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駙馬墳」卻埋著帝王,還發現一面鏡子,專家:「禁止出國」展覽

2021-01-09 小敏講史

若是說起春秋戰國時期,現在的人們對其最深的影響,就是這段時期是我國第一個出現的亂世時期,也是我國思想發展,最為快速和齊全的時期。而戰爭一向來都是科技的催化劑,因此很大程度上,在這段時期中出名的諸侯國,或多或少都有著超強的實力。

而對於其中較為強盛的齊國來說,其軍隊和經濟文化,在數百年間在各國裡都稱得上是頂尖的。若是讓考古學家們來說的話,齊國對後世影響最深的,還得數在古墓中出品的古銅鏡。這個古銅鏡的工藝水平也就超越了當時的科技水平,更稀奇的還是它是從一個埋葬於駙馬墳的帝王墓室中出土的,被專家列為禁止出境的文物之一。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人們在擴建膠濟鐵路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一座上古的墳墓。 在考古學家趕到之後,從當地的老人口中,得知了這座墳墓很有可能是上古時期的一個駙馬墳。一開始專家們也是這麼認為的,但是隨著研究的開展,裡面出土的文物和陪葬品的數量,讓這個說法越來越站不住腳。

專家們認為,這很有可能不是駙馬墳,墓主人的身份還需要仔細研究。因為主墓室還沒挖到的時候,考古隊就發現了將近上千件文物,還有五個陪葬坑。這種規模,很明顯不是一個駙馬能有的。在對古墓的年代和文物的造型進行研究之後,考古隊認為這是齊國某個君主的墳墓。若是按照史料的記載,齊國的第一代國君,很有可能就是傳說中的姜子牙,而其後強盛的齊國在墓葬文化上,也是頗具盛名的。

但是這裡面的文物,有一面鏡子引起了專家們的注意。在墓中出土的這面鏡子,可以說將齊國的強盛從側面表達得淋漓盡致。專家們根據其造型稱為「龍紋矩形銅鏡」。其高大一米二,重量更是有著百斤以上,但是驚奇的是,它的厚度卻只有一釐米左右。這長寬高的差別,可以說讓專家們深感興趣,甚至還有人將其稱為「超前科技」。

因為按照戰國時期的科技水平,像這種程度的鏡子,按理來說是根本不可能製作出來的,但是它就這樣出現在古墓當中,可以說是讓專家們疑惑不解。要知道根據史料來看,直到秦朝時期,才在真正意義上,出現了銅鏡。在此之前,一般人都是用水這種東西來充當鏡子的。可這面銅鏡出現的時間,卻遠早於秦朝,很可能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銅鏡。

可就算在秦漢時期,因為是用青銅器打造出來的東西,哪怕是帝王使用的鏡子,也是相當厚重的,並且因為那個時代的工藝技術還不是很成熟。所以青銅鏡如果變大的話,不僅難以給鏡面拋光,也難以控制鏡子的完整度。

因此,在出土的秦漢時期青銅鏡文物中,很多時候出現的都是小型手持的設計。但是以龍紋銅鏡的大小來看,這個高度遠比一般的鏡子大得多,其用途很有可能是作為穿衣鏡供君主使用的。而且因為厚度上只有一釐米,若是以現代的工藝技術還說得過去,但是在兩千多年前出現的話,就能證明在當時,齊國的工匠所擁有的工業技術,或許已經達到了當時世界的巔峰水平了。畢竟要控制好鏡子的厚度和鏡面的清晰度,這種技術難度是隨著材料的材質而變化的。

專家為此還親自找來了專業人士,做了許多實驗。實驗證明若是想要將龍紋銅鏡再一次仿製出來的話,以一樣的材料和造型來說,哪怕是用了現代發達的技術,不管怎麼控制,都很難將鏡子的厚度,控制在一釐米之內。而且因為在銅鏡的背後,還有工匠們雕刻的複雜繁瑣的花紋,因此想要保持銅鏡不斷裂的話,其難度是很高的。除此之外,在古代究竟是如何,將這個一米二的銅鏡的鏡面進行拋光的,目前還是個迷。畢竟用上了現代科技,專家們都不敢保證能完好無損製作出來,這種光滑的鏡面。

也正是因為這個銅鏡上,存在著非常多的謎團,製作工藝上,也有著很高的技術難度。所以專家們才認為,這個是不該出現在兩千年前的「超前科技」。當然,對銅鏡研究得越深,其身上就有越多的謎團。直到現在,無論是考古學家還是文物修復的專家,都一直沒有搞清楚,這面銅鏡究竟是怎麼做出來的。

參考資料:《春秋》、《漢史》。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駙馬墳」卻埋著帝王,阻擋鐵路修建,出土一鏡子卻禁止出國展覽
    ,那麼他們會告訴你齊國的強大體現在一面鏡子上,這就很讓人納悶了,一面鏡子怎麼就能夠體現出一個國家的強大了呢?因為這面鏡子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古銅鏡,這不僅僅是一面鏡子這麼簡單,這是古人智慧與技術的體現,而且其本身更是被列為「禁止出國(境)展覽」的國家級文物。
  • 雲南出土的古代「儲錢罐」,卻讓專家看得心中發寒:禁止出國展覽
    考古人員1955年在雲南省晉寧石寨山的考古發現了一件高三十八釐米,蓋直徑三十釐米的青銅器,根據專家的經驗判斷這是一件銅鼓形貯貝器,相當於古代的存錢罐,然後考古專家仔細看到這件青銅器的蓋子時,蓋子上的東西讓他心中發寒。蓋子上面栩栩如生的有52個青銅小人和一頭豬,一條犬。也許有人要說了,這有什麼恐怖的呀?
  • 兵馬俑中一張詭異的臉,考古家至今無法解釋,被國家禁止出國展覽
    兵馬俑中一張詭異的臉,考古家至今無法解釋,被國家禁止出國展覽 早在1978年,法國前總統席哈克就對它冠以第八大奇蹟的稱號,還說沒看過兵馬俑的話不算到過中國。還有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更是5次參觀兵馬俑。兵馬俑的價值彌足珍貴,為了讓更多外國友人一睹兵馬俑的風採,除了歡迎外國遊客前來參觀,中國也不吝於將兵馬俑帶到國外進行展示,每一次都無一例外地引發轟動,收穫外國人的高度讚譽。
  • 兵馬俑中,有一張連專家都無法解釋的「臉」,現在禁止出國展覽
    如今,專家們依舊在研究著兵馬俑,其中文官、武士、將軍、跪射和馬都蘊藏著豐富的探索內涵。它們活靈活現,精緻無比,更是代表了傳統的中國人民擁有著難以想像的智慧。壯觀美麗的兵馬俑,是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一份寶貴的財富,也是歷史發展的一種見證。據說兵馬俑在千年之前,隱藏於地下時是存在顏色的,但一經出土,已因氧化不幸更換成灰色。對此,專家們進行了真實地復原,顏色多為肉粉色與粉紅色。
  • 兵馬俑中一張詭異的臉,專家至今難以解釋,現已被禁止出境展覽
    兵馬俑中,有一張連專家都無法解釋的「臉」,如今禁止出國參展現在國外的人只要一提及中國,都覺得中國是非常神秘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這上下5000年的歷史裡,也流傳了很多的古典書籍。在公元1962年的時候,秦始皇陵被挖掘出來,隨著時間慢慢的推移,大家發現兵馬俑挖掘出來的是越來越多,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一尊特別的兵馬俑出現在了大家的眼前。首先這個兵馬俑的姿勢和其他的完全不一樣,其他的兵馬俑都是站著的,但是唯獨他是一個跪狀的人俑,這還不稀奇,畢竟雖然這樣的人俑很少見,但是還是有的。可是這尊兵馬俑最獨特的地方就是,他的臉居然是綠色的,所以大家都把它稱之為綠臉人俑。
  • 王的男人:帝王的另一面鏡子
    [摘要]糊塗或霸道的帝王,男寵必恃寵生嬌、飛揚跋扈;昏庸無能的帝王,男寵常得以封侯拜相、顛倒朝政;相對賢明開通的帝王,男寵也多是小心翼翼、夾著尾巴做人。常有人說,「如今好男人都有男朋友了。」只不過他們與帝王之間的感情能否稱為「戀情」,就很可推敲了。先從開國皇帝說起。黥布謀反時,劉邦一度病得很厲害,不想見人,也禁止群臣探視;還是樊噲牛,排闥直入,大臣們在後面跟著。只見劉邦枕在一個宦者身上躺著呢。樊噲哭著說,大家聽說你病了,都很擔心你呢,沒想到你和一個宦者躲在這裡玩兒了!你忘了趙高的事了嗎?劉邦不好生氣,就笑著起來了。
  • 這件文物是國寶中的國寶,上交者獲獎五雙手套,現被禁止出國展出
    為保護這些珍貴的文物,2002年我國還制定了一系列「禁止出國展覽文物」的清單,今天我們要講的鸛魚石斧圖罐,也是其中的「禁止出國展覽文物」,所幸從一開始就得到很好的保護,沒有受到任何損害。1979年,在河南臨汝發現了一隻陶缸,這是一位名叫李建安的彩繪鸛魚石斧。
  • 訪談︱霍宏偉:歷史是一面鏡子,鏡子是一段凝固的歷史
    隋末唐初王度撰寫的小說《古鏡記》,敘述了一面寶鏡去災滅邪、除掉精怪的十八個神奇故事。唐人小說《聶隱娘傳》中的女主角聶隱娘,主動嫁給了磨鏡少年。這篇小說還被今人成功改編成古裝題材的文藝武俠片,改名為《刺客聶隱娘》,於2015年搬上了銀幕。唐代小說《敬元穎》則將故事發生地點安排在天寶年間東都洛陽城洛北裡坊區清化坊的一眼水井中,來自金陵的陳仲躬讓兩人入井,從井底淘出一面古鏡。
  • 唐太宗需要魏徵這面鏡子,你也需要一面鏡子,才能照清自己的模樣
    所以能找到一面代表客觀的鏡子,來分析事情的真相,以省自身,就非常的重要了。在魏徵得了重病,在家臥床不起的時候,不僅派太醫去給他治病,贈送名貴的藥材,還和太子一起前去探望他,在魏徵去世了以後,又讓百官出席他的葬禮。可見唐太宗對他的器重,他曾滿懷憂傷地對身邊的大臣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徵死去了,唐太宗也失去了一面絕好的鏡子。
  • Fendou還想帶一面鏡子,七龍珠出現了
    考試相關項目顧先生希望你不要帶任何與考試無關的東西,這是防止作弊的一種方法,雖然查有一點很麻煩,但顧老師還是遵循嚴格遵守為師的原則,認真檢查學生的每一個口袋,這時,高茜告訴顧先生他帶來了一個小鏡子。我也想帶一面鏡子如果你自動說明情況挺好,顧先生也可以省去很多查的麻煩,而且高茜還是個女孩,所以查起來很不方便,高茜先生還明智地向顧先生解釋了自己的情況,原來,這面鏡子可以讓高茜感到自信,讓她時刻保持良好的狀態。鏡子不在違法物品清單上,所以顧先生同意了。在奮豆看到後,他很快向和古老師說出了他的要求。
  • 僅一幅畫裡就有1286匹,被禁止出國展覽
    可見其技藝之高超,當年他更是在一幅畫裡,描繪出上千匹姿態各異的馬兒,如今此畫已被列入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內,今天,我們便來說說這位大師的傳奇人生以及他的優秀作品
  • 民間發現一面「照妖鏡」,詭異現象令人震撼,專家:古代黑科技
    誰說古人就一定比我們現代人要笨呢,其實這絕對不一定,在當下考古工作中發現了太多令世人震撼的古文物,它們的發現讓我們極為的震撼,因為真的是無法想像古人能製作出如此「黑科技」文物,很多時候就連現代的科技都無法去解釋,甚至是複製都很難。
  • 四川有一座山終年冒寒氣,村民都不敢靠近,專家:山裡埋著皇帝
    我國擁有上下5000多年的歷史,曾經出現了很多的王孫貴族,這些人對於自己的身後事都非常的重視,甚至不惜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為自己修建陵墓,所以在我國的領土當中,很可能在某一個不為人知的角落裡面就埋藏著一個古代時期的陵墓,甚至還可能在一個比較繁華的地方,只不過被上面的建築掩蓋住了。
  • 海昏侯墓中為何會有一面鏡子
    海昏侯墓共出土一萬多件珍貴文物,其中還有一面精美的銘文銅鏡。這是一面什麼樣的鏡子?古人為何要在墓中放面鏡子作為隨葬品?沒發明鏡子前怎麼照面「觀容」?「仲尼說」提出「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從美學角度來看,鏡子是人類有了審美意識之後的產物,其實,鏡子的出現最早應是看清自己的需要。在鏡子沒發明前人們是如何照面「觀容」的?
  • 這張兵馬俑的臉受世界矚目,暗藏秘密至今無解,現已禁止出國展覽
    總之對於這個奇特的兵馬俑一直以來爭論不休卻沒有一個十分確切的答案,以至於因為它的這個獨特性,被禁止出國展覽了。如果有想看這個兵馬俑的朋友可以自己前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觀看,或許能夠有不一樣的發現。
  • 時隔十年,85歲的義大利老人重返中國只為砸碎一面鏡子
    帶著他最新的創作,同時砸碎了一面鏡子。在作品前的米開朗基羅·皮斯特萊託 尊敬 Il 2016年 鏡子,著色木頭和鍍金邊框 23件,每件250 x 150 釐米,圖片提供:常青畫廊,聖吉米納諾/北京/穆林/哈瓦那米開朗基羅·皮斯特萊託(Michelangelo Pistoletto )出生在一個有著濃厚藝術氛圍的家庭。
  • 銅鏡漢代時也曾被山寨,宋代鏡子坊已有「打假」意識
    而此次展覽中也有一面銅鏡,穿越兩千年的時光,祝福「中國大寧」。這就是國寶級重器:西漢「中國大寧」瑞獸博局紋鎏金銅鏡。專家考證認為,「中國」二字應該是指大漢王朝。當時,匈奴入侵和諸侯內亂讓人民飽受戰亂之苦。而銅鏡上的銘文「中國大寧」四個字,就表達了對和平的祈願以及人民希望國家安寧、子孫昌盛的美好願望。除了這面「中國大寧」銅鏡外,還有不少西漢銅鏡也「有話要說」。在一面西漢草葉紋銅鏡上,銘文鑄有「見日之光、長毋相忘」。這大概是西漢青年男女的「愛情誓言」,它不禁讓人遐想,鏡子背後該有怎樣一段浪漫故事?
  • 3個小學生誤闖千年古塔,意外發現一件國寶,如今被禁止出國展覽
    不過,也有一些從未重見天日的寶物,藏在不為人知的角落等待今人發現。今天,筆者要給大家說的就是這樣一件國寶級的文物。 這件文物是現今蘇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估值高達50億,如今已被專項保護,禁止出境展覽。這裡,筆者賣個關子,我們先來看看它的發現過程。
  • 東北有一座奇山,百年來寸草不生,專家勘察後:下面是一位大人物
    此山位於遼寧省北票市西官營鎮饅頭溝村,在那個科技落後的年代,饅頭溝村的村民們當然不曉得為啥這山頭常年寸草不生,只知道老一輩說:「這山裡埋著一位了不起的將軍,鳥獸都不敢來此處,樹木也不能在此生長
  • 《我的世界》遊戲裡面沒有鏡子,那我就教你建造一面鏡子!
    在我的世界裡有很多建築大神建造過很多超級棒的內飾,但是卡特曼發現沒有人製作鏡子,但是你們要知道卡特曼作為超級帥氣的男神,沒有鏡子可怎麼辦啊?畢竟在MC裡我是最帥的男人啊!看不到自己帥氣的臉龐,我會焦慮的!那麼卡特曼今天就想在MC裡面能不能建造一面鏡子呢?想製造鏡子就要了解MC裡面玻璃的特性,在MC的鏡子是不會反光的。只有透明狀,何為透明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