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懸賞錐蝽蟲只為調查傳染源 專家:我國尚無病例

2021-01-08 網易新聞

2018-07-10 07:51:55 來源: 中國之聲

舉報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7月5號,廣州市疾控中心通過公眾號推送文章,以每隻8元的價格全城懸賞,請市民幫忙尋找一種叫做錐蝽的昆蟲。錐蝽會叮咬人的面部,可能存在著傳播美洲錐蟲病的風險,由於美洲錐蟲病目前確診率低、沒有疫苗可以預防,因此有學者把這種病稱為「新型愛滋病」。

此後,廣州市疾控中心對本次懸賞捕捉錐蝽進行了進一步解釋,找錐蝽的目的是為了檢測本地錐蝽是否攜帶有病原體錐蟲。那麼,美洲錐蟲病是不是如學者所說那麼嚴重?又該如何防護呢?


專家闢謠:美洲錐蟲病與愛滋病有本質區別

錐蝽,因頭部狹長似錐而得名。成蟲體長25mm左右,橢圓形,尾部尖或平,色黑或暗褐,腹部側緣有紅或黃斑。在廣州俗稱「木蝨王」。2016年,在臨近廣州的順德,發生一起錐蝽叮咬人事件,經調查,這是在順德首次發現並記錄紅帶錐蝽。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防治專家鄧卓暉主任醫師告訴記者,錐蝽的若蟲和成蟲均吸食人血,它喜歡叮咬人的面部,傳播美洲錐蟲病,目前全世界估計約有600萬至700萬人感染。

鄧卓暉介紹:「它主要流行於拉丁美洲國家,因為它會引起心臟、消化道、外部神經系統的改變,病死率比較高,它是拉丁美洲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為什麼會引起關注,是因為全球經濟一體化,人口的流動也頻繁了,在美洲有所擴散,往歐洲、西班牙地區還有日本地區擴散。」

美洲錐蟲病隱匿性非常強,人類感染後不容易被發現,如沒能及時治療,將對人類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危及生命。由於這病確診率低,無疫苗可以預防,並且到病程晚期沒有特效的藥物,因此,有學者把它稱為「新型愛滋病」。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防治專家鄧卓暉主任醫師認為,美洲錐蟲病與愛滋病有本質的區別,兩者病原體不同,愛滋病是病毒感染,美洲錐蟲病是感染克氏錐蟲。

「一篇文章裡面一個學者說是『新型愛滋病』,他原來的出發點是想引起大家對每周錐蟲病的重視。但是把美洲錐蟲病和愛滋病放在一起比較,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愛滋病是通過血液、輸血、性傳播、吸毒等途徑,而這個病是寄生蟲病,主要是通過錐蝽咬、糞便傳播的途徑。」鄧卓暉解釋到。


專家提醒:市民應加強防護,但無需太恐慌

錐蟲病傳染源一旦輸入,極有可能造成本地傳播。廣州市疾控中心在公眾號中發文表示,此次全城懸賞尋找錐蝽,是為了清晰了解中國的情況,配合相應的措施,防患於未然。此項調查工作由中國疾控中心主持,廣州市是廣東省的其中一個調查點。此外,錐蝽只是錐蟲病的傳播媒介,並不代表所有錐蝽都攜帶錐蟲,在非流行區被它咬一口也不一定有問題,公眾無需過於緊張。

鄧卓暉表示:「在我們國家來說,我們是非流行區,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收到輸入性美洲錐蟲病的病例報告,市民無需太恐慌。」


廣州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本次調查工作限定在廣州地區,只接受廣州市11個區的樣品,捕捉錐蝽及檢測工作,截止時間為2018年7月31日。捕錐蝽時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避免用手直接捕捉。可用礦泉水瓶或其他帶蓋容器裝好,記好採集時間和地點,記好採集時間和地點,聯繫所在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此項工作的人員。

專家同時提醒,平日要做好自我防護,避免被錐蝽叮咬所導致的皮炎甚至強烈的過敏反應:「居家最好安裝紗門紗窗,晚上陽臺的燈少開,因為它夜間出來活動,它有趨光性,如果開燈容易把他吸引進來,另外一個是改善居住條件和房屋結構,特別是建築物的牆面塗石灰塗料,或者可以在室內噴灑殺蟲劑,第三個是外出野外活動個人要注意穿長衣長褲加強保護。」

7月10日上午,廣州市疾控中心相關專家將向媒體公布尋找錐蝽的情況,中國之聲記者將持續關注。

本文來源:中國之聲 責任編輯: 羅嘉珍_NBJS6445

相關焦點

  • 廣西:懸賞令掀起"抓蟲熱" 多地有錐蝽蟲出沒(圖)
    自治區疾控中心供圖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雷倩倩  近日,一則關於錐蝽蟲的文章在網上流傳並引發關注。該網文稱,一種名為錐蝽的小蟲會傳播「新型愛滋病」,目前廣州正以每隻8元的賞金「捉拿」這種小蟲。近日,自治區疾控中心也接到數起針對錐蝽蟲的健康諮詢電話。這種小蟲究竟是何物種?真有那麼可怕嗎?
  • 廣州懸賞全城抓蟲真相:錐蝽傳播的不是愛滋病,尋找只為調查
    廣州懸賞全城抓蟲真相:錐蝽傳播的不是愛滋病,尋找只為調查 2018-07-08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隻被懸賞8元的錐蝽會傳播「新型愛滋病」?
    vid=523806   這隻被懸賞8元的錐蝽會傳播「新型愛滋病」?  廣州市疾控專家:美洲錐蟲病的這種稱呼只是比喻說法,我國尚無相關病例  近日,一種名為「錐蝽」(廣州俗稱「木蝨王」)的小蟲子刷爆了廣州人的朋友圈,甚至上了全國新聞熱搜。起因是7月5日廣州市疾控中心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布的「懸賞尋蟲」推文。
  • 日本首次報告寵物犬確診 政府:尚無證據狗會成為傳染源
    據日本《讀賣新聞》3日報導,從4月下旬開始,日本寵物保險公司「anicom」推出一項服務,為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免費提供寵物託管,截至目前已接手42隻寵物,包括狗、貓和兔子等。anicom對這些寵物進行了多次檢測,其中兩隻狗的檢測結果呈陽性,但健康狀況良好,其中一隻已經轉陰。託管所的工作人員和其他寵物也接受了檢測,結果均呈陰性。
  • 梅州夫妻在家發現錐蝽蟲被嚇懵,專家:不要慌
    原來,黃先生定眼一看,認出了浴室裡的蟲子竟是前一段時間,被廣州市疾控中心網上「通緝」的錐蝽蟲。黃先生的妻子說,拿出手機認證對比圖片,出現在廁所的蟲子極像一種叫「錐蝽蟲」,被咬後還極有可能得新型的愛滋病。
  • 日本首次報告寵物犬確診新冠 政府:尚無證據狗會成為傳染源
    【日本首次報告寵物犬確診新冠 政府:尚無證據狗會成為傳染源】日本的一家寵物保險公司3日表示,兩隻寵物犬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這是日本國內首次報告寵物感染新冠病毒。兩隻寵物犬各自的主人此前也已經確診。報導稱,世界範圍內,美國、比利時和香港等地已出現寵物確診病例,大多數症狀較輕,傳染源可能是人類。疫情期間,由於有謠言稱寵物會傳播新冠病毒等原因,巴西的寵物棄養數增加了五倍。
  • 鼠類為疫病傳染源 專家警示小心「貪嘴」中毒(圖)
    記者在採訪時,見有市民在鼠籠裡挑選了3隻讓商販幫忙宰殺褪毛。有人視老鼠肉為美味,還有人把蛇和貓肉及木蟲看做是美食。冬季,為了儲存熱量,記者見也有市民經常購買蛇與貓來補充能量。在菜市場,宰殺好的貓肉每公斤賣22元,售價比一些家禽還要貴,而一籠籠關養待宰殺銷售的貓,數量絲毫不輸給待售的兔子和鵝。同樣,在水街和淡村市場還有商販在專門銷售活蟲和冷藏在冰櫃裡的冰凍木蟲。
  • 如何看待武漢5天新增6例門診病例?
    受訪專家強調,當下要對新增門診病例做好流行病學調查,只要保持警惕,堵住漏洞,疫情便不容易出現反覆。  5天新增6例門診病例  記者梳理發現,3月13日至17日這5天裡,武漢共新增來自門診的病例6例,其中13日1例、14日1例、15日2例、16日1例、17日1例;涉及武漢江漢區、洪山區、武昌區等區域。
  • 廣州發現兩例登革熱病例 為2016廣州次發現
    廣州報告今年兩例登革熱本地感染病例  昨天下午,廣州市疾控中心有關負責人向媒體通報:6月10日和12日,廣州分別報告今年首例和第二例確診的登革熱本地感染病例,發生時間較去年晚2個月。而近期監測顯示,廣州蚊媒密度持續處於較高水平,易發生蚊媒傳播傳染病。
  • 半數人都受真菌病困擾 足療美甲成主要傳染源
    春雨綿綿,氣溫漸高,在這個淺部真菌病高發季節,專家提醒,足療、美甲、運動損傷已成為淺部真菌病的主要傳染源,一旦感染了腳氣、灰指甲等淺部真菌病,千萬不要去足療店等非醫療機構盲目治療或自行用藥,應儘早去正規醫院做規範化對症治療才能斬草除根,且抗真菌用藥一般不能少於一個月。
  • 廣州懸賞捉蟲8元一隻!被這種蟲子咬了要小心了
    其實被某些蟲子叮咬還真的不能開玩笑,這不,最近廣州就全城懸賞捉拿一種蟲子,據說是因為被這種蟲子叮咬後,會得「新型愛滋病」!真有這麼恐怖嗎?懸賞捉蟲8元一隻,呼籲市民趕緊行動起來,您沒有聽錯,這就是最近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起的一場「捉蟲行動」,而被全城搜捕的蟲子,就是這種...
  • 疾控專家:石家莊和邢臺兩病例病毒可能起源於俄羅斯毒株
    兩地的流行病學調查和溯源工作進展也備受外界關注。1月6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周報(英文)》在線發文稱,疾控工作人員對1月2日在石家莊和邢臺兩例新冠肺炎病例樣品進行基因測序發現,這兩例病例很可能是同一來源。通過與全球公開數據比對,兩病例的病毒可能起源於俄羅斯。如果病毒是境外輸入的,那是通過何種方式入境,又是通過什麼介質進行傳播的呢?
  • 河南這種病毒感染者增多 尚無特效藥
    (原標題:河南這種病毒感染者增多 尚無特效藥)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 這個地方捉1隻獎8元
    >全程懸賞捉拿的錐蝽究竟是什麼東東?2016年,廣州順德發生一起錐蝽咬人事件,由於錐蝽是美洲錐蟲病的傳播媒介,而美洲錐蟲病對人類危害極大。不過目前我國還沒有美洲錐蟲病的病例報告。感染後分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為最初感染後持續的兩個月左右。此時有大量寄生蟲隨血液循環,但多數病例無症狀或症狀溫和且無特異性。在被錐蝽叮咬的不足50%的人群中,最早出現的典型體徵是皮膚損傷或一側眼瞼青紫腫脹。
  • 衢州發現輸入性登革熱病例 我省存在引起本地暴發的風險
    疫情最為嚴重的是省會廣州,確診病例已突破2萬例,達到20788例,佛山和中山分別為2176例和352例緊隨其後。全省死亡6人,其中廣州5人,佛山1人。  疾控專家提醒,國慶節期間去廣東及東南亞等地回來後,若出現發燒、皮疹、四肢痛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並告知醫生此前的生活軌跡。
  • ...肺炎傳染源引關注 醫務工作者:冠狀病毒可感染多種哺乳動物及鳥類
    每經記者:宋思艱 實習記者:梁梟 每經編輯:陳俊傑 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發現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造成武漢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 廣州疾控中心:每隻懸賞8元的「奪命」錐蝽不可怕 國內染病率低
    【解說】  7月5日,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網絡上發布文章,呼籲當地民眾捕捉一種名為錐蝽的蟲子,而且以每隻8元的懸賞金提供獎勵。據稱,這種昆蟲會傳播「新型愛滋病」。一時間,文章引發大量的轉發和關注。  7月10日,記者來到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一步了解情況。
  • 廣州大學城集體中毒「元兇」為腸炎沙門氏菌
    新華網廣州4月18日電(記者楊霞)導致廣州大學城多名學生集體食物中毒的原因查明,廣東省疾控中心經調查和檢驗,18日上午得出結果,導致此次中毒的病原體為腸炎沙門氏菌。  4月12日晚上,廣州中醫藥大學發生了學生急性群體性胃腸炎事件,懷疑為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