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東天山草原上粉紅椋鳥飛離巢穴—新聞—科學網

2020-11-24 科學網

 

近日,新疆哈密東天山草原上粉紅椋鳥飛離巢穴。

入夏以來,數以萬計的粉紅椋鳥遷徙至新疆哈密東天山草原捕食蝗蟲、棲息繁殖。據介紹,粉紅椋鳥是新疆草原生態防治的主力軍,能有效控制蝗蟲對草原的侵蝕,使草原生態環境得以保護和平衡。為保護這些「滅蝗功臣」,新疆多地先後在草原上搭建各類鳥巢,建立保護基地,為粉紅椋鳥提供安定、良好的自然環境。

新華社發(李華攝)

《中國科學報》 (2019-07-15 第1版 要聞)

相關焦點

  • 草原蝗蟲的「剋星」——粉紅椋鳥
    【生態影像】 2019年入夏以來,數以萬計的粉紅椋鳥遷徙至新疆哈密東天山草原捕食蝗蟲、棲息繁殖。粉紅椋鳥是新疆草原生態防治的主力軍,能有效控制蝗蟲對草原的侵蝕。
  • 新疆G575項目為粉紅椋鳥讓路
    央廣網哈密7月9日消息(記者蔣雪嬌 哈密臺記者郭子毅 田玉 任立勇)粉紅椋鳥形似八哥,腹背呈粉紅色,其餘羽毛棕黑,長相喜人,是一種遷徙性的候鳥,專吃蝗蟲,在哈密被稱為「草原鐵甲兵」。每到6-7月,在巴裡坤草原上總能看到它們忙碌的身影,可今年它們卻把巢安在了國家重點工程—G575線巴裡坤至哈密公路項目路基旁堆砌的石頭裡。
  • 新疆昭蘇上萬隻粉紅椋鳥飛進央視
    這兩天,在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昭蘇縣上萬隻粉紅椋鳥來到昭蘇大草原在這裡捕食蝗蟲、繁殖棲息從廣闊草原到田間地頭處處都有粉紅椋鳥的身影圖/通訊員 楊明 楊文娟近年來,新疆生態環境改善,吸引大量鳥類棲息。椋鳥是雀形目中的一個科,烏魯木齊等地常見粉紅椋鳥和紫翅椋鳥。每年5到6月間,大量椋鳥飛抵新疆繁殖,從伊犁到烏魯木齊周邊,乃至巴裡坤大草原都可見它們的身影。
  • 新疆萬餘粉紅椋鳥慘遭黑手
    新華網烏魯木齊6月13日電 「這幾天總是有人開著車來到這裡掏椋鳥的鳥蛋,它可是草原的保護神!希望廣大市民舉報這些不法分子。」6月11日,烏市草原監理所工作人員說。  據了解,近年來,大量椋鳥從印度、斯裡蘭卡等國飛到較為涼爽的烏市附近度夏。椋鳥是蝗蟲的天敵,剛好近兩年首府郊區蝗災頻發,藉助椋鳥滅蝗是最有效的生物滅蝗辦法。
  • 六萬粉紅椋鳥安家哈密 成為滅蝗主力軍
    天山網訊(記者阿依夏木古麗 · 阿布拉 通訊員楊明 楊文娟攝影報導)新疆是我國粉紅椋鳥的主要繁殖地,每年5月到7月,粉紅椋鳥就會成群結隊遷飛到新疆築巢、繁育後代。近日,大量粉紅椋鳥來到哈密東天山北部繁育後代,而這種喜食蝗蟲的鳥兒已成為當地滅蝗主力軍。
  • 新疆哈密:野生馬鹿下天山 千姿萌態成雪域草原的靚麗風景
    新疆哈密,入冬以後,新疆哈密東天山原始森林內生活的野生馬鹿,走出山林來到平原地帶活動,結群的馬鹿在田野中時而覓食、時而奔跑,萌態可愛的形象成為雪域草原中一道靚麗的風景。據了解,天山馬鹿屬於偶蹄目牛科馬鹿屬的一個亞種,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主要分布在新疆天山山區。
  • 草原美景一覽無餘 新疆東天山草原首次建成玻璃棧道
    草原美景一覽無餘新疆東天山草原首次建成玻璃棧道 (4/6) "← →"翻頁
  • 新疆哈密:實拍天山馬鹿結群覓食 成雪域草原靚麗風景
    圖片作者:孫繼虎/視覺中國天山馬鹿,是產於新疆天山的馬鹿亞種,野生天山馬鹿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生活在北天山深山叢林中。經家養馴化後的天山馬鹿,數量多而高產,當地稱為"青皮馬鹿"。產於哈密地區的伊吾、巴裡坤草原的天山馬鹿,俗稱"黃眼鹿",具有性情溫順,耐粗飼料,抗病力、繁殖能力及適應性強,產茸量高。
  • 粉紅椋鳥一天能吃180隻蝗蟲 生物防害隊「能手」不少
    新京報訊(記者 王紀辛)「生物治蟲」領域的網紅——粉紅椋鳥,近期的出鏡率比較高,成千上萬隻粉紅椋鳥在新疆塔城地區託里縣沙孜湖夏牧場捕食蝗蟲的畫面備受關注。塔城地區蝗鼠測報防治站站長劉程才告訴新京報鄉村頻道記者:「粉紅椋鳥的捕食方式很特別,上千隻飛成群,像黑雲一樣俯衝草地達到驚擾蝗蟲的效果,再迅速捕捉,一隻粉紅椋鳥一天捕食180隻蝗蟲,繁殖周期內能吃掉2畝地左右的蝗蟲。」粉紅椋鳥成群飛過。受訪者供圖為粉紅椋鳥蓋好「育嬰房」「新疆草地資源豐富,僅塔城可利用草原面積就在8500多萬畝。
  • 粉紅椋鳥的24小時:新疆國道建設為保幼鳥讓路
    新疆是它們在中國境內唯一的繁殖區,每年繁殖期,粉紅椋鳥都會成群結隊來這裡安家。在某種意義上,它們很難被稱為「客人」。不巧的是,這一次它們把家安在施工路段旁邊的山體碎石上。如果不出意外,這項總投資超過4.8億元的工程將在今年9月底交工,10月中旬實現通車,比起旁邊的老國道,全程用時將縮減一半。
  • 粉紅椋鳥幼鳥全部離巢 三次停工項目即將復工
    圖源:@守護荒野 《新疆日報》19日報導稱,半個多月前,國道218線墩麻扎至那拉提高速公路工程第三標段K190處的上萬隻粉紅椋鳥,如今已經全部離巢。中油(新疆)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該標段項目部安全總監董志閆說:「延誤了兩個多月,得加班加點地幹才行!」
  • 東天山發現新疆特有物種53種
    (天山東部國有林管理局提供)    昨日(12月10日),新疆林業部門對天山東部國有林區啟動的十多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綜合科學考察結束。考察的初步結果顯示,東天山一帶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發現新疆特有物種53種,發現的動植物遠多於歷史記錄。
  • 新疆伊犁:停工1個月 確保數千隻粉紅椋鳥安全育雛
    央廣網尼勒克7月15日消息(記者吳卓勝 伊犁臺記者李燕 尼勒克臺記者屈立龍) 承建國道218線墩麻扎至那拉提高速公路第三標段的新疆石油工程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在施工中,對一處山體進行爆破,不曾想,爆破後形成的碎石堆卻被數千隻粉紅椋鳥相中,並在此安家落戶準備育雛。
  • 為了數千隻粉紅椋鳥的安心繁殖-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新疆伊寧8月3日電(記者王瑟)汽車還沒到達目的地,轟鳴的機器聲就傳入耳中。負責施工的中油(新疆)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項目部安全總監董志閆說:「7月14日我們發現大部分鳥兒飛走了,又過了幾天,所有的鳥兒都飛走了。我們立即向當地林業部門提交了復工申請,已經得到批准。
  • 【觀點聲音】粉紅椋鳥的故事格外動人
    我們必須咬定青山不放鬆,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外化為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內化為深刻的人文情懷,讓更多粉紅椋鳥的故事在新疆大地流傳,為子孫後代造福,與自然萬物共享。  近日,多家媒體報導了粉紅椋鳥在昭蘇草原捕食蝗蟲保護草場的消息,這種被牧民們稱為「草原鐵甲軍」的小鳥近年來在全區多地大顯身手,為防治草原蝗災發揮了重要作用。  看到這則報導,筆者忽然想起兩年前同樣是關於粉紅椋鳥的消息:4.8億元的高速公路建設工程為築巢育雛的粉紅椋鳥三次停工,直到鳥兒長大離開。
  • 經過24小時營救,工地上的粉紅椋鳥成功脫險
    24號,幾位鳥類愛好者同時也是守護荒野志願者在新疆尼勒克縣218國道觀鳥時意外發現有一大群粉紅椋鳥在公路兩旁的土石堆中築巢。   這裡要說一下,這種看起來站在時尚最前沿男生還打髮膠的小鳥,其實都是在亂石堆裡生孩子的糙漢……   在發現鳥群的欣喜之外,幾位志願者更多的是擔憂,因為小鳥們看中的地方正是在建工地,挖掘機已經開到現場,按照原定工期一周內這裡就會被挖掘機掃蕩一遍,無數粉紅椋鳥的巢穴連同小寶寶都將被毀。
  • 新疆昭蘇草原現紫翅椋鳥群
    李文武 攝中新網烏魯木齊12月15日電 近日,一批北京攝影家在新疆昭蘇縣冬牧場拍攝伊犁馬時,發現馬群中出現了一個黑色的「大圓球」。據目擊者描述,「大圓球」遠遠望去像一團黑霧,忽而上天,忽而入地,忽而向左,忽而向右。他開始以為是一群烏鴉在嬉戲,走近一看才發現,這群黑鳥原來是椋鳥家族的「鐵甲兵」——紫翅椋鳥。
  • 施工高速路現大量椋鳥育雛 當地為保護幼鳥停工一個月
    在石頭縫中築巢的粉紅椋鳥。 來源:觀鳥攝影愛好者為保護還在碎石縫中育雛的粉紅椋鳥,位於新疆伊犁尼勒克縣218國道194公裡處(墩那高速路段)的道路施工自6月26日起緊急暫停一個月,施工方築起圍欄保護築巢區域,並安設了提醒標牌。
  • 不急,我們會等你們慢慢長大 4.8億元工程為粉紅椋鳥三次停工
    原標題:不急,我們會等你們慢慢長大 4.8億元工程為粉紅椋鳥三次停工本報新源6月27日訊記者劉東萊報導:26日下午4時,國道218線墩麻扎至那拉提高速公路工程第三標段K190處,挖掘機靜靜停在工地邊。但堆滿碎石的路面卻熱鬧非凡,約有上萬隻粉紅椋鳥穿梭飛舞。「為了不打擾它們,這已是我們第三次停工了!」中油(新疆)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負責該標段的總工程師姜東軍說。
  • 神奇的椋鳥與雞鴨,是蝗蟲的殺手
    生物防治法中,有一種是「招引粉紅椋鳥法」。這是遷徙性候鳥。上世紀80年代,新疆用人工堆放石巢、修建磚混鳥巢的辦法,招引粉紅椋鳥遷徙至此。2019年4月新疆多地發生蝗蟲災害,數以萬計的粉紅椋鳥發動「空襲」。一隻粉紅椋鳥一天能捕食120至180隻蝗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