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和年輕一代父母的出現,兒童消費在家庭支出中的比重不斷提高,「兒童經濟」日益火熱。兒童消費驅動的「一拖一」經濟,使兒童商業逐漸成為我國主要購物中心的主要業態之一。尤其是室內兒童娛樂業逐漸改變了家庭周末和節假日的場所,讓很多商家看到了兒童商業帶來的磁場效應。2019年兒童事業發展現狀如何?新的發展趨勢是什麼?我希望下面的內容能幫助你投資。
一、 當前問題
1、盲目跟風
兒童樂園的產業屬於朝陽產業,利潤是不可避免的,但並非每個地方都適合兒童樂園。例如,在一個小鎮上,如果有五六個兒童樂園,那麼如果你想開一個兒童樂園,你需要仔細考慮。在這種情況下,再開一個兒童樂園將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你有足夠的把握脫穎而出嗎?因此,在決定開園之前,一定要做好市場調研,不能盲目跟風。只有準確把握市場,才能取勝。
2、遊樂設備購置
兒童樂園裡的兒童喜歡什麼遊樂設備?哪些娛樂設備不容易過時?面對遊樂設備的採購問題,運營商應根據園區的定位和目標群體的需求來考慮,不能從自身感受來判斷選擇遊樂設備。例如,淘氣城堡通常適合3-12歲的孩子玩,但大一點的孩子不會在淘氣城堡玩,他們會傾向於有刺激設備,而更有趣、更受歡迎的設備如果放不到合適的位置,也不會發揮其最大的效益。
3、非活動操作
一些園方的投資者在少兒園成功開園後開始偷懶,或者沒有採取太積極的行動,以為園方會繼續盈利,短期還是有效的,但從長遠來看這肯定是行不通的。許多經營者擔心兒童樂園的經營困難。比如可持續經營能力低。可持續經營能力是樂園生存的最根本的基礎。只有具備持續經營能力和盈利能力,才能實現穩定發展。
4、連續運行能力不足
市場需求
園區的市場需求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市場需求在不斷變化,這就要求運營商具備足夠的判斷和決策能力。而在不同時期,親子關係變化帶來的需求變化將對園區的經營戰略產生深遠影響。能否正確把握市場轉型,抓住玩家的「痛點」,決定著園區能否繼續運營。所謂優勝劣汰。
同行業競爭
一些投資者看到,兒童樂園的生意興隆,利潤很高。他們盲目跟風,使兒童樂園產業形成了一種怪現象。同行業的競爭已經飽和並細分了區域市場,競爭也急劇加劇。如果場館不能佔據強大的競爭地位,它將面臨失去立足點的局面。
過度依賴假日營銷
假日營銷是樂園場館收入的一個關鍵點。大部分樂園長期依賴假日福利,其日常收入基本被忽視。這種非循環經濟帶來的主要危害是,一旦出現斷裂點,整個產業鏈就會斷開,園區將無法繼續運營。
二、 兒童事業的新動向
目前,兒童主題業務依然火爆,但也暴露出許多問題。為了避免錯失商機,不少門店和商家及時調整,再現新舉措。
1、專注於開發父母和孩子都能享受的遊戲產品
如果兒童主題的商業布局只注重對兒童自身的吸引力,忽略了帶錢包的家長,只注重娛樂需求,忽略了可在同一場景消費的餐飲、購物活動,就會錯過親子家庭共同消費的好處。家長們放下手機,一起參與遊戲是非常重要的。很多80後和90後的父母都是資深玩家,他們看不到的遊戲很少讓孩子玩,所以親子遊戲一定要讓大人和孩子感到新鮮。如果父母留下一個好的記憶,他們更有可能反覆帶孩子去消費
2、傳統兒童娛樂產品群
結合淘氣城堡、手工DIY、故事廳等優秀傳統兒童用品,形成了一個全新的互動體驗、多樣完整的活動區,提高了親子家庭的消費滿意度。
3、與其他業態整合形成聯動消費
場景遊戲體驗和其他周邊格式之間有許多集成點。遊戲結束後,你可以給附近餐館的優惠券,購物的折扣券,或者你可以得到一個在周圍餐館和超市玩的免費機會。只要你有足夠的想像力,根據實際需要設計運行模式和遊戲機制,就可以形成多點聯合消費。
4、線上線下流程的來迴轉換
利用網絡營銷活動吸引用戶到現場,並通過應用程式和微信將線下目標客戶轉化為特定平臺的在線用戶,然後通過有針對性的在線宣傳讓這些用戶反覆來到線下現場消費,可以形成良性循環的分流。
對兒童企業來說,刺激客流和消費越來越重要。對於消費場所來說,一批優質的親子內容和流行的親子活動將比以往佔據更高的重要性。親子體驗模式通過互動整合促進循環消費,帶來多重商機,實現兒童消費「12」、「14」的虹吸效應。兒童消費升級後,將繼續成為未來消費的主力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