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0 13: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青島以港興市,在全球合作大背景下,RCEP的正式籤署,為青島與各籤署國在經貿合作上實現突破帶來了重大歷史性機遇,也為青島下好先手棋,打好特色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RCEP的達成,意味著關稅的消減、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成功建立,有助於擴大中國出口市場空間,滿足國內進口消費需要,加強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大宗商品也逐漸成為RCEP的受益領域之一。
緊握城市發展步入重要時點的全新契機,依託港口優質資源,市北區開始用更廣闊的視野、更開放的格局審視和定位自己。而根據規劃,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啟動後,大宗貿易數位化科技平臺的建設,必將為百年港區注入新的開放活力,吸引新的創新元素,營造新的產業生態,成為青島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靚麗新名片。
始建於1892年的青島港,是世界最大的綜合性港口之一,是西太平洋重要的國際貿易樞紐,位於我國沿海的環渤海灣港口群、長江三角洲港口群和日韓港口群的中心地帶。70年來,青島港改造了百年老港區,建設了黃島油港區、前灣新港區、董家口港區。由解放時的6座碼頭發展為22座碼頭。這裡是城市公共的服務平臺,這裡有著一大批代表著當今最大最先進的專業化深水碼頭,世界上有多大的船舶,青島港就有多大的碼頭。這裡是中國聯通世界的窗口,蜚聲海內外的效率在這裡相繼誕生,青島港的貨櫃裝卸效率、鐵礦石單機接卸效率世界第一。
青島港擁有超過165條航線通往世界上的700多個港口,僅外貿航線就有136條,是我們中國北方地區航線最密集的港口,眾多船公司在青島港增航線、上大船、促中轉。建設智慧港口,將港口貿易與信息技術有效結合,以船舶大型化提升運輸效率,是全球航運業的長遠課題,更是青島港在變革中一直探索轉變尋求發展的重要轉型目標。
一直以來,大宗貿易產業面臨著信息來源分散、價格無法預見、融資困難等多方面的挑戰。行業內,許多企業遵循著傳統企業的做法,數位化程度低下,部分實現數位化的企業內部系統也相互孤立,彼此互不相通。相比其他行業,倉單管理、定價管理、衍生品管理等,這些問題往往不是傳統的企業服務系統能夠解決的。
此外,由於大宗商品自帶金融屬性的特點,機構放款風險大,大宗貿易產業始終面臨「融資難」的困境,「掣肘」明顯。針對大宗貿易中「貨難管、錢難管、價難管,授信確權混亂」的難題,在「推動港口大宗商品貿易數位化產業發展」這一願景的驅動下,市北區精準鎖定製約發展的瓶頸,找到了新的解決路徑——打造大宗貿易數位化科技平臺,推動大宗商品貿易數位化產業的發展。
市北區在發展大宗商品貿易數位化產業方面擁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先發優勢。除了貨兌寶平臺以外,市北區還搭建了包括與上海期貨交易所合建的多層次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海爾卡奧斯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國際食品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等一系列平臺。這些平臺的建立都是為了促進產業和數位化的結合,為市北區實現「航貿金」耦合發展奠定基礎。
2020年12月1日,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正式在市北區啟動,創新試驗基地將重點建設「五中心一所一平臺」。「一平臺」就是指打造大宗貿易數位化科技平臺。這一平臺的確立,為大宗商品行業的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重點。
在RCEP的賦能加持下,市北區依託行業龍頭企業,整合橡膠輪胎、鐵礦石等產業上下遊企業及國內分銷、國際貿易、現代物流、信息技術、製造技術等資源,嫁接海爾集團全球客戶資源、品牌效應、資金授信優勢,以及山東省港口集團貿易流通優勢,提供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閉環形態下全流程、多節點、跨組織、跨品種的綜合供應鏈服務及解決方案,建設集大宗原材料交易中心、流通服務平臺、電子商務平臺於一體的產業數位化科技平臺。
作為我國大宗商品進出口的主要集散地之一,市北區將在大宗商品交易數位化領域持續發力,不斷引進優質企業和平臺項目,為打造「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添磚加瓦,為開拓「產業網際網路」模式奠定基礎。同時為市北區在構建大宗商品期、現貨交割、現貨金融發展生態圈提供先行先試經驗,打好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攻勢,促進「航貿金」融合發展,加快推動大宗貿易數位化科技平臺的產業建設,為青島市構建「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新格局、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爭當樞紐節點和重要通道。
"十四五"已至,市北區將聚勢而強,狠抓落實,用改革創業的激情緊緊抓住新發展格局和RCEP機遇。乘著RCEP的發展東風,市北將繼續聚焦產業升級,以大宗貿易數位化科技平臺為突破口,發揮龍頭產業帶動作用,助力青島在新時代的徵程中垂直崛起!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