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拼音」,是如何「識文斷字」?老祖宗的法子你不得不服

2021-01-16 傾聽歷史那些事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有四大發明聞名於世,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從倉頡造字到蔡倫造紙術,讓中華文化更上一層樓,讀書識字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的豐富多彩,有多人文人騷客把漢字體現的活靈活現的,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古代沒有「拼音」,是如何「識文斷字」?老祖宗的法子你不得不服。

眾所周知,在古代時期是沒有拼音的,就連最近的朝代清朝都沒有,也就是說中國在這長達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雖然漢字一直存在,可是卻一直沒有拼音,據史料記載。最早出現的的拼音運動是清朝末年民國時期,梁啓超等人發起了「切音字」運動,而「切音字」也就是說拼音的雛形。

第一個創造拼音的人是是盧戇章,首次用切音字拼寫官話。正式的漢字拼音,是在1918年正式公布。也就是說出現拼音的年份也不過是一個世紀而已,和歷史五千歲月的長河比起來,是不值一提的,但是古人是怎麼教人識文斷字的呢?其實這根本難不倒我們的古人,因為古人的智慧是無法想像的,在創造字的時候就已經想到解決的辦法了。後來就形成了四大形式,分別是:形聲字,直音法,讀若法,反切法四種。

首先要說的就是形聲字,大家都知道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漢字的組成部分大多都是形聲字,而形聲字就是從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的基礎上形成的,這種字的的組成就是由形旁或者是聲旁組成,形旁說的是類別,而聲旁說的就是讀音。比如說,我們小的時候碰到生偏字的時候就會用認識的字來標註,其實這個辦法古人早都用過了。就給大家介紹幾個例子,就會明白了。

最簡單不過的例子,就是我們在學習外語的時候,碰過不會讀的英語就會用漢字去標註的,這就是學習漢字和我們學習外語是一個辦法,還有一種就是反切法,比如緩字就是胡管切,反切字是流行最久的,也是一種影響最大的一種注音法,在此我們可以看出古人的智慧是多麼的超前。

古代沒有「拼音」,是如何「識文斷字」?老祖宗的法子你不得不服,對此不知道你們怎麼看,歡迎再下方留言,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古代沒有「拼音」,古人如何「識字」?這法子,厲害了!
    大家都知道,在中國古代是沒有漢語拼音的,不止是很早以前沒有,就連清朝都沒有!也就是說,在中國長達5000年的文明裡,雖然有漢字存在,卻一直沒有拼音,那麼古人是如何「識字」的?並且還能寫出那麼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據史料記載,中國的漢字拼音運動,是從清末民國時候才開始的。
  • 在古代沒有疫苗,被狗咬了怎麼辦?不得不服老祖宗的聰明才智!
    狗其實是人類最忠實的一個朋友,無論是現在還是古代很多人家都喜歡養狗。但是狗也是最有可能攜帶狂犬病毒的一個動物。所以說我們在和狗相處中如果被狗咬傷了,不能存在任何僥倖心理,一定要及時去打狂犬病疫苗。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狂犬病是一種不治之症,即使是現在一旦有人染上沒有經過有效治療,如果發作那麼基本上那個人就必死無疑了。更何況是醫療水平遠不如現在的古代,那麼他們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 古代沒有指紋技術,為什麼犯人還要畫押?老祖宗的智慧高超
    導語:古代沒有指紋技術,為什麼犯人還要畫押?老祖宗的智慧高超在今天這個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社會中,我們每個人的信息都是可以被單獨的收集、排列的,作為一種對個人的生理認證條件,每個人獨一無二的DNA成為了現代社會屬於個人的生物密碼,這其中就以指紋、瞳孔等最為代表,每個人獨一無二的生理特徵,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提供了一些便利,比如特殊的指紋鎖等等。
  • 古人沒有狂犬疫苗,如果被瘋狗咬傷怎麼辦?老祖宗的智慧不得不服
    不過,雖然說得病率不高,但是並不是說狂犬病在古代就不存在了,相反,在醫療條件十分落後的古代,狂犬病才是真的「要命」,那麼面對難以治療的狂犬病,古人又有哪些應對方式呢?而且,大部分家養的狗身上都是沒有攜帶這種病毒的,所以在古代,就算是被家養狗咬傷了,患病的機率也不是太大。 但是如果說你在野外招貓逗狗,結果被咬傷了,那麼你就要小心了,自然界中未被人工蓄養的狗,很多身上都有狂犬病病毒,如果被咬到的話,那麼就很容易會感染上狂犬病,狂犬病的感染率又十分高,在古代還沒有疫苗,基本上是一咬一個準,根本沒有生還的希望。
  • 古代沒有疫苗如何治療狂犬病?老祖宗方法看似荒謬,卻真的能治癒
    有很多現在看來並不是什麼大問題的病症,在古代其實也算得上是無藥可治的病症,但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是令人佩服的。他們運用了許多在現在看來十分荒謬的辦法,卻讓很多病症奇蹟般地痊癒了。要問他們是運用了什麼原理,他們卻說不出一二道理來。但放在現在來看,其中確實是有大學問的。
  • 農村俗語:「腌臢氣,吃不得」,老祖宗的金玉良言,有沒有道理?
    正是基於這樣的傳統觀念,老祖宗們總結出來這樣一句俗語「腌臢氣,吃不得」,表面上看它似乎是讓我們「挺直腰杆子鬥爭到底」;真實原因卻是告訴我們一定要有底線思維、是非原則不容退讓!對於步入社會的青年人來說,挨訓受氣是常有的事情,因此老祖宗非常推崇「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的處世理念。那麼為什麼又說「腌臢氣,吃不得」呢?這豈不是與傳統觀念「以和為貴」互相矛盾嗎?答案其實顯而易見,那就是並非所有的「挨訓受氣」都是值得忍讓!
  • 古代沒有拼音和字母,古人怎麼學習漢字的讀音?很簡單,一學就會
    從小到大,我們都學習過古文典籍,認識和掌握了大量漢字,而使之得以實現的工具就是漢語拼音。然而,中國古代沒有字母,也沒有拼音,那麼古人是如何學習漢字讀音的呢?對於生僻字,又是以何種方式標註讀音的呢?漢語是非拼音語系,從來未曾有過外來工具輔助,但這並不妨礙它發揚光大,因為古人早就創造了高明之法來為其注音。古人注音方法共分三種,下面我們依次辨之,悉遵古人的智慧。
  • 打油詩小故事,老祖宗的智慧,讓人不得不服
    一天,道士說,我喝了你那麼多酒,也沒錢給你,就給你挖一口井吧。井挖好後,湧出的全是美酒,王婆自然發財了。後來,道士問王婆酒好不好,王婆說,酒倒是好,就是沒有用來餵豬的酒糟。道士聽後,笑著在牆上提了一首打油詩: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井水做酒賣,還道無酒糟。
  • 你還在學「啞巴英語」?是該想想法子教你怎麼說英語了
    但是,仍然有部分學生還是不會拼讀單詞,不僅如此,無論老師如何教,他們有的音標就是不會讀,針對這樣的學生,老師也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所以,還在學「啞巴英語」的同學,是該想想法子教你怎麼說英語了,老師支的這4招,教你輕鬆說英語。1、必須學好漢語拼音。漢語是我們的母語,學好拼音又是能把說好漢語的關鍵。
  • 古代沒有指紋技術,古代犯人籤字畫押有何意義呢?這你就不懂了吧
    文/行走天涯古代沒有指紋技術,古代犯人籤字畫押有何意義呢?這你就不懂了吧不論古代還是現代,都有法律規章制度的,這是為了約束每個人的不當行為。若是做錯了事必然要承擔法律的罪責。相比較古代的刑法處置制度而言,現如今的法律規章制度以及懲戒制度已經要輕很多了。
  • 古代沒有鋼筋水泥,那萬裡長城是怎麼修建的?網友:老祖宗聰明!
    1796年時,英國人帕克用泥灰巖燒制出了世界第一種水泥,很像古代羅馬的火山灰,因此叫羅馬水泥,因為其是採用天然泥灰巖作為原料,沒有放任何添加劑,所以又叫天然水泥,有良好的水硬性和快凝型特點。
  • 在拼音沒有普及之前,中國人是如何給漢字注音的?說出來你都不信
    我們還未進入幼兒園時,家長們就會教我們韻母表和字母表,進入幼兒園後我們就會學習拼音,通過拼音學習漢字,漢語拼音是一種輔助漢字讀音的工具,開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那在拼音沒有普及之前,中國人是如何給漢字注音的?說出來你都不信。
  • 古代沒有狂犬疫苗,被狗咬了怎麼辦?老祖宗的智慧讓人折服
    很多寵物狗在剛馴養的時候,還沒有跟主人熟悉,是有可能將主人咬傷的。即便在領回家前都會給它們打疫苗,但被狗咬了還是很有必要對傷口進行消毒處理,並及時去醫院注射狂犬疫苗。古人沒有狂犬疫苗,如果被狗咬了他們會怎麼辦呢?
  • 如何培養自己出口成章的能力?
    重點在於後面部分,「其容不改,出言成章」,以筆者的淺薄理解,意思是容顏並沒有任何改變,他很輕鬆的表達就可以實現一篇文章,為何他的容顏沒有改變?因為他沒有感受到任何的難度,對他來說非常輕鬆。現在我們知道了出口成章的意思,既然我們非常羨慕這種能力,懂了意思還是遠遠不行,我們還需要去仔細思考,自己如何才能實現獲得這種能力?
  • 夜話丨朋友,你找到發洩情緒的好法子了嗎?
    朋友,你找到發洩情緒的好法子了嗎?作者:畢淑敏(節選)要學會循序漸進地釋放壓力。千萬不要忽略小的不安。它們累積起來,也會把精神壓垮。人們常常以為抑鬱的人是沒有能量的。我們看到他們的時候,萎靡不振好似一團沾滿灰塵的癱軟抹布。但其實,壓抑是一種極大的能量,不信你看抑鬱的人,可以決絕地自殺,從高處一躍而下,這需要何等的膽量和執著。
  • 人大代表陳振濂:小學語文應先教橫豎撇捺 再教拼音
    「約採訪的簡訊,你用的輸入法是拼音還是筆畫?」採訪剛開始,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陳振濂便反客為主,率先發問。 「是拼音。」聽完記者的回答,他有些沮喪,更有些憂慮。「再經歷幾代人,中國人還會寫漢字嗎?」
  • 學習漢語拼音,南方的孩子「n」和「l」不分,學習拼音沒有捷徑!
    說到這個,可能很多老師不服氣了,小編有一個發小就在小學裡教語文,有一次就聚餐的時候就和我抱怨:「咱也不是普通話不標準,也不是不會教拼音,但你說孩子白天剛學了一個拼音,晚上放學回家,被方言一同化,第二天又得重新教一遍,語言環境就是這樣你說我有什麼辦法……」想想發小的話,確實也是這個理兒,對於很多南方孩子,尤其是四川的孩子來說,在學漢語拼音的時候,確實存在著很多發音上的問題。
  • 漢語拼音60年|烏魯木齊、拉薩、呼和浩特的地名拼音
    中國古代就有所謂「名從主人」的原則。一些古代韻書上的多音字甚至是專門為某些地名的當地讀音所設。如阿房宮的房在廣韻中就單有一個並母唐韻的一等讀音(同「旁」),和這個字一般情況下的讀音不一樣。這個傳統一直保留到了近現代。晚清到民國郵政體系所採用的郵政式拼音,對廣東福建的地名就採取用當地方言拼寫的辦法。
  • 老祖宗說的「四不摸」:姑娘的腰,廚子的刀,剩下的是什麼?
    許多父母都會教育孩子,如果不是自己的東西,千萬不能在沒有得到物品主人的允許下去隨意觸碰他人的物品,給我們立下的種種規矩,老祖宗們也給我們立了一些規矩。 老祖宗說的「四不摸」:姑娘的腰,廚子的刀,剩下的是什麼?古代是一個封建社會,深受禮教思想的束縛,古代女子的地位非常低,男子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我們常會到這樣一句古語,便是男女授受不親。
  • 杭州新手班主任畫超萌拼音表 班上超一半新生已提前學完拼音
    暑假馬上就要歸零,這幾天進入緊張備戰狀態的不僅是沒有完成作業的學生,還有即將接手人生第一批學生的新手老師。對於馬上開始的新學期,他們的內心既期待又忐忑。杭州市丁蘭第二小學的老師姜麗,就找到錢報記者訴說了自己最近的苦惱。因為丁老師發現,自己早早開始為一年級新生們準備的「開學禮物」,有可能用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