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因能採花釀蜜而被人們所熟知,很多想養蜂的人往往都苦於沒有蜂種,實際上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野生蜜蜂資源,找到這些野生蜜蜂便可解決蜂種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如何快速找到野生蜜蜂窩吧!
1、判斷有無蜂群
找野生蜜蜂窩之前先要判斷當地有沒有野生蜂群,倘若當地沒有野生蜂群再怎麼找都是徒勞無功的,而判斷有沒有野生蜂群則可在蜜源豐富的地方觀察,有蜜蜂採集且當地無人工養殖的蜂群時說明附近有野生蜜蜂窩,實際上只要當地有野生蜂群找到它們就只是時間問題。
2、觀察採蜜工蜂
蜜蜂出巢採蜜時有兩個明顯的特徵,其一是流蜜期蜜蜂的採集半徑一般在3公裡內,其二是採集蜂採完蜜返回蜂巢時是直線飛行,也就是說採集蜂回巢方向就是野生蜂巢方向,同時蜂巢距離蜜蜂採蜜位置一般不超過3公裡,只要按照這個方向慢慢搜尋大多能找到野生蜜蜂窩。
3、觀察採水工蜂
觀察採水工蜂是尋找野生蜜蜂窩最有效的辦法,夏、秋兩季天氣比較乾燥時蜜蜂會到水源處採水,而且蜜蜂採水也有兩個明顯的特徵,其一是蜂群中採水的大多為老年工蜂,其二是採水位置離蜂巢一般不超過1裡,發現採水蜂后順著採水蜂回巢方向慢慢搜尋就能找到蜂巢。
4、白糖誘蜂採集
蜜蜂對食物有極強的採集欲望,因此在蜜源匱乏的夏、秋兩季可帶上些白糖,發現採集蜂后將白糖用水化開放在蜜源附近,採集蜂發現白糖水後會回巢並帶領大量工蜂前來採集,此時可以通過採集蜂的反應時間判斷出蜂巢的大致距離,而回巢方向就是野生蜜蜂窩的方向。
總結:蜜蜂和其他動物一樣有自己獨特的習性,了解這些習性可為尋找蜜蜂窩提供理論依據,其中最主要的是蜜蜂的採蜜行為和採水行為,實際上只要搞清楚蜜蜂的這些行為就能輕鬆找到蜜蜂窩。
野生蜜蜂怎麼抓到蜂王?
野生蜜蜂是很多養蜂人主要的蜂種來源,而蜂王又是整個蜂群中最不可或缺的,在收捕野生蜂群時稍不留神就可能使蜂王受傷或死亡,這對今後的蜂群管理是極為不利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野生蜜蜂怎麼抓到蜂王吧!
收捕:用煙將蜂群驅趕出巢
野生蜂群在收捕時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可以直接夠到蜂群的,這種情況收捕蜂群很簡單,將整個蜂團一股腦用收蜂工具裝走即可,另一種是在石洞、樹洞中的蜂群,收捕這種蜂群則要麻煩些,但基本都是利用蜜蜂怕煙的習性用煙將蜂群驅趕出巢,然後在巢門口放上收蜂工具收捕出巢的蜜蜂。
找王:確定蜂團中有無蜂王
蜂王的特徵和其他蜜蜂有著很大的差異,身長要比一般蜜蜂長三分之一左右,尤其是腹部相對而言特別長,翅膀差不多只能覆蓋腹部的一半,事實上收捕結團的野生蜂群時也沒有必要找蜂王,只需要知道蜂群中有沒有蜂王即可,有蜂王時蜂團的底部有個凹進去的通氣孔,反之則沒有這個通氣孔。
抓王:最好用囚王籠抓蜂王
收捕結團的野生蜜蜂不需要抓住蜂王,只需將整個蜂團一起「打包」回家即可,而收捕樹洞或石洞中的野生蜂群則需要留心蜂王的情況,當蜂王從洞中爬出來時要用囚王籠將蜂王控制住,最好不要用手直接去抓蜂王,原因是力度不好控制,用力小了蜂王可能會掙脫,用力大了往往又會捏死蜂王。
失王:及時給蜂群介紹新王
收捕野生蜜蜂時失王是常有的事,但蜂群失王后並不表示沒法養了,最好的方法是及時給蜂群介入一隻新蜂王,沒有蜂王時也可以介入一個成熟的王臺,假如蜂王和王臺都沒有是不是蜂群就沒辦法補救了呢?其實不是的,此時還要最後一個辦法,即給無王群補充一些卵蟲脾供蜂群「急造王臺」。
總結:野生蜜蜂在樹上結團時完全沒有必要去抓蜂王,但收捕樹洞或石洞中的蜂群時要注意蜂王是否出巢,等蜂王出巢後用囚王籠將其控制起來即可,切勿徒手去抓蜂王而導致蜂王受傷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