牛耳之一大國的問題。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原始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原始創新是大國復興的唯一答案。
  • 首屆「青鴻鵠」長三角數字經濟創業創新大賽60進30複賽名單揭曉
    9月26日,首屆「青鴻鵠」長三角數字經濟創業創新大賽初賽在杭州麗水數字大廈舉行,旨在更好地發現、培養長三角地區潛力鴻鵠青年,讓更多數字經濟創新項目落地。本次活動由共青團浙江省委、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浙江日報報業集團、麗水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 深海技術科學太湖實驗室在無錫成立,瞄準「深潛深網深探」
    瞄準「國家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戰略諮詢研究院黨委書記穆榮平今年9月曾介紹,以前的創新體系是由大學、研究所、企業組成,未來,國家實驗室應是創新體系的重中之重。不同於以前的國家實驗室和美國的國家實驗室,「現在講的國家實驗室是解決國家安全問題、保障問題。」
  • 海爾科技創新事例TOP10 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轉瞬間,2018年已經過半 在過去的半年時間裡 海爾在科技創新領域 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不忘初心,方可砥礪前行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回顧 海爾這張「成績單」中的 10大科技創新事件
  • 建設一流創新平臺 奏響黃河大合唱科技最強音——河南省黃河實驗室...
    貫徹落實這一重大國家戰略,科技創新是支撐點,更是發力點。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省將謀劃建設河南省黃河實驗室作為科技創新支撐國家戰略的結合點、著力點,面向全流域、多省份、多學科進行謀劃,打造全國領先、全球一流的科技聚集協同科研創新平臺,為爭創國家實驗室儲備力量。
  • 主動融入長三角築好科技孵化巢
    在婺城,像八達運動服飾一樣,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將「最強大腦」落地滬杭等創新資源集聚地,加速對接科創資源,搶佔發展先機,探索異地研發孵化,駐地招才引智,推進兩地協同創新。「困擾企業多年的研發人才招引難題終於得到解決,企業在杭州、上海招引相關高校人才輕鬆了許多,接下來還要再吸納專家組建研發團隊開展科技攻關。」
  • 2020年度刑警大隊「成績單」
    一張藍圖繪到底 2020年度刑警大隊「成績單」 丨忠誠正義丨為民奉獻丨忠誠履職盡責、勇於擔當作為,全體刑警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續寫了「刑事破案率十連升」的輝煌業績,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氣的「成績單」。
  • 「雲南龍」主題元青花手繪陶將亮相長三角文博會
    「雲南龍」 記者 李悅春 攝  雲南網訊(記者 李悅春)剛剛榮獲雲南省青年陶藝家大賽金獎的張藤也,擅長運用傳統制陶工藝對雲南特有民族特色視覺符號進行創新設計與製作,11月21日,他將攜「雲南龍」元青花手繪陶及「南疆瑞獸」系列泥塑陶藝作品赴上海參加第二屆長三角國際文博會。
  • 院士談中國原始創新「老是差口氣」:評價機制讓大家特別浮躁
    不要總是催促出短平快的成果,要出對一個領域有重要影響,或者改變人們原有認識的創新成果。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積累了重要的人才基礎、知識基礎和技術基礎。我們的研究條件也完全可以媲美世界上最先進的實驗室。越是在這樣的條件下,越要沉下心來,想一些深遠的,與別人不一樣的問題。我們整個社會對科學家的工作要有很大的寬容和理解,要有一個長期的支持。
  • 林草科技丨為了中國蘭花的振興——記蘭科植物保育與利用創新團隊
    林草科技丨為了中國蘭花的振興——記蘭科植物保育與利用創新團隊 2020-11-27 15: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Watson之眼」走出實驗室,協助影像醫生讀片
    據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消息,2016年11月29日,在北美放射學年會上,IBM Watson健康和北美放射學會組成「Watson之眼」隊亮相,向放射學家展示了很快,12月16日,「Watson之眼」走出了實驗室,接受現實的檢驗。邁阿密的一個大型放射學實驗項目成為IBM Watson醫學影像分析工具的第一個應用於真實世界的測試平臺。南佛羅裡達州的放射協會和與邁阿密浸禮醫院合作進行這個項目,旨在將具有Watson功能的認知同行評審工具應用到醫學影像中,目的是儘量早地診斷動脈狹窄。
  • 揭秘廣州科技大豐收的背後
    這個獎項由國務院設立,旨在獎勵在科技進步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可謂是「殿堂級」大獎。而在剛公布不久的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中,廣州再次交出了靚麗的成績單:砍獲26個獎項,佔全省的52%,同比增長23.8%。國家科技獎勵成果屬於「大科學」項目,絕大多數科技項目是由多個單位合作完成。
  • 全球青年綠色創新峰會暨YGT全球總決賽亮相蘇州汾湖
    ——最乘風破浪的是青年、綠色、創新7月12日,全球青年綠色創新峰會暨YGT青年環保創新計劃全球總決賽亮相蘇州汾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長三角一體化注入了綠色青年力量。來自全球百餘位嘉賓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參與了本次峰會,並通過激烈的總決賽,選拔出了YGT20年度最為優秀的青年綠色創新項目。
  •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2020長三角一體化與社會組織創新...
    11月22日,長三角一體化與社會組織創新發展研討會召開。會議由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公益發展研究院主辦,上海長三角社會組織發展中心協辦。會議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大背景下,圍繞社會組織創新發展的目標、模式和路徑等重要議題,從理論和實務角度進行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