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是素食主義者?這些關於胖達的謠言不要再信了!

2021-01-09 騰訊網

大熊貓

2020-1-17

大熊貓,屬於食肉目、熊科、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唯一的哺乳動物,是中國特有種,現存的主要棲息地是中國四川、陝西和甘肅的山區。

頭軀長1.2~1.8米,尾長10~12釐米,體重80~120千克,最重可達180千克,體色為黑白兩色,它有著圓圓的臉頰,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標誌性的內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鋒利的爪子。

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屬於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熊貓最初是吃肉的,經過進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齒和消化道還保持原樣,仍然劃分為食肉目,發怒時危險性堪比其他熊種。

下周就是期待已久的春節了,雖然我國專屬的中國年比大部分世界人民的新年都晚,但慶祝的氛圍和喜悅的心情可是只多不少!

今天是過年前的最後一期生物小札啦,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我們就派出我國特有的、具有超級知名度的國寶胖達——也就是大熊貓來為大家拜個早年,祝大家新年快樂~

說起大熊貓,幾乎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是我們中國的名片,與茶葉、瓷器一起穩坐國禮的C位,是和平友好的象徵,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愛。

日本上野動物園的明星大熊貓香香就是2011年赴日的雄性大熊貓比力和雌性大熊貓仙女的女兒,是動物園裡的人氣top。無數遊客大排長龍,只為一睹它的芳容。動物園內還有販賣很多熊貓周邊,看起來真是非常可愛。

2008年,美國夢工廠出品的電影《功夫熊貓》上映,熊貓又收穫了一大批忠實粉絲。不過你有沒有發現影片裡有一處Bug?熊貓阿寶的尾巴是黑色的,但真正的熊貓尾巴其實是白色的!

而在我們國內,最有知名度的一隻熊貓非盼盼莫屬,可以說是熊貓屆的「始祖偶像」。

熊貓盼盼1985年出生於四川寶興縣,是迄今為止最長壽的大熊貓。1990年北京亞運會的吉祥物「盼盼」就是以它為原型的,當時的電視上、大街上都有「盼盼」的身影。可能是因為盼盼太過知名,它還被當作了不少品牌的名字,比如某零食品牌以及……安全門。

而到了2008年的奧運會,熊貓再次不出所料地閃亮登場,你還記得它的名字嗎?

北京歡迎你~C位一霸就是它~

因為貴為國寶的顯赫地位以及眾多周邊IP形象,熊貓的國民度爆表,但是你能說你真的了解胖達嗎?「熊紅是非多」,胖達有著不少的緋聞和謠言,你或許也曾被「迷惑」。現在,是時候「澄清」了!

小熊貓是大熊貓的小時候?

其實,小博小時候真的是這麼想的……而最讓小博糾結的問題是:為什麼小熊貓長成大熊貓以後……連顏色都變這麼多……實在是「熊大十八變」……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類似的想法,不過事實上,小熊貓和大熊貓基本沒有半毛錢關係,甚至連親戚都不是!大致來說,大熊貓和小熊貓有三個區別:

1

親緣關係不同

大熊貓跟亞洲黑熊等熊科動物關係更近;小熊貓則跟北美浣熊等浣熊科動物擁有共同起源。

2

外表不同

大熊貓暱稱黑白熊,全身黑白二色,體長1.6~1.9米,體重70~125千克,體胖呈桶狀,頭大、耳小、尾短;小熊貓暱稱紅熊貓,全身紅褐色,體長50~64釐米,體重5~6千克,體瘦毛長,臉圓,耳尖,耳緣、臉頰、唇部、眼眶為白色,尾粗,有棕白兩色相間的環紋。

3

分布位置不同

野生大熊貓僅分布在川、陝、甘3省,約1600隻;野生小熊貓分布在中國西南和尼泊爾、不丹等國,我國約6000隻。

所以,小熊貓確實不是未成年大熊貓~

「熊貓」其實應該叫「貓熊」?

關於大熊貓的名字,網上有這麼一種說法:

大熊貓的學名其實叫「貓熊」,意即「像貓的熊」,而「熊貓」這個名字其實是個誤會。20世紀40年代,四川重慶北碚博物館曾經展出大熊貓標本。說明牌上自左往右橫寫著「貓熊」兩字,但當時報刊的橫標題習慣於自右向左認讀,於是記者們便在報導中把「貓熊」誤寫為「熊貓」。此後將錯就錯,「貓熊」就一直被叫作「熊貓」了。

但其實,「熊貓」這個說法要早於「貓熊」,在1915年出版的《中華大字典》中就已經出現了,「貓熊」則出現於20世紀30年代以後。

最早的「panda」和「熊貓」最早指的其實是小熊貓,因為小熊貓早於大熊貓被發現。當時的熊貓指的就是長尾巴、橙色毛皮的一種動物,沒有「大」「小」之分。

後來,在中國四川發現了一種被當地人叫作「白熊」的黑白色的熊,研究發現這種動物和已命名的熊貓(也就是後來的小熊貓)有相同之處,比如棲息地有重合、都吃竹子、前肢都有6個指頭等,於是認定這種黑白色的熊也是一種熊貓。之後為了對兩者加以區分,就又有了「大熊貓」和「小熊貓」的說法。

大熊貓是素食主義者?

我們都知道大熊貓愛吃竹子,一隻成年大熊貓一天要吃掉10~18千克的竹子!但是可不要小看它們,因為吃竹子只是它們的愛好,它們可是貨真價實的食肉目動物。與其說它們是「素食主義者」,不如說是「素食愛好者」。

關於大熊貓為什麼喜歡吃竹子尚未有定論,但有各種假說:

一是說竹子數量多、分布廣,但營養價值不高,以它為食的動物少,競爭壓力小;

也有說大熊貓在420萬前基因突變,失去了味覺,吃竹子和吃肉沒差別,還不需要打獵;

還有的說在竹林裡可以避開劍齒虎等其他大型食肉動物,既安全又不愁吃。

總之經過一代又一代的生存選擇,大熊貓就演變成了今天我們熟知的「竹子殺手」了。

雖然大熊貓看起來人畜無害還愛好素食,但它們可不是「戰五渣」!恰恰相反,它們的戰鬥力還非常可觀。

健康的成年大熊貓體重可以超過100千克,雖然行動遲緩,但已經足夠有威懾力了。而常年吃竹子的食性,更是練就了它們熊科第三的咬合力。正因如此,歷史上的野生大熊貓才能和棲息地有重疊的豹、豺和棕熊等猛獸相安無事。

所以,去動物園觀賞大熊貓的時候最好不要「招惹」它們哦~

小問答時間!

以前,大熊貓和「瀕危」一詞離不開關係;但由於我國在保護大熊貓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野生大熊貓的數量正在緩慢上升,其受威脅狀態也從「瀕危」轉為了「易危」。

那你知道下面哪種動物的數量也是穩中有升嗎?

A.長頸鹿

B.大象

C.朱䴉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熱門閱讀

相關焦點

  • 大熊貓是素食主義者?這些關於胖達的謠言不要再信了!|大熊貓|春節|...
    今天是過年前的最後一期生物小札啦,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我們就派出我國特有的、具有超級知名度的國寶胖達——也就是大熊貓來為大家拜個早年,祝大家新年快樂~說起大熊貓,幾乎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是我們中國的名片,與茶葉、瓷器一起穩坐國禮的C位,是和平友好的象徵,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愛。
  • 這些關於手機的謠言別再信了
    從大哥大到小靈通 從2G到5G 手機的功能和樣子變化很大 不變的是它一直陪伴我們 與此同時 關於手機的謠言也開始出現
  • 這些是近期最大的謠言,別信!
    而一些謠言散播者也沒閒著,不少「觸目驚心」的謠言又開始在朋友圈蔓延......朋友們,別讓這些謠言毀了咱們一年到頭的好心情!下面就來給大家粉碎謠言,還真相一個清白!最近,有「營養專家」在電視節目中散布「浸出油劣質論」,認為浸出法工藝制油含有化學物質殘留,劣於壓榨法。
  • 為什麼大熊貓天天吃竹子,還會那麼胖?飼養員一語道出內幕
    有飼養員道出了其中內幕,說大熊貓雖然在很久以前是食肉動物,在野外的大熊貓偶爾也會開葷,但是現如今絕大部分大熊貓都是素食主義者,它們每天以竹子為主食,並且一天24個小時中,有將近
  • 寶付說這種謠言千萬不要信
    然而就在這個網絡信息高速傳播的情況下,有一些人在網上發布影響社會穩定的不實信息,在這類人群中多是法律意識淡薄,對於傳播謠言的危害不了解,寶付在這裡提醒大家謠言比事故更可怕,謠言造成的不良影響遠遠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加嚴重。
  • 國慶大熊貓科考隊!當胖達的貼身保姆,還能get國外認可的實踐證書!
    可愛的胖達一股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不僅是屬於我們的國寶甚至萌翻了全世界小遊恨不得把TA偷回家呢!科考隊去的都江堰熊貓保護基地裡面的胖達都是小明星出國或者回國的熊貓都在這個營地生活過呢~1、認識熊貓前世今生我們和大熊貓接觸之前,當然要對TA有足夠的了解啦!
  • 【提醒】這些是近期最大的謠言,別信!
    而一些謠言散播者也沒閒著,不少「觸目驚心」的謠言又開始在朋友圈蔓延......  朋友們,別讓這些謠言毀了咱們一年到頭的好心情!下面就來給大家粉碎謠言,還真相一個清白!  這些殘留的化學物質會對人的身體造成很致命的影響。
  • 藁城區網信辦 藁城區公安局 關於依法依規打擊網絡謠言的通告
    藁城區網信辦 藁城區公安局 關於依法依規打擊網絡謠言的通告 2021-01-11 17: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胖達知多少?
    現在,是時候有請成都的萌寶――大熊貓登場啦!這不,說熊貓,熊貓就到了——GoChengdu世界文化小講堂的最後一期——「胖達知多少」,將於8月30日下午來到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簡稱「熊貓基地」),為「熊貓粉」們帶來一場有關滾滾的頭腦風暴!!!
  • 粉碎謠言!這41個關於疫情的謠言,不要相信!
    謠言二:新型冠狀病毒基因序列與SARS相似度達80%真相:病毒的基因相似不等於致病能力相似。此外,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和MERS分屬不同的亞群分支,他們的病毒基因序列差異比較大。謠言三:SARS病毒沒有消失過,一直寄生蝙蝠真相:近十多年,我國再未發現SARS病例。
  • 熊貓這個名字原本是屬於小熊貓的,就連英文名字「胖達」也是如此
    一說到熊貓,幾乎所有人腦海中浮現出的都是我們憨態可掬的國寶大熊貓,也被網友們親切地稱為「滾滾」、「胖達」。大熊貓可以說是當今動物界最火的大明星,不光在我們中國出名,也深受世界各地人們的喜愛。還有大熊貓的外號胖達,是Panda這個英文單詞的音譯。其實Panda也是如此,(本文由溫晨原創)它來源於尼泊爾語,意思是「紅色的貓、狗」,最早就是稱呼小熊貓的。後來大熊貓進入世人的視野,幾經周折後被分到了「熊貓科(現在不是了)」,中文上為了跟原本的「熊貓」區分開而被命名為大熊貓,以前的熊貓也就成為了小熊貓。
  • 關於飯後的這幾個謠言,別再信以為真了
    現代生活中,雖然在物質條件上提升了很大一截,但是各種疾病的高發概率也讓人們有著恐怖的心理,尤其是在養生的事情上面,更不能馬虎,但是也正是因為這樣,人們錯信了很多的謠言,就像以下這幾個關於飯後的謠言,真的不要再相信了。
  • 蘇州僅有的兩隻胖達君,要給你們送禮了!
    蘇格蘭要和中國籤26億英鎊的三文魚再生能源協議蘇格蘭才租到了胖達只為了看胖達呆萌的表情蘇格蘭人民多麼不容易啊!2011年9月7日來自四川雅安碧峰峽基地的熊貓新月和竹韻入住蘇州太湖國家溼地公園也是蘇州地區唯一的大熊貓科普館今年,它們迎來了「落戶」蘇州後的第5個年頭小美女VS男人婆都是胖達新月和竹韻的脾氣卻大不相同!
  • 關於新冠病毒,這8大謠言害人不淺!別再上當了
    同時,一些虛假防治措施等謠言也在網上傳播,引發不少網友誤解誤讀。袋鼠麻麻提醒大家:以下這些謠言,信不得! 1.飲用高度酒能抵抗新型冠狀病毒 此前,李蘭娟院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溫,75%的酒精是能夠殺滅這個病毒的。 因此,「飲高度酒對抗冠狀病毒」的一則謠言流傳出來。
  • 關於狗狗的這8個謠言,居然還有人信,看完自己都笑了
    今天來說說那些關於狗狗的幾個謠言,到至今為止還是有人信的,不知道你又信嗎?真的是看完自己都笑了!平時不要吃生肉,注意衛生,如果不放心,還可以給狗狗做弓形蟲檢查。結語:關於這些謠言,你聽過幾個呢?你都信嗎?
  • ……這些謠言千萬別信
    ……這些謠言千萬別信 2020-01-26 1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雪豹胖達和雪娃的故事
    文:西南山地西南山地自然館最近來了兩位新住客——胖達和雪娃,今天來講講它倆與WWF的故事。山地課23期分享現場聽說西南山地自然館來了兩位新盆友雪娃胖達WWF的徽標設計靈感來源於Chi-Chi,一隻1961年移居倫敦動物園的大熊貓,五次修改後沿用至今。簡約明了,還不費彩色油墨,這個大熊貓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 【網絡謠言粉碎機】流言:熊類都要冬眠,所以大熊貓也要冬眠
    【網絡謠言粉碎機】流言:熊類都要冬眠,所以大熊貓也要冬眠 2020-12-18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吃肉的大熊貓為什麼會成為素食主義者?原因沒那麼簡單
    大熊貓的演化我國科學家在目前大熊貓生活的區域發現了一具史前大熊貓的化石,據分析,該化石來自於800萬年前的始熊貓。相對於大熊貓而言,始熊貓體型較小,只有大熊貓的1/3,而且始熊貓全身顏色灰不溜秋,沒有如今大熊貓黑白分明的顏色。
  • 這些最新疫情謠言不要信
    隨著疫情的發展,各種相關謠言也在網上流傳,不僅容易造成人們的情緒恐慌,還會引發其他社會問題。下面這些謠言,千萬不要相信!阿奇黴素可預防新冠肺炎?謠言!謠言!近日,有消息稱,輸注恢復期血漿會感染B肝、梅毒或者其他病毒,引發不少網民關注。真相:符合條件的獻血漿者、按照正規程序採集的血漿,其安全性毋庸置疑!血漿需要經過一般檢查、捐獻血漿前血液檢測、血漿的實驗室檢測等多道「關卡」才能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