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科技丨為了中國蘭花的振興——記蘭科植物保育與利用創新團隊

2021-01-12 澎湃新聞
林草科技丨為了中國蘭花的振興——記蘭科植物保育與利用創新團隊

2020-11-27 15: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了中國蘭花的振興

——記蘭科植物保育與利用創新團隊

2020年新年伊始,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傳來了關於蘭花的好消息。

由福建農林大學蘭思仁、劉仲健教授領銜申報的「中國特色蘭科植物保育與種質創新及產業化關鍵技術」項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這是我國蘭花領域的第一個國家科技進步獎。

重磅獎項背後,是持續20餘年的蘭科植物保育與產業化研究的科技支撐,是為了振興中國蘭花的全力投入和傾情奉獻。

「蘭科是全科保護植物,兼具生態、觀賞和藥用價值。但由於環境破壞、人為採挖等原因,野生蘭科植物的數量正日益減少。」蘭思仁介紹,研究團隊依託福建省林學高峰學科、風景園林學高原學科和蘭科植物保護與利用國家林草局重點實驗室等平臺,針對蘭花產業化資源需求與蘭花保護的矛盾,重點進行引種收集、評價和保育、泛組學、遺傳工程和種質資源創新等理論和技術研發。

保育研究是團隊振興中國蘭花的第一步。

1993年開始,研究團隊啟動野生蘭花資源調查,在赴雲南、青海、西藏墨脫等地考察時,條件十分艱苦。調查隊員被山螞蟥叮咬、野蜂蜇傷引起過敏的情況時有發生,遇到毒蛇、野外迷路更是家常便飯。

調查組白天在野外調查、採集樣本,回到住地後還要對當天樣品進行歸類、整理、取樣,每天要工作17-18個小時。工作強度大、任務重,但調查隊員們不畏艱險、不辭辛苦,順利完成了全部調查任務。

目前,團隊共收集國內蘭科植物900多種,品種600餘個,建成了國內最大的蘭科種質資源庫,為我國蘭科植物基礎研究、保育工作和產業化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推動一批珍貴蘭科植物資源成功回歸野外。

穩住蘭科種質資源的同時,團隊還聯合科研院所建立遷地保護、種質資源保存基地,與龍頭企業合作建立特色蘭科植物產業化集成創新體系,突破中國特色蘭科植物保育、種質創新及產業化關鍵技術,實現「保育促進產業,產業反哺保育」目標。

「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全球最大的花卉市場,蝴蝶蘭品種幾乎都來自中國。」劉仲健介紹,團隊培育的蝴蝶蘭「鉅寶錦繡山河1號」等23個授權新品種市場佔有率超45%,培育的「紅星」等8個石斛新品種市場佔有率達85%。

對花農、花卉企業來說,團隊的研究成果發揮著大作用。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蘭花生產、經營和銷售等面臨諸多困難。在疫情暴發初期,團隊就研判疫情對產業影響,多方徵求應對方案。組織蘭花專家和企業、農戶密切聯繫,線上線下聯動加強技術服務,利用微信群和公眾號發布資訊,指導企業和農戶運用團隊研發的最新技術成果,科學調控花期,延緩銷售壓力。

蘭思仁教授還專門帶隊赴福建大千園林、福建葛園生物科技、漳州鉅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和生產基地調研,共商技術服務方案,並通過創新聯盟、蘭花協會等多種渠道為廣大花農提供生產銷售策略。

這支為了中國蘭花振興的科研團隊堅持產學研結合,使蘭科植物產業化研究成果成為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切入點,推動蘭花產業的創新實用技術廣泛應用,助農增收。同時,團隊聯合國內外高等院校的研究力量,協同創新,以國家重大需求作為戰略任務,形成人才高地和技術平臺,為蘭科植物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落實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和全球化視野服務。

2019年9月,團隊成功入選林業和草原科技創新團隊。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記者:劉倩瑋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林草科技丨為了中國蘭花的振興——記蘭科植物保育與利用創新團隊》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林草科技|中國林科院發現並命名石斛蘭新種
    林草科技|中國林科院發現並命名石斛蘭新種 2020-03-13 2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記中國檢科院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獲得者張峰團隊
    海闊心無界 山高人為峰——記中國檢科院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獲得者張峰團隊□ 本報記者 王惜純1月10日上午,人民大會堂燈光璀璨,鮮花競豔,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這裡隆重召開。此次,由市場監管總局提名,由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檢科院)張峰研究員牽頭完成的「食品中化學性有害物檢測關鍵技術創新及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中國植物園管理及物種保育的差距與挑戰|中國綠髮會「珍稀瀕危植物...
    會議期間,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髮會)作為年會的主辦方之一,同時舉辦了以「珍稀瀕危植物保育」為主題的培訓班,分別邀請了中國科學院新疆吐魯番沙漠植物園名譽主任潘伯榮、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原總工程師李煒民、世界植物園保護聯盟(BGCI)中國辦公室執行主任文香英和「野性中國」工作室創始人、著名野生動物攝影師奚志農進行培訓班課程講授。
  • 臺灣動物保育團隊拍到穿山甲媽媽背著寶寶覓食
    中新網1月22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所穿山甲研究團隊,今年初在臺東海岸山脈拍到穿山甲媽媽背著寶寶外出覓食的珍貴畫面。    臺灣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所穿山甲研究團隊,今年初在臺東海岸山脈拍到穿山甲媽媽背著寶寶外出覓食的珍貴畫面。《中國時報》  該團隊研究員興奮地說:「這是臺灣第一次拍到,可能也是全世界第一次」。
  • 碧水青山滿眼春——「十三五」期間張掖市林草生態工作綜述
    全市可利用草原面積達3225.07萬畝,草原植被蓋度達48.7%。通過林草生態建設,建成大黃山高坡水源涵養林、黑河生態園、黑河生態帶、交通大林帶、鄉村振興示範帶生態景觀廊道等多個高標準示範工程,形成一批兼具良好生態效益和突出景觀效果的示範樣板,全域林草植被不斷擴大,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程度呈現「雙減雙降」態勢,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有效提升,城鄉人居環境顯著改善,綠色美麗走廊基本形成。
  • 謝德體代表:建議組建「長江上遊生態保育與農業綠色發展」國家重點...
    生態保護與扶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共同發展,離不開綠色發展理論和技術創新研究的智力支撐。全國人大代表、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謝德體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為開展綠色發展理論與技術創新研究,他建議在重慶組建「長江上遊生態保育與農業綠色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
  • 中國智慧港口的「拓荒人」——記山東港口青島港連鋼創新團隊
    新華社青島12月29日電 題:中國智慧港口的「拓荒人」——記山東港口青島港連鋼創新團隊  新華社記者張旭東  2013年10月,山東港口青島港組建以張連鋼為組長的自動化碼頭項目組。
  • 網際網路+林草丨白龍江3393米高寒瞭望哨有了科技眼
    網際網路+林草丨白龍江3393米高寒瞭望哨有了科技眼 2020-12-24 16: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黃牛」牛起來——我國肉牛品種40年保育發展記
    科技創新 賦予中國黃牛新鮮血液國外食用牛肉由來已久,品種選育體系也已較為完善;而我國將牛肉作為主要食用肉類還不到40年,和國外育種水平相比也存在較大差距。人們逐漸意識到,通過科學的選育讓黃牛「揚長補短」,才能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更好地保護中國黃牛。不斷優化中國黃牛性狀成了幾代育種人魂牽夢縈的事。
  • 紮根在基層 奉獻在林草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日前公布第二屆「紮根基層工作 獻身林草事業」林草學科優秀畢業生名單,今日本報刊發這30位林草學科優秀畢業生事跡簡介,以激勵廣大林草學子學習林草知識、熱愛林草行業、投身林草事業,大力營造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成長成才的時代風尚,為推動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貢獻力量。
  • 讓小海龜平安回家——記中國志願者在斯裡蘭卡的海龜保育行動
    新華社科倫坡8月13日電 通訊:讓小海龜平安回家——記中國志願者在斯裡蘭卡的海龜保育行動新華社記者唐璐 朱瑞卿中國大學生武天琪是第一次來斯裡蘭卡。她沒有像別人那樣在這個美麗的島國輕鬆旅遊,而是選擇到南部小鎮巴勒皮蒂耶的海龜保育中心擔任志願者。
  • 探秘「中國蘭谷」
    李利強告訴記者,蘭科植物是世界性的瀕危物種,也是國際貿易公約保護物種的重中之重,在我國被列入國際貿易公約(CITES)保護的1400多種瀕危物種中,蘭科植物佔1300多種。其中,兜蘭屬植物與我國國寶大熊貓同列為一級重點保護,故有「植物大熊貓」之稱,其他的蘭科植物全部被列入一級和二級保護對象。
  • 科技創新大賽,貴州這些公司和團隊獲獎
    省科技廳副廳長安守海宣布獲獎企業和團隊名單並頒獎大賽邀請到招商銀行貴陽分行副行長段雲飛,雲杉基金董事張衛東,貴州財經大學教授陳建,貴州省大健康醫藥產業聯盟常務副主席於強,中國區域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普方,豬八戒網深黔大區總經理楊家益、聯通創新創業投資(貴州)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旭、州府葆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合伙人羅春等省內外知名投融資機構負責人、企業家和創新創業領域專家導師,組成評委團進行現場評審
  • 繪就鄉村振興藍圖——記中國農技協副理事長陳豫川
    後來,陳豫川利用自己大學所學的專業知識研發生產了金字塔專業兔飼料,對兔類養殖免疫程序進行積極探索,並建立健全了適合四川飼養管理的養殖模式。單弦不成音,獨木不成林。在眉山市、東坡區科協的指導下,他成立了眉山市東坡區養兔協會,在中國科協科普惠農興村項目的幫助下,興辦了養兔繁育場,建立了兔子食品加工廠。在陳豫川的帶領下,協會形成種兔繁育、肉兔養殖、飼料生產、兔肉加工等產業鏈。
  • 青島港連鋼創新團隊:科技報國 「博」起現代化港口的中國芯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日訊 山東港口集團青島港「連鋼創新團隊」,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開展協同創新,融入工業網際網路。在山東港口青島港,連鋼創新團隊正在為新目標發起攻關。山東港口青島港「連鋼創新團隊」成員李永翠說:「我們在向全智能化升級,而且探索一些新的工藝模式,把我們已經取得的一些科技成果能推廣應用到我們碼頭以外的其他碼頭或者其他行業裡面。」自動化碼頭建設難度大、成本高、收益慢,在國外就是高投入、低產出的「奢侈品」。從立項之初,連鋼團隊就明確,青島港要做的不是複製一個「貴族碼頭」,而是要做一個可推廣、可商業化運營的「平民碼頭」。
  • 蘭花「科技草」的那些事
    科技草是蘭花品種當中一個特別的存在,蘭友們對它有愛有恨,褒貶不一。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科技草的那些事。科技草開品科技草,顧名思義就是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培育出 來的蘭花品種。大致可分為兩種類型;1 組織培養式,即利用蘭花假鱗莖組織切片進行培育,這種方法和克隆有點類似。
  • 2020年中北大學獲批國防科技創新團隊
    推進教師評價機制改革,堅決破除「五唯」,實質性推進教師職稱「評聘分離」改革,啟動校內績效改革,進一步激發教師幹事創新的動力和活力。一批優秀團隊和人才脫穎而出,榮獲山西省「科教興晉先進集體」1個,「國防創新團隊」1個。
  • 大別山野生蘭花遭瘋狂採挖 部分稀有品種瀕臨滅絕
    每逢蘭花盛開季節,大別山蘭花總是遭遇瘋狂採挖。對此,產蘭大縣金寨去年出臺野生蘭花資源保護管理辦法,並將蘭花保護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春蘭、蕙蘭、建蘭、寒蘭、金蘭……大別山區因為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溫暖溼潤的氣候,特別適合蘭科植物生長,各種蘭花在這裡競相綻放,這裡也因此成為我國重要的蘭科植物基因庫。
  • 創新市北丨青島生物科技創新園註冊企業60家,擁有全國唯一新冠病毒...
    創新市北丨青島生物科技創新園註冊企業60家,擁有全國唯一新冠病毒檢測試劑「雙證」 2020-08-17 1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玉溪大力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科技創新體系
    近年來,玉溪先後成功舉辦「中國院士玉溪行」、中國科協年會生物論壇、中國高原特色農業科技諮詢會、中國玉溪科教創新高峰論壇和「一帶一路」數字科技文化節等重大科技合作交流活動,先後與中科院及其下屬多個分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等38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全面、長期、穩定的科技創新合作關係。玉溪立足聚集全國創新資源,積極構建科技合作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