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楊霄 文 朱哲 攝影)2020年12月29日,中共河南省委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中國共產黨河南省第十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特別強調要穩妥應對變局,抓住戰略機遇、搶抓發展先機。立足「兩個大局」,河南的發展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河南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曾德亞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省委十屆十二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對「十四五」發展形勢作出了「四期」交匯的判斷。
曾德亞表示,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習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堅持正確的歷史觀、大局觀、發展觀,認識新發展階段機遇和挑戰的新變化;強調危和機並存、危中有機、危可轉機,機遇更具有戰略性、可塑性,挑戰更具有複雜性、全局性,挑戰前所未有,應對好了,機遇也就前所未有。全會深刻領會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緊密聯繫河南實際,對「十四五」發展形勢作出了「四期」交匯的判斷。
一是認為,河南正處於戰略疊加的機遇期,要乘勢加快發展、為全國大局作更大貢獻。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三大國家戰略交匯疊加,既交給了我們沉甸甸的擔子,更為我省發展搭建了廣闊平臺。
比如,樞紐連結作用愈加突出。我省地處連接東西、貫通南北的戰略樞紐,在暢通國內大循環上,先天的區位優勢讓我們有了更多借勢聯動發展的新空間,在東接長三角、北連京津冀、南通粵港澳、西牽成渝上有了更大舞臺。
比如,腹地支撐作用持續增強。我省經濟體量超過5萬億元,(連續16年,排名全國第五)人口千萬級的省轄市就有4個,人口百萬級的縣(市、區)有36個,這都是有很大內需空間、很強內生動力的發展單元。
比如,生態屏障作用日益顯現。今天的河南既是經濟大省也是生態大省,既是交通樞紐也是生態廊道,既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也要助力國家生態安全,以保護母親河、建設幸福河為引領,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不僅能為出彩中原打牢底色,更將為美麗中國增添亮色,必定會成為河南的又一張「王牌」。
二是認為,蓄勢躍升的突破期,河南要在更多領域奮勇爭先、推動中原更加出彩。近年來,我們持續強基礎、立支柱、優布局、塑形象,具備了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的一系列條件,實現更高能級發展的強勁勢能、持久動能。比如,人口資源優勢正加速轉化為人力資本優勢,市場空間優勢在雙循環格局下正加速轉化為內需體系優勢,產業基礎優勢正加速轉化為有效供給優勢。還有,農業農村優勢正加速轉化為鄉村振興優勢,人文歷史優勢正加速轉化為文旅融合發展優勢。
三是認為,河南正處於調整轉型的攻堅期,我們要奮力跨越關口、在高質量發展軌道上行穩致遠。儘快我省經濟總量已連續多年穩居全國第五,但與沿海發展在「質量」的差距仍舊較大。總的看,河南仍處於動能接續轉換的關鍵階段,面對著舊力漸弱、新力漸強的分水嶺,只有在破解結構性矛盾上聚焦發力,全面邁上高質量發展軌道,才能有效應對經濟下行壓力,鞏固提升我省發展在全國的位次。如果搭不上科技自立自強的「快車」、趕不上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的「風口」,在新發展格局帶來的重新洗牌中就會落於人後。中國經濟版圖中,河南會落後於人。
四是認為,河南正處於風險挑戰的凸顯期,我們要加快提升治理能力、統籌抓好發展和安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發展將面臨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河南是在一個1億人口的大省推進現代化建設,肩負著發展和轉型的雙重任務,無論是基本省情還是所處的發展階段,都要求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
曾德亞表示,我們深刻認識到,把習近平總書記重大要求轉化為實踐成果,推動現代化河南建設開好局、起好步,關鍵在這五年;推動三大國家戰略落地見效,強化樞紐地位、腹地支撐、生態功能,鞏固提升河南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位勢,關鍵在這五年;跨越關口實現高質量發展,以攻堅破難題、以轉型促發展,關鍵在這五年;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不斷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關鍵也在這五年。為此,全會提出,要正確認識形勢,把準坐標和方位、認清責任和使命,在識變應變求變中育先機開新局,加快鋪就面向現代化的出彩之路。我們相信,只要胸懷「兩個大局」,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凝聚億萬中原兒女人人盡力、人人出彩的磅礴力量,就一定能夠開創現代化河南建設新局面。
責編:劉贇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