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是素食主義者?這些關於胖達的謠言不要再信了!|大熊貓|春節|...

2020-11-24 騰訊網

大熊貓

2020-1-17

大熊貓,屬於食肉目、熊科、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唯一的哺乳動物,是中國特有種,現存的主要棲息地是中國四川、陝西和甘肅的山區。

頭軀長1.2~1.8米,尾長10~12釐米,體重80~120千克,最重可達180千克,體色為黑白兩色,它有著圓圓的臉頰,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標誌性的內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鋒利的爪子。

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屬於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熊貓最初是吃肉的,經過進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齒和消化道還保持原樣,仍然劃分為食肉目,發怒時危險性堪比其他熊種。

下周就是期待已久的春節了,雖然我國專屬的中國年比大部分世界人民的新年都晚,但慶祝的氛圍和喜悅的心情可是只多不少!

今天是過年前的最後一期生物小札啦,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我們就派出我國特有的、具有超級知名度的國寶胖達——也就是大熊貓來為大家拜個早年,祝大家新年快樂~

說起大熊貓,幾乎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是我們中國的名片,與茶葉、瓷器一起穩坐國禮的C位,是和平友好的象徵,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愛。

日本上野動物園的明星大熊貓香香就是2011年赴日的雄性大熊貓比力和雌性大熊貓仙女的女兒,是動物園裡的人氣top。無數遊客大排長龍,只為一睹它的芳容。動物園內還有販賣很多熊貓周邊,看起來真是非常可愛。

2008年,美國夢工廠出品的電影《功夫熊貓》上映,熊貓又收穫了一大批忠實粉絲。不過你有沒有發現影片裡有一處Bug?熊貓阿寶的尾巴是黑色的,但真正的熊貓尾巴其實是白色的!

而在我們國內,最有知名度的一隻熊貓非盼盼莫屬,可以說是熊貓屆的「始祖偶像」。

熊貓盼盼1985年出生於四川寶興縣,是迄今為止最長壽的大熊貓。1990年北京亞運會的吉祥物「盼盼」就是以它為原型的,當時的電視上、大街上都有「盼盼」的身影。可能是因為盼盼太過知名,它還被當作了不少品牌的名字,比如某零食品牌以及……安全門。

而到了2008年的奧運會,熊貓再次不出所料地閃亮登場,你還記得它的名字嗎?

北京歡迎你~C位一霸就是它~

因為貴為國寶的顯赫地位以及眾多周邊IP形象,熊貓的國民度爆表,但是你能說你真的了解胖達嗎?「熊紅是非多」,胖達有著不少的緋聞和謠言,你或許也曾被「迷惑」。現在,是時候「澄清」了!

小熊貓是大熊貓的小時候?

其實,小博小時候真的是這麼想的……而最讓小博糾結的問題是:為什麼小熊貓長成大熊貓以後……連顏色都變這麼多……實在是「熊大十八變」……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類似的想法,不過事實上,小熊貓和大熊貓基本沒有半毛錢關係,甚至連親戚都不是!大致來說,大熊貓和小熊貓有三個區別:

1

親緣關係不同

大熊貓跟亞洲黑熊等熊科動物關係更近;小熊貓則跟北美浣熊等浣熊科動物擁有共同起源。

2

外表不同

大熊貓暱稱黑白熊,全身黑白二色,體長1.6~1.9米,體重70~125千克,體胖呈桶狀,頭大、耳小、尾短;小熊貓暱稱紅熊貓,全身紅褐色,體長50~64釐米,體重5~6千克,體瘦毛長,臉圓,耳尖,耳緣、臉頰、唇部、眼眶為白色,尾粗,有棕白兩色相間的環紋。

3

分布位置不同

野生大熊貓僅分布在川、陝、甘3省,約1600隻;野生小熊貓分布在中國西南和尼泊爾、不丹等國,我國約6000隻。

所以,小熊貓確實不是未成年大熊貓~

「熊貓」其實應該叫「貓熊」?

關於大熊貓的名字,網上有這麼一種說法:

大熊貓的學名其實叫「貓熊」,意即「像貓的熊」,而「熊貓」這個名字其實是個誤會。20世紀40年代,四川重慶北碚博物館曾經展出大熊貓標本。說明牌上自左往右橫寫著「貓熊」兩字,但當時報刊的橫標題習慣於自右向左認讀,於是記者們便在報導中把「貓熊」誤寫為「熊貓」。此後將錯就錯,「貓熊」就一直被叫作「熊貓」了。

但其實,「熊貓」這個說法要早於「貓熊」,在1915年出版的《中華大字典》中就已經出現了,「貓熊」則出現於20世紀30年代以後。

最早的「panda」和「熊貓」最早指的其實是小熊貓,因為小熊貓早於大熊貓被發現。當時的熊貓指的就是長尾巴、橙色毛皮的一種動物,沒有「大」「小」之分。

後來,在中國四川發現了一種被當地人叫作「白熊」的黑白色的熊,研究發現這種動物和已命名的熊貓(也就是後來的小熊貓)有相同之處,比如棲息地有重合、都吃竹子、前肢都有6個指頭等,於是認定這種黑白色的熊也是一種熊貓。之後為了對兩者加以區分,就又有了「大熊貓」和「小熊貓」的說法。

大熊貓是素食主義者?

我們都知道大熊貓愛吃竹子,一隻成年大熊貓一天要吃掉10~18千克的竹子!但是可不要小看它們,因為吃竹子只是它們的愛好,它們可是貨真價實的食肉目動物。與其說它們是「素食主義者」,不如說是「素食愛好者」。

關於大熊貓為什麼喜歡吃竹子尚未有定論,但有各種假說:

一是說竹子數量多、分布廣,但營養價值不高,以它為食的動物少,競爭壓力小;

也有說大熊貓在420萬前基因突變,失去了味覺,吃竹子和吃肉沒差別,還不需要打獵;

還有的說在竹林裡可以避開劍齒虎等其他大型食肉動物,既安全又不愁吃。

總之經過一代又一代的生存選擇,大熊貓就演變成了今天我們熟知的「竹子殺手」了。

雖然大熊貓看起來人畜無害還愛好素食,但它們可不是「戰五渣」!恰恰相反,它們的戰鬥力還非常可觀。

健康的成年大熊貓體重可以超過100千克,雖然行動遲緩,但已經足夠有威懾力了。而常年吃竹子的食性,更是練就了它們熊科第三的咬合力。正因如此,歷史上的野生大熊貓才能和棲息地有重疊的豹、豺和棕熊等猛獸相安無事。

所以,去動物園觀賞大熊貓的時候最好不要「招惹」它們哦~

小問答時間!

以前,大熊貓和「瀕危」一詞離不開關係;但由於我國在保護大熊貓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野生大熊貓的數量正在緩慢上升,其受威脅狀態也從「瀕危」轉為了「易危」。

那你知道下面哪種動物的數量也是穩中有升嗎?

A.長頸鹿

B.大象

C.朱䴉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熱門閱讀

相關焦點

  • 大熊貓是素食主義者?這些關於胖達的謠言不要再信了!
    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屬於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熊貓最初是吃肉的,經過進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齒和消化道還保持原樣,仍然劃分為食肉目,發怒時危險性堪比其他熊種。下周就是期待已久的春節了,雖然我國專屬的中國年比大部分世界人民的新年都晚,但慶祝的氛圍和喜悅的心情可是只多不少!
  • 為什麼大熊貓天天吃竹子,還會那麼胖?飼養員一語道出內幕
    有飼養員道出了其中內幕,說大熊貓雖然在很久以前是食肉動物,在野外的大熊貓偶爾也會開葷,但是現如今絕大部分大熊貓都是素食主義者,它們每天以竹子為主食,並且一天24個小時中,有將近
  • 國慶大熊貓科考隊!當胖達的貼身保姆,還能get國外認可的實踐證書!
    可愛的胖達一股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不僅是屬於我們的國寶甚至萌翻了全世界小遊恨不得把TA偷回家呢!科考隊去的都江堰熊貓保護基地裡面的胖達都是小明星出國或者回國的熊貓都在這個營地生活過呢~1、認識熊貓前世今生我們和大熊貓接觸之前,當然要對TA有足夠的了解啦!
  • 吃肉的大熊貓為什麼會成為素食主義者?原因沒那麼簡單
    大熊貓的演化我國科學家在目前大熊貓生活的區域發現了一具史前大熊貓的化石,據分析,該化石來自於800萬年前的始熊貓。相對於大熊貓而言,始熊貓體型較小,只有大熊貓的1/3,而且始熊貓全身顏色灰不溜秋,沒有如今大熊貓黑白分明的顏色。
  • 【網絡謠言粉碎機】流言:熊類都要冬眠,所以大熊貓也要冬眠
    【網絡謠言粉碎機】流言:熊類都要冬眠,所以大熊貓也要冬眠 2020-12-18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些關於手機的謠言別再信了
    從大哥大到小靈通 從2G到5G 手機的功能和樣子變化很大 不變的是它一直陪伴我們 與此同時 關於手機的謠言也開始出現
  • 大熊貓「曾用名」曝光,不愧曾是蚩尤的坐騎,這名字也太霸氣了
    人們對大熊貓的誤解其實人們對大熊貓還是存在許多誤解的,例如看大熊貓吃竹子,就覺得大熊貓是素食主義者,看大熊貓憨厚可愛,就覺得大熊貓的攻擊力為零......如果你真的這麼單純的話,那是你不知道大熊貓在上古叫什麼名字。不過大家可千萬不要被他憨厚的外表給欺騙了,這個傢伙發起飆來,就連老虎都得躲著走,大熊貓究竟有多厲害呢?
  • 成都大熊貓基地春節限流
    成都大熊貓基地春節限流 2.2萬人次時暫停門票銷售   1月20日,記者從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獲悉,為了確保動物安全、正常展示及動物福利,保障旅遊安全和遊覽秩序,給遊客提供舒適安全的旅遊環境,2020年春節期間(1月24—30日)熊貓基地實行景區人數實時限流。
  • 熊貓這個名字原本是屬於小熊貓的,就連英文名字「胖達」也是如此
    一說到熊貓,幾乎所有人腦海中浮現出的都是我們憨態可掬的國寶大熊貓,也被網友們親切地稱為「滾滾」、「胖達」。大熊貓可以說是當今動物界最火的大明星,不光在我們中國出名,也深受世界各地人們的喜愛。還有大熊貓的外號胖達,是Panda這個英文單詞的音譯。其實Panda也是如此,(本文由溫晨原創)它來源於尼泊爾語,意思是「紅色的貓、狗」,最早就是稱呼小熊貓的。後來大熊貓進入世人的視野,幾經周折後被分到了「熊貓科(現在不是了)」,中文上為了跟原本的「熊貓」區分開而被命名為大熊貓,以前的熊貓也就成為了小熊貓。
  • 吃太多被退貨這事兒,也就大熊貓幹得出來
    暖暖還被稱為「全球首隻被退回中國的大熊貓」,一舉成名。不過後來被證實,這些都是謠言,暖暖的微博還闢謠過。如果再申請的話可以延長兩年,但熊貓兩歲後就要和母親分開生活,動物園就需要修建新的地方安置暖暖。所以,暖暖是正常合同到期被送回國的,不算退貨。
  • 胖達知多少?
    現在,是時候有請成都的萌寶――大熊貓登場啦!這不,說熊貓,熊貓就到了——GoChengdu世界文化小講堂的最後一期——「胖達知多少」,將於8月30日下午來到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簡稱「熊貓基地」),為「熊貓粉」們帶來一場有關滾滾的頭腦風暴!!!
  • 華盛頓動物園:旅美大熊貓「美香」母子健康,寶寶胖了一圈
    華輿訊 據美國僑報報導 今年8月21日,22歲的旅美大熊貓「美香」在華盛頓高齡產子,隨後在網上出現了一些關於動物園對「美香」照顧不周的傳聞。華盛頓國家動物園近日表示,「美香」食慾已恢復正常,新生雄性幼崽茁壯成長,已經「胖了一圈」。
  • 華盛頓動物園:旅美大熊貓「美香」母子健康,寶寶胖了一圈
    華輿訊 據美國僑報報導 今年8月21日,22歲的旅美大熊貓「美香」在華盛頓高齡產子,隨後在網上出現了一些關於動物園對「美香」照顧不周的傳聞。華盛頓國家動物園近日表示,「美香」食慾已恢復正常,新生雄性幼崽茁壯成長,已經「胖了一圈」。
  • 證實了,原來中國有兩種大熊貓
    外形特徵 除了上面說到的頭型臉型差異外,四川胖達和秦嶺胖達的最大差異在於體型和發色。 雖然它們名中都帶胖,但生活在秦淮以北的秦嶺胖達,一般會比生活在南方的四川胖達更高、更壯、也更……月半。
  • 大熊貓「曾用名」曝光,不愧是蚩尤的坐騎,這名字太響亮了!
    一說到國寶大熊貓,出現在我們腦海中,就是它那憨態可掬的模樣,真的是萌翻了有木有~很多人不願千裡的去動物園,就是為了能「一睹芳容」!在大家的印象中,大熊貓善於「賣萌」,其實大熊貓不是「賣萌」,是本來就很萌。
  • 為什麼說吃竹子的大熊貓是食肉目動物?
    圓滾滾胖乎乎的大熊貓最喜歡的食物就是竹子,有人由此聯想:這些憨態可掬的傢伙一定是世界上最可愛的食草動物了。錯了!熊貓可是貨真價實的食肉動物家族的一員,在分類上屬於哺乳綱食肉目,是食肉動物中的素食主義者。看大熊貓那張臉,和鹿、馬那樣的食草動物不一樣吧?這可是一張「熊臉」!
  • 咱洛陽的大熊貓還是很乖的
    5月2日,武漢動物園的大熊貓「希望」把一隻孔雀咬死了。憨態可掬的熊貓一向以溫順可愛著稱,而且它天天大嚼竹子,是「素食主義者」,所以這起「兇殺案」的發生讓大家吃驚不小。王城公園的大熊貓飼養員說,大熊貓有4顆長達2-3釐米的犬牙,原本是食肉動物。不過,咱們洛陽的「冰點」還是很乖的。
  • 大熊貓明明像熊,為什麼叫大熊貓?
    我們都知道,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熊貓」這個名字聽上去意思是像熊一樣的貓,但是,大熊貓其實更像熊。如圖所示,大熊貓其實是熊科動物,但是為什麼,我們都叫它們「大熊貓」呢?大熊貓的近代名稱(即中國國內通行的中文名稱),最初定名本叫貓熊或大貓熊,意思是它的臉型似貓那樣圓胖,但整個體型又像熊,有的甚至把它隸屬於熊科。由於在20世紀50年代前,中文的書寫方式是直書,認讀是自右到左,而改為橫書後則從左到右。當1939年四川北碚博物館展出時說明標題用橫書,名貓熊,而當時參觀者習慣了直書自右到左的認讀,誤認為熊貓。久而久之也就習以為常的把貓熊更名為熊貓了。
  • 成都大熊貓基地深夜闢謠:網傳「虐待大熊貓」與事實嚴重不符
    儘管熊貓基地通過多種方式已對相關謠言進行了多次官方回應和答覆,但仍由於個別人或組織在不了解、不理解、不核查事實的情況下,通過網絡有組織、有計劃、有節奏地對熱心貓粉進行煽動,對大熊貓保護工作進行惡意攻擊,甚至影響了基地的正常工作開展,為此,熊貓基地通過法律途徑,發表律師聲明,以消除負面影響。
  • 雪豹胖達和雪娃的故事
    文:西南山地西南山地自然館最近來了兩位新住客——胖達和雪娃,今天來講講它倆與WWF的故事。山地課23期分享現場聽說西南山地自然館來了兩位新盆友雪娃胖達WWF的徽標設計靈感來源於Chi-Chi,一隻1961年移居倫敦動物園的大熊貓,五次修改後沿用至今。簡約明了,還不費彩色油墨,這個大熊貓形象早已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