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大熊貓」是什麼啊?
讓我來給你科普下!
「義烏大熊貓」即義烏小鯢,於1985年由浙江自然博物館專家蔡春抹在義烏市大陳鎮首次發現,並根據其發現地而命名,為中國稀有兩棲動物之一。
近年來,受人類活動影響,義烏小鯢棲息地面積和質量持續下降,使得該物種目前已經被《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2014)評估為「易危」等級,開展義烏小鯢保護性研究已刻不容緩。
保護「義烏大熊貓」
我們在行動
11月21日,2017-2020年浙江省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義烏小鯢搶救保護行動項目驗收會召開,義烏小鯢搶救保護工程順利通過省級驗收。
為做好該項工作,我市於2017年啟動義烏小鯢搶救保護行動,力爭利用三年時間,通過開展義烏小鯢野外資源調查、棲息地保護、人工復壯等舉措,達到義烏小鯢救護目的。
目前,義烏小鯢搶救保護工程:
先後在大陳鎮、赤岸鎮、城西街道及上溪鎮內發現義烏小鯢棲息地7處,共發現義烏小鯢成體2尾,幼體1575尾,卵袋149對;
清理產卵場6處,設立生境保護標牌2處,架設上岸通道7處,提高了義烏小鯢成活率;
分析義烏小鯢遺傳多樣性,發現義烏小鯢致瀕原因為遺傳多樣性水平貧乏,並通過室內人工配種、胚胎孵化、稚鯢培育、成鯢培育,成功繁育幼體1000餘尾,原生境放歸500尾;
拍攝了義烏小鯢專題宣傳片,製作了宣傳手冊1000份,並在義烏市林場設立了義烏小鯢宣教室,通過宣傳,大大提高了民眾保護意識。
來源丨義烏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 | 餘依萍 劉娟 馮建民
編輯 | 張靜恬 吳攸 吳可凡(實習) 責編丨應悅
編審 | 金洪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