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文化的輪廓,在不同的人的眼裡看來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圖景。——雅各布
狗雖然是人類的好夥伴,卻並不只能給人類帶來歡樂,萬一要是被狗咬上一口,那麼很有可能就會患上狂犬病。即便是在現代,如果不小心被狗咬傷,不及時打狂犬病疫苗的話,這個病症的致死率也是很高的,那麼在醫療條件十分差的古代,一個人如果不小心被狗咬到了,患了狂犬病的話,那麼應該怎麼辦呢?
1、 人們接觸到狗的機率並不大
在現代,很多人的家中都會飼養狗,作為寵物來養,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但是在古代,很多人的家裡養自己一家人都十分的困難,又怎麼會有多餘的閒錢去養寵物呢?大部分的狗,都是被當作看家的「能手」,除了日常的餵食之外,很少去親近它們,被咬到的可能性就大大減少了。
其實,在古代,除了家養狗之外,更多的其實是各種野狗,對於這些野狗,很多人的反應都是打死,隨便扔在亂葬崗,或者說直接吃掉,根本不給這些狗傷人的機會, 所以說狂犬病的得病率自然不高。
不過,雖然說得病率不高,但是並不是說狂犬病在古代就不存在了,相反,在醫療條件十分落後的古代,狂犬病才是真的「要命」,那麼面對難以治療的狂犬病,古人又有哪些應對方式呢?
2、 正確認識狂犬病
首先,我們要先明確一點,那就是,並不是被所有的狗咬到都會患上狂犬病的,狂犬病顧名思義,就是狂犬身上的特有病,只有攜帶了狂犬病病毒的病犬,才會傳播這種病毒。而且,大部分家養的狗身上都是沒有攜帶這種病毒的,所以在古代,就算是被家養狗咬傷了,患病的機率也不是太大。
但是如果說你在野外招貓逗狗,結果被咬傷了,那麼你就要小心了,自然界中未被人工蓄養的狗,很多身上都有狂犬病病毒,如果被咬到的話,那麼就很容易會感染上狂犬病,狂犬病的感染率又十分高,在古代還沒有疫苗,基本上是一咬一個準,根本沒有生還的希望。
但上文已經說到了,在古代,面對野狗,更多的人是選擇直接把它給打死,所以,只要你不經常去野外的話,不太需要擔心會被野外的野狗給傷到。
3、 古代人如何治療「狂犬病」
不過就算是萬分小心,總還是有人會被咬到,那麼應該怎麼面對呢?一般來說,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是請巫師來祈禱。可能每個國家的文明發展史之上,都離不開「巫師」,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中國先人十分崇拜大自然,而巫師,正是他們和大自然溝通的橋梁。在科技水平落後的古代,狂犬病毒的發作,很像是中了什麼邪術。面對這樣的狀況,中國古人經常會請巫師來給自己的家人「驅邪」,不過這種驅邪的效果也可以想像,基本上等於什麼都沒有做,只是給人了一點心理安慰而已。
不過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逐漸認識到,如果被病犬咬到的話,光去找巫師是沒有什麼用的,東晉的一個醫生,就針對狂犬病,提出了一個治療方法。狂犬病病人一般都十分的害怕水,所以說這個叫做葛洪的名醫,就給狂犬病起了一個十分貼切的名字,叫做「恐水症」。
那麼,怎麼治療狂犬病呢?葛洪說,要將咬傷人的狗的腦髓取出來,捂住病人的傷口,這樣可能可以活著。這種方法和現代的一些提取動物血清以治療被動物,尤其是蛇咬傷的手段十分相似,這在另一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種科技化的手段。
4、 狂犬病疫苗的誕生
狂犬病疫苗並不是中國科學家所研究出來的,而是一個叫做巴斯德的法國科學家所研究出來的。而巴斯德,是從一個患了狂犬病的5歲小孩子的屍體之上所研究出來的。而通過他的推斷,這種病毒正存在瘋狗的腦髓裡,只要提取這種病毒,並加以弱化,就能夠獲得相應的疫苗。使人體產生一定的抗體,從而能夠減少狂犬病的發病率。這種方法和葛洪的方法其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而葛洪的發現,比巴斯德早千年。科技的進步,是需要科學家幾百上千年的努力,而不可能僅僅靠一時就能達到。
想必古人也是極為聰明的,他們雖然沒有現代的技術的治療方法,但正是他們的勇敢的嘗試,甚至可以說是「以毒攻毒」的辦法。對狂犬病進行治療,不失為當時最妥帖的方式。好在當今社會,已經不再會擔心,被狗咬了而無藥可醫治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