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飼養管理鱷龜?
(1)分級分池放養有繁殖力的親龜,每平方米麵積放養
1組(1公2母);中龜,每平方米放養3組;小、幼龜,每平方米
放養5~10組;稚龜,每平方米放養11~20組。不同大小規格
的龜要分池養,不可混養,以免大龜搶食而致使小龜吃不飽而
影響生長,甚至大龜吃掉小龜
(2)定點、定時、定量投飼自然條件下養鱷龜,冬季不餵
飼料,初春開始飼餵,每天1次,初冬也餵1次,飼餵時間均在
中午,春末到深秋這段時間,是龜吃食旺季,每天投餵2次,第
一次上午9時左右投餵,餵全天飼料總量的40%第二次傍
虎投餵,餵全天飼料總量的60%、飼料投在斜坡上或池子角
落邊,亦可在斜坡邊水下設1塊木板用於放食,一旦固定地方
投食後,不要經常變動。投餵的飼料量以龜在90分鐘內吃完
為度;如吃不完,下次可少投些。大龜多投些,小龜少投些,一
般飼料用量是龜體重的3%-9%。春秋季食量小,夏季食量
大,冬季不吃食
鱷龜飼料來源廣泛,如新鮮小魚蝦、螺、蚌、蜆、昆蟲、蛾
子、蚯蚓、蠶蛹及豬、羊、牛、馬、兔、雞的內臟和下腳料均可,配
飼料也可以。飼料大的要切小,硬的要泡軟,生熟均可
小幼龜要多眼營養豐富的飼料,並儘可能切得細碎些,不
餵變質飼料。也要適當搭配一些果菜類和其他植物性飼料
(3)龜池定時換水、消毒通常在大面積飼養中,池水不
易變質,可以20~50天換一部分水;如果是幾十平方米以內
的水池,要10天左右換一部分水:10平方米以內池子,水質
多變,應在5~7天換1次水,使水質透明度保持在10~20釐
米即可。如水很髒,可以2~3天換一部分水。冬季換水的間
隔時間可以延長5倍以上,並且注意換出量少些,換入量也少
些,以免因新舊水體溫度差異過大刺激冬眠龜。總的原則是夏
季多換水,冬季少換水。如果用桶、盆飼養,冬季也可全部換
水,換水時若新舊水溫差太大,要調整→致後再換,特別是冬
鱷龜生命力強,一般不見嚴重病害,偶有小病也容易治
季換水更要注意。
平時要以預防為主,龜池(或飼養容器)要定期消毒,殺死
水內因汙物引起的病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以防止其侵入
體引發炎症,所以,對養龜池水要每隔20~30天用漂白粉消
毒1次,每立方米水體用漂白粉10克,此濃度對龜無害,用容
器養龜的,也用同樣濃度的漂白粉消毒
(4)夏、冬季特別護理夏季7~8月份氣溫較高,有的地
區野外氣溫超過40,地表溫度超過60℃,水面溫度超過
45C,此時節要加深池水,池中水位千萬不要淺於80釐米;露
天池子要遮蔭1/5以上,或池內放養浮萍等水草之類降溫,也
可在池邊植幾棵樹、總的要求是:儘量保持水溫不超過35℃,
如實在沒辦法降溫的,可注入井水、自來水或其他池、河、湖內
的下層水,也是相當有效的降水溫的方法
冬季,水溫在1℃以上是安全的;-2℃時,在冰下的龜1
周內也不會死亡,但早晨要把冰層打碎,並蓋上塑料膜保暖
也可把龜移入室內容器中越冬,長期在1℃以上即可安全度過冬季
二、如何人工繁殖鱷龜?
鱷龜在自然環境條件中,第三年可產卵繁殖:人工飼養條
件下,第十八個月後可產卵繁殖。通常母龜體重1000克開始
產卵,卵近橢圓形,白色,殼硬
每年4~5月份、9~10月份是公母龜自然交配期,無論
春交或秋交,交配以後所產的卵均是受精卵。
每年5~8月份為產卵盛期,1隻母龜年產卵30~120枚
(與鱉產卵量相仿),分3~4批產出,每批可產8~50枚不等
(因龜大小和營養狀況不同所致)。母龜在產卵期間,於夜晚上
岸,到沙堆上用後肢挖1個穴坑,然後坐姿產卵於穴內,產完
後用前肢扒來沙土蓋滿穴口後離去。
鱷龜卵人工孵化的方法是:把每天採收的龜卵放入事先
備好的沙箱內進行孵化。沙箱高30釐米、寬50釐米、長80釐
米,箱底鑽幾個漏水孔;然後放上5釐米厚的粗沙子,再放上5釐米厚
的細沙子;把龜卵擺放在沙子上(龜卵有白色點的動
物極朝上),卵上再蓋5釐米厚的沙子;最後,將孵化箱加籃
防止老鼠、蛇等偷吃龜卵,所有沙子事先全部用開水燙過後使
用,防止有害菌侵入龜卵。對孵化箱要每天揭蓋檢查1次,如
見表層沙子乾燥時要淋水保溼,一般使沙子保持在用手握成
團鬆開手即散開為度,在自然氣溫下,經65-~75天可孵出稚
龜,上述方法稱為半人工孵化,出殼率93%~96%。如用人工
恆溫38℃~39℃、相對溼度80%~90%條件下進行全人工孵
化,經50~60天可孵出稚龜,出殼率可提高至98%左右
稚龜出殼後,讓其在沙箱內活動幾個小時,待其臍帶脫落
後,移入0.02%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消毒5分鐘,然後轉入清
水中飼養,成活率在95%-98%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