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記》:翻拍劇接連被罵,當真是它與生俱來的宿命?

2020-12-03 傳媒一班

翻拍劇拍成什麼樣你們才滿意?——引言。【本文主筆:娛妹妹】

上周,我們後臺收到留言:

你們什麼時候能說說年度最低分的電視劇新《鹿鼎記》?這麼有話題的東西不講,你們還想做娛樂號嗎!

怎麼的,12月還沒過完,你就欽定《鹿鼎記》是年度最低分?是看不起當時還沒開分的新版《半生緣》(現在叫《情深緣起》)嗎?

要娛妹妹說,11月,註定是一個雷劇扎堆的月份,原本很多人期待的《鹿鼎記》、《半生緣》紛紛拍出新版,演員還是大家都很看好的那些;

結果呈現出來的效果吧……

呃,咳咳……就胃疼,真心胃疼。

娛妹妹是沒有工作之外再去豆瓣上打分或者批判一番的習慣的,但是很多網友不這麼想。

你敢翻拍敢毀童年,還不許我們罵?經典小說搞成這樣,你還想讓觀眾說一聲滿意?

網上如山倒的罵聲持續將近半個月,娛妹妹看夠了也笑夠了,站在12月的開頭上,如今也算可以冷靜地看看這部被口誅筆伐的新《鹿鼎記》。

我想和大家討論一個問題:

如果說只是演技浮誇劇本不能看,張一山版《鹿鼎記》為何被罵到這個份上?

2020年了,翻拍劇接連被罵,當真是它與生俱來的宿命嗎?

原著在上,經典在前,怎麼拍都錯】

我們不妨往前看幾個時代。

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電視機走進千家萬戶。被如今的網絡主力軍,也就是70、80、90後奉為圭臬的一系列優秀影視劇,也是在那個時候走上的熒幕。

但是,得虧上世紀80年代人們不能上網,不然,像《唐國強,也能演諸葛亮?奶油小生負分滾出娛樂圈》、《六小齡童孫悟空試妝,星二代當真有恃無恐》、《陳曉旭的林黛玉到底是不是最醜黛玉》等等類似風格的文章,絕對天天扎堆娛樂論壇。

就拿《紅樓夢》來說,娛妹妹自認沒有一版林妹妹可以像陳曉旭那般演繹出那「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情目」的神採。

但你要說,當時有沒有爭議?

不僅有,還有很多。上知乎找找,也能找到當時對陳曉旭版黛玉的評價。

越劇、黃梅戲中已經有非常優秀的林黛玉形象,87版《紅樓夢》的林妹妹在當時橫空出世,其實並沒有被當時的大眾接受。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陳曉旭的惡評逐步消散。她的林黛玉,最終成為很多人心中難以超越的熒幕形象。

是陳曉旭版林黛玉戰勝了時間,還是當時的專家學者雞蛋裡面挑骨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

平心而論,陳曉旭的林黛玉好嗎?好。完美嗎?我想說,沒有人可以演出書中那百分之一百的林妹妹。

可87版《紅樓夢》就是我最愛的那版。

無獨有偶,讀書期間,我有一段時間瘋狂痴迷電視中的《天龍八部》。

這個《天龍八部》不是很多人喜歡的97版,而是張紀中拍的央視03版。至於理由,純粹是因為97版在電視上播出的時候我發水痘。機緣巧合下,我錯過了當時大眾心中默認的經典。

在我為胡軍的蕭峰一掌打死劉濤的阿朱落淚、為林志穎的段譽領悟六脈神劍激動、為少室山下三兄弟與燕雲十八騎痛飲神魂顛倒的時候,鄰居家的哥哥走過我家門口,看見我看著《天龍八部》眼淚汪汪,當即從鼻子裡發出一聲不屑的「哼」:

「看看,這就是小孩兒,沒見過經典,這破片兒都看!」

我頓時傻了。

我覺得挺好的東西,怎麼就「破片兒」了?

很久之後,當我在大學和舍友一起看97版《天龍八部》,我才知道,原來97版《天龍八部》當真優秀,它的拍攝、立意、臺詞,都是一等一的出挑,它是經典,當然有它的道理。

可即使這樣,我還是覺得,03版的《天龍八部》也是另一種角度的經典。當時刷豆瓣看影評,看到很多人批03版《天龍八部》不行,說它「鼓風機亂用」、「毀原著辣眼睛」、「不用講道理就是不行」……

一水兒的差評裡不見幾個好評,當真有點難過。

17年的歲月匆匆流逝,到如今,03版《天龍八部》的評分升到了8.3。我為我的童年經典終於「平反」而欣慰。

當然,在欣慰之餘,忽然也想:

如果2003年的時候,大家能冷靜地看待張紀中版《天龍八部》,它是不是就會被更多人看到呢?

人心中的成見,當真是一座大山。沒有人會承認,自己心中的經典,在多年後可能不會被提起;而人們也更不願意承認,曾經他們嗤之以鼻的東西,或許在之後的時代會成為一代經典。

【前人的肩膀,當真這麼好站?】

回看這幾年的金庸翻拍劇,網上當真是幾乎一水兒的差評。

2017《俠客行》,豆瓣評分4.0;2017《射鵰英雄傳》,豆瓣評分8.0。

2018《笑傲江湖》,豆瓣評分2.5;2019《倚天屠龍記》,豆瓣評分5.8。

2020《絕代雙驕》,豆瓣評分6.0;2020《鹿鼎記》,豆瓣評分目前是2.9。

客觀說一下,2017年的新《射鵰英雄傳》之所以被評高分,很大程度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復刻了1983年《射鵰》的經典。

它沿用了83版《射鵰》的歌曲,再加上幾乎完美的演技和武術打鬥動作。不少情懷黨就衝著這份用心,怎麼的也不會下手打2分。

除此之外,任何妄圖挑戰經典印象的名著翻拍,都難以被大眾接受。

因此,網上有個觀點:不要翻拍經典作品了!畢竟你怎麼拍都不可能超越前人,翻拍搞新劇,完全是在浪費投資人的錢,浪費觀眾的時間。

我是不贊成這種觀點的。文化作品要百花齊放,那必須做到在前人的基礎上加以創新。要是每個創作者都按照一個模板去做,那世界上豈不是只有一種花朵。

所以,翻拍劇本身無錯,它拍得讓所有觀眾都看不進去,那才是問題。

我們還是說回《鹿鼎記》。《鹿鼎記》是一部被翻拍得非常密集的作品,一直以來,關於它選角和拍攝的爭議也伴隨左右。這並不妨礙無數人想挑戰它,讓自己的版本成為一代經典。

最早的《鹿鼎記》是香港人拍的,在1984年由梁朝偉、劉德華主演,導演是杜琪峯,女角包括劉嘉玲、商天娥及毛舜筠等。

關於這部劇的評價,普遍是「打光不行,老婆顯老,套路很TVB」。但是梁朝偉那個時候22歲,入TVB沒幾年,正是年輕有靈氣的時候。他把韋小寶演得活靈活現,也因此得到了金庸老爺子的親口認證:

「在所有由我的小說改編的影視劇中,梁朝偉和劉德華演的《鹿鼎記》是我最滿意的。」

金庸這句話大家聽過算過,畢竟老爺子後來也誇過周星馳:「不做第二人想」。

有梁朝偉的珠玉在前,1992年,周星馳和王晶要拍《鹿鼎記》,當然不能走尋常路。所以他們創造了一個史無前例的韋小寶。

用現在的眼光看,周星馳這版《鹿鼎記》,當真「豪門雲集,美女如雲」,不僅全程都是笑點,也自創了無數經典臺詞。

但是,當時很多人聽到這版《鹿鼎記》,也只能笑著搖搖頭:開心就好。

接下來就到了1998年,陳小春主演的《鹿鼎記》。

這版《鹿鼎記》在TVB播出的時候,不少觀眾曾經打電話去質疑:陳小春年紀也不小了,他看著就沒韋小寶的樣子,你們用腳選的人嗎?

可是,到現在,將近12萬人給出的8.9分好評,足見它的深入人心。

陳小春優秀的演繹,造就了一個市井卻足夠狹義、痞子卻是英雄的韋小寶;

馬浚偉的康熙,也是我心中一代溫潤爾雅的少年帝王,不可超越。

只是,即使我非常喜歡這版《鹿鼎記》,我也想客觀補充一句,它問世的時候,也被人挑剔說TVB太窮,有些細節依舊值得推敲。

陳小春版《鹿鼎記》沒有到9分高分,就是因為大家認為,關於《鹿鼎記》,後人依舊有可以超越的餘地。

所以,到了21世紀,觀眾呼籲,既然《鹿鼎記》還沒有一個完美的版本,那我們就接著期待下一個更創新、更完美的《鹿鼎記》吧!

講到這裡,相信大家也能理解,張一山為啥演出了這樣一版《鹿鼎記》:

新《鹿鼎記》想創新,它不想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是想搞一個之前都沒有的「卡通版」出來。它想通過快節奏、易消化的方式,呈現出一個輕鬆明快的《鹿鼎記》,讓所有觀眾都能毫無負擔、追得開心。

結果,你們也都看到了。

創新可以,只是前路依舊漫長】

頂著原著的名號,又有無數個優秀版本深入人心,張一山的《鹿鼎記》被罵,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中的必然。

可你說張一山這版的《鹿鼎記》一個優點都沒有,我覺得也有失偏頗。

《鹿鼎記》前幾集內容壓縮很多,但看到後面,它的節奏還是很爽快的。搞笑元素加上《鹿鼎記》原著的核心理念,後期有些地方的確能讓人爆笑和心酸。前面的幾集當然值得批判,但是後面,也的確不是2.9分這麼差。

尤其是結局部分。張一山的韋小寶,周旋在幾大勢力中,他誰也不想出賣,卻也沒辦法阻止歷史的進程,那種卑微和落寞,的確是有在演技裡。

這個時候張一山還像猴嗎?咱們公平點,是真沒有。

可以說,這版《鹿鼎記》後期,不僅劇情節奏、主角演技都在線,在結局時,還真能品出那股黑色幽默的勁兒來。

而網友希望張一山演韋小寶,不也就是衝著他的那股機靈勁,希望他能演一個不一樣的韋小寶嗎?

怎麼他演了,大家卻反而把他和之前的韋小寶比較,說他處處不如人?

我個人覺得,張一山的韋小寶,在劇情後期,並不是那麼失敗。

嬉笑怒罵,有;終究殊途,有。《鹿鼎記》的核依舊是那個核,說到底,這依舊是披著喜劇殼子的幽默。

演技誇張、與前面版本不同,都不是徹底否定這部劇,將它說成是「2分破劇」的原因。

不過,事已至今,誰還願意再認真為這部《鹿鼎記》說句話?

大概還是應了那句話:

翻拍劇被罵,果然是拍好拍差,都逃不開的宿命。#電視劇鹿鼎記#

相關焦點

  • 張一山翻車背後,金庸劇越翻拍越爛了嗎
    自從開播,它就很快被爭議聲淹沒。豆瓣上八萬人打出的2.9分,毫無疑問地反映了民意。細數金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神鵰俠侶》、《笑傲江湖》、《倚天屠龍記》、《書劍恩仇錄》和《鹿鼎記》已經被翻拍了8次之多,《射鵰英雄傳》也被翻拍了7次。幾乎每隔三到五年,同一部金庸小說就會被帶上這一代人的理解與記憶翻拍一遍。眾多的翻拍劇,讓不同的版本在不同代的人群中烙下印記。
  • 仙劍要翻拍,重生還是毀滅
    如果說「天下苦國產劇久矣」,那麼國產劇的天下,則苦翻拍劇甚久矣。毫不誇張地說,近十幾年來,幾乎年年產出新爛片,這當中又有相當一部分,是打著「翻拍」經典的旗號,屢屢「翻車」。就說剛過去的2020年,由於疫情,影視行業沉寂了大半年,復甦後,短短幾個月內就炸出兩部巨量級「毀經典」翻拍作品:張一山的《鹿鼎記》與劉嘉玲版的《半生緣》,兩者在豆瓣均分將將達到3。
  • 新版《鹿鼎記》一播出就翻車,翻拍不背這鍋,不信看看17年射鵰
    由此《鹿鼎記》也成為小說改編影視劇的絕佳劇本,至今已被翻拍十餘個版本。從1977年,第一部劇本《鹿鼎記》播出,當時由女星文雪兒反串飾演韋小寶,口碑一般。2008年,內地第一次拍《鹿鼎記》,是由黃曉明飾演韋小寶,徐錦江飾演鰲拜,鍾漢良飾演康熙,應採兒飾演阿珂,舒暢飾演建寧公主,劉芸飾演沐劍屏等。哪怕演員陣容強大,整部劇卻讓觀眾覺得十分尷尬,豆瓣評分只有5.6分。
  • 切斷與老版本《鹿鼎記》的聯繫,張一山版本並不差,而且更搞笑
    自打新版本的《鹿鼎記》開播之後,整個網絡似乎就要炸鍋了,很多網友就像自家祖墳被刨了一樣,直接把怒火朝向張一山及其背後的導演和劇組等人噴去。很多人都在罵張一山版本的《鹿鼎記》是在毀經典。並且,在豆瓣網上,這個新版本的《鹿鼎記》被報復性地評了2.6分。可也正是這種全網集體憤怒派生出了兩份收視數據。看起來特別有趣而且也很耐琢磨。
  • 《鹿鼎記》剛撲街,「爛片之王」的他來翻拍電影版,爛片又增一席?
    02"爛片之王"的他來翻拍電影版不過即便是張一山版的《鹿鼎記》「撲街」這麼嚴重的情況下,還是有人非常非常想要致敬經典,所以在繼張一山之後,就又有人即將要對《鹿鼎記》翻拍,而這次不是拍電視劇而是拍電影,而且影版的《鹿鼎記》已經立項,動身開拍只是遲早的事。
  • 「Mirror頭條」「鬧騰」背後:每個人都在吐槽的《鹿鼎記》,你真的...
    文|歐巴我真是萬萬沒想到, 2020年已經進入尾聲,居然還能橫空殺出一部解壓級電視劇《鹿鼎記》。經典IP改編,央視黃金檔播出,實力小生擔綱,開播即挨罵,一個又一個的鮮明標籤伴隨著它,從飽受關注,到備受爭議,再最終一路走高,口碑回暖。戲裡45集,戲外也是一出大型連續劇。
  • 別撒謊了,你也是邊吐槽邊追劇停不下來吧?
    這些翻拍劇為何口碑大逆轉?頂著翻拍壓力的新《鹿鼎記》,真的只有滿屏槽點沒有任何亮點可言嗎? 翻拍,為了情懷就可以原地踏步? 經典IP翻拍,並不是什麼新時代的產物,光是金庸一部《倚天屠龍記》就被翻拍了14次之多,《天龍八部》《神鵰俠侶》同樣被翻拍多次。
  • 因為太多差評,我看完了這部劇,結果它還真是朵「奇葩」啊
    我倒想看看這部戲,它到底是有多麼的天怒人怨,才能讓大家不惜把一個實力派青年演員給噴了個體無完膚……喜獲歷屆版本最低分的新《鹿鼎記》豆瓣評分2.7。這個分數在平臺裡已經屬於超級爛劇範疇了。再往下降幾分可以和《逐夢演藝圈》打個平手。
  • 2020年爛劇爭霸賽,雷霆戰將光榮上榜,張一山版的《鹿鼎記》奪冠
    這將是對全體影視者的激勵,是對國產爛劇的有力板磚,是被爛劇荼毒已久的觀眾的狂歡,是影視史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是國產影視走向振興的最大幫助。 如此災難式的翻牌,倒是符合翻拍劇的常態,也讓人不得不感嘆一句人艱不拆。放著好好的日劇不看,去極限挑戰;編劇不去好好編排,去製造災難;正常的劇目不演,去飛雞打蛋。 《蝸牛與黃鸝鳥》向你證明,演技尷尬是真的,只會瞪眼是真的,翻牌有毒是真的,觀眾嘔吐是真的。端木磊看來擔驚受怕,楚雨蕁看完直呼行家。
  • 《新鹿鼎記》:張一山頻現猴式表情包、表演雖浮誇,但絕不是爛劇
    文|名嘴娛樂要數最近最有爭議的電視劇,非張一山版的《鹿鼎記》了。筆者開始看這部劇的目的,其實是衝著張一山的表情包去的,我想找找韋小寶像猴子的表情包究竟出現在哪集,是不是真的很搞笑。因為大家對這部劇的吐槽聲實在太大了,而且張一山版的鹿鼎記一經播出,也成了歷屆鹿鼎記中評分最低的一版的了,我作為從沒看過此劇的人,當然想一探究竟了,我相信這也是許多劇迷們入坑的理由。我花了兩三天的時間,從第一集追到二十多集,說實話在我眼中這一部劇其實還是OK的,不是爛劇,只要不去跟其他版本作對比,把它單純當成一部喜劇來看的話,還是有不少優點的。
  • 金庸的《鹿鼎記》,真的被張一山演繹成了「毀經典」嗎?
    最近一段時間新版《鹿鼎記》上了熱搜,張一山又火了。新版《鹿鼎記》是由新麗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出品,馬進執導,申捷編劇,張一山、唐藝昕領閒主演,楊祺如、關芯、王祉萱、鍾麗麗、郭泱、朱珠等主演的古裝武俠劇。該劇於2020年11月15日在CCTV-8經典劇場播出,並在愛奇藝、優酷視頻同步播出。
  • 張一山版《鹿鼎記》剛撲街,電影版就來了,看到主角後評論區炸了
    而這些書籍大火之後,迎來的拍攝和翻拍也絡繹不絕;基本上每本書都被至少翻拍兩次以上。而其中的最後一本,也是講大清朝的故事的《鹿鼎記》。而這一本,至今為止,已經被翻拍了九次了。其中,最早的一版是77年的一部港版《鹿鼎記》;這部劇當中韋小寶用了一名女性演員文雪兒來進行反串;可以說是當初的一個有意思的表現方式。而我們熟知的則是,周星馳電影版的《鹿鼎記》;還有陳小春電視劇版的《鹿鼎記》;以及今年口碑直接「撲街」的張一山版的《鹿鼎記》。
  • 兔子不吃窩邊草,張一山拍《鹿鼎記》專找熟人,7個老婆他全認識
    相信不少人都有看過鹿鼎記這部影視作品。這部影視作品是根據金庸的武俠小說改編的,金庸是非常優秀的一位老前輩,他的筆下有不少經典的人物角色。因此,不少導演也將他的小說拍攝成了影視作品,其中鹿鼎記就是一部非常經典的作品。
  • 新版《鹿鼎記》口碑撲街,新麗傳媒懸了
    《鹿鼎記》屬於經典華語影視IP,在各種版本的前作中,無論張衛健、陳小春、梁朝偉還是周星馳版的韋小寶,各自在幾代觀眾中形成了口碑。任何產品,一旦市場有了預期,復刻就有風險,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翻拍版常常是影視化翻車的重災區。
  • 新《鹿鼎記》遭群嘲,不只是演員的鍋?背後編劇也被扒
    近期在各大平臺播出的新劇,評價似乎都不怎麼高,網友們更是邊看邊吐槽,甚至都懶得打分,像《燕雲臺》被批劇情老套,角色人設崩壞嚴重,現在只有4.4分,而之後還有比它更嚴重的新版《鹿鼎記》出現,雖然這部翻拍劇順利的在央視八套上星了,但才剛剛播放了幾集,差評就鋪天蓋地而來,因為可以吐槽的點實在是太多了
  • 《鹿鼎記》剛「撲街」,新《雪山飛狐》將襲,新人主演陣容引熱議
    該劇真的可以說是把翻拍劇推到了風口浪尖中,很多人更加抗拒和抵制翻拍的來襲,但是大家的想法似乎阻擋不了投資人對翻拍劇的熱情。即便《鹿鼎記》口碑「撲街」,豆瓣評分從之前的2.3漲到了現在的3.1也拯救不了大家對該劇的口碑。為什麼其實對於張一山版的《鹿鼎記》其實是有兩極分化的口碑,認為該劇拍得好的則是覺得新版《鹿鼎記》有創新。
  • 《鹿鼎記》收官不久,新版《雪山飛狐》也迎開機,主演清一色新人
    有段時間因為網友們極力地吐槽翻拍劇,導致很多正在進行亦或者已經進行的翻拍項目「偃旗息鼓」,這其中就包括三部金庸劇《神鵰俠侶》、《天龍八部》、《鹿鼎記》。而隨著《鹿鼎記》的播出,翻拍劇似乎又有了「死灰復燃」之勢。《鹿鼎記》收官不久,新版《雪山飛狐》也迎開機,主演清一色新人!
  • 張一山《鹿鼎記》翻車後,電影版也來了,看清主演網友直言求放過
    如今,越來越多的電視劇是由小說翻拍而來的,那些大家小時候看過的小說現在都變成了影視。不得不說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大家都成年了。但是,有時候我覺得小說翻拍太頻繁了,好像是異地拍的。但事實上,即使一個作者很有生產力,但是為了保證高質量,也不可能會取之不盡。
  • 新版《鹿鼎記》真這麼差?網友稱張一山為花果山醜猴王?
    也不用說別的,最起碼讓他知道新版《鹿鼎記》不是「觀眾愛看」的那種電視劇。所以,這版的《鹿鼎記》為什麼這麼爛?難道是因為翻拍註定比不上原版的定理嗎?爛到不知從而說起一開始,羊曾覺得評分那麼低是張一山的對家出動黑粉。畢竟,金庸老爺子《鹿鼎記》原著的基本盤在哪裡擺著,再爛也不會爛到哪裡去。
  • 張一山版《鹿鼎記》口碑慘澹卻讓周星馳張衛健版的又火了
    期待值越高,失望就越大,張一山版的《鹿鼎記》一開播就被各種吐槽,演技浮誇,服化道假,劇情兒戲等等批評的聲音不絕於耳,今年的國產劇整體質量很不錯,所以我們已經很久都沒有看到這種全民吐槽一部劇的盛況了。不過,張一山版《鹿鼎記》雖然沒有大獲成功,但卻再一次讓那些被歷史塵封的經典重新火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