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縣發現世界瀕危物種黃頭廟龜,目前已放生

2020-12-04 菏澤市廣播電視臺

近日,山東省菏澤市單縣水產服務中心接到電話,有人發現了一隻腿部有傷的野生龜。熱心市民為防止野生龜受到二次傷害,遂聯繫了單縣水產服務中心。

3月17日上午,單縣東舜河時代廣場段,爬上一隻腿部負傷的野生龜。該龜呈橢圓形,頭部、背甲為黑色,腹甲黃黑交雜,體長42釐米,寬約20釐米,厚約15釐米,重9.5斤。為防止龜受到二次傷害,熱心群眾張旭田、孟慶發與單縣水產服務中心聯繫,希望妥善處理。

通過諮詢有關專家,經初步鑑定,該龜疑似為黃頭廟龜,是國際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因為這隻龜腿部有傷,不能馬上放生,技術人員帶回進行治療。通過會商形成治療方案,先塗抹高錳酸鉀等藥物治療,再精心餵養,提高免疫力。

據單縣水產服務中心二級主任科員、高級工程師李順介紹,黃頭廟龜屬於大型半水龜,有陸棲生活習性,不能一直在水中或者一直在陸地生活,要求選擇環境比較好、有淺水區並有陸地的區域。單縣浮龍湖西南部為淺水區,中間有島,適合棲息生活。

黃頭廟龜被放生

黃頭廟龜屬於雜食性,更偏好植物性食物,放生後不會影響浮龍湖的生態環境。3月18日,經過檢查治療消毒後,單縣水產服務中心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及時把這隻黃頭廟龜放生到浮龍湖,讓其在大水面自然棲息生活。

李順說,野生動物突然出現意味著當地生態環境發生了改變,或者是野生動物本身受傷生病,或者是遇到了天敵。「人們的生態環保意識也比較強,發現龜以後,市民立即聯繫我們,也有人自願開船將龜放生。」

菏澤市水產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菏澤市將繼續加強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的宣傳和教育,不斷提升廣大群眾愛護、保護野生動物的行為和意識,「對野生動物多一些愛護,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

來源:牡丹晚報

相關焦點

  • 烏龜養殖,黃頭廟龜,知識分享
    大家下午好啊,仙女今天來講講黃頭廟龜的相關內容,感興趣的朋友往下看吧。黃頭廟龜的外貌這種烏龜是中國特有的一個品種,屬於國家保護動物。黃頭廟龜和其他的水龜都是雜食性的烏龜,但是比其他品種的水龜更喜歡植物性的飼料。
  • 黃頭廟龜。
    黃頭廟龜,亞洲三大水龜,產於東南亞,我朝南部能短冬眠,其他省加溫。廟可以達到50cm以上,喜愛在陸地活動。廟素食為主,應適當補充維生素、蛋白質等餌料。廟苗明顯的一道槓背甲,老了以後卻不再明顯,這與亞巨剛相反。黃頭的黃源自幼年的發色,上年紀以後漸漸又褪去。廟是否常養在寺廟?
  • 長沙市民救出「百年神龜」 重達20斤屬外來物種
    鄒麟 攝  「我這裡有一隻超級大的野生龜,是今早我從路邊小販手上買下的,想放生或者給它找個安穩的家。」昨日一大早,長沙市民符先生給記者打來了求援電話,並把這隻大烏龜送到了本報。經業內專家鑑定,大龜原是「外來客」,估計年齡已過80歲。由於該龜系外來物種,不宜放生野外,本報想為它找個「愛心之家」。
  • 誤以為黃頭廟龜至少有上百歲 五千買來10歲廟龜
    昨天,同安城西市場一隻17斤重的黃頭廟龜引發眾人圍觀,這是市民梁女士家的,她的先生誤以為這隻龜至少有上百歲,花5000元買回。但專業人士介紹,黃頭廟龜屬於大型龜,一年增重就能達1公斤以上。  「好大的烏龜啊,應該值很多錢!」不少人流露出驚訝的神色,讓梁女士頗為自豪。梁女士的先生說,這是他找人剛買來的,先養著,等合適的時候再出手。
  • 瀋陽一商場突現「瀕危物種」?動保中心:系丘鷸放生即可
    ,目前掉毛嚴重,無法飛起,遂將其送入警局等待救助。對此,瀋陽動物保護救助站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丘鷸並非瀕危物種,9月末開始丘鷸進行秋季遷徙,丘鷸喜光,近日救助站經常收到「誤入商場的丘鷸」,經救助後便可將其放生。
  • 女子花1800元買下烏龜 專家:此龜恐已百歲(圖)
    女子花1800元買下烏龜 專家:此龜恐已百歲(圖)   將買下的大烏龜帶回家,卻發現它不肯吃東西,擔心隨意放生反而影響其生存,一名女子連稱「接了個燙手山芋」。專家表示,這隻廟龜可能已近百歲高齡,由於是外來物種,最好送到專業機構飼養。  市民楊女士家住武昌首義路園丁小區。上個月底,楊女士在漢口江灘遊玩時,看到有人出售一隻大烏龜。看到烏龜被五花大綁,善良的楊女士出價1800元買下了這隻龜,並準備擇日放生。
  • 新疆柯坪縣發現世界瀕危滅絕動物長耳跳鼠
    中新網烏魯木齊6月13日電(殷莉蓉杜文文)13日,記者從新疆阿克蘇地區柯坪縣獲悉,當地市民在室內發現長耳跳鼠後交給森林公安保護,目前,森林公安已將長耳跳鼠放生。  據發現長耳跳鼠的當地市民趙章武介紹,他在打掃衛生的時候發現了這隻長耳跳鼠。
  • 新疆柯坪縣發現世界瀕危滅絕動物長耳跳鼠(圖)
    中新網烏魯木齊6月13日電(殷莉蓉 杜文文)13日,記者從新疆阿克蘇地區柯坪縣獲悉,當地市民在室內發現長耳跳鼠後交給森林公安保護,目前,森林公安已將長耳跳鼠放生。據發現長耳跳鼠的當地市民趙章武介紹,他在打掃衛生的時候發現了這隻長耳跳鼠。趙章武說:「我只知道它好像是鼠類,但是不敢確定它是哪個物種,我看著它長相很特殊,我就用了一個小簍子把它裝了起來,打電話通知森林公安,他們告訴我這是長耳跳鼠,世界面臨瀕危物種。」
  • 世界瀕危物種鳳頭蒼鷹在楊溪放生
    劉斌一番仔細觀察後,確定大鳥是世界瀕危物種、國家重點二級保護動物鳳頭蒼鷹。這是一隻成鳥,體長約50公分,褐色羽毛泛著淡淡光澤,目光凌厲眼睛清澈明亮,鉛褐色的喙尖銳鋒利,時不時張開大嘴,看上去頗為兇猛。       左大哥說他從未見過鷹類,只聽說過「老鷹捉小雞」的故事。「我們真有眼福,能近距離看到瀕危鳥類鳳頭蒼鷹。隨著宣傳力度的加強,人們保護意識不斷提高。」左大哥笑稱。
  • 河南省首次發現世界瀕危物種黃腹鼬
    林場場長欒科告訴記者,這是黃腹鼬,近期已多次出現了。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的一個專門報告指出:「經反覆核查,專家團隊確定這是首次發現並提供的黃腹鼬在河南省自然分布的影像憑證。」  2015年以來,國有濟源愚公林場與中科院動物研究所通過紅外相機對陸生大中型動物獸類聯合開展了監測研究。
  • 野生甲魚成全球瀕危物種 浙江原生品種年年放生
    日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最新版全球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瀕危物種名單中出現了中華鱉(甲魚),系瀕危物種3個級別中的最輕一檔「易危」,即「滅絕機率大增種類」。據說,這一結果是考慮到甲魚在日本、中國等地的生存狀況,理由是野生甲魚被捕獲用於食用與養殖,個體數量不斷減少。
  • 我省首次發現世界瀕危物種黃腹鼬
    林場場長欒科告訴記者,這是黃腹鼬,這已是近期多次出現了。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對黃腹鼬的研究有一個專門報告,報告中指出:「經反覆核查,專家團隊確定這是首次發現並提供的黃腹鼬在河南省自然分布的影像憑證。」黃腹鼬為哺乳綱,是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主要分布於在我國秦嶺
  • 河南省首次發現世界瀕危物種黃腹鼬
    林場場長欒科告訴記者,這是黃腹鼬,這已是近期多次出現了。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對黃腹鼬的研究有一個專門報告,報告中指出:「經反覆核查,專家團隊確定這是首次發現並提供的黃腹鼬在河南省自然分布的影像憑證。」黃腹鼬為哺乳綱,是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 瀕危物種稜皮龜誤撞入網 海南漁民齊心將其放生入海
    當天早上8點多,在樂東黎族自治縣黃流鎮尖界村附近海域,漁民們在海上收網時,意外地發現了一隻誤撞入網的「迷路」巨型海龜,大家齊心合力將其拉到岸邊進行清網救助後,發生了上面放生的感人一幕。「好大的傢伙啊!我們一起來給它把漁網剪開。」
  • 新疆現世界瀕危滅絕動物長耳跳鼠
    中新網烏魯木齊6月13日報導,新疆阿克蘇地區柯坪縣,當地市民在室內發現長耳跳鼠後交給森林公安保護,目前,森林公安已將長耳跳鼠放生。來源:中國新聞網據發現長耳跳鼠的當地市民趙章武介紹,他在打掃衛生的時候發現了這隻長耳跳鼠。
  • 廈門居民花五千元買到10歲廟龜 重量17斤
    昨天,同安城西市場一隻17斤重的黃頭廟龜引發眾人圍觀,這是市民梁女士家的,她的先生誤以為這隻龜至少有上百歲,花5000元買回。但專業人士介紹,黃頭廟龜屬於大型龜,一年增重就能達1公斤以上。「好大的烏龜啊,應該值很多錢!」不少人流露出驚訝的神色,讓梁女士頗為自豪。梁女士的先生說,這是他找人剛買來的,先養著,等合適的時候再出手。
  • 重大發現!蕪湖發現國家一級瀕危保護動物鷹嘴龜!
    7月17日上午,在南陵縣何灣鎮幸福村發現一隻國家一級瀕危保護動物鷹嘴龜。當天,何灣鎮幸福村幹西組外出經商的向勝兵,正開車回老家支援防汛,在途經幸福村民一組時,無意發現了一隻外形極為奇特的烏龜,尖尖的喙、猛一看上去像是老鷹,他意識到這不是一隻普通的烏龜,很可能是國家保護動物,便立即與何灣鎮派出所取得聯繫。後經何灣鎮派出所聯繫相關部門,認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鷹嘴龜,學名為平胸龜。
  • 「美人魚」儒艮已是瀕危度最高物種
    (觀察者網訊)據日本共同社12月12日報導,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11日更新了匯總世界瀕危物種的紅色名錄,將棲息於衝繩的儒艮瀕危度上調至最高級別。儒艮是一種瀕臨滅絕的大型哺乳類海洋生物,屬於海牛目、儒艮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