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村越來越好,很多人離開城市回到家鄉,打算發展自己的事業,但社會上眾多行業裡面,好幹的也沒幾個,因此為了降低風險,很多人都會把養殖放在首位,但農村養豬場、養羊場太多了,在競爭方面沒優勢,為了另闢蹊徑,一些人會選擇養殖小眾動物,其中兔子就是一種。
對鄉鎮養殖行業熟悉的人都知道,養兔子利潤很高,有人就曾計算過如果養100隻母兔子,一年下來差不多利潤在5萬左右。下面咱們就詳細計算機算。首先兔子是一種雙子宮動物,擁有非常發達的生育系統,但為了長久利益,養兔場一般只讓兔子一年產5-7胎,一胎7、8隻,再加上成活率大概在90%左右,所以一年下來共產出約3000隻兔子。
除此之外草料費、預防疾病、母兔折舊費、基建等支出差不多在35000元左右。而在市場上兔子一斤在8塊左右,所以總共下來的利潤3000隻×16元每公斤×2公斤每隻=96000塊錢。再減去35000的各種費用,最後的利潤在61000塊左右。由此可見,養殖兔子的利潤還是非常可觀的。
但是養兔子的農民為啥這麼少呢?首先呢,飼養兔子對農民養殖戶的專業知識要求比較高,像兔子的食物不能太過單一、兔子喜歡晚上進食,白天不要餵太飽,晚上可以多餵點、兔子喝的水要勤更換、幼年兔子跟成年兔子飼料也不同。這些專業性很強的知識,如果不懂,那會造成很大的損失。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跑得比兔子還快」,來形容人膽小怕事,這也間接反映了兔子性格膽小,有時候就連飼養員在給兔子餵食時,稍微弄大點響聲,就會導致兔子驚慌失措,在2017年江蘇某村莊就出現類似的情況,一戶人家放炮,導致鄰居養的兔子,大規模死亡,最後鑑定結果是因炮聲驚嚇過度死亡。還有一點就是兔子糞便氣味難聞,也會導致鄰裡關係不和。
農村養兔子不多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銷售渠道問題,兔肉不像豬、羊、牛肉那麼普遍,所以註定其拓寬渠道有很大困難性。所以一些兔商再跟養殖戶打交道時,總會可以壓價,因為知道養殖戶沒有銷售渠道,所以最後導致農民掙不到錢,時間長了就更加沒人大規模飼養兔子了。
所以,在農村想通過養兔子來掙錢的農民,起碼要做到以下3點,具備專業知識,找到安靜環境,有銷售渠道。如果你不具備這些情況,最好還是別養兔子,免得出現損失。朋友們,你身邊有以飼養兔子為生的人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