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瀕危物種海南坡鹿在廣州成功繁育

2020-11-28 央廣網

珍稀瀕危物種海南坡鹿在廣州成功繁育(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央廣網廣州11月28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鄧泳怡)記者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獲悉,該園區日前成功繁殖兩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海南坡鹿幼崽。

據介紹,這二頭幼崽一雌一雄,誕生於十月份,是珍稀本土野生動物的「延續」。目前該種群仍有一頭待產中。

海南坡鹿屬哺乳綱,偶蹄目,鹿亞科,鹿屬,是我國海南島特有物種,也是中國17種鹿類動物中最珍貴的一種,被譽為「稀世之珍」,它們與大熊貓、金絲猴、華南虎同被納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名錄。七十年代中期,在長期的捕獵和棲息地喪失的威脅下,海南坡鹿頭一度只剩下兩群,總數量不到50頭,幾近滅絕。近年來,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海南坡鹿自然保護區相繼成立,對坡鹿僅有的棲息地形成保護。2000年,海南坡鹿的數量已經恢復到過千頭。

海南坡鹿的視覺和聽覺銳利,有著超常的奔跑速度,特別善於跳躍;在覓食的時候警覺性很高,每吃兩三口便抬頭四處張望,保育員通過耐心養護,定時餵食,並通過正強化脫敏馴化,使坡鹿逐漸開始信任和親近保育員。

此外,長隆保育團隊對坡鹿的日常飼養和自然行為進行持續關注和記錄,不斷加深對坡鹿的了解。「坡鹿生啦!」保育員回憶當天看到坡鹿成功生「娃」的情景,還是滿臉興奮!「我們堅守了足足12個小時,終於看到幼崽成功出生,並且能在短時間內站起來,真的激動人心!」

據保育員介紹,與大多數秋冬交配、春夏產仔的鹿種相反,海南坡鹿是春夏交配,秋冬產仔。這是坡鹿為適應我國海南島獨特的熱帶環境,長期選擇性進化的結果。雄鹿在發情期有明顯吼叫行為以及「泥浴」習性,一方面是用氣味的標記行為,同時泥浴使雄鹿滿身泥濘,顯得更為強壯彪悍,受異性青睞。

珍稀瀕危物種海南坡鹿在廣州成功繁育(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珍稀瀕危物種海南坡鹿在廣州成功繁育(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珍稀瀕危物種海南坡鹿在廣州成功繁育(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珍稀瀕危物種海南坡鹿在廣州成功繁育(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相關焦點

  • 滿月的海南坡鹿寶寶正式與遊客見面啦
    記者在現場看到,兩頭海南坡鹿歡蹦亂跳,不時蹭蹭身旁的夥伴,不時相互追逐,可愛至極。據介紹,這二「寶」,一雌一雄,誕生於十月份,它們既是長隆野生動物世界海南坡鹿家族的新成員,也是珍稀本土野生動物的「延續」。目前該種群仍有一頭待產中。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海南坡鹿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海南省東方市的大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活在這裡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海南坡鹿,曾是20世紀世界性瀕臨滅絕物種,如今它們數量逐漸增多,種群逐漸穩定,成為海南綠色生態的一張名片。據了解,海南坡鹿是中國17種鹿類動物最珍貴的一種,與大熊貓、金絲猴同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近年來,以保護坡鹿為主的海南大田、邦溪等保護區開展坡鹿生境改造、人工馴化繁育等多種方式來對坡鹿進行保護。
  • 海南坡鹿數量增多 種群逐漸穩定
    圖為航拍海南東方大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成群的海南坡鹿在草地覓食。 駱雲飛 攝圖為航拍海南東方大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成群的海南坡鹿在草地覓食。駱雲飛 攝圖為航拍海南東方大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海南坡鹿。
  • 滿月的海南坡鹿首次與遊客見面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巫祖賢 中青網·中青報記者林潔)近日,由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繁殖的兩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海南坡鹿幼崽滿月了。保育員們為它們舉辦了生日會,這是它們首次與遊客見面。現場,兩頭海南坡鹿歡蹦亂跳,不時蹭蹭身旁的夥伴,不時相互追逐,可愛至極。
  • 長隆野生動物世界成功繁殖兩頭海南坡鹿
    南方網訊 (記者/黎慧)近期,長隆野生動物世界成功繁殖兩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海南坡鹿。現在它們滿月了,動物世界的保育員們特意為它們舉辦了生日會,這也是它們首度與遊客會面。據介紹,這二「寶」,一雌一雄,誕生於十月份,目前該種群仍有一頭待產中。
  • 物種失控?海南坡鹿5年被蟒蛇捕食20次 繁衍受威脅
    20年前放生的蟒蛇如今踞食物鏈頂端  記錄到坡鹿5年被捕食20次 其繁衍受到蟒蛇的威脅  海南坡鹿「蛇口求生」保護區裡的坡鹿  7月15日,精心維護的19650畝稀樹草原,在此刻的細雨中化成迷濛。
  • 海南坡鹿絕境重生
    這是一次令人痛心的「歸零」——從海南坡鹿遍布低山丘陵,到最後18頭坡鹿全部被盜獵,海南邦溪省級自然保護區在1981年至1990年長達9年的時間裡,處於無鹿可保護的尷尬境地。 這是一段讓人振奮的「回升」——重新引入18頭鹿仔馴養,一代代管護員及科研工作者接力保護,海南邦溪省級自然保護區在過去的30年間,幫助坡鹿種群規模逐步繁衍恢復至250餘頭。
  • 海南坡鹿種群數量以每年15%速度遞增
    這是一個從瀕危走向新生的故事,也是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有益啟示。海南坡鹿。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傑 攝海南坡鹿曾遍布瓊島濃長的睫毛輕輕閃動,一雙眸子如秋水般澄澈,當與一隻海南坡鹿對視時,幾乎沒有人不會被眼前的這個可愛生靈所俘獲。因棲居於丘陵坡地而得名的海南坡鹿,外形頗似梅花鹿,但體形較小、花斑較少,且頸、軀體和四肢更為細長。
  • 還海南坡鹿一個安棲的「家」
    原標題:還海南坡鹿一個安棲的「家」   G225國道自海南大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下文簡稱大田保護區)門前穿過,400餘頭海南坡鹿肆意撒歡在保護區內的一片天然草場
  • 【關注】「十三五」珍稀瀕危物種恢復性增長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十三五」珍稀瀕危物種恢復性增長為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建立了人工繁育種群「十三五」期間,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
  • 「十三五」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
  • 【新華網】我國科學家成功繁育出瀕危物種橫斑玉斑蛇後代
    【新華網】我國科學家成功繁育出瀕危物種橫斑玉斑蛇後代 2017-08-28 新華網 吳曉穎 ,結束了我國珍稀蛇類均由國外率先人工繁育成功的歷史。
  • 不同生境下的海南坡鹿 原野精靈行為圖鑑
    坡鹿。大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海南坡鹿。「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從來都是天經地義的叢林法則,在競爭中留存下來的勝者自然擁有了選擇和享用的權利。海南坡鹿這群在不斷恢復中的「原野精靈」目前主要分布在白沙邦溪、東方大田與猴獼嶺一帶。在不同的生境中,坡鹿的習性也略有不同。
  • 國際瀕危物種蘇卡達陸龜在海南大規模繁殖成功
    新華社海口7月12日電(記者張鍾凱、姜恩宇)1000餘只從非洲引進的國際瀕危物種蘇卡達陸龜近日在海南文昌市繁殖成功。 據海南省林業廳介紹,這批蘇卡達陸龜2012年經國家林業局、國家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批准,在文昌長壽園龜類養殖基地進行飼養繁殖。由於引進限額和飼養技術等限制,此前主要進行小規模繁育試驗。
  • 走進國家公園 探訪熱帶雨林 | 海南坡鹿種群在仿野生環境下學會覓食與生存
    正當他向採訪團成員介紹海南坡鹿的習性時,也不知灌木叢裡有什麼動靜,原本正在「優雅」啃草的幾隻坡鹿突然一下子疾走狂奔,即便是遇到數米寬的溝壑或是灌木叢亦能一躍而過,最後分散躲進了不遠處茂密的叢林裡。順著海南坡鹿的蹄印,湯表義帶著採訪團成員向鵝炸河走去。
  • 海島「原住民」坡鹿一萬年前紮根海南
    雖然海南坡鹿生性不近人,但鹿回頭的那一瞬,濕漉漉的雙眼清澈見底。你能夠清晰地感知到,這樣的相望並不是動物與人類之間的對峙。這群早在一萬年前就紮根海南的海島「原住民」,鹿鳴悠長,從遠古傳唱至今。   毛色是「半年拋」   不似梅花鹿般外形華麗,海南坡鹿身上沒有明顯的花紋,但脊背上一條褐帶的兩邊整齊地點綴著兩行銅錢般大小的斑點,與其在鹿種中算得上小巧的體形相得益彰,海南坡鹿因此顯得格外清秀。從脊背到腹部再到腳臁,坡鹿身上由褐漸黃而白,顏色自深到淺鋪開,掩映在草色青青的灌叢中,看上去十分和諧。
  • 海南周刊|擴充生存空間 猴獼嶺將建立海南坡鹿野放基地
    海南日報記者 王迎春 攝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G225國道自海南大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下文簡稱大田保護區)門前穿過,400餘頭海南坡鹿肆意撒歡在保護區內的一片天然草場,不過數百米之隔,一輛輛南來北往的車輛川流不息。而當汽車由G225國道拐至310省道時,距離海南邦溪省級自然保護區(下文簡稱邦溪保護區)的另一群坡鹿更是只有咫尺之遙。
  • 我國科學家成功繁育出瀕危物種橫斑玉斑蛇後代
    新華社成都8月24日電(記者 吳曉穎)歷經3年,我國科學家人工飼養並繁育出瀕危物種橫斑玉斑蛇後代,結束了我國珍稀蛇類均由國外率先人工繁育成功的歷史。  這是記者24日從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了解到的。1929年,美國生物學家史丹吉在四川雅安首次發現橫斑玉斑蛇,並將其命名為「橫斑錦蛇」。此後50多年間,人類再難尋覓它的蹤跡。
  • 非洲蘇卡達陸龜在海南繁殖成功 系國際瀕危物種
    據新華社海口7月12日電(記者張鍾凱 姜恩宇)1000餘只從非洲引進的國際瀕危物種蘇卡達陸龜近日在海南文昌市繁殖成功。    據海南省林業廳介紹,這批蘇卡達陸龜2012年經國家林業局、國家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批准,在文昌長壽園龜類養殖基地進行飼養繁殖。
  • 廣東首次成功繁育瀕危物種豹紋鯊
    廣東首次成功繁育瀕危物種豹紋鯊(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珠海6月27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鄧泳怡)日前,兩尾豹紋鯊廣東珠海成功孵化,這是廣東首次成功繁育該物種,也為我國豹紋鯊物種繁育積累了經驗。年幼的豹紋鯊全身覆蓋粗大的黑白條紋,因此也稱為斑馬紋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