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紅椋鳥一天能吃180隻蝗蟲 生物防害隊「能手」不少

2021-01-14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王紀辛)「生物治蟲」領域的網紅——粉紅椋鳥,近期的出鏡率比較高,成千上萬隻粉紅椋鳥在新疆塔城地區託里縣沙孜湖夏牧場捕食蝗蟲的畫面備受關注。塔城地區蝗鼠測報防治站站長劉程才告訴新京報鄉村頻道記者:「粉紅椋鳥的捕食方式很特別,上千隻飛成群,像黑雲一樣俯衝草地達到驚擾蝗蟲的效果,再迅速捕捉,一隻粉紅椋鳥一天捕食180隻蝗蟲,繁殖周期內能吃掉2畝地左右的蝗蟲。」

粉紅椋鳥成群飛過。受訪者供圖

為粉紅椋鳥蓋好「育嬰房」

「新疆草地資源豐富,僅塔城可利用草原面積就在8500多萬畝。草地蝗蟲危害也分不同類型,一般發生蟲害的草地分作易生區、常發區。」據塔城地區蝗鼠測報防治站站長劉程才介紹,「粉紅椋鳥屬於夏候鳥,每年5月到8月飛到新疆繁殖。粉紅椋鳥對繁殖地的要求有兩個,一個是,蝗蟲密度達到每平方米15隻以上,另一個是,選擇石堆築巢。」

粉紅椋鳥用這些石堆築巢。受訪者供圖

據介紹,20世紀80年代,在新疆蝗蟲易生區、常發區通過人工堆石和修建永久性磚房,為粉紅椋鳥備好「育嬰房」,引鳥吃蟲,實現生物防治。

塔城是新疆伊犁州塔城地區下轄縣級市,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的塔城盆地。每年5月中旬,蝗蟲開始孵化,此時也是粉紅椋鳥陸續飛抵塔城的時間段,「粉紅椋鳥會根據蝗蟲密度判斷是否停留在該地區。2016年、2017年這種鳥就沒來,去年和今年都來了。」劉程才告訴記者,粉紅椋鳥是候鳥,每年5月來,7月底,雛鳥可以自行採食後,老鳥先飛走,留下幼鳥再吃一陣子蝗蟲,8月底遷徙回位於歐洲東部及亞洲中西部的冬季棲息地一帶。」

監測人員從石頭縫裡撿出來3個粉紅椋鳥孵化後的鳥蛋空殼。受訪者供圖

根據塔城地區蝗鼠測報防治站的觀察,一對粉紅椋鳥一般產卵2隻到8隻不等。「捕食方式很特別,上千隻飛成群,像黑雲一樣俯衝草地達到驚擾蝗蟲的效果,再迅速捕捉。也有追隨畜群的,當馬牛羊啃食牧草時,會驚飛蝗蟲,正好被等在旁邊的小鳥吃到,有一部分粉紅椋鳥採用的是這種『協作捕蟲』的方式。」

據介紹,粉紅椋鳥食量驚人,每天捕食蝗蟲120-180隻,繁殖周期內能吃掉2畝地左右的蝗蟲,雌雄共同捕食養育雛鳥,堪稱生物滅蝗的「鐵甲軍」。它們除了吃蝗蟲,還捕食螽斯、甲蟲、蟋蟀等多種昆蟲。

蝗蟲被牛馬驚擾飛起,粉紅椋鳥負責捕食。受訪者供圖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除了粉紅椋鳥外,塔城地區蝗鼠測報防治站工作人員今年發現,野鴨子以及一種不知名的鳥也加入進治蟲大軍。「各種鳥治理蝗蟲的效果都相當好,鳥類品種、數量比往年多了,說明這幾年生態環境確實變好了。」

據介紹,在採用生物防治手段之前,當地農牧民曾經大量使用殺蟲劑消滅蝗蟲,害蟲產生了耐藥性,草原毒藥殘留,對環境造成汙染。上世紀80年代,開始嘗試為粉紅椋鳥提供適宜的巢穴,人工招鳥,治蟲效果顯著。

一隻牧雞能防治7.5畝

在人為生物防治蝗蟲上,當地科研人員還在推廣牧雞治蟲法。

「一隻牧雞大概能防治7.5畝,在蝗蟲密度吸引不到粉紅椋鳥的地方,通過放養牧雞,治蟲效果也很好。」據介紹,塔城地區蝗鼠測報防治站通過向牧民發放牧雞的做法,讓雞群跟著牧民轉場,「走到哪吃到哪,可以有效控制蝗蟲」。

「現在不建議養太多,通常300、400隻比較合適。」劉程才告訴記者,由於家禽本身就很「戀家」,放養在廣袤草原也不會跑丟。「每到晚上,牧雞都會回到牧民駐地,牧雞在野外很容易受到老鷹、狼、狐狸襲擊。」

治理蝗蟲之外,草原鼠害也是牧區草場需要防範的。記者了解到,除了藥物防治外,近年加入生物部隊的還有鷹和狐狸。

「在鼠害較重的地方建鷹堆、鷹架。老鷹密度一大,鼠害自然也就少了。」劉程才告訴記者,「隨著環境的提升,這幾年狐狸也多了起來,狐狸滅鼠效果相當好。」

新京報記者 王紀辛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盧茜

相關焦點

  • 神奇的椋鳥與雞鴨,是蝗蟲的殺手
    生物防治法中,有一種是「招引粉紅椋鳥法」。這是遷徙性候鳥。上世紀80年代,新疆用人工堆放石巢、修建磚混鳥巢的辦法,招引粉紅椋鳥遷徙至此。2019年4月新疆多地發生蝗蟲災害,數以萬計的粉紅椋鳥發動「空襲」。一隻粉紅椋鳥一天能捕食120至180隻蝗蟲。
  • 愛吃蝗蟲,食量驚人!新疆昭蘇上萬隻粉紅椋鳥飛進央視
    這兩天,在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昭蘇縣上萬隻粉紅椋鳥來到昭蘇大草原在這裡捕食蝗蟲、繁殖棲息從廣闊草原到田間地頭處處都有粉紅椋鳥的身影它們以蝗蟲為主要食物且食量驚人是有名的捕蝗能手被牧民們親切地稱作「草原鐵甲軍」
  • 為了數千隻粉紅椋鳥的安心繁殖-光明日報-光明網
    董志閆說的鳥兒叫粉紅椋鳥。今年春天,他們在修建國道218線墩麻扎至那拉提高速公路第三標段時,對一處山體進行爆破,山腳下出現了一堆碎石。沒想到,等他們6月中旬再來時,這裡已有數千隻粉紅椋鳥安家落戶。為讓它們安心養育後代,施工單位決定暫停這一標段施工,待鳥兒遷徙後,再繼續施工。
  • 草原蝗蟲的「剋星」——粉紅椋鳥
    【生態影像】 2019年入夏以來,數以萬計的粉紅椋鳥遷徙至新疆哈密東天山草原捕食蝗蟲、棲息繁殖。粉紅椋鳥是新疆草原生態防治的主力軍,能有效控制蝗蟲對草原的侵蝕。
  • 新疆伊犁:停工1個月 確保數千隻粉紅椋鳥安全育雛
    央廣網尼勒克7月15日消息(記者吳卓勝 伊犁臺記者李燕 尼勒克臺記者屈立龍) 承建國道218線墩麻扎至那拉提高速公路第三標段的新疆石油工程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在施工中,對一處山體進行爆破,不曾想,爆破後形成的碎石堆卻被數千隻粉紅椋鳥相中,並在此安家落戶準備育雛。
  • 4000億隻東非蝗蟲逼近我國?要緊嗎?以前有3萬隻鴨子救過災
    蝗蟲過境只能用「慘烈」二字形容:1平方公裡的蝗群一天就能吃掉3.5萬人的口糧,極大地威脅著當地居民的生存。我國的鄰國——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國同樣壓力山大。巴基斯坦遭遇了非洲蝗蟲與伊朗蝗蟲雙重入侵,創下該國27年未見的蝗災。巴官方表示:如任其發展,國家將會無糧可收。目前,該國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 粉紅椋鳥現身福州
    觀鳥愛好者「樵夫」供圖市民陳先生介紹,2015年底至2016年初,他曾在烏山拍到過小太平鳥,當時有數十隻。之後小太平鳥就從榕城觀鳥愛好者的視野中消失,直到這次再度現身。和上次相比,小太平鳥這次是「呼朋引伴」再訪榕城,規模更大,數量在200隻左右。「稀客」來到,令不少觀鳥愛好者心動。經過觀察,大伙兒發現,烏山、金雞山、金牛山等城市公園都能看到小太平鳥的蹤跡。
  • 粉紅椋鳥「引鳥工程」建設順利通過驗收
    2019年11月22日,博州草原工作站技術人員組成專家組對「博州人工招引粉紅椋鳥生物示範工程項目」進行實地查看驗收,通過測量所砌石堆的長、寬、高計算石巢體積,工程量達到450立方,認為該項目的工程量與工程質量均達到了合同要求,符合驗收條件,通過驗收。
  • 新疆萬餘粉紅椋鳥慘遭黑手
    新華網烏魯木齊6月13日電 「這幾天總是有人開著車來到這裡掏椋鳥的鳥蛋,它可是草原的保護神!希望廣大市民舉報這些不法分子。」6月11日,烏市草原監理所工作人員說。  據了解,近年來,大量椋鳥從印度、斯裡蘭卡等國飛到較為涼爽的烏市附近度夏。椋鳥是蝗蟲的天敵,剛好近兩年首府郊區蝗災頻發,藉助椋鳥滅蝗是最有效的生物滅蝗辦法。
  • 蝗災來襲不用怕,20年前空運鴨子大軍去新疆吃蝗蟲救災
    這篇昨天的文章,我們介紹了東非,印巴遭受蝗蟲襲擊,損失慘重的消息:評論很多,有說放雞鴨對付蝗蟲的,八卦了下,這倒真是確有其事,我們把之前的往事翻了出來2000年5月,新疆北部發生了特大蝗災,除採取化學藥物外,由一群群牧雞、牧鴨組成的「生物部隊」也在新疆的「滅蝗大戰」中大顯身手。
  • 蝗蟲竟然是螞蚱,珍珠雞到粉紅椋鳥,全軍出「雞」
    如果蝗災真的產生,成災之初,我國真的就會開始吃!不過,不是人吃,而是動物:咱們管這個叫生物防治法。蝗蟲蛋白質含量高達75%,同時還富含胺基酸和甲殼素,是絕佳飼料,貝爺看到都要誇一句營養豐富。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經常被蝗災襲擊的地方,一直在和蝗蟲作鬥爭。而邊疆草場,就是各種雞鴨鵝大顯身手的地方。首先,這邊的牧民們,養了70萬隻應付蝗災的滅蝗牧雞。
  • 4000億隻蝗蟲快速逼近中國?浙江曾派3萬隻坐飛機的鴨子滅蝗
    蝗蟲過境只能用「慘烈」二字形容:1平方公裡的蝗群一天就能吃掉3.5萬人的口糧,極大地威脅著當地居民的生存。我國的鄰國——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國同樣壓力山大。巴基斯坦遭遇了非洲蝗蟲與伊朗蝗蟲雙重入侵,創下該國27年未見的蝗災。巴官方表示:如任其發展,國家將會無糧可收。目前,該國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 六萬粉紅椋鳥安家哈密 成為滅蝗主力軍
    天山網訊(記者阿依夏木古麗 · 阿布拉 通訊員楊明 楊文娟攝影報導)新疆是我國粉紅椋鳥的主要繁殖地,每年5月到7月,粉紅椋鳥就會成群結隊遷飛到新疆築巢、繁育後代。近日,大量粉紅椋鳥來到哈密東天山北部繁育後代,而這種喜食蝗蟲的鳥兒已成為當地滅蝗主力軍。
  • 4000億隻蝗蟲在印度被殲滅?恐怕是低估了蝗蟲而高估了「三哥」
    而且,也不是一天兩天就滅掉的,而是印度已經滅了半年了。更甚至,印度的蝗災,如果後續沒有積極的蝗蟲防治體系,蝗災死灰復燃的可能性極大。如果不深入了解蝗蟲的特性,是沒有發言權的。所以,我們不僅是戰略上要重視,在戰術上要更加重視。1蝗災為何能被稱為三大天災之一水災、旱災、蝗災,在古代被稱為三大天災。
  • 粉紅椋鳥的24小時:新疆國道建設為保幼鳥讓路
    他們還出具了一份《關於粉紅椋鳥繁殖區關鍵哺育時間段保護建議》,其中提到,「如果這次繼續施工,最初階段很可能讓親鳥棄巢,導致最後幼鳥在飢餓的狀態下慘死在挖掘機下。再則,考慮到本繁殖地粉紅椋鳥數量巨大,這次很可能導致本年粉紅椋鳥數量的大幅減少,這也會對當地害蟲控制造成不良後果,導致蝗蟲大量發生,對農業經濟造成不良影響。」他們建議施工方立即停工,並在巢區附近做簡易圍網,懸掛警示標語。
  • 蝗蟲的天敵終於出現了!吃蝗蟲就像吃蚊子,農民開心了
    中國歷史上大大小小的蝗蟲災害出現了800多次,每一次蝗蟲出現的時候,農民的莊稼就會成為蝗蟲的口糧,但凡是蝗蟲飛過的地方,就不會留下一粒果實。 粉紅椋鳥被稱為是滅蝗神鳥,它專門以蝗蟲為糧食,而且它的食量非常的大,一次就能解決近200隻的蝗蟲,但是粉紅椋鳥是遷徙性的鳥,想要留住它並不簡單。
  • 粉紅椋鳥幼鳥全部離巢 三次停工項目即將復工
    圖源:@守護荒野 《新疆日報》19日報導稱,半個多月前,國道218線墩麻扎至那拉提高速公路工程第三標段K190處的上萬隻粉紅椋鳥,如今已經全部離巢。中油(新疆)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該標段項目部安全總監董志閆說:「延誤了兩個多月,得加班加點地幹才行!」
  • 趕十萬鴨子上架是烏龍,消滅蝗蟲人類都想過什麼辦法?
    它利用鴨子與蝗蟲之間具有食物鏈關係的原理,把鴨子群投放發生蟲害的農田或草地上,通過鴨子取食蝗蟲來有效控制蝗蟲種群數量,使之保持在一定的種群密度之下,從而達到殺滅蝗蟲的目的。且無農藥殘毒,減少了化學汙染,又可以給土地增加有機肥料,提供綠色鴨肉食品。 這個辦法說的直白點就一個字:吃!根據此前農科人員的測算,一隻雞一天能吃掉70隻蝗蟲,一隻鴨子則能吃掉200多隻。
  • 4000億隻蝗蟲快速逼近!會危及中國嗎?多國進入緊急狀態!浙江曾派3...
    巴國家糧食安全和研究部植物保護司技術主管塔裡克·汗說,3000萬到5000萬隻蝗蟲可以覆蓋150公裡,一天吃掉200噸作物。巴基斯坦上一次蝗災是在1993年。印度拉賈斯坦邦財政部長說:4000億隻蝗蟲襲擊了該邦,大量農作物被毀,並有向鄰邦蔓延之勢;在該邦駐紮的70萬印軍因糧食被吃光不得不撤軍。印度學者預測蝗災將造成印度糧食減產30%-50%。
  • 新疆哈密東天山草原上粉紅椋鳥飛離巢穴—新聞—科學網
    近日,新疆哈密東天山草原上粉紅椋鳥飛離巢穴 入夏以來,數以萬計的粉紅椋鳥遷徙至新疆哈密東天山草原捕食蝗蟲、棲息繁殖。據介紹,粉紅椋鳥是新疆草原生態防治的主力軍,能有效控制蝗蟲對草原的侵蝕,使草原生態環境得以保護和平衡。為保護這些「滅蝗功臣」,新疆多地先後在草原上搭建各類鳥巢,建立保護基地,為粉紅椋鳥提供安定、良好的自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