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轉發)
國外的一項研究表明:經常受到誇獎與很少受到誇獎的孩子相比,前者的成功率比後者高5倍,由此可見,誇獎對孩子的影響很大。那麼,父母應該怎麼誇獎孩子呢?
相信很多父母都會這樣說,那就是「你真棒」,「你真聰明」等等,殊不知這種「毫不走心」的誇獎方式反而會讓孩子走進一個誤區,那就是對自身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當哪一天父母沒有這樣誇獎的時候反而會有失落感。因此,誇獎孩子也是需要講究方式方法,這樣才能在讚譽孩子的同時讓他能量滿滿。
一張表教你「花式誇獎」
具體該怎麼做呢?父母可以參考一下下面這種表——
看完這種圖,才發現誇獎也需要大智慧。很多網友表示:這張表很管用!只有把語言運用到極致,取得的效果才能事半功倍。那麼,各位家長有沒有提煉出要點呢?
誇孩子也需要大智慧
1、站在孩子的角度誇獎
兒童時期的孩子,他們的心理特徵較為敏感,思想容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家長簡單的一句誇獎可能就會激勵學生在學習中奮發向上,反之採取諷刺挖苦的「激將」方式,就會傷害到孩子脆弱的自尊心,甚至於產生自暴自棄的念頭。
因此此時父母最好從孩子的立場出發,站在孩子的角度用他們喜歡的方式方法去誇獎。比如在孩子的學習上,如果媽媽對著孩子說:「我相信你肯定能學好數學的。」這樣媽媽從自己的立場出發無形之中給孩子增加了很多心理壓力。而當媽媽說:「最近我看著你一直在專研數學,也經常去請教老師,我聽到老師說你按這樣的努力,會學好數學的,而且媽媽相信皇天不負苦心人,你肯定會得到好的回報。」這樣說的話,孩子會覺得很溫暖,會覺得媽媽有站在他的角度設身處地地去為他著想,從而就會鬥志昂揚。
2、誇到點上而並非泛泛而談
「你真棒」、「你真聰明」這樣的誇獎方式對於父母來說輕車熟路,可在孩子聽來並不走心。因為孩子的每一個成長和每一次突破都是有相應的點和細節來支撐,比如他們第一次走路、第一次考滿分,第一次獨立等等,如果家長每次都以「你真棒」、「你真聰明」來敷衍,孩子可能從中獲取不到任何能量。
因此誇獎孩子一定要誇在點上,比如孩子第一次學會洗碗,媽媽可以說:「哇,這是誰家的小能手,洗的碗比爸爸媽媽洗的還要乾淨!」這樣的話,孩子就會從內心接受這件事,並且會認可自己的能力,在以後的生活工作中,也會一直秉持著獨立自主性。
3、誇獎的重點在於內在而非外在
當父母喜歡把「你真美」、「你真漂亮」等詞掛在嘴邊時,孩子會變得極其注重外在。
因為相對於成年人而言,孩子並沒有形成自己的三觀和立場,因此在很多時候他們的想法和觀念都會被自己的爸爸媽媽牽著鼻子走,而且他們的分析判斷能力有限,剖析不了深層次的信息,因此常常停留在表明,所以當父母總是以這樣的詞彙誇獎孩子時,孩子會覺得人的外在很重要,從而把自己的心思花在表面上,其實此時父母的一句:「孩子,你要一直努力拼搏,這樣才能擁有真正的漂亮」比其它任何語言更有教育意義。(J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