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鯨落,萬物生

2020-08-04 小麥升職記

2020年4月,中國科學家在我國南海1600米深處發現了一個約3米長的鯨落,這也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類型的生態系統。消息一出,立即成為學界和海洋學愛好者們熱議的話題。


鯨落是什麼?

很多對海洋學知識了解不多的朋友們可能第一時間會問,&34;簡單來說,鯨落就是死去的鯨在海洋中緩緩下沉,直至落入海底,不斷被消耗、分解的過程。美國著名詩人加裡·斯奈德曾在他的散文集《禪定荒野》中寫過一句話——鯨落海底,哺暗界眾生十五年。但實際上,一頭鯨死亡後落入深海,屍體可以供養一套以分解者為主的循環系統長達百年之久。在生物學意義上,鯨落也可以是一個名詞,指的是深海中依賴鯨魚屍體中的有機質而生存的底棲生態系統。因此鯨落與熱液、冷泉一同被稱為是深海生命的&34;。


一鯨落,萬物生


鯨落如何反哺海洋?

鯨落生態系統可分為四個演化階段:

移動清道夫階段(Mobile-scavenger Stage):在鯨屍下沉至海底過程中,率先&34;的便是鯊魚。雖然鯊魚身處食物鏈的頂端,但其實它們的日子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好過,飢餓是它們生活的常態,而鯨魚龐大的屍體對於鯊魚來說仿佛是一頓豐盛的自助餐。尾隨鯊魚到來的便是盲鰻、烏賊、深海章魚以及一些甲殼類動物。它們同樣以鯨魚屍體中的軟組織為食,只不過要從鯊魚口中搶得食物,不能硬碰硬,於是它們會鑽入鯨屍的內部,享用鯨屍的內臟部分。根據鯨屍個體大小的差異,這一過程可持續4~24個月不等。在此期間90%的鯨屍將會被吞噬、分解,只剩一具殘餘的骨架。隨著各類食腐動物紛紛離去,移動清道夫階段就此結束。


一鯨落,萬物生


一鯨落,萬物生


一鯨落,萬物生

一鯨落,萬物生


機會主義者階段(Enrichment Opportunist Stage):隨著移動清道夫階段的結束,一些小型蝦蟹等機會主義者隨即入場,開始清理鯨落的殘餘部分。機會主義者能夠在短期內快速適應相應環境。它們直接利用鯨骨及附近營養豐富的沉積物生活,快速繁殖、擴張。在這一階段,一些無脊椎動物特別是多毛類和甲殼類動物,能夠以殘餘鯨屍作為棲居環境,一邊在此生活,一邊啃食殘餘的鯨屍,不斷改變它們自己的所在環境。這一過程可持續至少36個月之久。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科學家在鯨落中發現了一個新的物種——食骨蠕蟲。食骨蠕蟲雖然沒有嘴和內臟,但是其獨特的觸鬚系統卻可以刺入鯨骨,然後通過寄生在觸鬚上的共生細菌分解鯨骨中的脂肪。食骨蠕蟲附著在鯨骨上,受其滋養,產下成千上萬幼蟲。隨後這些幼蟲會在海洋中任意漂浮,等待遇到新的鯨落,自此循環往復。


一鯨落,萬物生


化能自養階段(Sulphophilic Stage):大量厭氧細菌進入鯨骨和其它組織,分解其中的脂肪,與溶解在海水中的硫酸鹽相結合,產生硫化氫。化能自養細菌則將這些硫化氫作為能量的來源,利用水中溶解的氧氣將其氧化,獲得能量,進而形成緻密的菌墊。而諸如貽貝、海螺等能夠與化能自養細菌共生的生物也因此有了供其生長繁殖的食物來源。同時,這些生物攀附在殘餘的鯨骨之上,形成一片海底生命綠洲。


一鯨落,萬物生


礁巖階段(Reef Stage):百年以後,當殘餘鯨落當中的有機物被徹底消耗殆盡後,鯨骨的礦物遺骸就會作為礁巖成為生物們的聚居地。深海珊瑚會在殘餘的鯨骨上落腳,以每年幾毫米的速度緩慢生長,數百年後長成一片珊瑚礁。雖然此時已經完全看不到鯨落的痕跡,但眼前的一切確實都由數百年前的那一具鯨落而來。


一鯨落,萬物生


一鯨落,萬物生


一鯨落,萬物生


一鯨落,萬物生


鯨落對於海洋生態的重要意義:

人們常說,一頭鯨的死亡,造就了一個深海生態系統。這種說法其實並不誇張。最直觀的,鯨落不僅為海洋中大量的哺乳類、魚類、無脊椎動物,以及微生物提供了食物,還為大量的底棲生物提供了棲息地和有機物,為其營造了一個複雜的生存環境。另外,鯨落促進了海洋上層有機物向海洋中下層的運輸。我們都知道,在陽光照射不到的深海之中,暗無天日,有機物匱乏,鯨落對於深海生物來說,無非是一場巨大的食物補充。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的孫棟副研究員指出,一頭40噸的鯨沉降到深海海床,大約相當於同等面積至少2000年間自然沉降的有機質。從科學角度來看,鯨落對於維繫海洋生態系統平衡,有著獨特而重大的意義。最後,鯨落這一獨特的生態系統也促進了海洋新物種的產生,食骨蠕蟲便是科學家僅在鯨落中發現的物種。


保護生命的浪漫

縱觀整個鯨落的過程,更能深切體會什麼叫&34;。鯨身處海洋食物鏈的最頂端,在其死後用它特有的方式反哺給海洋,被人們視為&34;以及&34;。但實際上,這種浪漫的發生卻有很大偶然性。直到現在,人類發現的現代自然鯨落的數量不超過50個。更令人擔憂的是,隨著全球氣候的變化及人類活動的影響,鯨被捕殺或者由於受到聲吶幹擾而擱淺的數量增多,海洋中鯨類數目急劇減少,藍鯨、露脊鯨、長鬚鯨、座頭鯨、北極光鯨、鱈鯨和抹香鯨均已被列為瀕危物種。鯨類數目減少,鯨落自然也變得稀少。深海生物對於環境變化的抵抗能力較淺海和近海更低,一旦潛在的海洋生態系統平衡被打破,將會給整個地球的生態系統帶來嚴重的危害。

小編在寫鯨落的時候音箱裡一直在單曲循環《Circle of Life》。我從小到大一直很喜歡那句&39;s the Circle of Life." 期盼大家都能夠尊重生命,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這顆藍色星球。

願生生不息。


文末推薦:

小麥家的新書《認識海洋》和《認識生態》。

《認識海洋》,系統地介紹了海洋學各分支的基本內容。全書共18章,分別從海洋學歷史、海洋地質構造、海洋的物理和化學過程、海洋資源環境,以及海洋生態和生物等各個方面,採用基本原理和實際案例相結合的方式,針對海洋學持續而快速的發展,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海洋學方方面面的知識。全面覆蓋海洋領域各分支學科,從海洋地質結構到海水的物理化學特徵,從潮汐、洋流等海洋現象到細菌、哺乳生物等海洋中的居民,內容循序漸進,全景展現海洋的奧秘,打造讀者對海洋的立體認知。為大眾閱讀者打開一扇一窺世界海洋奧秘的大門。

一鯨落,萬物生


《認識海洋》,揭示與人類息息相關的自然規律,掌握不可不知的生態常識。以深入淺出、循序漸進的科學論述風格總結每個自然事件背後隱藏的自然規律,有助於增進讀者對生態、自然的理解,掌握在實際生態建設、環境治理及環境保護中應該遵循的法則。通過引入大量具體案例,如怎樣恢復河流的勃勃生機、細菌怎樣解決環境問題、城市化對物種多樣性有何影響,緊扣時下人們關注的熱門生態問題和生態學科前沿發展,讓讀者切實掌握解決環境問題的方法和理論,並學會以辯證思維思考現實問題。

一鯨落,萬物生


我們會通過閱讀更加了解我們的家園,之後我們會因為了解而更加熱愛,更加珍惜。

相關焦點

  • 一鯨落 萬物生
    科研者們宣布在我國南海首次發現鯨落!這個消息一出,就在某博的熱搜上掛了兩天,閱讀量高達3億。一具鯨魚的屍體,怎麼就引起了這麼大的關注呢?那我們從頭開始講起。首先,鯨落這個詞是說鯨死去後沉入海底的現象。鯨在海洋中死去, 它的屍體最終會沉入深海,生物學家賦予這個過程為鯨落。鯨,大海中的巨人,人類在它面前顯得十分渺小。人類總是對這樣龐然大物的逝去感到悲涼與莊重。但如果僅僅是這份悲涼與莊重是不足以在新聞在中留下一筆,也是不足以在微博上掛那麼久,引起那麼多人的討論的。鯨落它可貴就可貴在:一鯨落,萬物生。
  • 人間溫柔是鯨落,一鯨落而萬物生,萬物生而溫柔至
    也許你不知道,人世間最美、最溫柔的,不是夕陽西下的黃昏點點,而是蔚藍大海中的鯨落。 一念山河長,一念百草生。一鯨落而萬物生,萬物生而溫柔至。鯨落於海,星辰於窪,風隱於林,我歸於你。
  • 鯨落,鯨魚留給大海最後的溫柔,一鯨落,萬物生
    一鯨落,萬物生。當一頭鯨魚離世之後,它那龐大的屍體就會緩緩的沉入海底,在它沉沒的海底會形成一個新的生態系統,這個新的生態系統可以維持數十年。生物學家賦予了這個過程一個非常溫柔而夢幻的名字——鯨落。但是這溫柔而夢幻名字的背後卻是一場誰都不願意面對的死亡,而這場死亡卻還有著更加豐富的意義,這場死亡也是鯨魚留給海洋最後的溫柔。
  • 一鯨落,萬物生 | 南海首次發現鯨落....
    什麼是鯨落(Whale fall) ?鯨死亡後落入深海後形成的獨特生態系統,與熱液、冷泉一同被稱為深海生命的&34;。它們在鯨落周圍的沉積物中定居下來。一般持續3-4年。三、化能自養階段,到這時候,鯨只餘骨架。大量的厭氧細菌進入鯨魚的骨骼,分解其中的脂類,並產生硫化氫。它們在這裡大量繁殖,養活一大批小型海洋生物。
  • 鯨落:一鯨落而萬物生,鯨魚的生命最後獻給大海的溫柔,讓人落淚
    01一鯨落而萬物生近日,中國科學家們在 2020 年首次科考過程中收穫了一個重要成果——在中國南海1600 米深處發現了一個3米長的「鯨落」,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類型的生態系統,國際上發現的自然「鯨落「也不足50個。
  • 一鯨落,萬物生。鯨落,令人震撼的生命奇觀
    鯨生於海,長於海,最終把自己的一切歸於海,造福無數海洋生物,形成繁盛的鯨落。所謂一鯨落,萬物生,無不令人感到震撼。鯨落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大致會經歷四個演化階段。這一過程可持續4-24個月(取決於鯨魚大小),直至只剩一堆白骨。這個過程叫做移動清道夫階段。
  • 中國南海發現鯨落:一鯨落,萬物生!這是世界上最浪漫的死亡
    一鯨落,萬物生。浪漫的重生4月2號,中科院「探索一號」科考船,圓滿完成科考任務,返回碼頭。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本次科考他們有了一個重大發現:在中國南海首次發現鯨落。一鯨落,萬物生。絕非浪得虛名。小編就借這一「案例」,給大家講講神秘又偉大的鯨落。
  • 俗話說「一鯨落萬物生」,什麼是鯨落?為什麼鯨落越來越難以發現
    鯨落 是一個非常美的名字,它指的是鯨在海洋中死去, 它的屍體最終沉入海底。生物學家賦予這個過程為鯨落。而一座鯨的屍體可以供養以分解者為主的循環系統長達數月至數年。鯨落的過程中形成的生態系統,也被稱為是深海生命的「綠洲」有個說法叫做,一鯨落,萬物生。
  • 「一鯨落、萬物生」,科學家:其實鯨落現象很罕見
    估計很多人都聽說過「一鯨落、萬物生」的說法,這是對鯨落現象的一種形象的描述。巨大的鯨魚在死亡之後,如果逐漸下沉,那麼在下沉階段以及沉入海底之後,其身體中的巨量有機物質,將會為其它生物提供充足的食物和能量來源,從而可以形成以鯨魚屍體為中心的一個小型生態系統,和深海熱液、深海冷泉一起,對於推動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並稱為「海洋三大生命綠洲」。
  • 中國南海首次發現鯨落:一鯨落,萬物生!這是世界上最浪漫的死亡
    一鯨落,萬物生。一鯨落,萬物生。絕非浪得虛名。借這一「案列」,帶大家認識一下神秘又偉大的鯨落。,萬物重生。」一鯨落,萬物生,
  • 一鯨落,萬物生,地球上最壯美的重生,便是鯨落
    鯨,生於斯,長於斯,落於斯。鯨落,最後擁抱大海的方式。一朝鯨落,萬物重生。鯨,悲寂瀟瀟下,繁榮此中開。鯨落,世上最為壯美的重生。」生命學家賦予了這個悲壯的過程一個名字——鯨落(Whale Fall)。「鯨落」,一具鯨的屍體就這樣被人們賦予了意義,起落之間,死亡也是一種重生。鯨魚可以說是海洋中落葉歸根最好的詮釋,它生於大海死於大海長於大海隱於大海,獨自孤獨用盡全力給大海最後一個擁抱,裸露骨架,撐起一座城堡,死於海底後腐爛成泥也要成就一場驚喜。
  • 一鯨落,萬物生,那麼鯊魚死亡叫什麼呢?
    世界上最浪漫的重生,一鯨落 萬物生。當一隻鯨魚預感到自己的生命快到盡頭的時候,就會尋找一片自己感覺喜歡的海域,孤獨的迎接自己最後死亡的到來。當鯨魚到最後氣息斷絕之後,鯨魚那十分龐大的身軀便會慢慢沉入海底。而沉入海底鯨魚的屍體,最終的結果只留下一片屍骸,而這個便成了其他魚類的食物。因為鯨魚的身軀十分的龐大,可以供給整個海洋生物系統長達百年,而這也是它給大海最後的饋贈!
  • 一鯨落,萬物生,那最後的溫柔
    大家好,我是鯨,也就是大家稱呼的鯨魚。對於生在海洋中的我來說,龐大的體型能讓我在深海中保暖,捕食和運動。有一個前輩,她叫Alice,她在1989年被人類發現,她被人們稱為世界上最孤獨的鯨,她的頻率有52赫茲,而我們只有15-25赫茲,她是我們家族中與眾不同的,一直在孤獨的旅行,我相信,她會等到另外的鯨出現,他們的頻率一樣,只不過需要時間!
  • 鯨落:生於海、歸於海、長於海、隱於海,一鯨落萬物生
    鯨落(Whale Fall),指鯨死去後沉入海底的現象。當鯨在海洋中死去, 它的屍體最終會沉入海底,生物學家賦予這個過程為鯨落。一座鯨的屍體可以供養一套以分解者為主的循環系統長達百年。鯨落是指鯨魚死亡後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態系統,與熱液、冷泉一同被稱為是深海生命的「綠洲」。
  • 鯨落而萬物生:留給大海最後的溫柔
    導語曾經我有聽到過這樣一句話:住在深海,鯨落而萬物生。那時候的我並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以為鯨魚的死亡跟我們的生老病死並無差別,然而我到今天才明白:鯨魚的死是它留給大海最後的禮物。鯨落是什麼當一條鯨魚死亡逐漸下沉後,它龐大的身軀會為大海做出最後的貢獻,化身為各種生物的養分,這個過程叫做鯨落。當它呼吸消失,沉入海底,從完整的身體到一副巨大的骨架,漸漸被吞噬分解,最後什麼也沒剩下…...這也許是它最後的歸宿,它把一生都獻給了大海。當它出生時便懂得,整個海洋是它的家,生在深海,死亦長眠於海底。
  • 「一鯨落,萬物生」,為什麼說鯨落是最浪漫的死亡?
    鯨落鯨落,就是指鯨魚死亡之後降落到海底的過程。提到鯨落,我們首先會想到的是「一鯨落萬物生」, 這是因為鯨魚死亡之後,從海面上慢慢沉降到海底過程中,能夠滋養很多生物,尤其是海洋底棲生物。海洋,又分為淺海和深海,其中深度超過200米以下的海洋稱之為深海,由於太陽光線無法穿透200米的水深,以至於這裡終年黑暗、水溫較低,水壓也非常低。
  • 「一鯨落,萬物生」,鯨落是什麼?為什麼說它是最浪漫的死亡?
    所謂「一鯨落,萬物生」。死後的鯨魚完全回饋給了海洋,通過鯨落滋養著眾多海洋生物。那鯨落的過程是一個慢慢下降於海底的過程。一般體型越大的鯨魚,鯨落的時間會花費4-24個月。
  • 「一鯨落而萬物生」,那鯨爆又是什麼?大自然敲響的警鐘
    一鯨落而萬物生。一個鯨落可以在大海中形成一個複雜而奇妙的生態系統,它的身體可供大海中的生物百年所需。在北太平洋深海中,至少有43個種類12490個生物體依靠鯨落生存,其中一些是與鯨落共生的特有物種。可以說,一鯨落,養活了大海深處萬種生物,促進了深海的繁榮。
  • 一鯨落,萬物生:鯨魚留給海洋最後的溫柔
    >它會尋一處僻靜的海域靜靜地等待 直到停止呼吸死去的鯨魚 屍體會下沉至海底深處此時 像盲鰻 鯊魚 和一些甲殼類生物便會循著味道蜂擁而至以鯨屍中的柔軟組織為食這一過程可以持續4到24個月在此期間 鯨屍的90%將被分解這一階段被稱為移動清道夫階段(mobile-scavenger
  • 一鯨落,萬物生:鯨魚留給海洋最後的溫柔
    這一過程可以持續4到24個月在此期間 鯨屍的90%將被分解這一階段被稱為這一階段被稱為化能自養階段(sulphophilic stage)04最後 當殘餘鯨落中的有機物質>這一階段被稱為礁巖階段(Reef stage)至此 這場盛大且漫長的鯨落才算畫上了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