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城街頭的大垃圾桶「消失」,生活垃圾往哪丟?

2021-01-13 閩北日報

最近,你是否發現,原來擺放在大街小巷的專門收集社區生活垃圾的綠色大垃圾桶慢慢地淡出了我們的視線。



為了給市民營造一個清潔、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延平區部分試點社區的大垃圾桶實行「日間無桶化管理」。




主要是指日間(早7:00—晚19:00)在街面上看不見專門搜集社區生活垃圾的大垃圾桶。

延平區環境衛生管理處主任吳周榮解釋說,社區的垃圾在夜間收集好後,次日早晨立即由環衛工人直接用車將垃圾連桶運走,待晚上19:00重新將洗淨的垃圾桶運回。這樣做可防止垃圾長期露天堆放,減少了氨、硫化物等有害氣體的排放,減少汙染。



沿街店鋪將採用電動三輪車進行循環式收集清運。當商戶聽到電動三輪車播放音樂駛過時,把收集好的垃圾直接送到三輪車上,垃圾即可隨車運走。

吳周榮

當然,在前期延平區環衛處只能起到帶動作用,而常態化的管理則需要依靠市民的自覺性,由市民一同參與到美麗延平建設中來。


自市公用事業局將市環衛處職能移交延平區以來,區政府多次對延平區市容環衛清掃保潔項目進行多次調研,並成立延平區環衛處。於2016年12月26日以社會化、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將市容環衛清掃保潔項目承包給福建東飛環境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南平美城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並由它們負責做好城市保潔工作。


目前,採用先試點後推廣的方式,將試點分為兩大塊

梅山街道金山塔社區、自強社區、超驤社區及水東街道玉屏山社區


若成效顯著,將面向全區推廣


南平美城環境工程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陳峰表示,他們將對試點進行全方位和地毯式地清理、清運垃圾,做到垃圾日產日清、不落地。


來源:閩北日報(林夢琳)


追夢——懷念我們的俊波!

徵稿 | 「我與廖俊波的故事」

追憶廖俊波① | 一位公僕的激情與夢想

追憶廖俊波② | 「小地方也可以有大作為」

追憶廖俊波③ | 他把造福百姓視為美妙的事業

追憶廖俊波④ | 他是像陽光一樣的幹部

版權聲明:歡迎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編輯:郭婷婷 值班主任:卓茹茵

投稿郵箱:mbrbwx@163.com

相關焦點

  • 陪人玩遊戲的智能垃圾桶 讓路人從此愛上丟垃圾
    如果你細心觀察,就會留意到一個現象,平常在馬路邊上的垃圾桶,周圍一般都會有雜亂的垃圾。很多時候這是人們喜歡朝垃圾桶扔,而不願意好好往裡放的緣故。近日一個團隊發明了一個全新的垃圾桶,它通過遊戲的方式,一改人們對垃圾桶的傳統印象,讓路人變得熱愛丟垃圾。
  • 新型分類垃圾桶亮相街頭 助力我縣垃圾分類工作開展
    近日,瀘溪縣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在我縣株洲路、朝陽路、319國道等路段安裝了一批「紅藍黑綠」四色的新型分類垃圾桶,該批顏色各異的垃圾桶瞬間成為街頭一道靚麗的新風景。該批垃圾桶有著黑色大氣的整體結構,紅黑藍綠四色桶身並列整齊排放。
  • 山西出臺城市生活垃圾分類,6月1日起正式實行,將取消公共垃圾桶
    隨著各大城市對環境的保護越來越重視,很多城市開始實行垃圾分類管理,如今山西表示也將在6月1日正式實施垃圾分類,過去我們總是習慣於將垃圾扔在小區或者各大街頭的公共垃圾桶裡,增加很多環衛工人的工作壓力,雖然隨州一丟對我們來說更加方便些,但很多環衛工人需要將我們所扔的垃圾做到件件分類,甚至很多人將玻璃渣之類的也全部扔進去
  • 垃圾桶在哪,臺灣人為什麼要追著垃圾車跑?(圖)
    蚵仔煎、大腸包小腸、大雞排、珍珠奶茶……很多曾到臺灣夜市「逛吃逛吃」的遊客都曾有過這樣一種經歷,吃到盡興時,會發現自己手裡的垃圾找不到垃圾桶可以丟,有的甚至是在前一家買了後,拜託下一家攤主幫忙扔垃圾,或是帶到出口地方才能看到扔垃圾的地方。  沒錯,臺灣街頭的垃圾桶就是這麼少!
  • 街頭分類垃圾桶成虛設,分揀困難只得混裝運,標識擺放不統一
    東城區雍和宮橋南側的大街邊人流量頗大,在這裡記者觀察了幾處垃圾桶發現,其中可回收物桶中出現的塑料瓶數量明顯多於另一個桶。而其他包裝食品的袋子包括薯片等零食,則是兩個桶中各半。旁邊的環衛工人解釋說,由於周邊遊客較多,因此垃圾桶中大多是常見的各種零食包裝,幾乎從未見有人主動分類。
  • 新版《生活垃圾分類標誌》施行 家用垃圾桶「單缸」變「雙缸」
    原標題:新版《生活垃圾分類標誌》施行半個月家用垃圾桶「單缸」變「雙缸」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新版《生活垃圾分類標誌》已實施,消費者家裡的垃圾桶是否「變臉」?分類靈活的垃圾桶更受青睞對普通消費者來說,生活中產生的主要垃圾是廚餘垃圾。
  • 新型垃圾桶好尷尬 用手掀蓋嫌髒 垃圾隨便丟蓋上
    荊楚在線消息(楚天金報)記者丁王月報導:為避免蚊蠅孽生、並起到美化作用,江城公共場所的無蓋老式垃圾桶,正逐漸被旋轉翻門的垃圾桶替代。但這些新型垃圾桶,有時反而讓市民和環衛工「犯了難」。 記者近日在武昌一大型超市內看到,一小女孩正準備用手掀開垃圾桶蓋,丟冰淇淋盒子,但旁邊的大人立即阻止,並教訓道:「這個蓋子髒得很,怎能用手掀?」
  • 衛生間用過的紙,丟進垃圾桶還是下水道,然而很多人都選錯了
    很久之前我們的衛生間都是那種露天蹲坑式的衛生間,一般在去完廁所之後根本不用考慮用過的紙往哪扔,因為無論扔在哪都會腐爛滋潤土地。現在的衛生間都是那種室內的衝水馬桶,用過的衛生紙成為一大難題,究竟該往哪仍呢?垃圾桶?還是下水道?
  • 轎車停在垃圾桶旁 一夜之後車頂灑滿生活垃圾
    頭天晚上將車停在道邊垃圾桶旁,第二天一早發現車身上被丟了一袋垃圾,各種生活垃圾散落在車頂上,「應該是有住戶扔垃圾時,嫌這輛車擋礙,於是隨手把垃圾扔到了車上。」10月21日一大早,大連沙河口區凌山五街路段,一輛身上灑滿生活垃圾的白色轎車引來市民圍觀。
  • 垃圾分類就要來了!崇州人,你會怎麼丟垃圾?
    垃圾分類就要來了!崇州人,你會怎麼丟垃圾?另外的6個智能投放點,分別位於恆宇尊城小區,春曉仁裡小區,大劃青年公寓,道明鎮烏尤村,觀勝鎮聯義村和池塘村。全市的黨政機關、學校、企業等也已做到垃圾分類全覆蓋,垃圾分類設施配置到位。
  • 居民:建築垃圾不知往哪兒倒環衛:生活垃圾箱不能倒建築垃圾裝修...
    李先生家住一處老舊小區,舊房改造的裝修工程複雜繁瑣,產生的建築垃圾更是少不了。「剛好趕上創城,社區要求儘快清理建築垃圾,老小區又沒有物業管理,這下可真讓我犯了難。」環衛:只負責生活垃圾清運居民:砸牆才花300元,倒垃圾就花了200元    「當時總共有大約二十多袋子建築垃圾,基本都是砸牆砸出來的,我自己看著都眼暈,該怎麼處理呢?」
  • 缺少大號公共垃圾桶,順義李家橋村生活垃圾亂傾倒,臭氣刺鼻!
    這些垃圾大多是石塊、瓷磚、木棍等裝修建築垃圾,也有床墊、沙發、衣櫃等大件舊家具。垃圾堆中還夾雜著大量生活垃圾,蓮蓬、菜葉直接傾倒其中,不少生活垃圾被成袋丟棄。透過黑色塑膠袋袋口,記者看到裡面裝有雞蛋殼、飲料瓶等。
  • 垃圾桶:垃圾分類標識向新國標統一
    原標題:新修訂《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明年5月1日起實施 垃圾分類新規十大熱點詳解  垃圾分類標識向新國標統一  修訂後的《條例》明確規定,未來對於垃圾桶的設置,要區分單位辦公或者生產經營場所、住宅小區和自然村、其他公共場所三類區域。
  • 成都街頭分類垃圾桶 顏色標識太混亂繞暈路人(圖)
    1月10日,記者在成都街頭拍攝的4種風格各異的分類垃圾桶。  我吐槽  「垃圾桶分類標識有點亂」  成都市民唐先生:有一次我要丟紙殼包裝,第一反應是朝綠色桶裡丟,手已經伸進去了突然發現標識是『不可回收』。綠色不是代表環保麼?
  • 貓奴半夜煮便當,丟垃圾時,突然看到垃圾桶裡有一張貓臉!
    日前一名貓奴黃宜恩半夜在家裡廚房準備煮便當,要丟垃圾時,眼角餘光突然看到垃圾桶裡有一張貓臉,眼睛緊緊地盯著她怒瞪,嚇得倒抽一口氣,仔細看才發現原來是貓砂的包裝,哭笑不得直呼,「丟個垃圾差點心臟停掉……」。
  • 扔對垃圾從垃圾桶設計開始 一定要醒目和方便
    從家門口到通勤路上,再到學習、辦公場所,扔垃圾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實踐過無數次的行為,而垃圾桶往往是收集垃圾的第一站。  分類方式五花八門  公共場所的垃圾收集容器應該分為幾類?分別是哪幾類?能夠收集哪些廢棄物品?記者隨機走訪了楊浦區、虹口區、黃浦區、靜安區、徐匯區和浦東新區的部分道路、社區、學校、商場和軌交站,所見到的垃圾桶就出現了多達11種分類方式。
  • 在一個學校裡,宣傳畫和分類垃圾桶結合在一起,哪種垃圾應該扔到...
    南方日報從今天起推出連續報導,聚焦廣州市實行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方方面面。調查配套未到位按規定,全市10區2縣級市一共有16條街道參與垃圾分類試點。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海珠區南華西街、南沙區龍穴街等大部分街道已將原來放在橫街窄巷內的不分類的大號藍色垃圾桶換成了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兩個分類垃圾桶。
  • 男子停車擋住垃圾桶,被環衛工倒滿垃圾,處理結果大快人心
    有些車主也不敢把車停在垃圾桶旁邊,就害怕影響環衛工人倒垃圾,又怕被人丟上垃圾。車主張先生在馬路邊發現了一排停車位,上下班高峰期所有的車位都停滿了,唯獨剩下了垃圾桶旁邊的一個車位。張先生出於無奈只能把車停在垃圾桶旁邊,張先生認為自己雖然停在垃圾桶旁邊,但是也沒擋著環衛工人幹活,應該不會被倒上垃圾。
  • 我把一幅畫當作垃圾紙張丟進了垃圾桶,作畫的人卻找來了
    我四處看看,沒有人,估計它是一張垃圾紙,但這紙質地不錯,我遲疑著。這麼幹淨的地板,不應該有紙屑的,勿以善小而不為!我把它摺疊起來,丟到垃圾箱裡去。「我把它丟進垃圾桶了。」「你怎麼能丟進垃圾桶呢?那是我花大半天時間才畫好的,本想著下午再收起來,沒成想被風吹走了。」「對不起,我不會欣賞,我以為它就是一張廢紙而已。」「學識不同,認識自然不一樣,這不怪你。你告訴我,你丟在哪個垃圾桶便好。」「第二個。」她轉身去撿那幅畫了。
  • 居民嫌髒不願掀蓋扔垃圾 垃圾桶「開天窗」臭味難聞
    一些垃圾桶桶蓋不見了蹤影,而絕大部分的垃圾桶桶蓋雖然保存完好,卻也都沒有蓋上。「垃圾桶沒加蓋,臭味四溢,影響居民生活。」市民林先生說。  是否加蓋市民存爭議  關於垃圾桶是否加蓋的說法,市民似乎對此各執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