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一場奇特的動物對峙,野牛怒視牛椋鳥,大眼瞪小眼!

2020-12-05 六維自然

在動物世界中,非洲野牛是一種食草動物,但野牛的脾氣是最為暴躁的物種,攻擊性非常強,一般動物都不敢輕易靠近野牛群,只是野牛對牛椋鳥是既友好又憤怒。在坦尚尼亞的草原中,就拍攝到野牛怒視牛椋鳥,這是一場奇特的動物對峙,野牛大眼瞪牛椋鳥小眼,最後都友好相處。

在攝影師的抓拍中,這隻牛椋鳥非常聰明,剛剛落在牛鼻上,在野牛的兩眼之間,這樣就可以拍攝到高清的野牛怒視眼神,可牛椋鳥對這樣怒視,沒有一點畏懼,還是悠閒在牛的頭部尋找食物。

野牛很少驅趕牛椋鳥,是因為它們是大自然的一種共生聯盟關係,牛椋鳥會啄食野牛身上的寄生蟲,包括跳蚤蝨子、吸血蒼蠅、或者皮上的蜱、蛆等,減少寄生蟲對野牛的危害,當然牛椋鳥和其它大型食草動物也是這樣關係,哪裡有大型食草哺乳動物的地方,哪裡就有牛椋鳥的存在。

野牛有時又會對牛椋鳥很憤怒,因為牛椋鳥是一種既聰明又兇猛的鳥,有時也會啄食大型食草動物的血液,甚至是故意啄傷野牛等動物,讓它們傷口滋生寄生蟲,這樣牛椋鳥的食物來源就不會停止。

野牛的脾氣很暴躁,攻擊性也很強,但野牛橫衝直撞的殺傷力,加上牛角也無法撞傷靈活飛翔的牛椋鳥,所以坦尚尼亞草原上這一場大眼瞪小眼的奇特動物對峙,最終野牛也不會攻擊,牛椋鳥也不會被嚇飛,還是會友好相處。

大自然共生聯盟就是說兩種生物彼此互利地生存在一起,共生的生物體成員彼此都得到好處,牛椋鳥會幫助野牛減少寄生蟲,同時還有預警作用,避免被猛獸偷襲,而野牛身上寄生蟲是牛椋鳥的主要食物,所以雙方都相互幫助,都有好處,野牛不會驅趕牛椋鳥的!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

相關焦點

  • 通過非洲草原典型鳥類:牛椋鳥,認識鳥類與其他動物的共生關係
    但隨著對生物了解的加深,後來才知道原來不只有牙籤鳥這種為其他動物服務的鳥類,也知道原來牙籤鳥和鱷魚的關係並非嚴格意義上的「互利共生」。在非洲草原水源附近,還有這麼一種神奇的鳥兒,它們和大象犀牛長頸鹿作伴,一方面給它們提供「服務」,一方面又偶爾「禍害」這些非洲精靈——這種鳥類就是機靈的牛椋鳥。
  • 非洲草原悲劇現場!野牛被獅子和鬣狗輪番撕咬,鏡頭記錄殘忍過程
    非洲草原如同比武場一樣,每天都在上演生與死。草原上這裡生活著獅子、鬣狗、羚羊和野牛等。這裡先來簡單介紹一下百獸之王獅子。獅子體型大,軀體均勻,四肢中長,趾行性。頭大而圓,吻部較短,視、聽、嗅覺均很發達。
  • 大眼瞪小眼 鏡頭裡的「四目相對」--中國數字科技館
    大眼瞪小眼 鏡頭裡的「四目相對」2021-01-12 21:01:00
  • 牛椋鳥:既是剔牙專家又是吸血怪咖?動物界相互依存的共生關係
    在廣袤無垠的非洲大草原,除了兇猛的肉食動物外,素食動物佔了對大多數,這些動物在草原上形成了良好的生態食物鏈。大型食草動物因為自身的原因,行動較體型小的動物遲鈍笨重,機動性不高,我認為這種情況下就衍生出了一種互利共生的關係。
  • 金毛一家3口組團拆家,被主人逮個正著,大眼瞪小眼氣氛很尷尬
    狗狗這一家三口在自家後院集體拆家,而金毛一家也發現了網友回來,小狗嘴裡還叼著碎布,一家3口的金毛目瞪口呆的看著主人,和主人大眼瞪小眼的看著彼此
  • 非洲技師牛椋鳥,專門給動物「採耳」,不收錢只收肉的那種
    萬物相生相剋,每一種動物的存在,都是有它的意義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非洲這一動物,牛椋鳥。作為「技師」的它,是專門給動物「採耳」,是那種不收錢只有肉的。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這牛椋鳥可以分成2種,分別是紅嘴牛椋鳥和黃嘴牛椋鳥,它們的嘴巴顏色是非常的豔麗,它們主要靠大型食草動物身上的寄生蟲為生
  • 山東小偷欲用「手刀」拍暈主人卻一巴掌將她拍醒,兩人大眼瞪小眼
    案發當天,他湊巧看到受害人家中的鑰匙插在門上沒有拔,於是他就起了盜竊的念頭。警方從監控錄像中發現,李某可真是沒有當小偷的潛質。他把鑰匙拔下來之後尋思了好久,期間還特地去別的樓層給自己偷了一瓶啤酒壯膽。整整考慮了8個小時,李某才再次來到受害人的家中,用鑰匙開了門,躡手躡腳地走了進去。當時女主人正在睡覺,李某想起電影中演員都是用手刀就可以把人給拍暈。
  • 牛椋鳥在長頸鹿嘴上啄食,卻被認為長頸鹿要吃鳥,網友:好強借位
    在大自然中,有一種共生聯盟,是兩種不同生物之間所形成的緊密互利關係,最為出名的就是非洲大草原上牛椋鳥和大型食草動物的共生聯盟關係。牛椋鳥和大型食草動物的關係是非常牢固的,哪裡有大型食草哺乳動物的地方,就有牛椋鳥的存在,牛椋鳥啄食大型食草動物身上的跳蚤蝨子、吸血蒼蠅、或者皮上的蜱、蛆等寄生蟲,大型食草動物非常樂意牛椋鳥這樣幫忙的。
  • 牛椋鳥是清除寄生蟲益鳥,還是趁人之危的吸血鳥
    大家知不知道非洲很多植食動物的身上都有牛椋鳥、紅嘴,而長頸鹿身上牛椋鳥數量特別多,看起來他們的關係特別鐵,非洲動物的好基友。就像其他動物一樣,這兩種動物在一起出現是有原因的。牛椋鳥最喜歡吃動物身上的皮蟲,當動物受傷的時候也會為其清理傷口。
  • 非洲技師牛椋鳥,專門給動物「採耳」,不收錢只收肉的那種!
    在自然界中有著很多各型各色的生物,而每一種生物的存在也都是有他們的意義的,這次我們要講的就是非洲被叫做技師的鳥類,專門給動物們採耳,可它們卻是不收錢只收肉,這種動物就是牛椋鳥。就知道的牛椋鳥以共有兩種分類,一種是紅嘴牛椋鳥一種是黃嘴牛椋鳥,它們的嘴巴都是非常鮮亮的,主要依靠大型動物身上的寄生蟲為生,所以在非洲的大草原上,經常就能看見一些大型食草動物身上有一些牛椋鳥。
  • 草原蝗蟲的「剋星」——粉紅椋鳥
    【生態影像】 2019年入夏以來,數以萬計的粉紅椋鳥遷徙至新疆哈密東天山草原捕食蝗蟲、棲息繁殖。粉紅椋鳥是新疆草原生態防治的主力軍,能有效控制蝗蟲對草原的侵蝕。
  • 新疆哈密東天山草原上粉紅椋鳥飛離巢穴—新聞—科學網
    近日,新疆哈密東天山草原上粉紅椋鳥飛離巢穴 入夏以來,數以萬計的粉紅椋鳥遷徙至新疆哈密東天山草原捕食蝗蟲、棲息繁殖。據介紹,粉紅椋鳥是新疆草原生態防治的主力軍,能有效控制蝗蟲對草原的侵蝕,使草原生態環境得以保護和平衡。為保護這些「滅蝗功臣」,新疆多地先後在草原上搭建各類鳥巢,建立保護基地,為粉紅椋鳥提供安定、良好的自然環境。
  • 這個野牛種族跌宕起伏的命運,歷經屠殺成瀕危物種,今又重現草原
    科學家預測當時最起碼有2000萬到3000萬隻左右,這個數目真的是非常龐大,可是後來經過大量的屠殺之後,這種動物成為了瀕危動物。不過最新的好消息是這種野生的野牛再次出現在美洲的草原上,科學家表示,這些野生的野牛並不是無緣無故的出現,而之所以能夠再次的出現,是因為當地的原著居民對野牛起到了很好的保護。
  • 非洲草原上800頭野牛面臨渴死,突然出現一輛水車,場面壯觀不已
    非洲草原上800頭野牛面臨渴死,突然出現一輛水車,場面壯觀不已在非洲草原生活的動物,不僅面臨著捕食和被捕食的危機,有時候還要面臨著各種自然災害的來襲,非洲草原乾濕分明,每當雨季來臨時,充沛的雨水就會降臨到大地,但在旱季來臨時,無數的生物將面臨著缺水的情況,很多動物也不得不走上遷徙尋找水源的道路
  • 非洲的野牛到底多厲害 食草動物也能被列為「非洲五霸」之一
    非洲野牛號稱「非洲五霸」之一,非洲最危險的動物之一。基本資料非洲野牛也稱非洲水牛,是一種產於非洲的牛科動物,高約1.4-1.7米,長2.1-3.4米,體重達到約425-900公斤,平均壽命15 - 20 年。
  • 是北美洲體型最大的哺乳動物和世界上最大野牛之一
    美洲野牛牛科美洲野牛屬的一種動物。又名美洲水牛或犎牛,是北美洲體型最大的哺乳動物和世界上最大野牛之一。也是一種比較兇悍的動物,體重可達1000千克,頭上長有一對向上彎曲鋒利的雙角,即使面對最富攻擊性的捕食動物,也毫不退縮。它們長有深暗的慄子褐色毛髮,有如同小丘一樣的大肩膀。
  • 熊對野牛:戲劇性的鏡頭顯示黃石灰熊吞下一頭野牛
    麥可·道斯成功地拍下了這段邂逅的手機鏡頭,這段視頻發生在黃石公園中途間歇泉盆地的一個山路口的Firehole河沿岸(編者註:為痛苦的畫面和同樣令人痛心的低俗音樂做好準備):最初是由這頭年輕的野牛發起的,灰熊最終從後面抓住了它的獵物,在它蹣跚前行時撕碎了牛的背部。掙扎的一對跌跌撞撞地跨過了河上的一座橋,最後自己也掉進了水流裡。灰熊最終把它巨大的採石場沿著河岸展開。
  • 熊對野牛:戲劇性的鏡頭顯示黃石灰熊吞下一頭野牛
    麥可·道斯成功地拍下了這段邂逅的手機鏡頭,這段視頻發生在黃石公園中途間歇泉盆地的一個山路口的Firehole河沿岸(編者註:為痛苦的畫面和同樣令人痛心的低俗音樂做好準備): 最初是由這頭年輕的野牛發起的,灰熊最終從後面抓住了它的獵物,在它蹣跚前行時撕碎了牛的背部。掙扎的一對跌跌撞撞地跨過了河上的一座橋,最後自己也掉進了水流裡。
  • 大眼瞪小眼!坦尚尼亞小鳥停牛鼻子上「對視」
    坦尚尼亞恩戈朗戈羅火山口保護區,攝影師裡克·卡爾森在遊獵時偶然看到一隻啄牛鳥停在水牛鼻子上。這隻小鳥在這頭重達500公斤的水牛身上停留了大約15秒,然後又飛走了。坦尚尼亞恩戈朗戈羅火山口保護區,攝影師裡克·卡爾森在遊獵時偶然看到一隻啄牛鳥停在水牛鼻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