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鯨落,萬物生 | 南海首次發現鯨落....

2020-08-25 hoolihome

4月2日,中科院「探索一號」船

完成2020年度第一個科考航次

順利返回三亞

與科學家們一同返回的重要成果中

最引人注目的一項

是在南海深海海山1600米的山腰處

首次發現一個約3米長的鯨落

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類型生態系統

對我國深海科學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南海的海底,拍攝到一隻3米長的鯨魚屍體。它死亡的時間不算太長,身上大部分的肉質都已經被其他生物吞噬,只留下了尾部少量的肌肉,等待更多食客的到來。


圖源: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什麼是鯨落(Whale fall) ?

鯨死亡後落入深海後形成的獨特生態系統,與熱液、冷泉一同被稱為深海生命的&34;。

鯨落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會經歷大致四個階段——


一、移動清道夫階段,即鯊魚和螃蟹等食腐動物清除鯨魚的軟組織。一般持續4-12個月

二、機會主義者階段,即其他的異養動物(如蝸牛和蠕蟲)食腐動物留下的剩餘食物。它們在鯨落周圍的沉積物中定居下來。一般持續3-4年

三、化能自養階段,到這時候,鯨只餘骨架。大量的厭氧細菌進入鯨魚的骨骼,分解其中的脂類,並產生硫化氫。它們在這裡大量繁殖,養活一大批小型海洋生物。這一階段也是鯨落持續最久的階段,可長達50年

四、礁巖階段,當殘餘鯨落當中的有機物質被消耗殆盡,鯨的遺骸還會化作礁巖,成為大批海洋生物的聚居地。



鯨的生命尚只有幾十年,而他們的死,卻能為荒蕪的深海,帶來一個世紀的生生不息。

尋找鯨落的人們

每年有約有70000頭鯨魚在遷徙路線上死亡,但由於下沉的地點隨機,在茫茫汪洋中尋找自然鯨落,如同大海撈針。

每一個研究深海生態系統的人,都渴望親自探訪,研究鯨落維護海洋生物多樣性的奧秘,但這機率如此微小,全世界也只不過發現了50座而已,可見我國科研人員的發現有多麼令人驚喜。


研究鯨落的迫切下,尋找鯨落的人們發掘了人造鯨落的方法——將在海灘上擱淺而亡的鯨魚,送回海底,再加以追蹤。

但這個過程,畫面一點都不唯美,甚至一度混亂。


美國海洋生物學家格雷格·勞斯,為他觀察的第一隻鯨落,接收了一隻擱淺的鯨魚。(他和團隊必須先把數十噸重的鯨魚拖走,再綁到船上)

而與在海中死亡不同,鯨魚擱淺後體內會迅速產生氣體,使鯨魚鼓鼓的,很難沉下去。

學者們不光要拖鯨,還要幫鯨綁幾噸的金屬配重。鯨分泌的油脂很多,在搖晃的甲板上,學者們不斷滑倒。

整整24個小時不眠不休的勞作後,格雷格·勞斯團隊的鯨魚遺體終於消失在清晨波濤之下。


格雷格為這隻醜陋腐爛的鯨起了美麗的名字——花蕾。因為他知道,當它重新深眠海底,它終會綻放生機。


林深時見鹿,海深時見鯨。

生於海洋,葬於海底。

理性與浪漫,科學與宿命,在一隻鯨身上發生著奇妙的交錯。

一鯨落,萬物生,生生不息...


相關焦點

  • 中國南海首次發現鯨落:一鯨落,萬物生!這是世界上最浪漫的死亡
    一鯨落,萬物生。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本次科考他們有了一個重大發現:在中國南海首次發現鯨落。目前,國際上發現的自然鯨落不足50個。一鯨落,萬物生。絕非浪得虛名。借這一「案列」,帶大家認識一下神秘又偉大的鯨落。
  • 中國南海發現鯨落:一鯨落,萬物生!這是世界上最浪漫的死亡
    一鯨落,萬物生。浪漫的重生4月2號,中科院「探索一號」科考船,圓滿完成科考任務,返回碼頭。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本次科考他們有了一個重大發現:在中國南海首次發現鯨落。目前,國際上發現的自然鯨落不足50個。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其長期的觀測價值不言而喻!眾所周知,鯊魚在海洋中死亡後,會慢慢掉落海底,這個孤獨而漫長的過程,有個名字叫:鯊掉。
  • 一鯨落 萬物生
    科研者們宣布在我國南海首次發現鯨落!這個消息一出,就在某博的熱搜上掛了兩天,閱讀量高達3億。一具鯨魚的屍體,怎麼就引起了這麼大的關注呢?那我們從頭開始講起。首先,鯨落這個詞是說鯨死去後沉入海底的現象。鯨在海洋中死去, 它的屍體最終會沉入深海,生物學家賦予這個過程為鯨落。鯨,大海中的巨人,人類在它面前顯得十分渺小。人類總是對這樣龐然大物的逝去感到悲涼與莊重。但如果僅僅是這份悲涼與莊重是不足以在新聞在中留下一筆,也是不足以在微博上掛那麼久,引起那麼多人的討論的。鯨落它可貴就可貴在:一鯨落,萬物生。
  • 俗話說「一鯨落萬物生」,什麼是鯨落?為什麼鯨落越來越難以發現
    鯨落 是一個非常美的名字,它指的是鯨在海洋中死去, 它的屍體最終沉入海底。生物學家賦予這個過程為鯨落。而一座鯨的屍體可以供養以分解者為主的循環系統長達數月至數年。鯨落的過程中形成的生態系統,也被稱為是深海生命的「綠洲」有個說法叫做,一鯨落,萬物生。
  • 鯨落是什麼?我國科學家首次在南海海底發現「鯨落」!
    我國科研人員首次在南海海底發現3米長的「鯨落」!鯨落到底是什麼?說起鯨落,其實不難想像,它和鯨魚應該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說起鯨魚,映入腦海的首先就是它那無比龐大的身軀,而其中的「藍鯨」被認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過的體積最大的動物,長可達33米,重達181噸,和一艘巨型船隻差不多。那麼鯨落和鯨魚有什麼關係呢?它是怎麼引起的呢?我們來看看!
  • 一鯨落,萬物生。鯨落,令人震撼的生命奇觀
    鯨生於海,長於海,最終把自己的一切歸於海,造福無數海洋生物,形成繁盛的鯨落。所謂一鯨落,萬物生,無不令人感到震撼。鯨落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大致會經歷四個演化階段。深海中大量的厭氧性細菌會侵入鯨骨內,慢慢分解其中的脂肪,產生硫化氫。而一些化能自養細菌,則將這些硫化氫作為能量來源,化能自養細菌就能大量繁殖,進而養活一大批小型海洋生物,逐漸在這裡產生一個微型生物群落。這一階段持續最久,可達至少50年。
  • 4月3日我國南海首次發現鯨落,鯨落到底有什麼被「追捧」的價值?
    人間最美,不過鯨落,一念山河成,一念百草生。生於海,歸於海。一鯨落,萬物生。4月3日我國科學家首次在我國南海發現「鯨落」,鯨落是鯨魚死亡後落入深海所形成的生態系統,與熱液,冷泉被譽為深海生命的綠洲。鯨魚死亡前,他會悄悄尋找一片安靜的海域,孤獨的迎接最後的死亡時刻。
  • 南海發現「鯨落」是怎麼回事?
    據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消息,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一個約3米長的鯨落。那什麼是鯨落?1600米處發現的「鯨落」鯨落是鯨類死亡後,巨大的軀體落入暗無天日的海底,肉和骨逐漸被分解,各類生物棲息於此,形成新的深海生態系統的過程。
  • 我國南海首次發現鯨落,那沒有發生鯨落的鯨魚都去哪了?
    一鯨落,萬物生鯨落是指鯨死亡後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態系統,鯨落與熱液、冷泉一同被稱為是深海生命的「綠洲」,在北太平洋深海中,鯨落維持了至少有43個種類12490個生物體的生存,促進了深海生命的繁榮。該航次從3月10日開始,航次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一個約3米長的鯨落。專家表示,國際上發現現代自然鯨落不足50個!
  • 鯨落:一鯨落而萬物生,鯨魚的生命最後獻給大海的溫柔,讓人落淚
    01一鯨落而萬物生近日,中國科學家們在 2020 年首次科考過程中收穫了一個重要成果——在中國南海1600 米深處發現了一個3米長的「鯨落」,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類型的生態系統,國際上發現的自然「鯨落「也不足50個。
  • 「一鯨落、萬物生」,科學家:其實鯨落現象很罕見
    估計很多人都聽說過「一鯨落、萬物生」的說法,這是對鯨落現象的一種形象的描述。巨大的鯨魚在死亡之後,如果逐漸下沉,那麼在下沉階段以及沉入海底之後,其身體中的巨量有機物質,將會為其它生物提供充足的食物和能量來源,從而可以形成以鯨魚屍體為中心的一個小型生態系統,和深海熱液、深海冷泉一起,對於推動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並稱為「海洋三大生命綠洲」。
  • 世上最浪漫的死亡:鯨落!2020年中國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
    鯨死了 ,閉上眼睛,沉入海底 ,歸於寂靜。但它並未真正死去,從它看不見日光的那一刻起,萬物開始因它而生,這場華美的死亡序曲正式拉開帷幕。直到我身體裡最後一絲有機物被榨乾,它們才離開,之後,某些曾經離開的生物重新回歸。這一次,不是為了果腹,而是安家,新一輪的熱鬧開始了。巨鯨落,萬物重生,迄今為止,全球觀察到的自然鯨落不超過50個。
  • 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網友:那鯊魚死了叫什麼?
    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網友:那鯊魚死了叫什麼?4月2日,中科院「探索一號」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順利抵達三亞。本航次自3月10日開始,航次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一個約3米長的鯨落。
  • 人間溫柔是鯨落,一鯨落而萬物生,萬物生而溫柔至
    也許你不知道,人世間最美、最溫柔的,不是夕陽西下的黃昏點點,而是蔚藍大海中的鯨落。 一念山河長,一念百草生。一鯨落而萬物生,萬物生而溫柔至。鯨落於海,星辰於窪,風隱於林,我歸於你。
  • 「鯊掉」無人問,「鯨落」萬物生
    2020年4月3日,央視報導稱,中科院「探索一號」船抵達三亞,這次科考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在中國南海首次發現3米長的鯨落。作為全球現存最大的動物,鯨魚活著的時候是海洋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死後它也會給海洋予以饋贈,形成「鯨落」,它跟「熱液」、「冷泉」一同被稱為深海生命的三大「綠洲」。其實,「鯨落」說通俗一點就是鯨魚在海洋中正常死亡後沉入大海的現象。
  • 中國南海首次發現「鯨落」!
    鯨魚,一直是一些特殊的群體,生活在海洋的最深處,也是海洋中的霸主,鯨落是世界上最溫柔的死法,一隻鯨魚會給大海提供百年的生態環境,這是世界上最溫柔的死法,是鯨魚給大海最後的溫柔吧。一鯨落,萬物生。近日,我過南海首次發現「鯨落」,拼盡最後一點力氣,擁抱大海。當鏡頭拍到鯨魚躍起的那一瞬間,很驚豔,可是看到鯨魚落下的那一刻,我眼眶溼潤了。
  • 鯊掉無人問,鯨落萬物生!
    hello,大家好,我是妖影2020年4月3日,央視報導稱,中科院「探索一號」船抵達三亞,這次科考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在中國南海首次發現3米長的鯨落。有些也可能會因此滅絕也說不定,因為據科學研究,鯨魚沉入大海後,其屍體周圍存在著很多從未發現過的生物。更不用說鯨落本身就佔海底能量輸入中很可觀的部分了。可雖然說,鯨落的整個過程是自然界中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但卻被廣大網友賦予了無比浪漫典雅的含義...
  • 鯨落,鯨魚留給大海最後的溫柔,一鯨落,萬物生
    一鯨落,萬物生。當一頭鯨魚離世之後,它那龐大的屍體就會緩緩的沉入海底,在它沉沒的海底會形成一個新的生態系統,這個新的生態系統可以維持數十年。生物學家賦予了這個過程一個非常溫柔而夢幻的名字——鯨落。但是這溫柔而夢幻名字的背後卻是一場誰都不願意面對的死亡,而這場死亡卻還有著更加豐富的意義,這場死亡也是鯨魚留給海洋最後的溫柔。
  • 2020年中國南海首次發現鯨落,西瓜視頻看世上最浪漫的死亡
    很多人都知道鯨落是世界上最浪漫的死亡,一鯨落,萬物生。鯨死了,閉上眼睛,沉入海底,歸於寂靜,但它並未真正的死去,從它看不見陽光的那一刻起,萬物因它而生,這場華美的死亡序曲正式拉開了帷幕。今天讓我們跟著西瓜視頻創作人暴躁武備兔,正式的走進這場最浪漫的死亡。看看鯨死後發生的事情,探討鯨落是最浪漫的死亡的原因,以及中國南海發現鯨落,人們震驚的原因。
  • 一鯨落,萬物生
    2020年4月,中國科學家在我國南海1600米深處發現了一個約3米長的鯨落,這也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類型的生態系統。消息一出,立即成為學界和海洋學愛好者們熱議的話題。鯨落是什麼?它們直接利用鯨骨及附近營養豐富的沉積物生活,快速繁殖、擴張。在這一階段,一些無脊椎動物特別是多毛類和甲殼類動物,能夠以殘餘鯨屍作為棲居環境,一邊在此生活,一邊啃食殘餘的鯨屍,不斷改變它們自己的所在環境。這一過程可持續至少36個月之久。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科學家在鯨落中發現了一個新的物種——食骨蠕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