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種科幻電影裡常見,現實中卻無法實現的高科技

2021-01-08 翻車的可達鴨

優秀的科幻電影中,最吸引人的莫過於那些看似接近現實、實際卻很遙遠,即貼近現實、又引人遐思的未來科技。科幻電影裡琳琅滿目的高科技總是令人驚嘆,但是這些高科技產品究竟有沒有可能在未來的一天實現呢?

能量護盾,這是在各種科幻片裡都出現過常見高科技,在能量護盾內可以刀槍不入,但是裡面的人自己的武器卻完全不受到能量護盾的影響。在科幻作品《光暈》中,士官長的雷神錘盔甲上就安裝了一套聖約人的能量護盾,可以阻擋住子彈、等雷子彈或者感染型洪魔。最強大的是這東西還是透明的,完全不會影響視覺觀察!

王大錘之盾

人體冷凍技術,各種科幻電影中太空旅行的必備技術。首先我們得區分開「人體冷凍「與「屍體冷凍」,前者是活著時候冷凍,然後特定時間復活,後者是已經死了,希望以後有起死回生的技術再復活。理論上由於人體裡有太多種不同細胞了,而每種細胞適合的降溫速度不一樣,過快降溫會破壞細胞結構,再者常用的低溫保存劑也是有毒的。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像樹蛙,魚類,線蟲等生物,都可以被高程度冰凍後「復活」。

美國隊長

天基動能武器,《特種部隊:全面反擊》中倫敦再次被摧毀了...默哀...這種武器的原理是在太空軌道上拋擲下一個耐熱金屬棒,依靠重力勢能轉化為的巨大動能,以極高的速度砸入地面並釋放巨大的能量。十分充滿暴力美學的武器。傳說美國想要研製的「上帝之杖」系統就是這樣的武器(應該是謠言)。考慮到能量守恆,送上去花費的能量消耗是極其恐怖的,基本無法實現也沒有價值(還不如運核彈上去)。

天基動能武器

人工重力,是指在太空或自由落體的環境下對地表重力效果的模擬。在科幻電影中,只要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大多數的大型太空飛行器都有一個巨大並旋轉著的輪形結構,這其實是在利用旋轉產生的離心力來製造人工重力。雖然原理簡單,實現起來卻又並不容易,至少目前還沒有實際應用。

人工重力

絕地武士的光劍,要造一把束縛住等離子體的光劍原理上還是勉強說得過去的,就是強磁場束縛離子體。然而,要造兩把互相不能穿透的光劍真的是一籌莫展。只能說我對原力還是一無所知了~

絕地武士

喜歡電影的小夥伴們關注一波哦~小編為你們會為你們帶來更多電影的精彩資訊~麼麼噠~

相關焦點

  • 科幻電影中的「瞬間移動」,人類能實現嗎?
    在很多科幻電影中,我們能看到將人瞬間傳送到另一個地方的場景。一去十萬八千裡,費時幾乎為零,聽起來就很酷啊。那麼,在現實生活中,這個場景能實現嗎?「瞬間傳送」有沒有什麼可靠的技術支持呢?
  • 科幻電影裡的設想實現了嗎?「傻妞」是否激發了你對未來的期待?
    殊不知,那些你曾經認為極其科幻、超前的事情,有些已經成為了現實!《小太陽》《小太陽》是由王敏生執導的科教片,由許多小朋友參加演出。影片講述了一群熱愛科學的小朋友在科學家的幫助下自主研究衛星的故事。這部電影很有想像力,反映了對未來高科技的美好期待!自動駕駛的飛行汽車飛行汽車現在已經取得了很多的成果。
  • 夢想照進現實:科幻電影裡的「機械外骨骼」圖鑑
    機械外骨骼這東西看似神奇,其實很多年前就已經在各類科幻電影裡出現,未來+硬漢+戰爭+外骨骼,幾乎「等於」一部老少鹹宜的科幻大片。穿上鋼鐵戰衣,就能力大無窮並且刀槍不入,雖千軍萬馬不懼,取敵首級如探囊取物。這樣的幻想源於冷兵器時代,古人的盔甲不就是這個設計初衷嗎?只是在科技尚未到達那個高度之前,人類只能幻想,好在電影能逐步完善咱們的夢想。
  • 曲速引擎是科幻?還是現實?
    是一種超光速(faster-than-light, FTL)推進系統,和跳躍引擎、超光速引擎、星際傳送器等設備都是科幻作品中相似但理論不同的常見技術。曲速引擎以在影片《星際旅行》系列電影中最為常見。和其他科幻作品不同,曲速引擎的理論在設定上並不允許在兩點間進行瞬時旅行。
  • 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中,把地球推到其他星系真的可能實現嗎?
    只存在理論上,實際上沒有可能實現! 如果科技足夠發達,達到達到到什麼程度?簡單說就是發達到可以把地球推到另一個星系的程度,那麼地球確實可以被推走!
  • 中國車企關於科幻的夢想,終將隨著icon被照進現實裡
    文|曹江北科幻文學的創意,很大程度上來自於現實生活中科學技術的進步。從這個意義上說,科技創新,是點燃中國科幻的「火石」。正如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所言:「技術進步和經濟崛起讓中國社會每天都在發生新的變化,已成為全世界最具『未來感』的國家,這是科幻產業發展的肥沃土壤,展望未來,中國科幻也將迎來屬於自己的『黃金時代』」。
  • 這些科幻大片裡的未來黑科技正在被實現,還有什麼不可能?
    2018-01-08 17:07:20 來源: 七月桔梗花開 舉報   科幻大片一直吸引著眾多影迷
  • 《流浪地球》中5大高科技產品,有些已經實現,科技改變生活!
    太空服,現有的太空服,即便功能可能沒有流浪地球中那麼豐富,但已經是頂尖科技的凝聚了,差距不會很遠。 流浪地球中的太空服是艙內艙外兩用的;而現階段的太空服艙內、艙外是各一套,太空人分開使用的。艙外太空衣非常臃腫,外觀差別在這方面比較明顯。
  • 科幻電影裡的史詩巨作,一場跨越維度拯救人類的時空旅行
    一度科幻熱來襲,那我們就不得不提一下科幻電影裡的史詩巨作,看了一遍還想重複觀看的《星際穿越》。這樣的電影看一遍下來,會耳目一新,新世界的大門由此打開。這部電影裡最讓人著迷的會是關於跨越維度的時空穿越,劇情之間銜接緊密,科學嚴謹。
  • 這幾部被低估的冷門科幻電影,錯過簡直可惜了
    1.《2001太空漫遊》哲學命題的最佳敘事,形式上和貝拉塔爾的做作法相反,對細節的打磨使片子非常耐看,而且越看越迷人--細節的力量;我想像中只拍城市的楊德昌如果拍科幻題材就是這個樣,一定會將無數理性問題荒誕化升至哲學角度去建構世界。2.《千鈞一髮》雖然是一部關於未來的科幻片,但是整部電影都沉浸在復古的氣氛之中,從帽子到車子。
  • 《黑豹》一部成功的黑人科幻電影!
    之所以給這樣一個定義,是因為在此之前我,很少看到由黑人擔當主演,並且演員絕大部分是黑人的科幻題材電影,之前也僅僅是看過《刀鋒戰士》。當然,或許由於它是漫威的作品,我又格外有了一些偏愛。本來在前面的《美國隊長:內戰》中黑豹就已經有了亮相和彩蛋,儘管沒看到隊長再次亮相,但整部電影的劇情元素設計確實很好的補充了觀眾期待的G點。由振金所引發的一場權力遊戲跌宕起伏,雖然劇本在感情線上依然老套,但與科幻的結合確實是有足夠的亮點。說實話,在北美拿到5億美金的漂亮還是讓我大感意外的,我猜想這應該感謝黑人觀眾的更多支持,以及白人觀眾對於「黑人超級英雄」的好奇和期待。
  • 《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上海堡壘》,中國科幻電影得與失
    商業航天發射,在今天確實已經不是上一輪太空競賽那樣的高科技、高成本,上一點規模的地級市、大公司都可以承擔得起商業航天的發射費用,我們國家自己也有一批民營的商業航天初創公司正在躍躍欲試地加入這一領域。另外還有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小布希、歐巴馬在任期間,美國就在法律、制度上做好了鋪墊,並將在我們這個時代開始發力。
  • 現實中的「神奇動物」
    說到電影《阿凡達》裡那個能飛的神奇動物「伊卡蘭」,相信很多人,都想擁有一隻當作坐騎。那麼電影裡的伊卡蘭在現實中有原型嗎?現實版的「伊卡蘭翼龍」頭部上部平直,下部卻有一個半圓形薄片和一個鉤狀骨脊,此鉤是用來掛喉囊的,這一點和鳥類非常相似,捕食後喉囊可儲存食物,也可以在飛行中保持平衡。翼龍的翅膀也很有特色。它共有四趾,前三趾是活動的,第四趾變成個翅膀,下面附著一個膜,這個膜一直延伸到它腳踝的位置。走路時,翼龍必須要蹺起第四趾,一跳一跳地行進。所以,它的翅膀一旦被劃破,就無法飛翔,也無法捕食,這對它意味著死亡。
  • 影史50部最偉大的科幻電影
    最好的科幻電影將我們帶到了我們自己無法想像的地方,夢想著不可能的未來,這些未來將不可避免地影響著我們自己的技術進步。出色的科幻小說提供了令人嘆為觀止的視覺效果,融合了令人震撼的創意,探索了從人類體驗到人類未來的一切事物。這是一個包含多種內容的類型——從快速、有趣、豐富多彩的太空冒險,到黑暗的反烏託邦悲劇,背景設置在現在、遙遠的未來,甚至是很久以前一個遙遠的星系。
  • 《流浪地球》中的重元素核聚變技術是什麼?現實中能夠實現嗎?
    而且如此多的行星發動機也需要很多燃料才行,這種燃料必然非常常見才行,否則就無法滿足它們的運行。對此,《流浪地球》中也進行了解釋,這些行星發動機都是應用了核聚變,使用的燃料就是地球上非常常見的石頭,只有這種常見的容易處理的石頭才能夠滿足上萬座行星發動機的需求。可能很多人不理解:核聚變使用石頭當燃料?石頭真的可以當燃料產生能量嗎?
  • 5部經典科幻電影安利,最後一部超好看,喜歡的你請不要錯過
    5部經典科幻電影安利,最後一部超好看,喜歡的你請不要錯過Hello大家好,好久沒跟大家聊電影了,身為一個電影迷的小編這幾年可是收納了不少好電影的哦。當然科幻電影也有很多,想必很多人都對這方面的片子感興趣吧,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安利5部經典的科幻系列電影,最後一部超好看,喜歡的你請不要錯過。
  • 科幻電影,湊熱鬧不如打基礎
    在大學導演系教書的王紅衛忽然發現,自己再也無法享受閒暇時光了。伴隨中國電影市場的興起,他開始變得忙碌。一大堆劇本和項目送到他的手上。彼時,他的觀感是一些項目並非能否賺錢的問題,而是連基本的劇作常識都沒有。經過15年的發展,電影項目的常識性錯誤越來越少。直到這兩年,忽然熱起來的科幻電影,又讓他仿佛回到15年前。一切,讓人喜憂參半。
  • [夜讀]蚯蚓幹、蟑螂塊……科幻電影中那些重口味 你想挑戰嗎?
    萬萬沒想到,今年春節的票房黑馬竟然是一部科幻災難片《流浪地球》。地球去流浪,人類的口味也變得奇怪。片中蚯蚓幹出現多次,新上市的榴槤味蚯蚓幹,爺爺試圖收買看守人員時送上的精緻禮盒竟然也是「陳年蚯蚓幹」,由此可以看出,蚯蚓幹是《流浪地球》中地下城居民的主食。
  • 2018年度十佳科幻電影推薦
    技術前瞻性 ★★★☆ 既然是科幻電影,那就一定繞不開未來的技術,所以番薯哥從來不看什麼魔幻電影,因為我認為那都不能算科幻電影,本片展示的主要是克隆和大腦移植這兩大方面的技術,克隆技術自不必說,已經是研究了很多年的技術,而且現實中也已經有克隆動物誕生,影視劇也拍了不少,不算新,番薯哥想著重說一下另一項技術——大腦移植或者說是意識的移植,男主在片中主攻的就是這個方向,只不過他是要把還沒死透的大腦移植到機器人軀體中
  • 10年前的今天,史上最高分科幻電影上映了
    人在那裡極易迷失,分不清夢境與現實。意志不夠堅定的人甚至會在那裡蹉跎到老,(現實中)再也無法醒來。 此外,鎮定劑有副作用,會讓人不管在前面哪一層夢境中死去,都直接掉進第四層迷失域。在迷失域裡,可以連墜四次或通過自殺在現實中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