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孩子在父母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恨不得把所有的愛都給他們。但是在養育孩子的路上難免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那麼獨生子女的環境容易使孩子產生哪些心理「通病」呢?
「獨我」行為在孩子的心目中,家裡的一切都理所當然是我的,好像從來沒有感受到別人的需要。我的小床、我的電子琴、我的玩具、我的食品,好像沒有什麼東西不是我的。
膽小好哭 整天只與父母打交道,一切都由父母包辦代替,失去了動手能力,也沒有與小同伴競爭玩耍的機會,變得膽小、害怕困難,一遇到挫折、痛苦就會哭。這是由過度的保護形成的過分懦弱。
心理早熟 早熟並不是缺點,許多才華聰穎的人都是早熟的。獨生子女的早熟具有「小大人」的特點。因為他沒有與兄弟姐妹同級心理活動的交往,只得整天與大人打交道。
膚淺的知識 獨生子女看上去都比一般孩子懂事、知道得多,為什麼說是膚淺呢?因這些本事、知識都是口頭上的,並沒有真實的體驗,而且這些知識都是些非兒童性的道理、概念。
身體和心理的嬌氣 嬌氣往往只被人理解為行為上的撒嬌、耍賴,其實嬌氣意味著軟弱無能。現代家長往往忽視耐寒、吃苦、負重對孩子意志培養的重要性,這是人賴以生存的重要能力,可惜的是獨生子女得不到方面的鍛鍊。
性格孤僻 獨生子女整天關在家裡,與外界和小夥伴很少來往。見到別人家的孩子來了可能開心得不得了,甚至當小夥伴回去時會拉著對方不放手。獨生子女心靈的孤獨是生活天地狹小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