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鴿的飼養要懂得的兩大哺育方法:自然哺育和人工哺喂。
一:自然哺育的方法
1.自然哺育的規律
孵出後的乳鴿前3天,完全依靠親鴿喙囊分泌的鴿乳生活。4日齡以後親鴿哺餵的食物中逐漸增加了飼料成分。7日齡以後鴿乳停止分泌,完全依靠親鴿食人的飼料來哺喂,因此7日齡後可以進行人工哺喂,縮短繁殖周期。但生產中多在15日齡後開展人工哺喂。便於操作,成活率高。
親鴿自然哺餵過程:親鴿靠近乳鴿,由於乳鴿擠壓親鴿胸部,引起親鴿哺餵反應,乳鴿將喙從親鴿喙角伸入,親鴿伸頸低頭,從嗉囊中吐出食物進人乳鴿喙中。
自然哺育要注意轉折期。乳鴿出殼後,12~13日齡後,食量逐漸增加,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嗉囊積食。在此期間,應給親鴿餵一些易消化的小顆粒飼料,酵母片可餵給親鴿或乳鴿,每次1片,每日1次,連餵3天。
2.巢盆管理
為了提高乳鴿的成活率和生長速度,需做好集盆、墊料的清潔衛生工作。可以在籠底一角鋪設塑料網(或巢盆),將15日齡後的乳鴿置於其上,減少鴿籠網底對乳鴿的摩擦,避免出現胸部囊腫。
3.加強種鴿飼餵
親鴿在哺餵乳鴿階段,隨著乳鴿的長大,採食量增加很多。
非帶仔生產鴿每天每對採食量為75~90克。
帶0~7日齡乳鴿的生產鴿每天每對採食量為95~110克。
帶8~14日齡的乳鴿其採食量為135~150克。
帶15日齡至上市的乳鴿其採食量為145~160克。
哺餵期種鴿每天要飼餵3~4次,每次30分鐘。增加豆類飼料比例至30%。
4.提高乳鴿生長均勻度
(1):兌換位置
親鴿總是最先哺餵巢盆中固定位置的乳鴿,長期下來會造成一大一小,2隻乳鴿隔3~5天兌換位置,有利於均勻受食。
(2):隔離體重大的一隻
體重大的乳鴿在受食爭搶中處於優勢,越長越大。哺餵時,先把體重大的乳鴿從巢盆中取出,讓親鴿先哺喂,體重小的,然後再將另外一隻放回。這樣3~5次後,2 只乳鴿體重就會接近。
(3):增加親鴿餵料次數
將早晚2次餵食分為日餵4次。具體就是早上第一次投餵時,投餵量以鴿子能在20分鐘內吃完為宜,1小時後投餵第二次,量同上。晚上投餵1小時後再餵1次。
由於親鴿一般採食後哺餵乳鴿。第一次投餵後體重大的乳鴿首先受食,小的卻沒有,1小時後再次投喂,親鴿再次哺餵時,偏大的乳鴿由於已吃飽,索食慾望減弱,小的乳鴿即可被飽,使它們長勢均等。
5.乳鴿的並窩
乳鴿並窩要看親鴿的育雛能力,每對保姆鴿可以哺餵3~11隻乳鴿,不能長期讓一對保姆鴿連續並窩,否則會增加保姆鴿的負擔,縮短種鴿利用年限。
6.及時離巢
商品乳鴿應及時離巢,促進親鴿下一窩生產。一般商品乳鴿25天左右離巢較為合適,這時的乳鴿羽翼豐滿,體重適宜,肉質最佳。
從乳鴿生長規律來看,21~27天階段長勢旺盛,仍屬於增重較快時期。
留種乳鴿可以適當推遲離巢時間,但最晚不能超過30日齡。
7.防止乳鴿消化不良
乳鴿7日齡後,親鴿鴿乳分泌停止,哺餵幼鴿的基本上全部是原糧,容易引起乳鴿消化不良。投餵酵母片、維生素B片可有效防止乳鴿消化不良。
二:乳鴿的人工哺餵方法
人工哺餵是指將7~15日齡乳鴿從種鴿巢盆中轉移到人工哺餵車間,用人工的方法將哺餵用的飼料灌餵到乳鴿嗉囊,以達到乳鴿快速育肥的目的。
乳鴿人工哺餵技術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乳鴿生長緩慢、種鴿產乳鴿數少的問題,特別是與人工孵化技術結合應用,可以大大提高鴿群生產性能,增加經濟收人。
1.乳鴿人工哺餵的優點
(1):縮短親鴿的繁殖周期
人工哺餵降低了種鴿的體力消耗,提前進人下一產蛋周期,縮短了繁殖周期,全年可以多產乳鴿2~3對。
(2):提高了乳鴿的成活率
自然哺餵情況下,乳鴿一般在20日齡後,親鴿即將進人下一產蛋周期,乳鴿得不到足夠的飼料或被親鴿啄傷、啄死。人工哺餵可以提高乳鴿後期增重,避免啄傷、啄死。
(3):提高乳鴿上市體重
人工哺餵飼料經粉碎、浸泡,容易消化吸收,粗蛋白質、能量水平高,飼餵定時定量,因此生長速度較快,乳鴿體重較自然哺餵可提高10%以上,28日齡體重達到600克以上,提高了乳鴿的等級與銷售價格。
(4):屠體比較美觀
人工哺餵乳鴿體重提高10%左右,乳鴿胸部肌肉豐滿,皮下有一定脂肪沉積,膚色好,形體美觀,適合傳統烤制。
(5):擴大飼料資源
人工哺餵可利用飼料資源豐富,降低了飼料成本。可以將微量元素、維生素等添加到飼糧中哺喂,不需要單獨再餵給保健砂,省工省時。綜合計算,人工哺餵飼料成本比自然哺餵降低20%~30%。
2.乳鴿開始人工哺餵日齡的選擇
生產中,有的養鴿場在10日齡開始進行人工哺喂,若哺餵技能較好,營養搭配合理的話,也可提前在7日齡進行。
隨著人工鴿乳的成功研製,1日齡就開始人工哺餵也是可能的,但成活率不穩定,最好在10日齡或15日齡後開始人工哺喂。
3.哺餵飼料調製
(1):粉碎與調製
原糧飼料儘量粉碎得細,細粉料配成漿料後不易沉澱,且易被消化吸收。
乾粉料與水的比例以1: 2.2左右為宜,混合均勻。
漿料溫度38℃左右比較合理,接近乳鴿體溫。
儘量避免混合後的漿料長時間放置,那樣會增加漿料的黏度,而使飼餵工具出料力度增加,基至影響工具的正常使用。
(2):慎用藥物添加劑
因為乳鴿生長迅速,對藥物的吸收能力很強,所以對市場銷售的非乳鴿專用成品飼料和各種藥物添加劑要充分了解其成分,以防乳鴿中毒死亡或造成產品藥物殘留。
(3):嚴格消毒
乳鴿飼料在人工哺餵過程中因器具、空氣、人員等接觸,增加了飼料的汙染風險。搞好哺餵環境和乳鴿飼料的衛生和消毒工作,減少操作環節的汙染。
4.哺餵用具
(1):軟瓶灌餵器
用軟塑料奶瓶,或者飲料瓶改造。將粉狀配合飼料加等量溫開水,調成糊狀,然後裝入瓶中,瓶口接橡膠軟管。
(2):吊桶灌餵器
屬於專門的哺餵器械,一人操作,每小時可哺餵300~500隻,適合規模化生產。乳鴿養在哺餵床上,舍內溫度30℃左右。
用左手小指與無名指夾住乳鴿脖子,大拇指與食指夾住乳鴿的上喙,輕輕提起,中指剝動下喙將鴿嘴扳開。右手將料管插人乳鴿嗉囊內4釐米左右。
注意壓住乳鴿的舌頭,防止舌頭插入出料管。踩動哺餵器踏板,將飼料注入鴿嗉囊內。
5.餵哺量
人工哺餵每天早、晚各1次,13日齡以上乳鴿,每天每隻哺餵50~60克(乾粉料重量)。餵量也可以參照自然哺育的同日齡乳鴿喙囊鼓起程度來確定。
個人建議:
如果發現有個別乳鴿消化不好,可以少餵料,多餵水,並輕輕將喙囊內的料團揉碎。因為人工飼餵的料中水分含量比較多,一般不會缺水,不需要再單獨餵水。人工哺餵乳鴿糞便裡水分較多,但要與腹瀉區分。
這次分享就到這裡,有什麼補充的歡迎下方留言。
了解更多肉鴿飼養知識,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