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油氣巨頭中國「聚會」:供需兩旺的天然氣仍存多重障礙

2021-01-19 第一財經

「經歷上一輪低油價寒冬的考驗,世界LNG行業迎來發展的春天。」中國海洋石油集團公司董事長楊華在4月2日召開的第19屆國際液化天然氣會議(LNG2019)上表示。

這是國際液化天然氣會議首次在中國舉辦,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中國在國際LNG市場中的角色轉換。

作為全球第二大LNG進口國,中國已建成接收站21座,年接收能力超過8000萬噸,累計進口LNG超過2.3億噸。

楊華認為,從消費端看,天然氣日益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中堅力量,LNG逐漸成為最活躍的天然氣供應形式。從供應端看,今天的世界有資源、有能力、有資金和技術持續增加LNG供應 。

而隨著國際石油企業和國家石油企業共同推動技術、商業模式等諸多方面的創新,中國LNG市場的發展也將不斷被注入新的動力。

「供需兩旺」的橋梁能源

「三桶油」以及包括道達爾、殼牌、雪佛龍、埃克森美孚在內的國內外油氣巨頭負責人悉數出席,有關LNG在發展過程中的機遇與瓶頸的判斷趨於一致。

相對於更低價的化石能源,天然氣具有更為清潔的優勢;對比正在崛起的可再生能源,又更具經濟性,天然氣由此被認為是通往低碳世界重要的橋梁能源。

2018年,全球天然氣消費量約3.86萬億方,在一次能源消費中佔比接近四分之一,在可預見的將來,這一佔比還將進一步提升。

「多家研究機構預測,2020-2035年間,全球天然氣消費年均增速將保持在1.6%-2%之間,成為增速最快的化石能源品類,到2030年天然氣將超越煤炭成為全球第二大能源。 」楊華稱。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公司董事長楊華

相對於管道氣,LNG憑藉方便運輸、機動靈活、安全高效等優點,已逐漸成為最活躍的天然氣供應形式。LNG貿易也由此成為跨區域天然氣貿易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加速全球天然氣市場的「供需兩旺」。

2018年全球LNG貿易量達3.2億噸,同比增長約10%,佔全球天然氣貿易量的36%。未來,全球LNG消費將快速增長,預計2015-2035年間年均增速將達4%,為同期天然氣消費增速的兩倍。

隨著全球能源向低碳轉型發展以及天然氣開採和利用技術的進步,各大油氣公司紛紛加大天然氣的投資力度,發展戰略逐步向天然氣業務傾斜。

楊華表示,中海油已形成「兩條腿走路」的天然氣供應模式,即在勘探開發海上天然氣資源和從國際市場進口LNG資源兩方面齊頭並進。

作為全球第三大LNG進口商,中海油已建成投運10座LNG接收站、年接收處理能力達4520萬噸,並正推進現有接收站的擴建及新項目的布局。

中國石油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王宜林則表示,正推進天然氣產供促銷體系建設,以助力國家能源結構的轉型。

「2018年公司國內的天然氣產量達到1094億立方米,佔公司國內油氣總產量的46%,比5年前提高9%。天然氣的銷售量同比增長13%以上。」王宜林表示「國內下遊市場方面,正大力推進天然氣和LNG在發電交通等領域的高效利用。LNG已經與自產氣、進口管道氣一同成為公司保障國內天然氣市場供應的重要資源基礎。」

中國石油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王宜林

隨著油氣管網公平接入機制的建立,天然氣基礎設施的發展完善,天然氣生產貿易也將發生深刻的變化。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劉中雲在上述會議表示:「中國市場與亞洲市場國際市場聯繫會更加緊密。發展中的中國天然氣價格指數在天然氣液化天然氣進口定價中,也必將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們相信隨著國際石油公司國家石油公司像低碳能源轉型發展和深化,天然氣業務將會得到更多的關注。」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劉中雲

仍需克服多重障礙

不過LNG目前的發展也非盡善盡美。

「加工、儲存、運輸等環節成本長期居高不下,限制了液化天然氣的經濟性,全球液化天然氣市場尚未形成,充分反映全球各主要消費市場的價格機制尚未建立完善,來自傳統低價化石能源的競爭長期影響液化天然氣的供需,可再生能源依託科技進步不斷突破,對未來格局的影響也不容小覷。」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表示。

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

從較為具體的角度看,道達爾董事長潘彥磊認為,要充分挖掘LNG的潛力,還需要克服兩個障礙:降低交付成本和減少甲烷排放兩方面。

「天然氣的生產成本仍然高於煤炭或石油,消費者對最便宜的能源存在偏好。因此,行業需要共同努力降低天然氣的成本。尤其是,與多年前貿易商建立的石油市場相比,液化天然氣的物流運輸尚未完全發展,由此價格昂貴。」潘彥磊表示:「不過LNG市場發展迅速,已經開始呈現大宗商品的特性。」

針對天然氣生產和運輸過程中的甲烷排放,潘彥磊認為將關乎整個天然氣價值鏈的能源效率。

殼牌CEO範伯登則表示,LNG需要在成本方面取勝,在不犧牲其安全性的前提下將至足夠低;但是僅從經濟性出發仍不足,需要喚醒消費端的意識,比如清潔性、環保性;另外還需要政策方面的指導以及法律法規方面的框架作保證。

由此章建華也提出了破除發展藩籬的三條建議「持續優化LNG產業鏈,降低儲運成本,提高貿易靈活性,增強液化天然氣與其他能源的競爭力,拓展產業發展的深度與廣度;加強液化天然氣領域的合作,通過國家、企業以及上下遊產業之間更深層次的交流,破除壁壘、增強紐帶,實現更大範圍內的互利共贏;不斷推動產業創新,通過技術突破、模式變革推動新商業模式的出現與形成,發掘行業持續增長的動力和潛力。」

相關焦點

  • 石油天然氣價格下跌:國際油氣巨頭營收、淨利普遍下滑
    近日,國際油氣巨頭陸續公布第四季度財報及全年營收,交卷2019年成績單。不過對於埃克森美孚、殼牌等公司來說,2019年並不是一個豐收的年份,幾大公司的營收和淨利潤都呈下跌,其中斯倫貝謝全年虧損達上百億,雪佛龍在第四季度亦出現虧損。
  • 頁巖油氣專題報告:美國頁巖油未來將對全球油價形成持續壓制
    美國頁巖油存巨大增產潛力,是全球原 油市場重要變量2.1 原油未來在全球能源系統仍扮演重要角色2019 年 4 月 9 日, 《BP 世界能源展望(2019 年)》發布,並對 2040 年全球能源狀況進行了 預測。
  • 全球減產疊加國內供需兩旺,有色板塊細分品種喜迎長牛行情,挖掘...
    正文:1、全球減產疊加國內供需兩旺,這個有色板塊細分品種喜迎長牛行情,挖掘一隻個股將上演「龍頭並龍頭」。發生了什麼?全球銅礦產量供給收縮,銅價由跌轉漲的拐點將至。國際方面,本周全球銅庫存相對節前增加2.1萬噸。當前全球庫存是2010年以來的底部。然而,中國銅冶煉廠項目近兩年投放較為密集,SMM預計2019年仍有超70萬噸的年度產能將要投放。
  • 1月12日飼料原料,豆粕供需兩旺,玉米暴漲「節奏點」在國內?
    02豆粕在供需兩旺的節奏下,周內以來豆粕行情不斷走高,據豬好多數據監測顯示,今日全國豆粕價格為3558元/噸,較昨日上漲26元/噸。相較上月月初(12月1日)3412元噸的價格,目前已經上漲了146元/噸,漲幅為4.28%。
  • 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掛牌成立
    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掛牌成立中國網財經12月9日訊 今天,剛剛掛牌成立的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家管網公司)受到社會關注。國家管網公司主要職責是負責全國油氣幹線管道、部分儲氣調峰設施的投資建設,負責幹線管道互聯互通及與社會管道聯通,形成「全國一張網」,負責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的管道輸送,並統一負責全國油氣幹線管網運行調度,定期向社會公開剩餘管輸和儲存能力,實現基礎設施向所有符合條件的用戶公平開放等。在整個油氣產業鏈上,管網處於中遊,連接著上遊勘探開發和下遊加工銷售兩個競爭環節業務。
  • 四川油氣化工及頁巖氣產業投資促進分析報告
    一、國內外油氣化工產業發展態勢  (一)全球態勢  全球油氣化工市場總規模約15-16萬億美元,發達國家市場佔60%以上的份額(其中北美約佔1/4,歐盟佔1/4強,日本佔10%以上),發展中國家累計不足40%。
  • 這種資源全球第一!中國甩掉「貧油少氣」的帽子還要多久?
    根據相關數據,2019年我國天然氣查明儲量為8.4萬億立方米,僅佔全球的4.23%。然而,我國的天然氣消費量卻佔到全球的7.7%。 隨著國內「煤改氣」改革的進一步推廣,天然氣需求將進一步增長,我國「少氣」的局面也正日益凸顯。 不過,近日一則新聞,或許意味著這一情況正在改變。
  • 中東產油國介紹——阿曼油氣產業概況
    一、能源概況阿曼位於阿拉伯半島,靠近阿拉伯海、阿曼灣和波斯灣,這使得阿曼連接了世界上一些最重要的能源走廊,增強了阿曼在全球能源供應鏈中的地位。而阿曼也計劃利用這一戰略位置,在位於荷姆茲海峽(一個重要的石油運輸樞紐點)之外的杜克姆附近,建造世界級的煉油和儲油場所。與大部分中東國家一樣,阿曼的經濟也高度依賴其油氣部門。
  • 川中油氣礦建成千萬噸級油氣礦之勘探開發篇
    勾勒出大氣田勘探開發的騰飛曲線——川中油氣礦建成千萬噸級油氣礦之勘探開發篇2020年12月30日,川中油氣礦生產天然氣125.5億方,油氣當量達到1000萬噸,成功邁上千萬噸級油氣礦新臺階。回顧油氣礦60餘載的勘探開發歷程,從「十二五」到「十三五」無疑是發展最好最快的時間軸線。這10年間,資源儲量高峰增長、天然氣產量連創新高,勾勒出了大氣田勘探開發的騰飛曲線。
  • 中國頁巖氣是騙局?三桶油深耕12年,今年投資或超4000億
    在過去十年的那些爭論裡面,石油與天然氣行業最大的「陰謀」是什麼?「土博士」認為頁巖氣應該可以入列。感興趣的可以去看如下這篇文章。在十年前,即便是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這樣的巨頭,也曾一度深陷頁巖氣的泥沼,但經歷了近10年努力後,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已經破除了這個謠言。
  • 興圖新科獲「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塔裡木油田分公司市場...
    10月8日,經過中國石油(601857)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塔裡木油田分公司的嚴格覆核,興圖新科順利獲得「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塔裡木油田分公司市場準入證」。此次市場準入證的頒發,是塔裡木油田分公司對興圖新科多年來技術服務的認可與支持,雙方將繼續展開進一步合作。
  • 川中油氣礦磨溪天然氣淨化廠淨化工段十佳班組長和他帶的班
    人物風採磨溪淨化新「三好」——記川中油氣礦磨溪天然氣淨化廠淨化工段操作四班班長蒲懷強十佳班組長:川中油氣礦磨溪天然氣淨化廠淨化工段  蒲懷強>人物簡介:蒲懷強,男,漢族,中共黨員,西南油氣田分公司首席技師、第三屆「十佳」班組長,川中油氣礦技能專家。
  • 四川盆地泥盆系天然氣首次躍入眼帘
    人民網成都1月23日電(記者 陳曦)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召開的2017年度工作會議透露,雙探3井首次在四川盆地發現新的工業油氣層系——泥盆系,顯示良好的資源發現潛力,具備整體部署勘探的條件。   四川盆地大規模有組織的開發天然氣資源,已近60年,泥盆系地層是發現的第27套油氣儲層。
  • 油氣勘探開發正面臨什麼難題?
    上遊的難題近期自然資源部開展了新一輪油氣資源評價工作,評價領域涉及常規油氣和非常規油氣所有系列。資源評價結果顯示國內陸上待探明油氣資源埋深較大,意味著深層油氣成為今後勘探開發主陣地,也意味著今後的油氣勘探發現會更加困難。非常規油氣資源中的頁巖油氣及緻密油氣資源量與可採資源量、實際探明儲量存在較大差距。
  • 西南油氣田天府新區集輸氣管道工程動工 提升成都西部供氣能力
    11月16日,西南油氣田玉成-溫江輸氣幹線第一道焊口,在成都市空港新城打火——天府新區集輸氣管道工程正式動工。  天府新區集輸氣管道工程包括「一幹二支」共3條管道,線路總長約133千米,總投資約8.6億元。
  • 牢固樹立紅線意識 爭做山東油氣安全標兵
    山東魯廣天然氣有限公司作為廣饒濱海新區的拓荒企業,在燃氣行業裡,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方針,牢固樹立安全紅線意識,嚴防死守安全生產這條生命線,確保公司更好發展。  安全是企業發展之基  「作為一家燃氣經營企業,沒有安全就沒有效益,沒有安全就沒有市場,沒有安全就沒有發展。
  • 2020年度中國礦業十件大事
    【鋁道網】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令全球經濟發展充滿了複雜性和不確定性。世界經濟格局加速重構,礦產資源供需格局深化調整,礦業市場謹慎樂觀中持續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