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粉紅椋鳥一天能吃180隻蝗蟲 生物防害隊「能手」不少
新京報訊(記者 王紀辛)「生物治蟲」領域的網紅——粉紅椋鳥,近期的出鏡率比較高,成千上萬隻粉紅椋鳥在新疆塔城地區託里縣沙孜湖夏牧場捕食蝗蟲的畫面備受關注。塔城地區蝗鼠測報防治站站長劉程才告訴新京報鄉村頻道記者:「粉紅椋鳥的捕食方式很特別,上千隻飛成群,像黑雲一樣俯衝草地達到驚擾蝗蟲的效果,再迅速捕捉,一隻粉紅椋鳥一天捕食180隻蝗蟲,繁殖周期內能吃掉2畝地左右的蝗蟲。」粉紅椋鳥成群飛過。受訪者供圖為粉紅椋鳥蓋好「育嬰房」「新疆草地資源豐富,僅塔城可利用草原面積就在8500多萬畝。
-
新疆萬餘粉紅椋鳥慘遭黑手
新華網烏魯木齊6月13日電 「這幾天總是有人開著車來到這裡掏椋鳥的鳥蛋,它可是草原的保護神!希望廣大市民舉報這些不法分子。」6月11日,烏市草原監理所工作人員說。 據了解,近年來,大量椋鳥從印度、斯裡蘭卡等國飛到較為涼爽的烏市附近度夏。椋鳥是蝗蟲的天敵,剛好近兩年首府郊區蝗災頻發,藉助椋鳥滅蝗是最有效的生物滅蝗辦法。
-
新疆哈密東天山草原上粉紅椋鳥飛離巢穴—新聞—科學網
近日,新疆哈密東天山草原上粉紅椋鳥飛離巢穴 入夏以來,數以萬計的粉紅椋鳥遷徙至新疆哈密東天山草原捕食蝗蟲、棲息繁殖。據介紹,粉紅椋鳥是新疆草原生態防治的主力軍,能有效控制蝗蟲對草原的侵蝕,使草原生態環境得以保護和平衡。為保護這些「滅蝗功臣」,新疆多地先後在草原上搭建各類鳥巢,建立保護基地,為粉紅椋鳥提供安定、良好的自然環境。
-
蝗蟲竟然是螞蚱,珍珠雞到粉紅椋鳥,全軍出「雞」
山脈能擋沙漠蝗蟲沒錯,蝗蟲炸著吃隔壁小孩都饞哭了也沒錯。但到現在,中國能夠不再那樣懼怕蝗災,真正依靠的,還是一代代農業人的努力…… 蝗蟲有很多種,這次的沙漠蝗蟲可能無法通過山脈飛進中國,不代表中國就是蝗蟲不侵的風水寶地。相反,歷史上,中國是世界上漕受蝗災最嚴重的國家,甚至可以不用加「之一」!嚴重到什麼程度呢?
-
草原蝗蟲的「剋星」——粉紅椋鳥
【生態影像】 2019年入夏以來,數以萬計的粉紅椋鳥遷徙至新疆哈密東天山草原捕食蝗蟲、棲息繁殖。粉紅椋鳥是新疆草原生態防治的主力軍,能有效控制蝗蟲對草原的侵蝕。
-
神奇的椋鳥與雞鴨,是蝗蟲的殺手
生物防治法中,有一種是「招引粉紅椋鳥法」。這是遷徙性候鳥。上世紀80年代,新疆用人工堆放石巢、修建磚混鳥巢的辦法,招引粉紅椋鳥遷徙至此。2019年4月新疆多地發生蝗蟲災害,數以萬計的粉紅椋鳥發動「空襲」。一隻粉紅椋鳥一天能捕食120至180隻蝗蟲。
-
粉紅椋鳥「引鳥工程」建設順利通過驗收
2019年11月22日,博州草原工作站技術人員組成專家組對「博州人工招引粉紅椋鳥生物示範工程項目」進行實地查看驗收,通過測量所砌石堆的長、寬、高計算石巢體積,工程量達到450立方,認為該項目的工程量與工程質量均達到了合同要求,符合驗收條件,通過驗收。
-
新疆調集「動物部隊」治蝗 主力是椋鳥牧雞鴨子
每年盛夏時節,新疆千裡草原上蝗蟲肆虐,新疆連年調集「動物部隊」圍剿蝗蟲,在消滅蟲害的同時還大大降低了牧雞的飼養成本。
-
【觀點聲音】粉紅椋鳥的故事格外動人
我們必須咬定青山不放鬆,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外化為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內化為深刻的人文情懷,讓更多粉紅椋鳥的故事在新疆大地流傳,為子孫後代造福,與自然萬物共享。 近日,多家媒體報導了粉紅椋鳥在昭蘇草原捕食蝗蟲保護草場的消息,這種被牧民們稱為「草原鐵甲軍」的小鳥近年來在全區多地大顯身手,為防治草原蝗災發揮了重要作用。 看到這則報導,筆者忽然想起兩年前同樣是關於粉紅椋鳥的消息:4.8億元的高速公路建設工程為築巢育雛的粉紅椋鳥三次停工,直到鳥兒長大離開。
-
粉紅椋鳥的24小時:新疆國道建設為保幼鳥讓路
接到電話這天,黑子正在野外考察,山間手機信號很弱,他斷斷續續地聽到,大量粉紅椋鳥正在伊犁尼勒克縣一處工地築巢,而與此同時,施工正在進行。在這通電話撥出的近兩個月前,粉紅椋鳥就已經降臨工地。中油(新疆)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負責該標段的總工程師姜東軍已經記不清它們出現的具體日期,只記得「一夜之間黑壓壓來了一大片,在草原、石頭上到處飛,遮雲蔽日的」。
-
新疆伊犁:停工1個月 確保數千隻粉紅椋鳥安全育雛
央廣網尼勒克7月15日消息(記者吳卓勝 伊犁臺記者李燕 尼勒克臺記者屈立龍) 承建國道218線墩麻扎至那拉提高速公路第三標段的新疆石油工程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在施工中,對一處山體進行爆破,不曾想,爆破後形成的碎石堆卻被數千隻粉紅椋鳥相中,並在此安家落戶準備育雛。
-
六萬粉紅椋鳥安家哈密 成為滅蝗主力軍
天山網訊(記者阿依夏木古麗 · 阿布拉 通訊員楊明 楊文娟攝影報導)新疆是我國粉紅椋鳥的主要繁殖地,每年5月到7月,粉紅椋鳥就會成群結隊遷飛到新疆築巢、繁育後代。近日,大量粉紅椋鳥來到哈密東天山北部繁育後代,而這種喜食蝗蟲的鳥兒已成為當地滅蝗主力軍。
-
為了數千隻粉紅椋鳥的安心繁殖-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新疆伊寧8月3日電(記者王瑟)汽車還沒到達目的地,轟鳴的機器聲就傳入耳中。負責施工的中油(新疆)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項目部安全總監董志閆說:「7月14日我們發現大部分鳥兒飛走了,又過了幾天,所有的鳥兒都飛走了。我們立即向當地林業部門提交了復工申請,已經得到批准。
-
新疆G575項目為粉紅椋鳥讓路
央廣網哈密7月9日消息(記者蔣雪嬌 哈密臺記者郭子毅 田玉 任立勇)粉紅椋鳥形似八哥,腹背呈粉紅色,其餘羽毛棕黑,長相喜人,是一種遷徙性的候鳥,專吃蝗蟲,在哈密被稱為「草原鐵甲兵」。每到6-7月,在巴裡坤草原上總能看到它們忙碌的身影,可今年它們卻把巢安在了國家重點工程—G575線巴裡坤至哈密公路項目路基旁堆砌的石頭裡。
-
粉紅椋鳥現身福州
省級機關醫院附近的人行道上,數名觀鳥愛好者守候在那裡。他們正在尋找的,是一種名叫小太平鳥的遷徙候鳥。它體型嬌小,模樣俊俏,身披粉褐色外衣,頭頂特色羽冠,黑色貫眼紋是它的「眼影」。小太平鳥在樹上休息。觀鳥愛好者「樵夫」供圖市民陳先生介紹,2015年底至2016年初,他曾在烏山拍到過小太平鳥,當時有數十隻。
-
蝗災來襲不用怕,20年前空運鴨子大軍去新疆吃蝗蟲救災
當時,經省農科院的牽線搭橋,浙江長興縣林城鎮天平村養鴨大戶楊大元所養的3萬隻「鴨兵」作為滅蝗「戰士」分批登上飛機,空運至新疆災區。有浙江鴨參與的十萬「鴨子大軍」在新疆草原投入戰鬥後,效果明顯。到當年8月底,新疆至少有100萬畝優質草原上地毯般覆蓋的蝗蟲被鴨子徹底殲滅。
-
新疆:雞鴨鳥齊上陣 「兵」發三路掃蝗
新華網烏魯木齊8月4日電(記者趙春暉 宿傳義)盛夏時節,正是蝗蟲漫飛之際,為了能在這些害蟲產卵前將其消滅,新疆調集「動物部隊」在千裡草原上掃蕩蝗蟲。
-
粉紅椋鳥幼鳥全部離巢 三次停工項目即將復工
圖源:@守護荒野 《新疆日報》19日報導稱,半個多月前,國道218線墩麻扎至那拉提高速公路工程第三標段K190處的上萬隻粉紅椋鳥,如今已經全部離巢。中油(新疆)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該標段項目部安全總監董志閆說:「延誤了兩個多月,得加班加點地幹才行!」
-
...飛150公裡,吃掉百萬人口糧,鋪天蓋地的蝗蟲離中國有多遠?該怎麼...
一般情況下,1平方公裡的蝗蟲群,可包含4000萬到8000萬隻蝗蟲,而每隻蝗蟲都可以吃下相當於自己體重的食物,一天之內可以吃掉3.5萬人的口糧,所以蝗蟲群所過之處,顆粒無存。在所有蝗蟲物種中,破壞力最強的是沙漠蝗,它的食量是鼠疫蝗的四倍,主要分布在非洲。歷史上,沙漠蝗的最大成災面積達到2900萬平方公裡,殃及65個國家,約佔世界陸地面積的20%,受災人口佔全世界人口的10%以上。1958年,索馬利亞沙漠蝗群曾擴散達1000平方公裡,大約有4億隻。這些蝗蟲一天就吃掉8萬噸糧食,相當於40萬人口一年的口糧。圖為肯亞的農民抓住了一隻沙漠蝗蟲。
-
千億蝗蟲飛到印度,莫迪與巴基斯坦達成共識,建議學習中國
在近期,印度爆發了大規模的蝗災,上千億隻蝗蟲從非洲飛到了印度,幾乎吃光了它們所經過之處的一切糧食。在兩國的歷史上,雙方在克什米爾地區也爆發了數次正面戰爭,自然都要在該地區屯兵,這附近雙方軍隊的密度大的令人髮指,可以說雙方大部分精銳部隊都在該地區枕戈待旦。因為此次蝗災,一直互看不順眼的莫迪與巴基斯坦領導人達成了共識,雙方提出了和平意見,並試圖聯手來解決這次蝗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