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港改名背後的邏輯思維:雞賊下的博弈,上海海港是妥協的結果

2021-01-16 騰訊網

在這個被中性名搞的烏煙瘴氣的冬天,上海海港這個標準的擦邊球成為了眾矢之的。因為陳戌源的上港身份,早就被送上火爐很多回的上港,這回沒有任何的「推搡」,就把自己架在了火上。

為什麼」上海上港」要把中性名改成「上海海港」?在過去不到48小時,上港通過自己的御用媒體說這符合上海的城市文化內涵,又說上港不用「上海隊」是一種謙遜大度。而在反對者看來,「海港」是一個猥瑣的小動作,足協有意包庇上港。。。每種聲音看起來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上海海港這個名字的背後,是上海市各方妥協的結果。

「上海隊」只是上港球迷的一廂情願,上港從來就沒有用上海隊的可能

前段時間,當媒體在熱炒上港要改名「上海隊」,這是一個讓很多上港球迷信誓旦旦的名字;在上港球迷看來,如果上港真的改名叫「上海隊」,意味著他們將對申花搶班奪權,搶佔正統地位。但對上海足球內部環境有基本認識和判斷的朋友,應該都很清楚,「上海隊」最多是上港去要挾談判的籌碼,他們根本就沒有用「上海隊」的條件。

在15年和16年,上海德比的火藥味一度失控,最終出現了登巴巴斷腿的慘劇。但甭管球員在場上炒的有多兇,球迷在場外打的有多激烈,兩家俱樂部因為球票問題鬧的有多不愉快,這兩家俱樂部的背景都是國資,且綠地和上港進入中國足壇的背後,都是上海市前任一把手直接找的這兩個集團一把手,這就意味著申花和上港甭管在上海灘怎麼鬧,本質上是兄弟俱樂部。

正是因為這兩家俱樂部是兄弟,所以很多事情,可以商量著來。比如說17年足協杯決賽前,從上層傳出了「上海足球一盤棋」的論調;之後之所以上港在擁有優秀購買權的情況下,朱辰傑、蔣聖龍這批根寶基地99/00球員,去了申花,固然跟球員家長的意見、收購價碼有一些關係,但這也是各方商談出來的結果。而在轉會市場上,兩家俱樂部也早就達成了一種,不去搶同一名球員,不主動挖對方球員這一默契。。。

正是因為上海足球是「一盤棋」,國資的背景,上港改名肯定會跟上海市有關方面通報。而申花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3年成立的上海隊,上港的前身則只能追溯到2006年開始打聯賽的上海東亞。歷史決定了,上海足球的積澱主要是申花這個大兒子打下的;如果大兒子沒了,上港這個小兒子去繼承上海隊倒也沒問題。但大兒子還在,小兒子怎麼能篡權呢?何況上港這麼一個「政能量」的球隊,怎麼可能會在體制裡幹這種違背規矩的事情呢?

上港集團一把手定基調,上海海港是有關方面都能接受的名字

上海足球的內部環境決定了,甭管申花用不用「上海隊」,這個名字都屬於他們;即便上港真想「篡權」,上海市有關方面也絕對不會同意。當然不用上海隊是不是一定得用上海海港呢?在上海市有關方面眼中以及上海足壇內部,只要你不用上海隊,你要用「上海海港」、「上海黃浦江」、「上海領航者」都沒有問題。那為什麼上港集團要用「上海海港」這個名字?跟所謂的上海精神沒有半毛錢關係,完全是上港企業自身的「訴求」。

當初之所以陳戌源在上港集團擔任一把手時從根寶手中接過足球俱樂部,要砸下巨資全力去搏聯賽冠軍,這是上面的命令。18年上港把聯賽冠軍給拿到手了,當初下令的上海市一把手也早就上調了,現在上海市有關方面給上港提出的要求是世俱杯。按照計劃,擴軍後的首屆世俱杯,是前一年的中超冠軍在上港的新主場浦東足球場打揭幕戰,屆時老大將親臨開幕式;在上頭面前露臉,相當於是上港面臨的死命令。但問題在於,世俱杯都不知道延期到猴年馬月的情況下,這就讓現如今上海市有關方面對上港盯也沒那麼緊。

過去陳戌源是上港集團的一把手,由於他自己確實是個球迷;所以18年奪冠後制定預算,上港的投入並沒有下來。可是現上港集團一把手顧金山,對於足球沒什麼興趣。集團一把手對足球沒興趣,上面盯上港也沒那麼緊的連鎖發應便是,2020年上港的預算就已經有了明顯的下調,且他們是第一個在疫情期間執行降薪政策的俱樂部。讓一個對足球毫無興趣的集團一把手去拍板俱樂部改什麼名字時,他會對「上海領航者」、「上海人」、「上海城」感興趣麼?讓他拍板改的新名字,一定得跟集團有連續性。而上海海港這個名字不僅符合中性名的字面規定,且比上港集團看起來更能體現集團文化。

沒有時間積澱決定了上港不可能去聽球迷的聲音

當然上海海港被報上去以後,能不能通過還得看上面審核。但問題在於負責審核的人,自己都不知道中性名是為了什麼,甚至不明白職業聯賽到底是怎麼回事,他們的審核工作相當於花點錢從企查查上買個會員,對照足協的規則,看看哪些俱樂部符合,哪些俱樂部不符合,而上港集團旗下也確實沒有叫「海港」的企業。

而這一次或多或少讓外界感到意外的,則是上港的球迷強烈反對俱樂部改名。但歷史因素又決定了,上港不可能把球迷的聲音太當回事。

上港的前身上海東亞最開始打中乙的時候,所謂的球迷其實是球員家長自發組織。而09年他們把主場搬回了八萬人,且那一年拿到了全運會冠軍,申花那一年負面新聞不斷等諸多因素導致那一年下半程幾場衝超關鍵戰,八萬人的球迷數量已經超過了1萬。但09年沒衝上去,10年沒衝上去,還賣了5個主力,11年打的很差,這就導致八萬人上座率越來越差,有些比賽現場只有5、60個球迷。

到了2012年,當時的上海東亞一上來就在中甲領跑;而那一年夏天,柏佳駿相當於是被朱駿給強行搶走引發巨大的爭議後,一些本就看不慣朱駿流氓做派的球迷,開始轉投八萬人看球。那一年衝超的幾個主場,八萬人的球迷數不斷上漲,打到最後現場球迷達到了7000。之後在中超那兩年,上海東亞的球迷基數也在持續增加;大多數比賽現場能坐一萬多一點,打申花和恆大可以突破兩萬,打國安、舜天也能突破1萬5。

之後上港集團進來了,八萬人的上座人數開始激增;在18年徐家匯體育公園改造,八萬人被限流之前,打申花、打恆大的上座人數接近5萬;打蘇寧,國安也能突破4萬,打個一般的比賽,周中的亞冠,也能隨隨便便過兩萬。即便外界曾質疑,上港的現場觀眾是靠員工刷出來的。但上港進來後,套票售出數量和散客票售出數量飆升,以及某些關鍵場次,場外的黃牛已經敢把球票價格喊到1000以上都是不爭的事實。

球迷基數飆升速度之快,讓上港俱樂部也意識到,很多關注度是大牌外援和好成績帶來的;沒有時間的積澱,意味著不少上港球迷依舊存在著「搖擺性」。再加之上港的球迷又不具備申花、國安球迷的購買力,球迷不可能成為上港的衣食父母,導致了上港俱樂部也沒想過該怎麼培養球迷,沒有真正的把球迷當回事,因此即便上港球迷認為俱樂部該抓住這次機會去跟申花搶地盤,但上港的眼裡只有恆大!

從上海上港到上海海港,看起來上港集團丟掉了自己的格局;但在現如今中國足壇的氛圍就是:誰老實,誰犯傻,誰雞賊,誰NB的情況下,上港其實做了很多俱樂部想做而未必敢做的事!

相關焦點

  • 上海上港變成上海海港,是雞賊還是機智?還是朝中有人好辦事?
    在這次事情中,也完完全全展現出了中國足球圈子的人間百態,比如有錢任性的上海申花,就免費給申花打廣告了,又比如心高氣傲的北京國安,為了國安這兩個字要跟足協硬槓到底,還比如殺伐果決的山東魯能,為了保住泰山二字讓相關企業改名,還有自作聰明的青島黃海,自以為是中性名的黃海直接被足協給咔嚓了,當然也有大連人這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
  • 上港球迷會聲明:上海海港仍是上港 擦邊球不尊重球迷 不改名就停止...
    網易體育1月16日報導:上海上港更改中性名為上海海港
  • 俱樂部更名五花八門 上港擬用「上海海港」
    最受矚目的是上港,他們擬改名為「上海海港」並已在足協那裡過了關,只待辦完工商手續。魯能改名為「山東泰山」,泰達改名為「天津津門虎」。從職業聯賽的長遠發展來看,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本來是好事,足協的本意也是要推動各俱樂部加強股份制改造,使其不過分依賴於某一家母公司,不至於在母公司遇到經營危機或對足球不再感興趣時,說垮就垮。不過,當前階段,俱樂部都還沒有走到那一步,更名阻力重重。
  • 「上港」換新名,「海港」競逐浪!俱樂部更名背後的那些事……
    中超俱樂部更名工作臨近尾聲,但上港的新隊名卻一直是霧裡看花,保持著神秘色彩。直到昨天,這個名字終於浮出水面,上海上港足球俱樂部將更名為「上海海港足球俱樂部」。只要通過中國足協的最後審核,新賽季「上海海港」就將揚帆起航。從「上港」到「海港」,為何最後它會受到青睞?
  • 廣州日報:上海上港改上海海港等於沒改?
    上海上港俱樂部在中性化命名中將改名「上海海港」,由於簡稱還是「上港」,這也引發了國內媒體和球迷的熱議。對此,《廣州日報》作出犀利點評,上海上港改為「上海海港」等於沒改?
  • 上港改名為上海海航,其他球隊和球迷紛紛不滿,但又無可奈何!
    說起足協逼迫俱樂部改名的新政策,不論是俱樂部還是球迷都是大倒苦水,紛紛通過各種方式表達不滿,但是這一次足協的態度是非常強硬,只要是他們認為不符合規定的俱樂部名稱都必須改,連北京國安、山東魯能、上海申花這些老牌豪門球隊也必須通通改名。
  • 連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上海上港改名上海海港,多半球迷感到失望
    相對於其他球隊球迷和媒體的議論,上海上港改名上海海港,只要自己的球迷接受,相信俱樂部還可以有些成就感。但是沒想到,這處心積慮想出來的名字,連自己的球迷都看不下去了,發出了不同的聲音,而在這不同聲音裡,超過半數的球迷感到接受不了,這就有點尷尬了。
  • 「上海海港」,拗口中藏著小心機,如此改名難言成功
    據上海媒體報導,上港俱樂部證實,「上海海港」這一中性名稱已經通過了中國足協的審批,目前正在進行工商方面的變更手續。之前上港方面曾宣稱,新名稱一定會非常大氣,符合上海的城市地位。但當新名稱面世,總讓人有幾分拗口的感覺。
  • 學上港?有樣學樣!球迷建議青島黃海更名為——青島海港
    都是海港,上港的「上海海港」被足協拍板通過,「青島黃海」這名稱卻被駁回重改,令人相當失望。為此,青島黃海俱樂部不得不繼續為更名而奔波。據媒體的報導,青島黃海更名為「青島人」的機率較大,但球迷卻有不同看法。
  • 上港三大球迷組織發出最強吶喊!誰讓你改的「海港」?
    1月16日,上海紅日球迷會、上海蝙蝠球迷俱樂部、上海光啟球迷會三大上港球迷會,發布聯合聲明。在聲明中,三家俱樂部措辭強烈,表達了自己對於新名字的不滿!這一次自己球迷的不滿,恐怕是最令上港尷尬的,因為他們一直在和足協溝通,但是和自己的球迷、包括自己的媒體都不知道改名的進程,當「上海海港」名字一出後隨即遭到很多全國球迷跑轟,但是都被一一回擊!穩坐釣魚臺,並稱完全合規。但是最終上港自己的球迷實在看不下去了,在關鍵時刻發出最強吶喊! 上港的球迷組織也發出了最後通牒,並希望上港向所有球迷致歉,否則三大組織將暫停一切助威工作!
  • 上海上港擬更名為「上海海港」
    記者12日從上海上港集團足球俱樂部相關人員處獲悉,上海上港集團足球俱樂部擬更名為上海海港足球俱樂部,新名字已提交足協,等待工商部門確認。
  • 球迷媒體等集體紛紛提出質疑,上港上港中性名或重申
    而上海上港引起了很多球迷的巨大爭議。上海上港的新隊名是「上海海港」,這一隊名出爐後立即引起了很多媒體和球迷們的質疑。主要質疑有一下幾點,首先這個中姓名換湯不換藥。嚴重打擦邊球,都在懷疑足協官員給他們開了綠燈。再有,既然上海申花基本是不會改名的,那麼上港直接改成上海隊,豈不是會更代表上海。現在一個海港的名稱,的確有些莫名其妙。何況「港」在上海方言裡可不是那麼好聽。
  • 中超炸開鍋了,廣州恆大獨善其身無是非,上海上港暗渡陳倉惹爭議
    然而,這個時候上海上港殺了進來,又在鍋下添了一把柴。今天下午,知名體育記者徐江率先爆出,上海上港將更名為上海海港/上海海港水手。瞬間中超這鍋油就被燒開了鍋。其他俱樂部的球迷紛紛發表看法,表示上海海港的簡稱無疑就是上港,質疑這樣的備選名根本無法通過足協審核。然而,沒過多久就有圈內人士和《足球報》相繼爆出,中超中甲中乙各俱樂部中性名提報足協的審核表。
  • 保稅物流連線海港與天空 寧波港去年首超上海港
    出口量份額首超上海港  自「海上絲綢之路」起,寧波已從昔日的內河港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綜合性現代化港口,其海港優勢日益突顯。  2008年相關數據表明,寧波口岸外貿出口比例佔全省48.4%,貨櫃出口比例佔全省51.4%,均高於全國第一大港上海港。
  • 奧斯卡是上海上港副總,這條謠言為何還被媒體,球迷反覆提起呢
    因為上海上港的新名稱上海海港通過了審核,很多媒體和球迷紛紛表示不滿,指責其打擦邊球。個人觀點,上海海港俱樂部,這個名字有文化內涵嗎?我覺得沒有,非但不好聽,還不符合體現當地文化傳統的規定。個人對上海海港這個新名稱是真的瞧不起,太俗了,擁有幾萬名員工的大公司,給自己的俱樂部取了這樣一個俗不可耐的名稱,太丟人了。
  • 上港球迷會:希望徵集球迷意見後再決定新隊名 暫停助威工作
    在15日,上港俱樂部發信給上港球迷會(下圖),對此三家上港球迷會聯合致函上港俱樂部,要求俱樂部在廣泛徵集球迷意見後,再決定俱樂部的新名稱。此前上海上港已經完成相關手續,更名為上海海港足球俱樂部。結合1月14日在俱樂部召開的球迷懇談會的相關會議精神,我們對俱樂部工作提出以下意見和建議: 1、對俱樂部註冊的新隊名「上海海港足球俱樂部」持保留意見; 2、希望俱樂部對於改名工作中的流程予以公布,並公開對未讓球迷參與俱樂部中性化更名工作向所有球迷致歉; 3、希望俱樂部在廣泛徵集球迷意見後,再決定俱樂部新隊名。
  • 婚前認清「雞賊男」,卻陷入兩難困境:年齡大了,該不該妥協?
    關注微光,看盡人生百態最近新興起一個詞彙:雞賊男。何謂「雞賊男」?特點就是,總是表現得小氣巴巴,無論大事小情,總會斤斤計較,在金錢上也算計得很清,特別摳門,在感情中極其自私,即便是面對自己的戀人,也是一副摳摳索索的模樣,還美其名曰勤儉持家。如果真的勤儉持家,不會影響到別人的話,節約也是一種傳統美德。
  • 李學凌妥協的背後:YY與騰訊的博弈之道
    2008年,合伙人張雲帆就因與李理念不合,雙方各不妥協,張帶走了多玩*一幫人北上,可算是創辦公司以來最大的危機。 而這一次,李學凌破天荒的妥協,下架了多玩英雄聯盟盒子中的皮膚功能。在筆者記憶裡,這是他首次因外界壓力下架產品功能。
  • 雞為什麼叫? 雞賊「徐扒皮」來了
    雞賊「徐扒皮」來了 2015/10/22 08:51 來源:溫州都市報 編輯:莊越 瀏覽: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