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耍派頭」註定「栽跟頭」

2021-01-15 人民網

近期,《中國紀檢監察報》陸續報導了兩起黨員幹部耍派頭、撐面子違法亂紀被查處的案例。一起是江蘇省連雲港市第二人民醫院原黨委副書記、院長楊慶松和原黨委書記何青雲,二人為了顯示「派頭」,無視紀律紅線,在違規配備高檔轎車、超標準使用辦公用房上「你追我趕」,最後雙雙落馬;另一起是廣東省四會市水務局原黨組書記、局長鄧志森,為了滿足個人虛榮心長期「借用」私人豪車,最終破紀違法滑向犯罪深淵。

思想一旦拋了錨,行動必然會跑偏。黨員幹部耍派頭,並不只是簡單的「道德危機」問題,更是「信仰危機」問題。把公權公職與個人待遇享受劃等號,處心積慮體現自己的身份地位「與眾不同」「高人一等」,折射的是黨員幹部三觀扭曲、精神缺鈣、信仰缺失,「派頭」心理膨脹的背後,是慷公權之慨,飽一己之私。事實一再證明,從追求高消費、闊享受的那一刻起,這類黨員幹部就已經踏上了違紀違法的「不歸路」,開啟了自身覆亡的「倒計時」,「栽跟頭」註定是早晚的事情。

黨員幹部的權力是為人民服務的工具,既非身份地位的象徵,也非高人一等的標籤。無論是違規配備高檔轎車、超標準使用辦公用房,還是借用管理服務對象私人豪車,都是違反廉潔紀律的行為,誰突破了這條紅線誰就會被追究,不論他是誰,也不論職位有多高。另外,追求享受、貪慕虛榮,紀律也有鐵的約束,《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一百三十四條規定:「生活糜爛、貪圖享樂、追求低級趣味、造成不良影響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黨員幹部當慎當誡。

古往今來,為官從政者貪慕虛榮、講派頭比闊氣從來都不是小事,而是直接影響政風國運的大事。西楚霸王項羽論武功可以「力拔山兮氣蓋世」,論文治卻喜好顯擺愛慕虛榮,分封天下時以「得了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裡行」拒絕定都關中、坐失地利,最後在和劉邦的較量中落敗。西晉時期,滿朝文武柔糜不振卻專以講排場比闊氣為榮,甚至上演了朝中兩名大官員石崇王愷相互攀比財富奢侈程度的怪象,當時的晉武帝非但不予制止,甚至私下參與鬥富,政風如斯,國運何昌?晉朝後來很快發生了「八王之亂」,國勢也從此一蹶不振。

黨的幹部當與「派頭」絕緣。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有句名言:「靈魂裡有黃金的人,不需要現實世界裡的黃金。」意思是說,內心精神世界豐富的人,不會太在意「面子」「派頭」這些虛名,像「當代愚公」黃大發、「樵夫」縣委書記廖俊波、「人民滿意的好幹部」楊善洲,這些黨內的優秀幹部都是把時間和精力用在幹事創業上,在他們身上看不到任何當官的「派頭」,有的只是共產黨人的為民初心、實幹精神。那些對「派頭」「面子」還念念不忘的黨員幹部當見賢思齊、校正「坐標」,拒腐蝕永不沾,切莫執迷不悟,耍了「派頭」卻栽了「跟頭」。

相關焦點

  • 川普恐晚節不保,剛下臺就在伊朗面前栽跟頭
    現在好了,川普可能做了一輩子商人,結果還是在商業上栽跟頭了。 川普之所以栽跟頭,這與川普的對伊政策有關,川普上臺做的最主要一件事就是退出伊核協議,對伊朗進行制裁,他這樣做除了討好以色列之外,那就是製造恐慌與不安。
  • 年輕幹部不應該在愛好上栽跟頭
    近年來,年輕幹部因網遊成癮、博彩成癮、購物成癮等走上貪腐道路的案例時有發生。年紀輕輕、事業剛起步,卻被不良嗜好絆倒在起跑線上,委實可惜。年輕幹部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前景,本應在服務群眾、為民解憂中發揮光和熱,體現自身價值。倘若不懂得自控自律,甚至因此踩了紅線、突破底線,毀的可能就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家庭。
  • 矮腳貓想吃桌上的美食,起跳時卻栽了個跟頭,真是腿到用處方恨短
    文/萌寵小王子導語:矮腳貓想吃桌上的美食,起跳時卻栽了個跟頭,真是腿到用處方恨短提到小腿短,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柯基犬,其實不僅汪星人中有,喵星人中也有小短腿,那就是曼基康貓,也被人戲稱為,柯基貓,臘腸貓~這種貓咪顏值很高,是最近幾年最受歡迎的貓咪品種,
  • 這四種「鬼精靈」的孩子,長大容易栽跟頭,若不糾正難有大出息
    這4種「鬼精靈」的孩子,長大容易栽跟頭,難有大出息1 不肯吃苦頭的孩子有的孩子特別「聰明」,從來不肯吃苦頭,鬼精靈得很。比如,看見盆子裡有襪子,他不想洗,就假裝寫作業。知道媽媽安排了輔導課,孩子不想聽,就藉口肚子疼。
  • 不栽跟頭,怎麼會想到爬起來
    人不栽跟頭,怎麼會想到需要爬起來。
  • 八大因素 讓老人更容易栽跟頭
    八大因素 讓老人更容易栽跟頭【現實挑戰】跌倒已經成了老年人最常見意外受傷的因素【應對策略】骨科專家分析易導致老人跌倒的8個因素 教你有的放矢地減少跌倒的風險經常有朋友向我諮詢
  • 晉北方言:貓跟頭
    文 / 宋旭貓跟頭舊時鄉間,孩子們常玩一種「貓跟頭」的童戲——幾個小夥伴湊在一起幾個貓跟頭翻過去,就變成了大後生。彼時,村人相見,會裡裡外外地問候一番。其中最暖心的是:「吃了沒?」但有些問題是不可問的。比如你問:「貓跟頭為啥叫貓跟頭?」村人會疑惑你是外星來的:「貓跟頭就是貓跟頭,沒個問什的了。」
  • 處女座也會在感情中栽跟頭是怎麼回事
    在很多人眼裡,處女座是不會對感情將就的星座,再加上他們往往追求完美,愛得理智,因此在很多人眼裡,他們並不是會栽跟頭的類型,但其實,處女座在感情中也會有自己的「難言之隱」,那就是真心付出,卻未必收得回,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刺蝟樂隊:我們栽過跟頭,後面的人就不用栽了
    圖來自刺蝟樂隊官網━━━━━我們栽過跟頭,後面的人就不用栽了2014年,刺蝟樂隊發行了專輯《幻象波普星》,「我們都公認那是一張好唱片,」石璐回想起當時做音樂的狀態,「以前我們受過我們之前栽過跟頭,可能後面的人就不用再栽了,對吧?或者後面大家可能會做一些新潮的音樂,那同步觀眾的審美層次也都慢慢在增長,所以大家就接得住你這東西了。━━━━━今後,我們就踏踏實實做自己吧!
  • 明槍易躲 暗箭難防 當年買音響你栽過多少跟頭?
    明槍易躲 暗箭難防 當年買音響你栽過多少跟頭?說到這裡筆者不禁想問一下大家——在選購音響這條路上,你還記得自己栽過多少跟頭嗎(被商家忽悠過多少次嗎)?    當然令人欣慰的是,隨著法律的日漸完善以及消費者維權/監督意識的不斷提升,當年音響市場上肆無忌怠的山寨貨和欺詐行為,如今已經得到了明顯改善。但我們卻不能因此而鬆懈,正所謂無奸不商,沒有法律和消費者的時刻監管,良性的市場發展也只是個美好的願景。
  • 日本人也會在房產投資上栽跟頭?
    一般來說,不動產投資上栽跟頭的日本人主要是這種特別常見的類型——他們喜歡以全額貸款的方式在都市圈以外的地區購入多套一棟式物件。  這次,我們以A先生為例子,深度剖析這種日本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常常存在的問題點。
  • 學會這2種小技巧,不再栽跟頭
    其實只要掌握一些小技巧,就能在以後的學習中不再栽跟頭。今天就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吧!1.組詞比較法(1)比較雙音詞和成語:有些音形義相近的字分置於雙音節詞和成語裡。為了以後不再栽跟頭,趕緊學習起來吧!
  • 人還是不要太聰明,物極必反,這幾個星座聰明過頭後容易栽跟頭
    嚮往大格局的射手射手座的人向來直來直往,他們從不會在小事上面浪費時間和精力,也不喜歡勾心鬥角耍心眼,行事乖張喜歡直來直去,自認為可以掌控一切,最終栽了個大跟頭。
  • 口袋妖怪:這隻小強訓練師眼中的噩夢,神獸遇上都栽跟頭
    口袋妖怪:這隻小強訓練師眼中的噩夢,神獸遇上都栽跟頭按照遊戲的設定,在口袋妖怪世界確實沒有絕對無敵的精靈,但要小編來說,有一種精靈雖然平平無奇,卻是非常的囂張,既能做桌上美食,也可以吊打諸天神獸,還記得那番話你們在場都是垃圾這無敵的臺詞嗎?梗出自如下,小編給你們略微介紹一二。
  • 老撕雞香腸派對邀請賽栽跟頭,一代雞王讓位,小朋友才是真王者!
    香腸派對雖然是第一次舉辦邀請賽,卻非常用心,節目層出不窮笑料不斷。
  • 第一次飼養貓咪要注意,切記該如何選貓,否則會容易栽跟頭
    有些人可能認為買貓從哪不能買啊,看到有貓販子賣貓就買了,但是許多第一次飼養貓咪的朋友在挑選貓咪時就容易栽跟頭,挑選貓咪不能大意!首先要明確,既然打算養貓了,就要有養育貓咪到它生命最後一天的思想準備,切勿養了貓之後發現還有這麼多麻煩事就將其丟棄,這是對於生命的不負責任。
  • 撩漢,女人要貫徹「三不原則」,不然容易栽跟頭
    但是作為女人該有的矜持和原則還是要有的,不然你什麼都做了,反倒讓男人輕視了你,所以撩漢,女人要貫徹「三不原則」,不然容易栽跟頭。喜歡到心坎裡,也不求愛原則哪怕你對他的喜歡濃鬱成了實質,也要記住先學會愛自己再去愛別人,在此基礎上,你可以天天追在男人後面說著喜歡他的情話,也可以給他送各種小禮物。
  • 警示女人:撩漢,記得「三不主動」原則,不然很容易栽跟頭
    同時,我也想警示女人,勇敢固然是好,但也別太主動,否則很容易栽跟頭再喜歡,也不要主動求愛再怎麼愛一個人,你愛他的分量也不能超過愛自己,你可以對他好,也能直白的告訴他你的情意,哪怕是把「我喜歡你」天天掛嘴邊都可以,可你不能,主動問他
  • 我的小姑子,「玩夠了」之後嫁給了「老實男人」,卻栽了個大跟頭
    李婷婷覺得自己當初瞎了眼栽了個大跟頭,怎麼會認為一個老實男人就會愛她,寵她一輩子。原本只是想要婆婆改變想法的李婷婷明白了自己的境地。離婚,離開這個不尊重女人的家庭,才是最好的選擇。小姑子離婚後,我問她,後悔嗎?她說,當然不後悔。每個人都需要被尊重,人從尊重中獲得肯定,獲得自信,這是人必不可少的心理需要。
  • 即便和同事關係再好,這4個「話茬」都別接,不然栽跟頭的是你
    即便和同事關係再好,這4個話茬都別接,不然栽跟頭的是你!1、一起找領導的話茬不接:職場中,在這種情況下,十有八九是拉一個墊背的。如果你的同事拉著你,稀裡糊塗的就去找自己的領導,說一些你並不太清楚的事情,這個時候一定要不要上了這個圈套,這種話茬不接,先把事情搞清楚再說。因為大家既是合作者,同時又存在競爭關係,所以,為了自己的發展,有些話和同事是不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