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雞鴨鳥齊上陣 「兵」發三路掃蝗

2020-12-05 華夏經緯網

  新華網烏魯木齊8月4日電(記者趙春暉 宿傳義)盛夏時節,正是蝗蟲漫飛之際,為了能在這些害蟲產卵前將其消滅,新疆調集「動物部隊」在千裡草原上掃蕩蝗蟲。與往年不同,今年數量龐大的雞群、鴨群與草原上空盤旋的椋鳥群一起上陣效力,大範圍取代了人工化學防治,成了當地消滅草原蟲害的「主力」。

  經過一個多月的「圍剿」,新疆博樂市郊外烏圖布拉鎮一片方圓數萬畝的草場已經見不到蝗蟲密集的情景了,偶爾一隻蝗蟲被驚起,就有數十隻雞圍追堵截,直至命喪雞口。由於這一區域的蝗蟲已基本被清理乾淨,駐紮在這裡的10萬多隻牧雞就要拔營而去。

  流動雞場的主人陳鋒告訴記者,當地草原站已給她聯繫好了的另一片草場,供她轉場「放雞」。陳鋒說,雞群滅蝗效率很高,主要食物就是蝗蟲。而且,只要有充足的水,每天只需餵一次飼料,與圈養的雞相比,吃蝗蟲的牧雞,飼養成本大大降低,而產出的卻是貨真價實的「綠色食品」。

  陳鋒放養的雞群,只是今年新疆北部數百萬隻「掃蝗」牧雞中的一部分,今年新疆在牧區先後啟動了「百萬牧雞治蝗增收」活動。為擴編生物治蝗部隊,各牧區今年都出臺了優惠政策,鼓勵牧民通過養雞治蝗致富。在有些地方,當地畜牧部門甚至免費給牧民發放雛雞。從伊犁河谷到阿勒泰草原,不時可見牧雞成群結隊飛奔覓食,爭搶啄食人眼難以發現的蝗蟲;而今年,在這些地方,「轉場」一詞,也非牛羊所專有,因為牧雞群追逐蝗蟲「轉戰」草原的壯觀景象已不鮮見。

  在農牧交錯地帶,看似笨拙的鴨子也成了捕殺蝗蟲的好手,滅蝗能力甚至還強過牧雞。在中國著名「死海」艾比湖畔,今年就有上萬隻雛鴨被趕進附近的農田和草場。這些鴨群成隊集結,每天針對蝗蟲發動數輪地毯式「轟炸」,鴨掌過處,受驚的蝗蟲紛紛起跳躲避,不料卻被靈巧的鴨喙凌空啄食,絕無虛發。鴨群「清洗」完一處草地或農田,往往未作片刻休息,便又湧向別處尋找蝗蟲。博樂市草原站站長管廷賢說,在蝗蟲密布的農田和草場,一隻雛鴨就可控制4個平方米,成年鴨的食量更大,一口氣能吃一百多隻。

  而在草原上空盤旋的椋鳥,「掃蝗」效率尤為驚人。記者在距哈薩克斯坦邊境不遠處的賽裡木湖畔看到,椋鳥呼朋引伴,時而盤旋俯衝,時而貼地飛行。它們數千隻一群,所過之處,如黑雲掠地,讓蝗蟲無所遁形。

  新疆是中國的蝗蟲主要危害區,每年草原蝗蟲發生面積都不低於2000萬畝,在與哈薩克斯坦接壤的阿勒泰、塔城、博爾塔拉等地,還時常遭受「跨境」蝗蟲的侵擾。在過去8年中,新疆有計劃地持續在西天山谷地和準噶爾盆地邊緣大規模「堆石築巢」,極力挽留過往的椋鳥效力。

  據自治區治蝗滅鼠指揮部辦公室估算,目前新疆「在役」的椋鳥「空軍」已超過400萬隻,控制著近1000萬畝的草原,其「領地」都是雞群和鴨群難以到達的區域。

  中國科學院草原生態專家胡玉坤研究員說,利用椋鳥滅蝗,是本世紀以來人類利用生物治蝗最成功的方法之一。此前,新疆治理蝗蟲的主要方法是人工噴灑農藥,或使用飛機和地面機械噴藥,雖然這也能有效遏制蝗情,但由於長期大量使用化學農藥對草地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汙染。而通過招引椋鳥治理蝗蟲,不僅防控範圍大,而且資金和人力投入小。

  治蝗滅鼠指揮部辦公室提供的數據顯示,一片40多萬畝的草場,如果按傳統的人工防治措施,需要90多萬元;而如果實施人工築巢引椋鳥,不但成本低,而且滅蝗效果遠遠好於化學防治措施,還不會汙染草場。(完)




相關焦點

  • 兩棲的鴨子,走地的雞!期待一群中國好鴨掃蝗大獲全勝
    據新華社報導,2000年5月,新疆北部發生特大蝗災。3萬隻鴨子乘飛機從浙江長興趕往新疆吃蝗蟲。相對比「雞軍團「,「鴨軍團」作戰能力更勝一籌,鴨子喜歡群居,管理起來比雞更方便,生命力、覓食能力、抗寒能力也更強,適合野外生存。兩棲的鴨子,走地的雞!鴨子友愛是一家,雞吃飽了還會幹架!
  • 新疆調集「動物部隊」治蝗 主力是椋鳥牧雞鴨子
    每年盛夏時節,新疆千裡草原上蝗蟲肆虐,新疆連年調集「動物部隊」圍剿蝗蟲,在消滅蟲害的同時還大大降低了牧雞的飼養成本。
  • 浙江10 萬「鴨兵」出徵巴基斯坦滅蝗
    原標題:衝鴨!浙江10萬鴨子將出徵巴基斯坦滅蝗蝗蟲過處,寸草不生。繼東非蝗災之後,紅海兩岸蝗災規模繼續擴大,已影響葉門、沙烏地阿拉伯、阿曼。此外,受強季風影響,大量蝗群一周前抵達海灣兩側,"造訪"了科威特、巴林、卡達和伊朗西南海岸區域。
  • 10萬隻鴨出徵巴基斯坦滅蝗?「鴨子軍團」能奏效嗎?
    但鴨子喜歡群居,管理起來比雞更方便,通常飼養的雞都要切嘴,以免菜雞互啄,造成互相傷害!鴨子則不用擔心! 鴨子的生命力、覓食能力、抗寒能力也很突出,完全適合野外作戰環境。 再次,鴨子的戰鬥力強、作戰水平高。 放一隻鴨子相當於滅了蝗蟲全家。與雞相比:「一隻雞一天能吃掉70隻蝗蟲,一隻鴨子則能吃掉200多隻,擁有三倍作戰能力。」
  • 秋沙鴨、赤麻鴨,新疆這兩種野生動物,到底是鴨還是鳥啊?
    新疆是野生動物棲息的天堂!快來快來看一看,這兩種動物-秋沙鴨、赤麻鴨,似鴨而非鴨,它們是鳥!它們可都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啊!是雁形目鴨科的主要棲息於新疆森林中的河流、湖泊及河口地區,也棲息於無林的苔原地帶水域中。性機警,稍有驚動就昂首縮頸不動,隨即起飛或急遊至隱蔽處。主要通過潛水覓食,但有時也在水邊淺水處將頭直接伸入水中覓食。
  • 《麥兜響噹噹》24日來襲 湖北特色齊上陣(圖)
    《麥兜響噹噹》《麥兜響噹噹》主題曲  荊楚網消息(實習生李卉)麥兜來啦,帶著懶懶的屁股和找不到的腰,帶著捨不得用的橡皮和不敢告訴老師他要上廁所的膽小,帶著快快雞和難學的太極功夫  亮點:國粹國寶來造勢,湖北特色齊上陣  開場中國古風的弦樂充滿中國古典音樂的韻味,而在後面的比賽中,又有激情澎湃的鼓樂,
  • 白頭硬尾鴨「組團」到新疆阿勒泰地區烏倫古湖「歇腳」
    烏倫古湖聚集的白頭硬尾鴨  天山網訊(記者趙梅 通訊員李世忠 崔明浩攝影報導)白頭硬尾鴨近日「組團」來新疆阿勒泰地區烏倫古湖「歇腳」,數量超過百隻。據新疆觀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新疆境內首次發現百隻以上白頭硬尾鴨種群。
  • 新疆是野生鳥棲息的樂園,21種世界珍稀鳥太美啦
    新疆廣袤沃土和良好的地形、氣候、環境,孕育著豐富的野生鳥!新疆的野生鳥有488種,國家重點保護鳥類達91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14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77種。下面,我們一起去看看新疆21種漂亮可愛珍稀的野生鳥吧!1.東方白鸛。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 10萬「鴨兵」出國滅蝗?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暫未進入政府援助方案
    新華社發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成員、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龍說,中國自古就有牧鴨治蝗的方法,但這個方法是在蝗災小規模爆發和特殊的地理環境下使用,效果有限。在目前巴基斯坦蝗災大面積爆發的情況下,我們建議用一些緊急措施,比如採用化學農藥治理和微生物農藥等生物防治措施,目前比較成熟的微生物農藥包括微孢子蟲類和綠僵菌,這是可以大規模用飛機噴灑的快速有效控制蝗災的方法。
  • 雞和鴨的共同祖先找到了,它的名字叫「神奇雞」
    現生鳥類祖先「神奇雞」,復原圖 | 《自然》雜誌 作者 | 劉森 遼寧古生物博物館 展覽部主任 雞和鴨是我們最熟悉的現生鳥類,在餐桌上不分伯仲
  • 一群保定人的白洋澱回憶,雞、鴨、藕、鳥還有蘆葦照
    本期攝影專集《一群保定人的白洋澱回憶,雞、鴨、藕、鳥還有蘆葦照》,一日看盡保定城、直隸尚書房公眾號和保定城市攝影愛好者微信群聯合推薦。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攝影師:在每組圖片下方分別註明01-02,摘月亮的獨角獸要說白洋澱的回憶,第一想到的應該是水、是船,是葦、是帆,是大鐵鍋熬小魚貼玉米面餅子,還有小蝦糊餅。
  • 4個雞崽認鴨當媽,成天圍著轉,雞:媽是您把我孵化的?鴨:嘎?
    8月8日,新疆澤普,一隻鴨子與眾不同,竟給4隻小雞崽當起了「媽媽」。農民稱鴨子抱窩時,家中沒有鴨蛋,就放了6枚雞蛋讓它孵化,孵出了4隻小雞。從此小雞崽就形影不離地跟著鴨媽媽。而我們都知道雛鳥都會有雛鳥情節,當這四隻雛鳥剛出生看到鴨媽媽第一眼的時候就註定了這一幕,每天這四隻雞的日常就是跟在鴨媽媽身邊咯咯地叫,有時候離遠了鴨媽媽也會出聲把他們叫回來。而恰好記者當天去採訪的時候就發現了這一幕,只見因為天氣太熱打算去躲陰涼的母子四人,在鴨媽媽的帶領下奔向了陰涼處。
  • 浙江龍遊驚現41歲鴨子 "鴨精"兇悍其它雞鴨都怕它(圖)
    浙江龍遊驚現41歲鴨子 "鴨精"很兇悍,其它雞鴨都怕它(圖)  @藍福:鴨精,今年第41年了。  記者核實:最近,網友@藍福發的一條微信在朋友圈裡引起了較大反響。這是真的嗎?鴨子有這麼長的壽命嗎?  「完全是真的,絕無假話。」@藍福在金華網絡界小有名氣。
  • 有趣的甲骨文,發現了「雞」,但是「鴨」和「鵝」哪裡去了?
    欣賞拜讀甲骨文字的時候,突然發現,在已經解讀的大約1500到1600個甲骨文字中,能找到甲骨文的「雞」字,但是卻怎麼也找不到「鴨」和「鵝」這兩個字對應的甲骨文字。按說到了夏商時期,家畜和家禽應該很普遍的被蓄養了!不錯,傳統的六畜:雞、狗、豬、馬、牛、羊,在甲骨文中都能找到明確的甲骨文字,也就是說,在夏商時期,家禽和家畜的蓄養確實很普遍。
  • 新疆這裡是百鳥魔池,世界瀕危白頭硬尾鴨繁殖地,拍鳥人的天堂
    在一個專注拍鳥而且鳥拍的很棒的攝影師朋友帶領下,我來到這個位於新疆奎屯市北郊十公裡的溼地。這片溼地由數個大的池塘組成,周邊全是大片大片的蘆葦。在深秋的暖暖的陽光的照耀下,蘆葦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因光線照射來自不同角度,散發著淡黃或白色的光芒,非常漂亮。
  • 農場想添幾隻鴨 雞媽媽不負眾望孵化9隻小萌鴨
    浙江在線04月26日訊有句常言說「龍生龍鳳生鳳」,可是,在北侖一家農場裡卻發生了一件比較有趣的事情,經過27天的孵化期,農場裡一隻母雞成功孵化出9隻小鴨寶寶,而且雞媽媽還視如己出地關照著每一隻鴨寶寶。來看看這和諧的一幕。
  • 吃雞:國際服全新皮膚來襲,小黃鴨PK小黃雞,誰才是玩家的最愛?
    大家好,歡迎來到孟婆小叔開講的《吃雞小課堂》。5.20當天,和平精英發布了以愛為名的皮膚——潮萌小黃鴨,這是光子的又一次成功的聯動。在上線當天,就成功上了熱搜,而且遊戲裡,進入出生島時,滿眼全是小黃鴨。近日吃雞國際服中,全新皮膚「小黃雞」來襲,風格完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