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女有怎樣的心理通病家長慎防

2021-01-12 百度經驗

隨著現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孩子在父母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恨不得把所有的愛都給他們。但是在養育孩子的路上難免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那麼獨生子女的環境容易使孩子產生哪些心理「通病」呢?

「獨我」行為在孩子的心目中,家裡的一切都理所當然是我的,好像從來沒有感受到別人的需要。我的小床、我的電子琴、我的玩具、我的食品,好像沒有什麼東西不是我的。

膽小好哭  整天只與父母打交道,一切都由父母包辦代替,失去了動手能力,也沒有與小同伴競爭玩耍的機會,變得膽小、害怕困難,一遇到挫折、痛苦就會哭。這是由過度的保護形成的過分懦弱。

心理早熟  早熟並不是缺點,許多才華聰穎的人都是早熟的。獨生子女的早熟具有「小大人」的特點。因為他沒有與兄弟姐妹同級心理活動的交往,只得整天與大人打交道。

膚淺的知識  獨生子女看上去都比一般孩子懂事、知道得多,為什麼說是膚淺呢?因這些本事、知識都是口頭上的,並沒有真實的體驗,而且這些知識都是些非兒童性的道理、概念。

身體和心理的嬌氣  嬌氣往往只被人理解為行為上的撒嬌、耍賴,其實嬌氣意味著軟弱無能。現代家長往往忽視耐寒、吃苦、負重對孩子意志培養的重要性,這是人賴以生存的重要能力,可惜的是獨生子女得不到方面的鍛鍊。

性格孤僻  獨生子女整天關在家裡,與外界和小夥伴很少來往。見到別人家的孩子來了可能開心得不得了,甚至當小夥伴回去時會拉著對方不放手。獨生子女心靈的孤獨是生活天地狹小造成的。

相關焦點

  • 獨生子女,容易產生6種「通病」,有獨生子女的家長建議收藏
    對於甜甜的這種行為,家長想要去改正,可是卻不知道要從何做起。其實現在有不少家庭都處於這樣的階段中,但仍舊有不少人會對此產生疑問,獨生子女的家庭氛圍究竟是怎樣的?一、獨生子女的家庭氛圍是怎樣的?但是有一些家長從來都沒有去考慮自己對孩子的寵愛和照顧是否超越了界限,這也就是有一些孩子像是一個溫室中的花朵一般,面對風雨顯得不堪一擊。現在獨生子女變得越來越多,孩子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也變得越來越重,恨不得將所有的愛都給予這個孩子。但是在養育孩子的時候,總是會遇到一些問題,而大多數獨生子女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話,都會存在一些通病。
  • 獨生子女易有的7類「通病」,你的娃中招了麼?家長學會正確引導
    獨生子女是家裡的大寶貝,因為只有一個,家長格外珍惜。父母願意用一輩子的努力去為孩子遮風擋雨,給他們幸福、美好的人生。然而,這樣的教育理念,教育思維會產生一定的弊端。據研究表明:獨生子女容易產生7類「通病」。家長們平時要注意孩子是否有以下情況,及早發現,並注意正確的引導。
  • 獨生子女的心理特點及其教育
    獨生子女心理問題主要表現有:1.1.孤僻心理因為獨生子女家庭結構比較單一,孩子在家中沒有兄弟姐妹,其生活的環境冷寂,活動單調,所以經常會感到孤獨。而如今獨生子女同伴交往的渠道主要是同班同學和鄰居夥伴,所以同齡夥伴的陪伴時間也非常有限,並且不能完全填補獨生子女的這種孤獨感。父母工作忙,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孩子,獨生子女的孤獨感在父母這裡也得不到足夠的關愛來補償。
  • 獨生子女身上的四個通病!不用等長大,進入幼兒園就顯現出來了
    文 | 幸孕姐自從二胎政策開放以來,獨生子女越來越少了,不過仍有許多父母堅持只要一個孩子,就是為了能給孩子良好的教育,但是獨生子女的通病,大部分孩子還是不能避免,並且在這個年齡就已經有了體現。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一、獨生子女的通病有哪些1、比較自我由於家裡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很多獨生子女都比較自我,認為家裡的吃的、喝的、玩的都是自己的,只要滿足自己的需求就好,很少考慮別人的需求。
  • 獨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容易有這6類「通病」,父母要正確引導
    獨生子女家庭獨生子女家庭是從小就在父母完整的愛和照顧下長大,父母全部的愛都給了這一個孩子,也不存在有弟弟或妹妹來和自己分享父母愛的情況,也不會有孩子間互相爭寵的這種分歧,因現在養育一個孩子不僅需要的花銷大,教育孩子也是需要父母付出一定的時間和精力,想要教育好孩子並不容易的。
  • 加強親子溝通 莫讓獨生子女陷入心理「泥沼」
    加強親子溝通 莫讓獨生子女陷入心理「泥沼」  心理健康是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日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和關注。而獨生子女的心理健康問題亦正日益突現,當前社會心理問題比較集中的三類人群中,獨生子女就是其中之一。
  • 「下次不允許再犯了」任性是獨生子女的通病,與家庭教育有關
    他有一個致命的愛好——吃冰淇淋!如果沒有人管,他可以從早吃到晚。媽媽因此而訓斥他,他不但不聽還和媽媽糾纏!媽媽最後沒有辦法就把冰淇淋藏了起來,可是不管他怎麼藏,吉吉總能找出來。最近,媽媽實在沒辦法,再也沒有往家裡買過冰淇淋。有一次,媽媽下班回家,正準備做飯,吉吉非要纏著媽媽給他講故事,任憑媽媽怎樣解釋要做飯了都沒有用。媽媽只好給他講了一個簡單的小故事。
  • 擇偶首選獨生子女家庭?永康人的選擇是……
    擇偶時,選擇獨生子女家庭還是多子女家庭?與以前擔心妯娌關係、利益分割等問題而偏愛獨生子女家庭不同,如今,迫於經濟壓力等實際情況,越來越多的家長在這一問題上開始轉變想法。在走訪過程中,記者了解到,許多家長更傾向於幫子女選擇一個多子女家庭,以便子女將來分擔贍養等重擔。同時,記者發現,在難闖「情關」的單身大軍裡,獨生子女的數量可觀。
  • 孩子出現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應該怎麼辦?家長們一定要知道這些
    小夥伴們大家好,昨天杭杭跟大家說了孩子在幼兒時期呢,容易出現的一些心理問題,那麼這些心理問題一旦出現了,可能對孩子往後的成長,甚至對他的人生都可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那麼要怎麼避免這些心理問題的出現或者在問題出現以後應該如何去糾正這些心理問題呢?
  • 獨苗更該用心養:糾正三誤、調整四標,獨生子女教育困境的破冰法
    2、自我主義過於強盛獨生子女們自小時候便有各種親人的傾心疼愛,家人們整天圍著他們轉基本上是有求必應。生活無憂煩事不勞想要得到什麼東西,家人都會滿足。所以慢慢形成一種心理我想要的東西有人會幫我得到,我想做的事家人會幫我完成。缺乏自我認知能力,以自我為中心沒有自我正確辨別能力。
  • 七大姑八大姨怎樣稱呼?僅1/3獨生子女分清堂表
    那麼問題來了,平時不怎麼見面的七大姑八大姨應該怎樣稱呼?80後一代需要父輩指點,90後一代表示迷茫,00後覺得自己都沒這麼複雜的親戚關係,學會稱呼也沒有用……上師大人文學院古典文獻專業學生張中瑗關注到這一現象,她利用假期時間和同學們一起就中國當代民眾對親屬關係稱謂的認知程度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有七成以上的年輕人都用「叔叔、阿姨」此類模糊的稱呼代替了「表叔、堂姨」等具體指向的親戚稱謂。
  • 獨生子女比非獨生子女幸福多了!網友:說這話的人,簡直太天真
    隨著我國生育政策有所放緩,很多家庭都在計劃著要二胎,當然也有一部分家長認為有一個就夠了,不打算再要。其實,有關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的爭論早就進行很久了,雙方相互羨慕的情況也很常見,當然也有人堅定地支持某一方。
  • 被強調過多的學習任務,獨生子女非常需要人格的獨立
    原先,我們的父母那一代,一個家庭中有很多孩子,並且他們也正是因為兄弟姐妹多,也有了很多照顧孩子的經驗,在照顧我們的時候就相對而言顯得得心應手了。但是,如今的爸爸媽媽們都是獨生子女,自己的事情有的時候都不一定能很好地完成,那照顧孩子這件事情更加是困難重重了。因此,如今的很多爸爸媽媽都會覺得非常焦慮,尤其是在帶孩子這件事情上。01 獨生子女父母的焦慮來自哪些地方?
  • 獨生子女要注意了!2015年前出生的有錢領,早知少吃虧
    我們國家從1972年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1982年憲法正式規定每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多生一個孩子要受到處罰,獨生子女的人數逐年增加。在獨生子女家庭增多的同時,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其中最迫切的就是「養老金」問題。儘管說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許多老人還是吃不飽穿不暖,養兒防老在社會上仍然很重要。現在很多人都是獨生子女。
  • 【心理】高中學生有厭學心理作為家長該怎麼辦!
    現狀 高中是很多孩子的重要轉折點,但是這個年齡的孩子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這些問題已成為擺在家長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厭學心理....
  • 南昌半數家長從未教孩子防性侵 不知如何開口
    家長們雖然對這種禽獸行徑表示憤慨,但對孩子的防性侵教育卻做得很不夠,半數受訪者竟從未對孩子進行過相關教育。學校的防性侵教育也做得不到位,導致很多學生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一方面是不法分子的日益猖獗,另一方面是防性侵教育的嚴重缺失,青少年人身安全問題不容樂觀。
  • 如何有效提升,獨生子女教育質量?父母轉變觀念是關鍵
    表姐家有一個10歲的男孩軍軍,其實之所以決定不要二胎的原因,除了有經濟成本的原因之外,他們也曾和軍軍討論過這一問題,對於要二胎這件事軍軍更是極力反對,之後全家人商量之後也發現,一旦有了二寶後,很可能就會對軍軍的關注大打折扣,怕軍軍會因此不舒服,甚至對其產生一些不必要的影響,因此決定將「獨生子女」進行到底。
  • 小雞當寵物養 對心理有影響
    養這種小雞對小孩健康有沒有影響?」昨天上午,家住市區嚴家潭的王女士打電話給記者,稱她也給8歲的孩子買了這樣的小雞,但一直對小雞的顏色表示質疑,因此想請記者幫忙調查一下。    彩色小雞一天能賣出幾百隻    「這種小雞現在很流行,雞販子將攤設在小學門口,很吸引小學生的目光。」
  • 寶寶對洗頭有恐懼心理,可能是這些原因引起的,家長要弄清楚
    現在不少的寶寶最不願意洗澡,因為洗澡裡有一個步驟就是洗頭,寶寶最抗拒了。家長會發現每當給寶寶洗頭的時候,寶寶會一直哭個不停,嘴裡還說著:「不要,不要」。每次媽媽給寶寶洗頭都是在打心理戰,別說孩子洗頭恐懼了,就連大多數媽媽也心理恐懼了。我們要找準孩子哭鬧的原因,對症下藥,讓孩子洗頭成為一件輕鬆愉悅的事情。
  • 2020年我國獨生子女人數將近2億,當獨生子女到底有多難
    「只生一個好」,相信很多80、90後對這個口號都不陌生,自從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們逐漸老去,自己成家立業,同時還要撫養子女,這些巨大的生活壓力,他們都需要直面面對。截止2020年,我國獨生子女人數大概是1.8億,養老問題是壓在獨生子女身上的一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