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港連鋼創新團隊:科技報國 「博」起現代化港口的中國芯

2021-01-08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日訊 山東港口集團青島港「連鋼創新團隊」,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開展協同創新,融入工業網際網路。

在山東港口青島港,連鋼創新團隊正在為新目標發起攻關。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裡,一臺大型軌道吊一年就能運行兩萬多公裡,收集、分析這些數據,不僅能用於設備的狀態監測和健康診斷,更重要的是可以制定行業標準,讓先進的技術走出青島港。

山東港口青島港「連鋼創新團隊」成員李永翠說:「我們在向全智能化升級,而且探索一些新的工藝模式,把我們已經取得的一些科技成果能推廣應用到我們碼頭以外的其他碼頭或者其他行業裡面。」

自動化碼頭建設難度大、成本高、收益慢,在國外就是高投入、低產出的「奢侈品」。從立項之初,連鋼團隊就明確,青島港要做的不是複製一個「貴族碼頭」,而是要做一個可推廣、可商業化運營的「平民碼頭」。自動導引車是自動化碼頭的中樞,負責貨櫃裝卸的拖運工作,這個項目就由李永翠牽頭負責。

李永翠回憶說:「2016年4月份的時候,我們的設備都已經陸續開始上岸了,系統那時候差距還特別大,有幾輛自動導引車,要共同訪問這個公共區域的時候出現相互等待,生產就處於停滯狀態了,我們解決了一種『鎖』又會出來新的『鎖』。」

山東港口青島港新前灣貨櫃碼頭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欒寶波說:「事關項目成敗,當時班子裡面連鋼說了一句話,做不成我第一個跳海。」

破釜沉舟,李永翠和同事們用7個多月,分析了上萬條工作日誌,從中歸納了十幾種「死鎖」類型,最終成功「解鎖」。將核心技術牢牢握在自己手裡,隨著碼頭二期、三期加速推進,華為、中車、中國聯通、航天科技等一批國內頂尖企業也加入進來,聯合攻關,集成創新。

山東港口集團高級別專家 「連鋼創新團隊」帶頭人張連鋼說:「我們所採用的這些技術路線,就要不斷跟著技術發展來同步提升。早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我們作為實驗田、孵化器,應該承擔起這個方面的責任使命。」

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貨櫃碼頭公司工程技術部固機高級經理許振超說:「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多少年流傳了這麼一句話,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奉獻,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犧牲,這已經是我們山東港口青島港人的一種信念,激勵著我們這麼多年更加努力地在自己的崗位上把工作幹到極致。」

閃電新聞記者 劉洋 鞏勝義 青島臺 王勵 李鑫 報導

相關焦點

  • 中國智慧港口的「拓荒人」——記山東港口青島港連鋼創新團隊
    新華社青島12月29日電 題:中國智慧港口的「拓荒人」——記山東港口青島港連鋼創新團隊  新華社記者張旭東  2013年10月,山東港口青島港組建以張連鋼為組長的自動化碼頭項目組。
  • 山東港口集團青島港「連鋼創新團隊」:「拼命」背後的「科學家精神」
    □本報記者 肖芳在山東港口青島港採訪「連鋼創新團隊」,記者聽到的最多的一個詞,是「拼命」。而隨著採訪更進一步,記者發現,這支團隊不僅有「拼命」精神,更有充滿智慧的新時代科學家精神:他們不囿於現實,敢於想像、敢於突破;他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做出前瞻性規劃布局;他們以開放姿態開展協同創新,攜手民族企業共襄產業報國。做可推廣、可商業化運營的「平民碼頭」自主創新的首要一條,是不被現實限制住想像力,敢想敢幹。
  • 「連鋼創新團隊」「智」造「中國...
    自動化碼頭一期建成投產後,「連鋼創新團隊」並沒有就此止步,他們再次踏上徵程,「中國智造」、「中國速度」日夜兼程,繼續書寫奔向民族復興的光輝篇章。亮劍成世界港航界「中國速度」、「中國效率」代名詞2017年5月11日,青島港自動化碼頭開港作業便達到橋吊單機效率26.1自然箱/小時,創世界自動化貨櫃碼頭開港作業最高效率,震驚世界航運界!
  • 趙豪志:加快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設,推動港產城深度融合發展
    趙豪志到山東省港口集團走訪時強調加快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設推動港產城深度融合發展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12日訊 今天下午,市委副書記、代市長趙豪志率有關區市、市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走訪山東省港口集團。
  • 鄧中翰:我的「中國芯」
    ◆鄧中翰: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無黨派人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中星微集團創建人兼首席科學家。 「一個海外學子成為一名愛國創業者,他將閃亮的『中國芯』成功植入世界IT的銀河,微米的小空間是他創新的大舞臺——『中國創造』。」
  • 四位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講述——謹守科技報國、創新為民的...
    中國鐵建重工集團青年工程師在進行盾構機檢測試驗。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基於科大訊飛領先的人工智慧技術,我帶領團隊開發的「智醫助理」「新冠肺炎影像輔助診斷平臺」「停課不停學」標準解決方案等多個產品大顯身手。在中科院臨床研究醫院應對疫情科技攻關聯合指揮部協調下,科大訊飛攻關團隊在三天內便快速實現新冠肺炎影像輔助診斷系統現場部署落地應用,並通過數據迭代與算法優化保證系統每日升級,為疫情防控提供了科技力量。
  • 青島港騙貸風波追蹤:銀行貸款敞口超10億
    此前據外媒報導,目前中國官方正在對青島港進行調查是否存在重複質押騙取銀行貸款的情況,青島港已經暫停鐵礦石、鋁和銅出港。這則消息讓市場一度人心惶惶。但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調查,但根據本報記者調查,實情與外電報導並不完全一致。
  • 山東港口青島港黃海中部大船錨地(青島部分)獲對外正式發布
    魯網3月16日訊 近日,山東港口青島港黃海中部大船錨地(青島部分),獲山東海事局、董家口海事局對外正式發布。   山東港口青島港董家口港區是山東港口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支撐,是國家重要的能源儲運中心和大宗貨物集散基地,是山東對外開放的橋頭堡。2013年以來,董家口港區累計有18個泊位投產使用,由於董家口港區尚未通過正式口岸開放驗收,只能採取臨時開放審批。
  • 中國工業界「奧斯卡」發布!太鋼「手撕鋼」獲獎
    從2016年起,太鋼不鏽精密帶鋼公司組建寬幅超薄精密不鏽帶鋼創新研發項目團隊開展聯合攻關。之後,「手撕鋼」項目團隊再度發力,成功開發出新一代5G高端電子用系列精密帶材柔性屏鋼和低磁高強度超平材料,突破了特殊合金軋制及去應力技術,進一步推進了柔性顯示器用掩模板基材國產化,有力地促進了高端行業製造領域關鍵材料的升級換代和可持續發展,帶動了超導、微孔加工等一系列表面深加工重大工藝技術的發展,引領了世界不鏽鋼超薄帶鋼的發展方向,為高端中國製造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材料保障。
  • 鎖定「國家戰略」 大宗貿易數位化科技平臺助力百年老港煥發新生機
    而根據規劃,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啟動後,大宗貿易數位化科技平臺的建設,必將為百年港區注入新的開放活力,吸引新的創新元素,營造新的產業生態,成為青島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靚麗新名片。  始建於1892年的青島港,是世界最大的綜合性港口之一,是西太平洋重要的國際貿易樞紐,位於我國沿海的環渤海灣港口群、長江三角洲港口群和日韓港口群的中心地帶。
  • 港口可售資源稀少 鋼價穩中有漲
    港口可售資源稀少 鋼價穩中有漲 來源:我的鋼鐵網 • 2021-01-08 14:18:25 建築鋼材◎上海:8日滬建材早盤暫穩開盤。
  • 中國芯突圍——集成電路產業走向理性創新
    另一方面,產業的創新也需要創新體系的支撐,這個體系需要人才、資金、制度以及法律等各方面的保障,而中國晶片產業在這方面還亟需加強。「漢芯事件」帶給國人的震撼是巨大的,留下的教訓也是深刻的。我國創新體系薄弱的根源在何處?中國科學院院士王陽元在談及對目前集成電路產業創新現狀的擔憂時,給出了解答:「自主智慧財產權缺少、科技成果產業化率低、研究人員缺乏等,都是我們現在亟需解決的問題。
  • 青島港騙貸案將銀行推向危機深淵:信用體系不嚴密
    原標題:青島港騙貸案將銀行推向危機深淵:信用體系不嚴密  德正資源通過重複開立倉單,去多家銀行融資騙貸的行為,在青島港引發了不小的風波。Sipaphoto  【金融·資本】青島港騙貸案背後:倉單質押利益鏈錯綜  中國進出口銀行等17家銀行深陷148億信貸黑洞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勞佳迪 | 上海報導  提到水域寬深的青島港,業內常用四個字:口小腹大。這原本是用來形容其作為天然良港的優質特徵,如今卻很貼切地描述了當地發生的一宗騙貸醜聞。
  • 藍領創新:中國工人有力量
    「中國藍領」同樣具有智慧和能力,其巨大的創造力和革新精神正在改變著中國產業的面貌,推動著中國產業的轉型升級。中國產業技術提升靠什麼?靠從國外引進消化吸收,這是一途;靠專業科技人員的發明創造,在關鍵領域實現重大突破,這也是重要一途;其實還有同樣重要的一途,那就是「藍領創新」——來自一線工人的創新。
  • 芯擎科技總部落戶武漢,首款7nm車規級晶片明年流片!吉利汽車將首發!
    此次吉利控股的億咖通科技與安謀中國在開發區合資成立芯擎科技後,短時間內組建了一流的研發團隊,對標世界一流競爭對手產品,開發一流高性能晶片產品,逐步擴大自主創新比重,積澱了一定的產業領域開發優勢。期待芯擎科技加速成長,早出成果,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晶片設計製造企業。希望通過對芯擎科技項目的支持,充分發揮專項基金的引領、撬動和放大作用,為國產汽車晶片領域的應用開發融資助力。
  • 林草科技丨為了中國蘭花的振興——記蘭科植物保育與利用創新團隊
    由福建農林大學蘭思仁、劉仲健教授領銜申報的「中國特色蘭科植物保育與種質創新及產業化關鍵技術」項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這是我國蘭花領域的第一個國家科技進步獎。 重磅獎項背後,是持續20餘年的蘭科植物保育與產業化研究的科技支撐,是為了振興中國蘭花的全力投入和傾情奉獻。
  • 商務部:支持青島港對接上合組織國家重要港口以及日韓港口
    圖源:2018「振華Terminexus」 杯全球港口攝影大賽  10月28日,商務部發布了《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建設總體方案》。方案表示,支持青島港對接上合組織國家的重要港口以及日本橫濱港、福岡港和韓國釜山港、仁川港等港口,開展面向上合組織內陸國家的海鐵聯運服務合作。
  • 第四屆環球薈數字經濟產業加速器大賽—科技創新與人工智慧專題...
    1月7日下午,由上海市嘉定區經濟委員會、上海市嘉定區商務委員會、上海市嘉定區產業促進服務中心作為指導單位,上海環球經濟城主辦,玄馬基地承辦,惠麥投資作為支持單位的第四屆環球薈數字經濟產業加速器大賽—科技創新與人工智慧專題路演在上海成功舉辦!現場籤到
  • 梁駿:方寸天地做道場 潛心耕耘中國芯
    半個世紀以來,我國積極推動「中國芯」的發展,並在國際市場上佔據了一席之地。而這其中,國內第一顆衛星數位電視接收機晶片、第一顆有線數位電視接收機晶片等,就出自於梁駿所在的杭州國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在浙江大學學習的梁駿,結緣中國集成電路領域知名專家張明教授,並在他的帶領下,開始了在晶片領域的學習研究之路;同年,張明教授等人聯合創辦了國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