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裕隆將退出中國大陸市場?經銷商:無所謂早就斷網了

2021-01-09 騰訊網

「到2015年實現年產20萬輛的目標,2020年將進入第一陣營」,這是東風裕隆成立之初為自己定下的第一個10年發展規劃。

如今,十年期限已至,東風裕隆交出的卻是一張「2020年5月銷售7輛,1-5月累計銷量僅為43輛」的慘的不能再慘的成績單。這對於一家汽車製造廠商意味著什麼,答案顯而易見。

果不其然,就在上周有媒體報導稱,裕隆集團正籌劃新一輪縮減開支轉型計劃,其中最受關注的一項便是與東風汽車已初步達成共識,旗下納智捷品牌將退出中國大陸市場。

但截至目前,東風汽車沒有對此做出正面回應,僅表示雙方股東正在探討東風裕隆的發展,尚無更多官方信息。而「汽扯扒談」在致電東風裕隆官方進行詢問時,同樣得到了「沒有聽說此消息,目前銷售及售後工作都在正常進行」的回覆。

只不過,雙方的表態非但沒有打消媒體的質疑和消費者的顧慮,反倒大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氛圍。這樣情景還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就在不久前的4月,同樣因為銷量下滑、產能不佳等原因,雷諾集團與東風汽車達成協議,將其在東風雷諾持有的股份轉讓給的東風汽車,東風雷諾停止雷諾品牌相關業務活動,宣告退出中國市場。

如果此次東風裕隆真的解散了的話,那麼它也將成為是今年東風集團第二家退市的合資公司。

01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提到納智捷這個品牌,大家肯定多少有所耳聞,然而再深入聊某個車型,估計很多人就懵圈了。顯然,大多數人對於納智捷只是停留在「兩桶油戰略合作夥伴」、「百公裡三個加油站」這些段子裡。真正說起品牌和產品力方面,它卻仍處於名不見經傳的狀態。

這其實也是納智捷一直以來的尷尬所在。作為一家有著近70年歷史的汽車品牌,納智捷鮮有拿得出手的核心競爭力,除了外形敦實唬人外,無論用料、配置還是發動機性能等各方面的表現都很一般。

再加上納智捷一直以合資品牌自居,車型定價也是向著主流德系、日系合資品牌看齊。像當年的大7 SUV起售價就達到了22萬,實在是讓人找不到選擇它的理由。

事實證明,在品牌進入大陸市場之初,且幾乎沒有知名度和溢價能力的情況下,如此高舉高打的做法,顯然不適合當時的納智捷。在2015年銷量達到歷史最高6萬輛後,納智捷便開始了一發不可收拾的業績連續下滑。

「沒有核心技術、缺乏質量意識,因此產品不具備競爭優勢。」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談到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早期在SUV市場嘗到甜頭的納智捷沒有好好鞏固住基礎,而是過早進入MPV市場,接著又試圖殺入競爭最為慘烈的A級車市場。走得太快導致新的細分市場開拓不理想,原有的優勢也在大陸消費升級的趨勢中逐漸弱化。

02

經銷商斷網現象普遍存在

不僅如此,還有不少媒體報導稱,東風裕隆的經銷商網絡已經接近於癱瘓,多家經銷商處於非正常狀態,或只能提供售後服務。

為此,「汽扯扒談」也對納智捷4S店進行了實地探訪。根據東風裕隆納智捷官網上的查詢顯示,目前納智捷在全國共有138家店,涉及銷售業務的佔到了三分之二。而在北京地區共有兩家店,其中僅有一家負責新車銷售。

我們首先去到了納智捷滙豐汽車生活館,位於姚家園附近。只是來到該店後發現,招牌已經換成了廣汽三菱4S店,完全找不到有關納智捷的影子。

在通過與銷售人員交談後,銷售人員告訴「汽扯扒談」:「大概兩年前該店就不再引入納智捷的新車了,此前的庫存車清理乾淨後便停止了納智捷新車的銷售業務,現在只是仍能夠為納智捷車主做售後保養。」同時他還坦言,如今在北京已經無法買到納智捷的新車了,至於品牌退不退市對他們都沒有什麼影響了。

隨後,「汽扯扒談」又詢問了另一家北京勝佳體驗站,了解後得知,這裡雖然也會負責納智捷的售後保養業務,但也只能算是一個特約維修點,基本與日常街邊的汽修店無異。如果你去網上搜索相關資訊,這樣的狀況絕不止出現在北京,而是普遍存在。

由此可見,曾經風光一時的東風裕隆納智捷,近年來被「邊緣化」趨勢已越來越明顯,就連官網上的信息都有著較大的水分。

03

瘦身中的東風汽車下一個輪到誰

從東風雷諾到東風裕隆,不難看出,東風汽車集團正在進行「瘦身運動」,想要減掉非主流合資業務帶來的拖累。

近年來,以吉利、長城為首的自主品牌不斷向上發力,實現了向高端化邁進的突破。而合資品牌鞏固和擴大其市場份額,主動下探搶佔中低端市場,像大眾更是直接推出了捷達品牌來搶自主品牌的「飯碗」。

更不用說現在有些豪華品牌的底線已經降到了20萬以下,再加上國六排放實施的臨近,這些都讓東風裕隆的處境更加尷尬和艱難。隨著市場競爭的愈發激烈,東風汽車選擇通過市場變化做減法,以提升競爭力無可厚非。

其實早在2017年,東風汽車就已全面撤出東風裕隆的經營管理。之後幾年,關於東風裕隆停產、退市的傳聞便不曾間斷,儘管雙方都予以否認,但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岌岌可危的納智捷退出大陸市場的可能性極大。「股東雙方的在營銷理念上的分歧和固化是納智捷銷量受挫的罪魁禍首,兩邊互不信任,沒有合作基礎了。」 一位接近東風裕隆的業內人士表示。

那麼一旦東風裕隆再次折戟,下一個品牌又會是誰呢?在不少人看來,東標和東雪處在相對危險的境地。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1-5月,神龍汽車累計銷量僅為17876輛,同比下降67.3%。

不過,徘徊在低谷的神龍汽車依舊在尋求復興。今年5月,神龍汽車完成了全新領導團隊的人事調整,並在剛剛結束的媒體溝通會上再次強調了神龍汽車在集團中的戰略地位。與此同時,東風標緻全新一代2008以及東風雪鐵龍C3L的相繼上市,也都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消費者信心。

當然,對於幾年來丟失了大半銷量的神龍汽車而言,這僅僅只是其復興計劃的開始。面對未來更加複雜的車市環境,最終效果還很難預測。

除此之外,目前東風悅達起亞同樣處在回暖的關鍵階段,而東風集團的日系品牌也都承受著不小的銷售壓力。但無論如何,它們都在提醒著我們,在加速洗牌的中國車市中,「淘汰賽」已經開始,稍有不慎可能就連「補賽」的資格都沒有了。

相關焦點

  • 東風裕隆申請破產?「油老虎」納智捷退出大陸!二手車貶到白菜價
    日前,和訊汽車從相關渠道獲知,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正式在浙江法庭申請進入破產清算程序,這也意味著如今只活躍在「網絡段子」中的納智捷品牌可能就此退出中國大陸市場。寶島品牌或退出大陸市場根據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顯示,杭州中院近日已受理東風裕隆銷售公司的破產重整申請,這也意味著東風裕隆銷售公司已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資料顯示,東風裕隆成立於2010年,由東風汽車與裕隆汽車以50:50股比合資組建,生產納智捷品牌旗下車型。
  • 東風裕隆創建者吳新發申請退休 東風裕隆去留還存多少變數
    [資訊-牛車網]日前從相關信息了解到,被傳退出大陸市場的東風裕隆納智捷,再傳新消息,消息稱作為東風裕隆創建者之一,納智捷(杭州)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吳新發確認退休離職。屆時,陳金泉將出任裕隆(中國)汽車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一職。
  • 東風裕隆擬將「關停退市」,油老虎~納智捷「退不足惜」
    中國車市,半年將至,一地雞毛,很多車企撐不住了。 來自我們寶島-臺灣的最新媒體消息,裕隆集團與東風已初步達成共識,裕隆旗下~納智捷品牌將正式退出大陸市場,目前雙方就東風裕隆納智捷退市細節仍在討論評估當中。 誠如是,繼「東風雷諾」之後,東風系將出現第二家合資車企~「東風裕隆」退出江湖。
  • 東風裕隆破產清算,中石化、中石油又少了一個戰略合作夥伴
    現在,東風裕隆進入破產清算,這也意味著納智捷品牌就此退出中國大陸市場,中石化和中石油將會失去一個戰略合作夥伴。納智捷在上世紀 50 年代成立之初,曾依靠日產公司的技術支持在臺灣市場立足,於是當它來到大陸,2008年,臺灣裕隆與浙江中譽按照50∶50股比在杭州組建合資公司——納智捷(杭州)汽車有限公司。
  • 東風裕隆銷售公司破產清算:即便退出江湖,但江湖依舊有它的段子
    日前,有媒體報導,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下稱:東風裕隆銷售公司)已經在浙江法庭申請進入破產清算程序。而早在今年6月份,就有臺灣媒體報導納智捷將要退出大陸市場。不過,根據東風汽車相關人士披露,此次破產清算的只是東風裕隆銷售公司,而擁有製造基地、生產資質等更多資產的東風裕隆並沒有破產的計劃;此外,東風裕隆也做出了回應,表示納智捷還沒有退出大陸市場,同時也表示,東風裕隆銷售公司只是一家空殼公司,以前沒有註銷,現在註銷了。雖然官方回應納智捷暫未退出,但以目前的情況,納智捷退市只是時間問題。
  • 月均銷量不足10輛 東風裕隆銷售公司破產重整
    據天眼查消息,近日經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裁決,東風裕隆銷售公司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申請人為北京正點未來廣告有限責任公司廣州分公司(以下簡稱「正點廣告廣州公司」)。一時間,東風裕隆汽車公司旗下納智捷品牌就此退出大陸市場的傳言甚囂塵上。不過,這一說法隨即遭到了公司否認。「目前納智捷還沒有要退出大陸市場。」
  • 月均銷量不足10輛 東風裕隆銷售公司破產重整 「油老虎」納智捷敗...
    據天眼查消息,近日經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裁決,東風裕隆銷售公司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申請人為北京正點未來廣告有限責任公司廣州分公司(以下簡稱「正點廣告廣州公司」)。一時間,東風裕隆汽車公司旗下納智捷品牌就此退出大陸市場的傳言甚囂塵上。不過,這一說法隨即遭到了公司否認。「目前納智捷還沒有要退出大陸市場。」
  • 華晨之後,東風裕隆破產,是時候跟納智捷說再見
    日前,長期「一條腿走路」的華晨集團申請破產重組,無獨有偶,有媒體稱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於近日在浙江法庭申請進入破產清算程序。這個消息並不算空穴來風,早在今年6月,就有臺灣媒體曾報導納智捷將退出大陸市場。納智捷能堅持到今天,已經很不容易了。
  • 東風裕隆5月份只賣車7輛,「油老虎」納智捷退市仍無定論
    東風裕隆將是下一個東風雷諾?2010年9月,裕隆和東風在北京正式籤約,確定合資成立東風裕隆,旗下車品牌就是納智捷。這在當時算得上的風頭最強勁的公司,因為就連當時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都來信祝賀,一時間風頭無兩。
  • 車市迎新一輪深度洗牌 東風裕隆納智捷或迎關停退場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龔夢澤裕隆汽車作為來自中國臺灣的車企,與東風成立合資公司後,曾一度成為東風大自主板塊的領頭羊。然而,隨著自主品牌升級,合資品牌價格下探,納智捷發展嚴重遇阻,2016年至今銷量連續大幅下滑,徹底淪落市場邊緣。
  • 東風裕隆進入破產程序,「油老虎」再見了
    據乘聯會數據顯示,10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99.2萬輛,同比增長8%,實現了連續四個月8%左右的高位增速。儘管車市在逐漸回溫,但也有不少車企沒經受住疫情的影響,走向了破產的道路。近日,有媒體報導,裕隆集團旗下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在11月13日在浙江法庭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此外,有臺媒報導,裕隆汽車自主品牌納智捷汽車退出大陸市場已成定局,兩岸股東正協商退出。
  • 東風「撤人不撤資」專注大自主 東風裕隆全面轉型業績導向
    對此消息,有東風內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東風方面派駐的管理層人員確實要退出,並返回東風集團;此後東風只作為投資方參與其中,現階段還會對東風裕隆有所支持。」6月17日,東風裕隆發布的《東風裕隆合資模式再創新,5年內打造10款新車型》公告顯示,從7月開始,東風裕隆將在人、事、財、物等方面,以及從資金到企業文化,進行重新梳理與整合。
  • 東風裕隆破產,加油站vip納智捷也該送走了
    近日,有媒體報導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於11月13日在在浙江法庭申請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可能還有不少小夥伴不知道東風裕隆汽車什麼來頭,其產品就是那個締造了無數加油站段子的納智捷汽車。
  • 葉磊將任東風裕隆總經理助理 主管銷售業務
    網易汽車11月9日報導 近日,網易汽車獲悉,已經闊別汽車圈兩年的前東風日產市場銷售總部專職副總部長、啟辰事業部部長葉磊將加入東風裕隆,擔任總經理助理一職,主管銷售。網易第一時間聯繫到了葉磊,並得到了他本人對於該消息的確認。
  • 廣汽吉奧和東風裕隆在杭州成立
    納智捷SUV要不了多久,市場上就會出現兩個全新的汽車品牌,而且它們都產自杭州。12月9日和14日,廣汽吉奧和東風裕隆先後在杭州掛牌成立,產品涵蓋轎車、SUV、MPV、皮卡和微型麵包車。成立於1997年的廣汽集團是一個多品牌的汽車製造商,與本田、豐田、日野、菲亞特和三菱等汽車製造商擁有合作關係,其中高級轎車產銷量2007年至2009年在國內市場位列第一。吉奧的皮卡、SUV和微型客車,正好彌補了廣汽這方面的不足。新設立的廣汽吉奧,將發展成為國內領先的皮卡生產基地和微型客車生產基地。
  • 納智捷5 Sedan領銜 東風裕隆全車系亮相
    作為中國四大車展之一,時值年中的成都車展成為了各大汽車廠商展現發展成果、總結上半年市場成績的舞臺。東風裕隆納智捷品牌,在本次成都車展上以全新高端智慧中級轎車納智捷 5 Sedan領銜,旗下納智捷大7 SUV、納智捷MASTER CEO 、納智捷 大7 MPV在內全系產品盛裝亮相。
  • 東風裕隆全系車型亮相廣州 展出智慧車系
    本屆廣州車展,東風裕隆帶來了「以雙引擎決定世界 」的大7 SUV、「大師之作 大師之座 」納智捷 MASTER CEO、「心款待 新智慧 」納智捷 大7 MPV以及「智慧中 大有天地」納智捷 5 Sedan的全系產品盛裝亮相,展現了近幾年東風裕隆發展的碩果。未來,東風裕隆將持續對旗下產品進行完善和豐富,預計將在2014年推出兩款SUV產品,滿足SUV市場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
  • 東風裕隆全系產品亮相上海車展E4館
    此次車展上,東風裕隆攜旗下包括納智捷大7 SUV、專屬領袖座駕納智捷 MASTER CEO、即將上市的高端MPV納智捷大7 MPV,以及有望在年中上市的中級旗艦車納智捷5 Sedan在內的4款全系產品亮相E4館,展現東風裕隆發展的碩果和獨特的品牌魅力。此次車展「創新·美好生活」的主題也正與東風裕隆納智捷「智慧一大步」的參展主題不謀而合。
  • 獨特智慧科技 東風裕隆全系亮相杭州車展
    2013年10月1日,汽車產業界盛事"2013年中國(杭州)汽車產業峰會"於杭州·白馬湖國際會展中心正式拉開帷幕。作為中國知名的汽車盛會,本次峰會不僅為各大汽車廠商創造了總結市場成績與互相交流的機會,同時也提供了一個充分展示各自產品的平臺,眾多新車型均悉數亮相展臺。
  • 東風裕隆全系車型亮相廣州
    文/馬靜怡東方早報2013年12月19日報導 前不久,東風裕隆納智捷攜完整產品譜系下四款車型亮相第十一屆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