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個超強颱風形成;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奇蝦」丨科技早新聞

2020-12-06 澎湃新聞

今年首個超強颱風形成;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奇蝦」丨科技早新聞

2020-09-02 0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今日封面】

9月1日,武漢中學舉行開學典禮。當日,武漢市2842所中小學、幼兒園迎來開學,涉及學生139.9萬人,百萬學子重返校園。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來源:新華網)

消息站

資料圖。圖源:視覺中國

●民航局近日下發通知,將進一步對輸入風險較高的國際客運航班實施嚴格管理。其中,對三類疫情輸入風險較高的國際客運入境航班採取客座率不高於75%的控制措施。(來源:新華網)

圖源:中央氣象臺

●1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颱風「美莎克」移入我國東海海域,1日05時強度躍升至超強颱風級別,成為今年首個超強颱風。監測顯示,早晨08時,「美莎克」距離浙江東部沿岸約400公裡,受其外圍雲系影響,浙江沿海風力明顯加大,局地陣風風力達8級。(來源:科技日報)

新發現

線紋心蝦藝術復原圖(繪畫Joschua Knüppe)圖源: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記者1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最近在山東臨沂發現一種約5億年前的原始節肢動物:線紋心蝦。這種線紋心蝦,是寒武紀明星動物奇蝦的一種,它們長著愛心形的頭部,在遠古海洋中捕食。相關成果已於近日發表在國際地質學期刊《三古》上。(來源:新華網)

圖源: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供圖

●9月1日,海南省林業局、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近日,全球瀕危靈長類物種海南長臂猿喜添幼崽,科研人員拍到了母猿懷抱幼猿的清晰照片。至此,海南長臂猿數量已恢復到33隻,種群增加到5個。(來源:科技日報)

純科技

圖源:《柳葉刀》在線版

●英國《柳葉刀》期刊日前發表來自世界衛生組織疫苗團結試驗專家團隊的評論:世界需要對多種COVID-19候選疫苗進行有效、快速和可靠的評估。文章稱有三個問題至關重要:一,是否不僅需要證明某些疫苗的功效,還需要證明其功效具有價值;二,針對安慰劑對照的疫苗初步試驗,是否不僅應優先考慮單疫苗試驗,還應優先考慮多疫苗試驗;三,是否需要在確定疫苗短期效力之後、但在一般人群中局部部署疫苗之前這段時間,繼續對疫苗組和安慰劑組進行盲法隨訪,以評估其安全性、對重度疾病的防護作用和防護時間。(來源:科技日報)

菟絲子於寄主同步開花。圖源: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郭晗研究員拍攝提供

●近期,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吳建強研究團隊利用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技術,揭示了菟絲子非比尋常的開花調控機制,這對解析寄生植物的生理、生態和進化史具有重要意義。研究成果於北京時間9月1日凌晨發表在著名國際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報》上。(來源:科技日報)

看天下

圖源:央視財經頻道

●近日,韓國當地醫學界和政府之間圍繞醫改政策的矛盾再次升級:大量醫生罷工,已有2名患者因求醫無門身亡,其中一名39歲的患者在心臟驟停需緊急就醫後,接連被4家醫院拒絕;另一患者生生被耽擱了3個多小時,當地還是沒有醫院可以接收,後因病情危重去世。(觀察者網)

●9月1日起,東京奧運會聖火在日本奧林匹克博物館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展覽。圖為8月31日聖火公開亮相。(來源:中新網)

原標題:《今年首個超強颱風形成;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奇蝦」丨科技早新聞》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南京古生物學家:5.3億年前奇蝦曾是海洋霸主
    奇蝦爪子化石很像蝦尾  5.3億年前,海洋霸主是一種長相奇特,有幾分恐怖的蝦,名叫奇蝦。後來,科學家們發現,這種化石標本其實是5億多年前的奇蝦。  奇蝦雖然也叫「蝦」,實際上和我們現代的蝦子沒有任何親緣關係。「奇蝦是5億多年前的大個子,長達兩米多,可能是塊頭太大了,保存下來的化石大多是碎片式的,要組合以後才能完全看出來,」黃迪穎說,這批化石是5年前在昆明的一個採石場發現的,屬於「關山動物群」。遺憾的是,現在,發現化石的地點已經成了高爾夫球場。
  • 首次被發現!一隻5億年前的「蝦蝦蝦蝦蝦蝦蝦」
    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在全球首次發現了一種5億多年前的蝦形化石:它長相奇異,有五隻眼睛,既有海洋巨型捕食動物奇蝦的掠食性附肢,又有我們熟知的蚊蟲蝦蟹等節肢動物硬化的表皮、癒合的頭殼、多節的軀幹和分節的腿肢。
  • 一隻5億年前的「蝦」,全球首次被發現
    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在全球首次發現了一種5億多年前的蝦形化石:它長相奇異,有五隻眼睛,既有海洋巨型捕食動物奇蝦的掠食性附肢,又有我們熟知的蚊蟲蝦蟹等節肢動物硬化的表皮、癒合的頭殼北京時間11月5日,《自然》雜誌發表了這一最新研究成果。「這是我們研究澄江動物群的又一重大發現,麒麟蝦代表了達爾文進化論預言的重要過渡型物種,它架起了從奇蝦演化到真節肢動物的中間橋梁,給生物進化論增添了一個強有力的化石證據。」
  • 一隻5億年前的「蝦」,首次被發現!
    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在全球首次發現了一種5億多年前的蝦形化石:它長相奇異,有五隻眼睛,既有海洋巨型捕食動物奇蝦的掠食性附肢,又有我們熟知的蚊蟲蝦蟹等節肢動物硬化的表皮、癒合的頭殼北京時間11月5日,《自然》雜誌發表了這一最新研究成果。「這是我們研究澄江動物群的又一重大發現,麒麟蝦代表了達爾文進化論預言的重要過渡型物種,它架起了從奇蝦演化到真節肢動物的中間橋梁,給生物進化論增添了一個強有力的化石證據。」
  • 一隻5億年前的「蝦」
    來源:科技日報節肢動物怎樣演化而來?它們的祖先又長什麼樣?這一生物進化的百年謎題或被中國科學家解開。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在全球首次發現了一種5億多年前的蝦形化石:它長相奇異,有五隻眼睛,既有海洋巨型捕食動物奇蝦的掠食性附肢,又有我們熟知的蚊蟲蝦蟹等節肢動物硬化的表皮、癒合的頭殼、多節的軀幹和分節的腿肢。
  • 一隻5億年前的「蝦」,首次被發現
    日前,《自然》雜誌最新報導了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學家發現的一種5億多年前長相奇異的化石,被稱為「麒麟蝦」,為生物進化論增添了又一有力實錘。那麼,它為什麼被稱為「麒麟蝦」?科研人員在哪裡發現了它?它究竟在生命演化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它的科學意義在哪裡?
  • 一隻5億年前的「蝦」,首次被發現!
    日前,《自然》雜誌最新報導了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學家發現的一種5億多年前長相奇異的化石,被稱為「麒麟蝦」,為生物進化論增添了又一有力實錘。那麼,它為什麼被稱為「麒麟蝦」?科研人員在哪裡發現了它?它究竟在生命演化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它的科學意義在哪裡?麒麟蝦化石 。曾晗供圖生命在地球上經歷了約40億年的漫長歷史。
  • 心形頭部的蝦你見過嗎?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線紋心蝦
    【心形頭部的蝦你見過嗎?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線紋心蝦】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最近在山東臨沂發現一種約5億年前的原始節肢動物:線紋心蝦。線紋心蝦,是寒武紀明星動物奇蝦的一種,長著心形的頭部。據悉,奇蝦和現代蝦類並無親緣關係。
  • 長五隻眼的「蝦」?中國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的麒麟蝦化石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見過長五隻眼睛的「蝦」嗎?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學家最新發現一種5億多年前長相奇異的化石,化石上的「蝦」就長有五隻眼睛,其身體還兼具巨型捕食動物奇蝦和節肢動物的多種特徵,被譽為寒武紀的「麒麟」,命名為「章氏麒麟蝦」,它是打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的過渡型物種。
  • 科學家發現最古老濾食動物 俗稱奇蝦(圖)
    一項新研究指出,研究人員在格陵蘭島北部發現的有5.2億年歷史的梳狀化石是世界首個濾食動物的食物採集結構。  該化石長有12釐米長的彎曲的脊椎,上面覆蓋3釐米長的細絲。考慮到其家族近親的身體比例,科學家推斷這個類似蝦的生物約61釐米長—根據現代標準並不大;但相較於那個時代的生物,它已經非常巨大。這個生物名為Tamisiocaris borealis,俗稱奇蝦。  研究證實,這個類似蝦的海洋生物是已知最古老的會遊動的濾食動物,類似於現在的磷蝦和鬚鯨類。
  • 全球首次發現!這隻5億年前的「蝦」,是一種有5隻眼睛長相奇異的「四不像」動物
    科技之謎【全球首次發現!這隻5億年前的「蝦」,是一種有5隻眼睛長相奇異的「四不像」動物】我國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蝦形化石 節肢動物便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動物之一,但起源一直成謎。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在全球首次發現了一種5億多年前的蝦形化石,被命名為「章氏麒麟蝦」。
  • 地球5億年前的主宰,寒武紀海洋中的王者——奇蝦
    與地球46億年的漫長歷史相比,人類文明要顯得是如此的短暫。從地質年代層面劃分,人們通常將地球劃分為隱古宙(包括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和顯古宙兩大階段。其中顯古宙,又根據地層特徵和生物活動而劃分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在此之下,科學家們又劃分出來了12個紀元,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中古代、同時也是整顯古宙的第一紀元——寒武紀。
  • 一隻5億年前的「蝦」,首次被發現!長這樣
    日前,《自然》雜誌最新報導了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學家發現的一種5億多年前長相奇異的化石,被稱為「麒麟蝦」。它為什麼被稱為「麒麟蝦」?科研人員在哪裡發現了它?它究竟在生命演化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它的科學意義在哪裡?
  • 一隻5億年前的「蝦」,首次被發現!長這樣!
    日前,《自然》雜誌最新報導了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學家發現的一種5億多年前長相奇異的化石,被稱為「麒麟蝦」。黃迪穎供圖生命在地球上經歷了約40億年的漫長歷史。然而,直到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時代,複雜多樣的生命才在地球上突然出現,這一裡程碑式的重大生命演化事件,被稱為「寒武紀大爆發」。
  • 中國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麒麟蝦化石有5隻眼
    【中國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麒麟蝦化石有5隻眼】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學家最新發現一種5億多年前的「章氏麒麟蝦」化石,化石上的「蝦」就長有五隻眼睛,其身體還兼具巨型捕食動物奇蝦和節肢動物的多種特徵。這是我國雲南「澄江動物群」中又一最新發現。
  • 長五隻眼的「蝦」?中國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麒麟蝦化石
    【長五隻眼的「蝦」?中國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麒麟蝦化石】見過長五隻眼睛的「蝦」嗎?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學家最新發現一種5億多年前長相奇異的化石,化石上的「蝦」就長有五隻眼睛,其身體還兼具巨型捕食動物奇蝦和節肢動物的多種特徵,被譽為寒武紀的「麒麟」,命名為「章氏麒麟蝦」,它是打開
  • 全球首次發現!這隻5億年前的「蝦」是一種「四不像」動物
    日前,《自然》雜誌最新報導了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學家發現的一種5億多年前長相奇異的化石,被稱為「麒麟蝦」,為生物進化論增添了又一有力實錘。那麼,它為什麼被稱為「麒麟蝦」?科研人員在哪裡發現了它?它究竟在生命演化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它的科學意義在哪裡?
  • 長五隻眼的「蝦」?中國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的麒麟蝦化石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學家最新發現一種5億多年前長相奇異的化石,化石上的「蝦」就長有五隻眼睛,其身體還兼具巨型捕食動物奇蝦和節肢動物的多種特徵,被譽為寒武紀的「麒麟」,命名為「章氏麒麟蝦」,它是打開
  • 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奇怪「蝦子」
    新華社南京9月1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1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最近在山東臨沂發現一種約5億年前的原始節肢動物:線紋心蝦。這種線紋心蝦,是寒武紀明星動物奇蝦的一種,它們長著愛心形的頭部,在遠古海洋中捕食。在寒武紀的海洋中,奇蝦是最兇猛的捕食者。它們體型巨大、造型奇特,有能夠快速捕獵的前肢和長長的尾巴。最大的奇蝦個體可以長到2米以上,而當時其他動物大多只有幾毫米到幾釐米。
  • 科學家發現 5億年前奇怪「蝦子」
    據新華社南京9月1日電 記者1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最近在山東臨沂發現一種約5億年前的原始節肢動物:線紋心蝦。這種線紋心蝦,是寒武紀明星動物奇蝦的一種,它們長著愛心形的頭部,在遠古海洋中捕食。在寒武紀的海洋中,奇蝦是最兇猛的捕食者。它們體型巨大、造型奇特,有能夠快速捕獵的前肢和長長的尾巴。最大的奇蝦個體可以長到2米以上,而當時其他動物大多只有幾毫米到幾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