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觀復博物館的5件鎮館之寶,件件都價值上億,不可不看

2021-01-13 馬爺說古

馬未都:觀復博物館的5件鎮館之寶,件件都價值上億,不可不看

眾所周知,馬未都是觀復博物館的創始人,當年他為了成立觀復博物館可謂是東奔西跑,在他的努力下,這個全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終於被批准成立,第二年博物館就正式對外開放,當時的展廳面積只有400多平米,經過數次搬遷後,如今的觀復博物館已經是一個總佔地8畝,藏品逾千件的大型博物館了。

這家博物館的名字也是馬未都親自起的,所謂觀復,是出自《道德經》之中的一句話,意思就是萬物回歸本真,需要一遍一遍的認真觀看。

一開始的時候,觀復博物館並不出名,去看的人也不多,不過隨著馬未都登上百家講壇,屢屢現身在各類節目,觀復博物館也隨之揚名,如今觀復博物館足以做到自給自足,甚至有時候還能有盈餘,這在私人博物館中可是非常少見的。

馬未都也曾在節目中不止一次的提到他的博物館,不過裡面藏品千件,究竟哪些是馬未都最喜歡,又有哪些是最珍貴的呢?馬未都對這個問題也曾做過回答,他說:要說喜歡,博物館裡的每一件我都很喜歡,不過要是論珍貴,那這5件絕對是極為罕見的寶物,足以稱得上是觀復的鎮館之寶。

第一件:宋磁州窯的梅瓶

這件藏品放在全世界任何一家博物館內,都足以稱得上是珍寶級的藏品,它是目前已知的磁州窯最傑出的作品,而且磁州窯的東西極少,能夠保存完整的更是少之又少,歷經了千年滄桑,如今它在觀復靜靜待著,向人訴說那千年的風霜。

第二件:乾隆官窯粉彩大瓶

這件藏品很珍貴,珍貴到全世界只有3件,法國吉美博物館(世界知名的博物館)一件,故宮一件,還有最後一件,則是在觀復博物館中,它代表了我國陶瓷歷史上的最高工藝水平,若是馬未都捨得拿出去賣,恐怕它的價格足以讓所有人瞠目結舌。

第三件:寶座

寶座本身不稀奇,稀奇的是它是皇帝的寶座,而且還是在故宮裡流出來的,這種東西在民間幾乎沒有,因為它太重,沒人願意搬它,所以除了故宮,恐怕也只有馬未都這裡才能看得到了。

第四件:黃花梨百寶嵌龍床

這件珍貴在它的木材,是極品的海南黃花梨,不僅木材珍貴,上面的花紋也是極為少見,再加上大師級的雕刻,使得這件寶物大氣又不失細緻,堪稱龍床之中的極品。

第五件:《三國演義》隔扇

民間的隔扇,大多繪製一些山水,而這個隔扇,則是罕見的繪製了三國演義的202個人物,人物栩栩如生,內容也極為豐富,更為罕見的是,這套隔扇是全套的,一個不少,其珍貴程度可想而知。

馬未都曾開玩笑的說過:觀復裡面東西這麼多,要是我捨得賣,件件都得是天價,不過大家都知道,馬未都愛文物勝過金錢,花錢撿漏他願意,要是從他手裡拿文物,那可真是要了他的命咯。

相關焦點

  • 觀復博物館鎮館之寶,被馬未都稱「天下第一床」的明式家具!
    觀復博物館鎮館之寶,被馬未都稱「天下第一床」的明式家具!在觀復博物館中有幾件鎮館之寶,其中一件就是這個「天下第一床」。馬未都曾在節目中分享道,他在觀復博物館中有一張晚明時期的黃花梨百寶嵌羅漢床,號稱「天下第一床」,是目前能見到的最大的一隻黃花梨百寶嵌大床。
  • 馬未都:我的觀復博物館,和我的「觀復貓」
    許多人知道他熟悉他,可能是因為他的一檔收藏類節目:《收藏馬未都》,也可能是因為他的博物館:觀復博物館。但今天我們要講的,不是馬未都那些珍貴的藏品,而是他的觀復博物館裡的,那些貓兒!馬未都和「黑包包」觀復博物館坐落在首都北京的五環外,這是全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
  • 中國國家博物館內的8件鎮館之寶,件件價值連城,圖7曾被日軍炸毀
    幾經輾轉,新中國成立後,潘祖蔭的後人無償將大盂鼎捐獻給國家,現珍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虎紋石磬】 虎紋石磬於1950年在河南安陽出土,是商代時期的文物,是當時的一種石制打擊樂器,輕輕敲擊便能發出悠揚清越的音響。
  • 約上馬未都,去觀復博物館深度「吸貓」
    在9月9日百代旅行的研學課程中將帶著孩子們從認識這幾位貓館長開始,並帶著問題走進觀復博物館:貓和博物館究竟會有怎樣奇妙的交集?為什麼這些萌萌的喵主子能成為文化傳播大使?在觀復博物館,除了貓館長還能見到哪些有趣的物件兒?如何解答這些問題呢?我們請來這些喵星人的主人馬未都先生(人稱馬霸霸),所有的答案將在觀復博物館揭曉。
  • 馬未都亮相《觀復貓:博物館的貓館長》新書媒體見面會
    2016一開年,觀復博物館5隻大名鼎鼎的貓館長——花肥肥、黃槍槍、麻條條、藍毛毛、雲朵朵就集體出動,隨觀復博物館馬未都先生一起亮相《觀復貓:博物館的貓館長》新書媒體見面會。面對以自己為主角的書,貓館長們有的淡定,有的傲嬌,各種表現驚豔全場。馬未都先生以收藏和博學著稱,然而談起寵物貓來也是眉飛色舞,興奮異常。
  • 北京觀復博物館:在欣賞馬未都的私人珍藏的同時,還有貓咪作陪!
    不得不說的是,北京的觀復博物館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存在。早有聽聞馬未都先生愛貓、愛收集精緻的藏品,是一個充滿孩子氣的老人,在這座私人博物館裡就實現了他全部的喜好。數量不小的精緻藏品,以及撿來的貓咪,共同組成了這座觀復博物館。
  • 馬未都帶你看上海觀復博物館的「黃金屋」
    原標題: 馬未都帶你看上海觀復博物館的「黃金屋」  10月28日,觀復博物館在上海中心大廈舉行了成立20周年的慶典活動,正式落成的上海觀復博物館也向外界揭開了神秘面紗。該博物館分瓷器館、東西館、金器館、造像館和臨展館幾大部分,其中由兩百餘件黃金首飾、器皿組成的「金器館」,更是因為「貴氣逼人」,而成為全館的亮點之一。
  • 馬未都:我最珍貴的4件紫檀「至寶」,故宮專家看了都得眼紅!
    馬未都:我最珍貴的4件紫檀「至寶」,故宮專家看了都得眼紅!馬未都是個收藏家,他師從王世襄先生,得到真傳後在古董市場上「叱詫風雲」,曾撿漏了不少珍寶,後來東西越來越多,馬未都就起了開私人博物館的念頭,那個時候國內的私人博物館還是空白,於是在馬未都東奔西跑之下,這座全國首個私人博物館終於落地,開館之時海內外報紙都廣泛報導了這件事,馬未都一時間風頭無兩。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中新網武漢12月13日電 (梁婷 孫夏)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13日正式揭曉,除現有的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為「鎮館之寶」。
  • 觀復博物館貓館長轉正暨觀復貓辦公室正式啟用
    觀復博物館的馬館長和貓館長世界首次由萌貓任博物館館長啟動典禮於當天下午兩點正式開始,觀復博物館館長馬未都先生首先向大家介紹了貓館長,首批上任的貓館長共五位,都是在博物館生活了多年,最長的甚至有13年,對博物館的生活和業務非常熟悉。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
    13日,十大「鎮館之寶」發布會現場火爆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稱,湖北省博物館三期工程預計明年全新開放,擴建後的博物館建築面積11.3萬平方米,展陳面積2.8萬平方米,比現在擴大一倍。為更好地發揮文物瑰寶代言荊楚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作用,湖北省博物館聯合湖北日報開展了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對原有四大「鎮館之寶」進行擴容。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出爐,你中意哪件?
    12月13日,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鎮館之寶」。湖北省博物館館藏文物24萬餘件(套),其中一級文物945件(套),國寶級文物達16件(套)。
  • 觀復貓(博物館的貓館長) ︱文化
    他們睡的是明晚期黃花梨羅漢床,坐的是清乾隆紫檀屏風小寶座,穿的是颯爽英姿八旗服,練的是雙劍軟鞭梅花錘;平時沒事兒就讀讀《醉文明》,上上雜誌封面,或者在紫檀小凳上秀秀瑜伽——這就是觀復貓,博物館六隻獨特的貓館長——他們都有著詩意的名字:花肥肥、黑包包、黃槍槍、藍條條、麻條條、雲朵朵;他們先後被馬未都先生收留,並一步步成長為文化喵;他們性格各不相同,有的溫婉,有的剛烈,有的高貴
  • 如數家珍,西安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你都知道嗎~
    《國家寶藏》節目截圖 除了上面這三件國寶,陝歷博還有一些重量級的鎮館之寶 這件瑪瑙杯不但是一件極其珍罕的古玉雕藝術品,也對我們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參考價值。 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 從外形上看,壺身呈扁圓形,是模仿我國北方遊牧民族契丹族使用的皮囊壺製作而成。
  • 觀復館裡的貓咪,馬未都先生給它們取哪些有趣的名字
    眾所周知大收藏家馬未都先生是個愛貓人士,更是在他的觀復博物館裡,圈養了很多隻貓咪。還給這些貓咪取了姓名,沒聽錯,既有姓又有名。給寵物取名字很普遍,但是給寵物加姓氏的怕是只有馬未都先生一個人了。那下面就讓桃子給大家介紹一下,觀復博物館裡貓咪有趣的姓名!
  • 赤峰市博物館有個普通的石頭人,別看刻得挺粗糙,卻是鎮館之寶
    歷史長河中有太多珍貴的文物,每一處博物館也有屬於自己的典藏珍品。可在赤峰博物館中,一個看似普普通通、毫無美感的「石頭人」,居然是館中的「鎮館之寶」,這不禁讓人們思考,它之所以能成為寶貝,是因為它背後有深刻的寓意,還是它本身有厚重的歷史價值呢?
  • 世界四大博物館鎮館之寶
    從英國大英博物館到法國巴黎羅浮宮,從俄羅斯的冬宮到美國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這世界知名的四大博物館中,哪些是它們的鎮館之寶?   大英博物館:《亞尼的死者之書》國家接受了他的贈品,並於1753年6月7日批准建立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羅素廣場,包括埃及文物館、希臘羅馬文物館、西亞文物館、歐洲中世紀文物館和東方藝術文物館。1759年1月15日,大英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成為世界上第一座對民眾開放的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亞尼的死者之書》,創作於公元前 1300~前1200 年。
  • 湖北省博物館:我國重要的國家級博物館,最值得的四大鎮館之寶!
    最值得看的是四大鎮館之寶:1978年出土於「曾侯乙墓」的曾侯乙編鐘,音域寬廣,音色優美,可以演奏中外各種樂曲,它的出土,改寫了世界音樂史;中國冷兵器時代的精品之作越王勾踐劍,至今鋒利無比,在它邊上展出的是「吳王夫差矛」,生前兩人是死對頭,死後兩人的兵器「在一起」;鄖縣人頭骨化石的地質年代距今約100萬年,早於北京猿人的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是元代青花瓷中極其罕見的精品。
  • 湖北省博物館發布十大「鎮館之寶」 記者對話專家解讀背後的故事
    央廣網武漢12月27日消息(記者彭照 黃炎秋 通訊員劉成璐)據中國之聲《朝花夕拾》報導,前不久,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除曾侯乙邊鍾、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的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六件文物入選。
  • 再觀成都博物館「鎮館之寶」,說說古人為何用石犀「鎮水」!
    上周六,也就是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應朋友之邀,再觀成都博物館。或許很多人都很熟悉,在成都市中心天府廣場的西側,矗立著一座閃爍著金屬光芒與「翡翠」光澤的現代建築,結合了古蜀文化中對「金、玉」的尊崇,館體外圍由金色的銅與透明玻璃組成的無數三角形拼接而成,極具時尚與藝術氣息,那便是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城市博物館——成都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