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了,恐龍蛋化石裡,竟然藏著這麼多恐龍的秘密!

2020-10-10 中國數字科技館

恐龍和今天的鳥類一樣,也是通過產卵來繁衍後代。儘管恐龍蛋已經石化,不能復活恐龍,但大大小小的恐龍蛋中所蘊含的信息,卻超乎我們的想像。


龍蛋做首飾

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已經在草原上發現了暴露在地表的恐龍蛋化石。但當時他們還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只是單純地以為是某種礦物。部落裡的工匠會將恐龍蛋化石製成精巧的首飾。

在北美最大的印第安部落——納瓦霍人部落中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他們的祖先曾經偷走了怪物的蛋,所以怪物化身為巨大的骸骨追逐人類。怪物骸骨可能就是美國西部常見的恐龍化石,而怪物的蛋無疑就是恐龍蛋。

這些都是關於恐龍蛋的故事或者傳說,而有關恐龍蛋的科學記載則要到近代了。


「恐龍蛋學」的誕生

1859年, 天主教神父讓·雅克·鮑曲在法國南部發現了一顆恐龍蛋,但在神創論大行其道的時代,這顆蛋被認為是大洪水淹沒的巨鳥蛋。

1923年,"恐龍牛仔"安德魯斯率領的美國科考隊深入蒙古國,發現了著名的竊蛋龍化石和一窩恐龍蛋化石,從此將法國人所說的巨鳥蛋與恐龍聯繫了起來。


在蒙古國出土的竊蛋龍的蛋化石


此後,世界各地都發現了恐龍蛋化石遺蹟。中國更是恐龍蛋大國,僅在河南西峽就發現了超過10萬顆恐龍蛋化石。

在中國河南出土的鴨嘴龍類恐龍蛋化石


隨著越來越多恐龍蛋化石出土,問題也隨之而來:恐龍蛋化石周圍大多沒有成年恐龍化石,單憑恐龍蛋化石無法鑑別是哪個物種,難道一窩窩恐龍蛋只能淪落到"無名無姓"的境地嗎?

1975年, 我國古生物學家趙資奎先生獨創性地提出,以恐龍蛋化石本身的物理性質進行命名分類,不必再拘泥於它們的父母是誰。

趙資奎先生的倡議得到了學術界一致的支持,從此"恐龍蛋學"作為古生物學中一個獨特的]類誕生啦。趙資奎先生也被譽為"中國恐龍蛋研究第一人"。


形狀大小各不同

世界上鳥類種類繁多,從5釐米長的吸蜜蜂鳥到比人還高的非洲鴕鳥,體形大小差異顯著。所以它們所生的蛋,尺碼也各不相同。

小型蜂鳥的蛋不足1釐米長,只有0.2克重。而非洲鴕鳥的蛋有30個雞蛋那麼重,一個成年人站上去都能承受得住。


世界上最大的鳥蛋(鴕鳥)與世界上最小的鳥蛋(蜂鳥)對比


鳥類因種類的不同,蛋的形狀大小也各不相同,這條規律對恐龍也適用。

蜥腳類恐龍是恐龍家族中體形最大的類群,但和它們幾十米長、幾十噸重的體格相比,它們產的蛋可稱得上微乎其微,一般和椰子差不多大。

根據恐龍種類的不同,蛋的形狀也有所不同。

蜥腳類恐龍、鴨嘴龍類恐龍以及鐮刀龍類恐龍產的蛋都是球形的,而獸腳類恐龍蛋通常是橢球形或長條形的。例如,傷齒龍的蛋一頭比另一頭更尖,竊蛋龍的蛋很長,蠻龍的蛋更接近橢球形。

已知最大的恐龍蛋是河南西峽發現的"路易貝貝"竊蛋龍類恐龍蛋,長達43釐米。


「路易貝貝」竊蛋龍類恐龍蛋化石


小小巢穴有大用

想要讓產下的蛋處於一個舒適的環境中,爸爸媽媽建的巢穴很重要。

築巢,是大多數鳥的本能。現代鳥類會選用植物的樹枝、樹葉、泥土或羽毛等各種材料構築出牢固保暖的鳥巢,如織巢鳥和園丁鳥,都是出了名的"建築大師"。鳥巢可以保護鳥蛋,使之不會滾落,也可保證蛋所處的環境溫度適宜,有利於雛鳥的生長發育。

作為鳥類的親戚,恐龍也有築巢的習性。

恐龍的巢穴通常分為兩種,一種是將巢築成像座小山似的土丘,恐龍蛋就埋在土丘裡。蜥腳類恐龍、鴨嘴龍類恐龍以及大型獸腳類恐龍都喜歡建造這種類型的巢。因為它們體形太大,一不留神就會將恐龍蛋碰壞或踩碎,索性將蛋全都埋進土丘裡,避免了意外發生。

科學家表示,這種築巢方式還有個優點。在澳大利亞生活著一種名為冢雉的鳥,它們將蛋埋入土堆或腐爛的植物中,利用陽光中的熱量或植物腐爛產生的熱量來孵化幼鳥。研究人員猜測大型恐龍也會用這種自然方法孵蛋。

科學家在對比了阿根廷龍蛋和冢雉蛋的蛋殼後,發現兩者結構類似,證實了這一猜想。


恐龍築的巢與一種鳥的巢對比


小型獸腳類恐龍,如馳龍類恐龍、竊蛋龍類恐龍和其他一些帶羽毛的恐龍,則會搭建一個盆狀的巢穴,將恐龍蛋安置其中。因為這些恐龍的體形更小,體表還覆蓋著羽毛,所以它們會選擇自己孵化寶寶。


孵化一顆恐龍蛋

孵蛋,是大部分鳥在繁殖季節都要完成的一項工作。鳥類的孵蛋時間長短不一,從11到85天不等,而體形相似的爬行動物卻需要幾乎兩倍的時間。孵蛋時間短的,如麻雀只需14天,孵蛋時間長的,如幾維鳥需要近80天。

因為恐龍和鳥類之間的親緣關係,科學家一度認為恐龍蛋的孵化時間應該更接近鳥類,而非爬行動物。

科學家通過對恐龍蛋裡胚胎的牙齒化石進行切片,推測出恐龍蛋孵化所需的時間,結果卻和以前的猜測大相逕庭:傷齒龍蛋的孵化耗時74天,原角龍則要3個月,而屬於鴨嘴龍類的亞盔龍甚至得花上6個月時間。加上築巢和產卵,恐龍媽媽在繁殖季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家雞、不同種類的恐龍孵化蛋所需要的時間各不相同


看過母雞孵蛋的讀者一定知道,母雞想要孵出小雞,必須用羽毛將窩裡的蛋牢牢裹住,保持一定的溫度才能讓小雞孵化。

如果有一天我們得到一顆完好的恐龍蛋,那我們需要將溫度控制在多少度才能讓恐龍寶寶順利出生呢?

科學家通過對竊蛋龍類的恐龍蛋樣本進行同位素測定,並同恐龍的近親一鳥類進行對比,發現恐龍蛋的孵化溫度和雞蛋類似,在35到45攝氏度之間。


盡職的恐龍奶爸

化石證據顯示,很多竊蛋龍類恐龍都有孵蛋的習性。

目前,科學家已經發現了4具保持卵孵蛋姿勢的葬火龍(一種在蒙古國被發現的竊蛋龍類恐龍)化石,它們趴在巢穴上,微微張開翅膀將蛋覆蓋,就像一隻孵蛋的老母雞。


正在孵蛋的葬火龍


這些恐龍的體形比鳥大得多,要是恐龍蛋的蛋殼承受不住它們的重量被壓碎了咋辦?

古生物學家研究了大量竊蛋龍類的巢穴之後發現,恐龍會通過獨特的產卵方式巧妙地解決這一問題。

產卵時,竊蛋龍媽媽會在巢穴中央留有足夠大的空間,只沿著巢穴邊緣產卵。在沿著邊緣下了一圈蛋之後,就輪到恐龍爸爸坐在巢穴中間,張開翅膀把蛋蓋住,既保溫又不至於把蛋壓壞。

竊蛋龍的尾巴上還有扇狀的大片羽毛,因此,它們孵蛋時還會彎曲尾巴,讓尾羽完全覆蓋巢穴,增強保溫效果。

這種產卵方式可謂是恐龍家族的獨門絕技,現代鳥類中找不到這樣產卵的。


葬火龍的巢穴復原圖。巢穴中央有足夠的空間讓葬火龍父親或者母親趴下,蛋沿著巢穴邊緣排列,這樣它們既能孵蛋又不會把蛋給壓壞

恐龍爸爸來孵蛋?是的,你沒聽錯,每到繁殖季節,竊蛋龍就會化身超級奶爸,盡心盡責地呵護自己的寶寶。

今天地球上超過90%的鳥都有雌雄一起撫育後代的習性,那作為鳥類近親的恐

龍會不會也有呢?

科學家計算出竊蛋龍的身材和巢穴容積的比例,發現其比值與鴕鳥的類似,所以推測出竊蛋龍可能像鴕鳥一樣屬於一夫多妻制。不過,在產卵季,恐龍爸爸會承擔起孵蛋的任務。


給蛋來點顏色

鳥類蛋殼的顏色豐富多彩,我們生活中熟悉的雞蛋,就有白有紅。而自然界裡的各類鳥蛋顏色就更加多樣了。

科學家的新發現告訴我們,鳥蛋顏色的秘密可以追溯到恐龍時代。

事實上,決定鳥蛋蛋殼顏色的只有兩種色素:膽綠素和原卟啉。膽綠素使蛋殼呈藍綠色,原卟啉使蛋殼呈黃褐色。這兩種色素的比例和分布,決定了鳥蛋是何種底色,又具有何種斑點花紋。

科學家在來自中國的竊蛋龍類恐龍——河源龍的蛋殼裡,發現了這兩種色素的存在。鑑定結果顯示,河源龍蛋類似今天的鴯鶓蛋,呈藍綠色。

鴯鶓的蛋


隨後科學家趁熱打鐵,又分析了十幾種恐龍的蛋殼,發現鴨嘴龍類恐龍(如慈母龍)、蜥腳類恐龍(如泰坦巨龍)的蛋呈白色,而與鳥類關係密切的獸腳類恐龍(如恐爪龍)的蛋是藍綠色或褐色的,並且蛋殼上都有斑點。

為什麼會存在這樣的規律呢?原來,恐龍蛋的顏色受恐龍築巢方式的影響。許多小型獸腳類恐龍有孵蛋的習性,因此,它們需要把蛋暴露在外。所以恐龍蛋呈現出特殊的顏色,以融入周圍的泥十或植物環境,起到偽裝的作用。而鴨嘴龍類恐龍、蜥腳類恐龍通常會將蛋直接掩埋起來,所以不需要給蛋殼"穿上迷彩服"。


知識連結:恐龍的產卵地

蜥腳類恐龍、鴨嘴龍類恐龍等大型植食恐龍類似現在的海龜,每到繁殖季節,往往會遷徙到固定的地點產卵。

中國、蒙古國和阿根廷等國家都發現了恐龍蛋聚集地,每一處恐龍蛋的數量都成百上千,有的甚至達到了數萬顆。

在危機四伏的恐龍時代,孵化出的恐龍寶寶只有少部分能活至成年,因此,許多恐龍都奉行"多子多福"的繁殖策略,一次產下非常多的蛋。

恐龍的產卵地點通常會選在溼潤、柔軟的平原地區,這樣既有適宜的溫度,也不用擔心水源和食物。


知識連結:恐龍時代的偷蛋賊

在恐龍時代,營養豐富又分量管飽的恐龍蛋無疑是吸引各路"小偷"的美味佳餚。每當恐龍父母外出覓食時,巢穴裡的恐龍蛋就難免慘遭毒手。

從小型肉食恐龍、翼龍,到蛇、蜥蜴和兩棲類動物,甚至只有老鼠般大的史前哺乳動物都會對恐龍蛋下手,即使是剛孵化的恐龍寶寶,它們也不放過。

在遼寧出土的一組化石群顯示,一米多長的爬獸叼著鸚鵡嘴龍的幼崽兒。甚至有小部分科學家堅信,是這些可惡的偷蛋賊將恐龍蛋吞食殆盡,使恐龍的繁殖率大幅降低,最終導致了恐龍的滅絕。

不過,由於這一學說缺乏證據,目前古生物學界並不認同。

正在捕食小鸚鵡嘴龍的爬獸


本文來自:我們愛科學

相關焦點

  • 贛州查獲大量古生物化石 種類有恐龍骨骼及恐龍蛋等化石[圖]
    本報贛州訊 江南都市報記者劉傑靈攝影報導:12月24日,贛州警方將在沙河等地被人挖走藏匿的化石移交給了贛州市礦產資源管理局。警方移交的恐龍蛋化石  據了解,12月1日中午,在沙石鎮發現恐龍化石的建築工地上,贛州市公安局章貢分局沙石派出所出警民警抓獲了一名涉嫌非法發掘倒賣恐龍化石的犯罪嫌疑人魯某。當地警方於12月2日在沙河鎮垇下村一倉庫內,查獲大量非法買賣的恐龍、恐龍蛋、巨型龜等古生物化石。
  • 億萬年形成的恐龍蛋化石。
    恐龍蛋化石是非常珍貴的古生物化石,最早於1869年發現於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白堊紀地層中,由於在全世界範圍內發現的恐龍蛋化石的數量不多。因為恐龍蛋化石所記錄的年代可達上億年之久,這種古物的價值,還會隨著時間的演變而變得更具價值,目前人類發現的恐龍蛋化石已經達到上萬枚,光中國已發現的恐龍蛋化石約有4000個左右,總數居世界首位。
  • 「恐龍蛋化石之鄉」驚現億萬年前古龜頭化石
    更奇的是,這一珍貴的古龜頭化石,其實早在12年前已出土並被誤認為是恐龍頭,直至今天才為法國古生物學博士佟海燕揭開謎底,令人驚喜。     在恐龍化石中發現珍貴巨龜頭    「巨龜化石能被發現,全虧了佟博士!」河源市恐龍化石博物館的黃東館長激動地告訴記者。     這位發現古化石的專家是來自法國的古生物學博士佟海燕。
  • 福建首次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 專家:相信還將發現恐龍骨骼、恐龍蛋...
    專家表示,福建在恐龍化石資源方面的潛力還很大,相信今後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恐龍化石被發現,不僅恐龍足跡,還有恐龍骨骼,甚至恐龍蛋化石。自然資源部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委員彭光照在發布會上解釋道,恐龍足跡和恐龍骨骼化石是恐龍不同性質、不同埋藏環境狀態下形成的,一般情況下,在比較小的範圍同一地層中,恐龍足跡和恐龍骨骼化石是不會同時出現的,但如果在比較大的區域(比如上杭盆地)、不同沉積環境、不同地質年代的地層中,兩者都有可能發現。
  • 「中華恐龍之鄉」河源又現恐龍蛋
    2020年9月16日,歷經數月的考古發掘,廣東河源一處紅砂巖山坡,現已搶救性發掘出數窩恐龍蛋化石,其中完整的恐龍蛋共計33枚。從1996年恐龍蛋首度現身河源之後,伴隨富有效率和力度的開發保護,河源已經成為全球範圍內的恐龍蛋化石主要出土地和館藏地
  • 老人野外發現大量橢圓石頭,專家趕來,鑑定後竟然是恐龍蛋化石……
    本來他在這塊石頭鄰近發現了大量相差無幾得石頭,這兒怎樣會有這麼多得橢圓石頭呢?將這些石頭上得土渣掃掉後,發現這些石頭上擺放很規整,並且是成群成群散布得,莫非是有人特意埋在這兒得?因位這次尋寶沒有別得得發現,就拿其中一個帶回家。當他與他得考古學家兄弟談起這一發現時,他兄弟急速請求和他再去一次發現石頭得地方。
  • 穿越千萬年的恐龍蛋揭開哪些遠古秘密?
    中國最南端的恐龍「產房」早在八千萬年前的晚白堊世,恐龍曾是茂名這片熱土的主人。1994年至1999年,在茂名市30萬噸乙烯生活區、站前路、車上學村、人民南路茂南農業銀行建設工地等六處地點,發現了100多枚恐龍蛋,地質年代為晚白堊世,距今約8000萬—9000萬年前。
  • 河源發現窩狀恐龍蛋化石,完整化石33枚,修復後將對外展出
    近日,廣東河源發現數窩窩狀恐龍蛋化石,其中完整的恐龍蛋化石共計33枚。9月18日,河源恐龍博物館館長杜衍禮告訴南都記者,目前,這批恐龍蛋化石已被收集館藏,有待修復後在河源恐龍博物館對外展出。杜衍禮介紹,今年5月底,河源市江東新區臨江鎮聯新村一處正在施工的紅砂巖山坡上,被發現疑似零散的恐龍蛋化石。隨後,當地派出所收繳部分恐龍蛋化石及碎片送往河源恐龍博物館。
  • 江泓:罕見恐龍胚胎化石證實恐龍出生時鼻尖長角
    毫無疑問是恐龍,但是對於這些龐然大物剛出生時的樣子,我們卻並不確定。最近,古生物學家研究了一枚來自8000萬年前的神奇恐龍蛋化石,幫助我們還原了超級巨龍破殼時的真正模樣。斯洛伐克的古生物學家馬丁·昆德拉在檢查恐龍蛋化石時同樣注意到了恐龍胚胎,他立即明白這些化石具有非同凡響的意義,是非常少見的類型。長角的鼻子尖正因為清楚化石的價值,昆德拉將化石買下,並且立即招募了自己的團隊對化石展開研究。
  • 探訪恐龍的秘密,西峽恐龍遺蹟園,解答你的所有疑惑
    探訪恐龍的秘密,西峽恐龍遺蹟園,解答你的所有疑惑隨著時光和歲月長河的變遷,很多物種在地球上已經逐漸消失,作為曾經陸地上的霸主,人們對恐龍的期待一直都有增無減,這也正是此處景觀備受大家喜歡和關注的原因,作為親子旅行,此處一定是最佳的選擇。
  • 山東萊陽,中國恐龍之鄉,我國第一具完整的恐龍化石在這裡發掘
    說起恐龍,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侏羅紀,但其實,白堊紀也與恐龍息息相關,恐龍的種類在這一時期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多,然而白堊紀之後,恐龍便遭到大規模滅絕。這是恐龍時代最後的繁榮,而山東萊陽,這座位於膠東半島的小城,便有一座神秘的「白堊紀公園」,忠實的印刻了這份遠古的記憶。
  • 有人說雞的祖先是霸王龍,恐龍和始祖鳥有一定的關係,漲知識了
    導語:有人說雞的祖先是霸王龍,恐龍和始祖鳥有一定的關係,漲知識了說起雞這個東西,相信我們對他是非常熟悉的了,它是我們經常自己飼養的家禽中的一種,做法也非常的多,都非常的美味,而且還可以為我們下蛋,它的這個產物也是讓我們發明出來了更多種類的菜餚
  • 軟殼的恐龍蛋化石,科學家認為它來自昔日的海洋霸主——滄龍
    早在2011年,一組智利研究人員發現了這顆恐龍蛋的化石,發現地點離那具被叫做Kaikaifilu hervei的10米高的滄龍遺骸的發現地,只有不到200米遠。當時研究人員報告稱,儘管這顆恐龍蛋化石跟滄龍遺骸很近,但他們無法確定這顆蛋就是來自滄龍。
  • 「娃娃臉」小恐龍的鼻尖上竟然長角
    「娃娃臉」小恐龍的鼻尖上竟然長角!毫無疑問是恐龍,但是對於這些龐然大物剛出生時的樣子,我們卻並不確定。最近,古生物學家研究了一枚來自8000萬年前的神奇恐龍蛋化石,幫助我們還原了超級巨龍破殼時的真正模樣。
  • 全球最小恐龍蛋化石出土,只有10克重
    日本研究團隊於6月23日宣布,發現最小的恐龍蛋化石,大小約4.5公分乘2公分,比先前在西班牙、蒙古發現的恐龍蛋還小,這個發現將有助於世人了解不同種小恐龍的生活樣貌。在兵庫縣丹波市發現只有10克的恐龍蛋化石,專家估計成形於1億年前,地層顯示為早白堊紀時期。
  • 南極洲發現恐龍時代最大的恐龍蛋化石!軟殼還能保存至今…
    在與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專家共同研究8年多後,成果於17日發表在英國《自然》周刊上。魯維拉爾說,這枚動物卵有一層「很薄的」軟殼,其母體可能是滄龍,長約「7至17米」。這類動物卵的質量上限約為700克,而新發現的這枚卵重達6.5千克,突破了這個上限,可比擬馬達加斯加象鳥的巨卵或非禽類恐龍中最大的卵。」這枚卵因巨大的體積和稀有度成為考古發現的轉折點,因為此前從未有軟殼動物卵保存下來。魯維拉爾說:「軟殼動物卵很容易腐爛,因而難以保存為化石。」
  • 恐龍糞便化石價值1000美元 可清楚看見矽化結構
    恐龍拉泡屎價值1000美元  聽「化石達人」講述他們和化石的不解之緣  第4屆  化石鑑賞大會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主辦  化石,原本只是展出在博物館裡的今天上午,由本報和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共同主辦的第四屆「化石鑑賞大會」拉開大幕。昨天,記者採訪了幾位「化石達人」,他們也是前幾次化石鑑賞大會的「熟客」。  恐龍「巴巴」也有考古價值  「我最得意的,是一塊原本被朋友『嘲笑』的化石。」陳靜女士有一塊「備受爭議」的化石,它是一塊草食性恐龍糞便的化石。
  • 恐龍如何孵蛋 孵化恐龍蛋需要多長時間?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恐龍如何孵蛋 孵化恐龍蛋需要多長時間? 科學家利用胚胎化石解開了恐龍孵化時間之謎。 人類通常懷胎9個多月生下孩子,鴕鳥寶寶需42天方能破殼而出,那麼孵化一隻小恐龍要多長時間呢?
  • 漲知識!恐龍不止產硬殼蛋,也會下軟蛋
    人們認為,恐龍產的蛋是硬殼的,而古代的海洋爬行動物是胎生的。然而,軟殼蛋化石的新發現對這些長期堅持的生殖進化原則提出了挑戰。Norell和他的同事們現在提出,這種解剖學上的不一致之所以出現,是因為恐龍體內至少有三次鈣質恐龍蛋獨立進化而來,每一次都可能是由一種不同類型的祖先軟殼恐龍蛋進化而來。
  • 至淳網絡推薦:世間罕有的恐龍蛋化石
    1923年,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組織的「中亞科考團」在蒙古發掘了成窩的恐龍蛋化石,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這一發現也使得科學家明確已發現半個多世紀的恐龍為卵生的爬行動物(恐龍Dinosaur由歐文於1840年正式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