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功近利的印度:經濟或將倒退25年?製造業不是這麼玩的

2021-01-08 王朝一派

印度要超越中國的口號已經喊得人盡皆知。各國都在看印度如何創造奇蹟,超越中國。但左等右等都沒見印度有什麼水花響起。相反印度如今的經濟,或將面臨倒退25年的風險,從GDP增速世界第一到經濟倒退,印度是如何將一手好牌打爛的呢?

印度不是在大搞印度製造嗎?製造業能快速累積資本就如同中國製造一樣,我們當年給發達國家當「打工仔」,埋頭苦幹賺到了第一桶金。可是印度不僅沒賺到錢,還在貼錢,印度大舉發展製造業的出發點是好的。中國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但為什麼印度不成功,這其中的關鍵點就在於印度製造太想成功,或者說太想超越中國了。

印度經濟時報就曾剖析過真實的印度製造,在敲鑼打鼓大肆宣揚的印度製造背後,其實只是個空殼子。以印度國產智慧型手機為例,印度企業所需85%的零件,在印度本土幾乎沒辦法實現自給自足,大部分零件的設計和製造都來自我國。如果印度想要打造一個完整的製造業生態系統,以目前印度的基建情況至少還要花10年時間。那印度能否投錢,帶動印度製造呢?答案是否定的,不是印度不想 而是無能為力。

截止今年6月印度的外匯儲備增加了82億美元,這是印度外匯,首次突破5000億美元的裡程碑。初看這個數據,感覺印度還是挺有錢的,但如果抵消印度的外債,你會發現印度根本拿不出多餘的錢。用於製造業的發展,印度的外債已經從5年前的4744億美元,增加至如今的5585億美元。印度外債與外匯儲備水平之比,高達111.7%。

換句話說,這幾年印度看似繁榮的經濟背後,其實一直在虧錢。而且還虧得不少,根據環球網報導,即便疫情完全消退。印度仍會成為經濟受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預計2025年經濟產出,會比疫情爆發之前低12%。多年的發展可能會因此一夜回到解放前,而我們看到的這部分,僅僅是印度聯邦的債務,印度的公共債務要遠遠高於這個數字,達到了1.17萬億美元。

依照目前印度的經濟情況來看,想要通過砸錢帶動印度製造,或者想要獲得國家的支持,力度都非常有限。這也是印度製造一直沒有激起浪花的原因。從2014年提出印度製造到2020年,印度製造已經走過了6個年頭。這6個年頭印度製造沒有實際落地 一直在東拼西湊,口號倒是喊得響亮。

在吸引外資方面,印度製造同樣不具備優勢,外資雖然會擠兌本國市場,(印度也沒有什麼市場值得擠兌的),但同時也會加速本國製造業的發展,尤其對於印度。這種製造業剛起步的國家而言,是比較重要的,但自從年初以來,印度基準銀行股票指數就已經下跌了32%。首席投資官馬亨德拉·賈喬就曾表示過,我們不會購買印度銀行的資本債券,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國外的投資者,已經開始不再看好印度經濟。這將成為一個信號。大量的資本或許將從印度撤離,這對於印度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從另一方面來看,印度製造其實一直處於初步階段,6年寶貴的發展時間,印度並未用到刀刃上。相反印度對於中國製造越發的依賴,舉個很明顯的例子,印度在舉行點燈節,這個重要的節日期間。所用的燈具 煙花甚至於神像,大部分都是來自中國,由此可見印度製造並未落到底層。這也是印度製造,或將提前失敗的跡象。

假設印度製造從喊口號的第一天開始,就腳踏實地的發展屬於自身的產業,將發展重心放在製造業上。而不是停留在口頭上,也許如今的印度製造。會成為備受國際資本青睞的寵兒,加上印度廉價的勞動力以及龐大的人口。印度製造崛起並非沒有契機,但一切都沒有如果,在疫情的衝擊之下,印度的經濟已經不能同兩年前相比。如今印度想要發展製造業,更是難上加難,印度製造對於印度而言。如同雞肋 食之無味 棄之可惜。想要發展沒有錢,不發展又不能幹耗著,甚至還會拖累經濟,在這兩難的抉擇中,印度製造該何去何從呢

相關焦點

  • 美元盛宴或終結,印度經濟或倒退25年,越南經濟或倒退20年,有進展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和越南經濟或不可避免地陷入脆弱模式。 首先來看印度,事情的一個新進展是,印度國家統計局1月7日的最新數據預測顯示,2020-2021財年印度GDP或萎縮7.7%。這將是自1979-1980財年5.2%的跌幅以來,40多年來的首次萎縮。也是自1951-1952財年開始發布年度GDP數據以來的創紀錄萎縮。
  • 印度經濟或倒退25年,無法成世界工廠,羅傑斯:他們經常犯錯,有進展
    值得注意的是,處於南亞的印度目前並沒有加入RCEP。這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對印度經濟而言,或是不小的損失。據悉,原本印度也參與其中,而到了2019年,印度突然宣布提前下車,退出加入RCEP的談判。這樣一來,印度市場和印度消費者暫時就無法享受到全球最大自貿區的紅利。要知道,印度市場和印度消費者對上述區域內市場是高度依賴的,其中,製造業商品就非常明顯。
  • 印度經濟或直接倒退25年,幕後黑手終於現身
    根據環球網報導,即便是在疫情消退之後,印度仍然會成為經濟受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預計到2025年的時候產出會比疫情爆發之前低12%,通過這一點我們也可以看出印度的確面臨著極為嚴峻的經濟問題。事實上,從疫情爆發開始就有不少人推測表示印度的經濟狀況會因此大受打擊,IMF更是預測聲稱2021年的時候該國GDP會萎縮10.3%。
  • 美元霸權終結,印度一夜回到解放前,越南經濟倒退,或已無法避免
    同樣也就意味著,美國經濟蕭條的風險也將轉移至那些脆弱市場,從而開啟美元資本的新一輪剪羊毛周期。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和越南的國內經濟已經陷入脆弱模式。 這將會是印度自1979至1980財年所創下的5.2%跌幅以來,距今近五十年經濟的首次萎縮,同時也創新了印度自1951至1952財年所發布的年度GDP數據以來的經濟萎縮記錄。數據還顯示,印度在2019至2020財年的經濟增長率4.2%,為11年來的最低點,且在2020年第二季度,印度經濟創下23.9%的下滑記錄。
  • ...川普: 下周交付疫苗, 聯合國: 疫情或使全球女性地位倒退25年...
    聯合國: 疫情或使全球女性地位倒退25年 聯合國:疫情或使全球女性地位倒退25年 據中國新聞網援引媒體報導,根據聯合國婦女署最新的全球數據顯示,新冠疫情可能會讓他們為之努力的性別平等工作倒退25年。
  • 「重磅」印度經濟2021年會如何發展?
    2014年5月,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執政之後,即乘大選之勢力推經濟改革,印度經濟企穩回升。2014年,印度的經濟增長率趕上了中國,達到7.4%。2015年,印度經濟增長率達到7.6%,首次超過中國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經濟體。雖然這一數據被普遍質疑「水分」過大,但印度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製造業的戰略主張以及「廢鈔」、GST等經濟舉措,無疑對推動經濟增長具有積極意義。
  • 經濟增速持續下滑 拒絕RCEP恐失良機 印度經貿扛冬難
    同時,由於疫情因素,印度銀行系統的不良貸款明顯高於疫情之前的水平。   不僅是印度,該報告還顯示,2020年南亞地區經濟估計將萎縮6.7%,2021年預計將增長3.3%。由於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加之失業率上升等問題短期內難以解決,南亞地區的經濟仍處於「寒冬」中。
  • 印度製造業難以發展:看似還不錯的情況下,卻人均有著「公主病」
    印度這些年屢屢將中國視為對手,就是在製造業上也不例外,經常誇下海口要讓印度製造取代中國製造,不過印度製造多年發展,直到如今也只能用失敗總結,很多人就不懂,印度製造為何始終比不上中國製造,在我看來 原因有很多,但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印度工人太懶了。
  • 印度同時面臨3大挑戰,專家:戰火一旦燃起,新德裡至少倒退5年
    印度想要進入「世界大國」行列的夢想從未有過遮掩,他在邊境地區向周邊多個鄰國發起挑釁,也有向國際社會展示其軍力的意味,而近些年,印度不論是在經濟領域還是軍事方面,其發展速度確實走在了世界前列。據了解,印度與巴基斯坦在2020年就發生多次交火事件,雙方的矛盾在一次次的戰火衝突中逐步加深,儘管最後交火事件並沒有加重,演變成大規模的軍事戰爭,但目前印巴在實控線的局面也在悄然發生改變,巴基斯坦自身實力的增強、強勢的態度以及土耳其勢力的介入,都讓印度不得不在接下來面臨嚴峻的邊境形勢,專家認為,若是真的打起來,印度實際上並不佔據優勢,一旦戰敗新德裡至少倒退5年的時間。
  • 南亞經濟觀察員:欲借疫情趁火打劫的印度,為何最終受損最大?
    據印度國家統計局(NSO)公布的數據顯示,印度2020年二季度GDP同比萎縮23.9%,不僅創下印度自1996年起公布季度經濟數據以來的新低,也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的最差成績。由於缺乏統籌協調,封鎖期間印度消費支出、私人投資、淨出口均遭重創,其中建築業、運輸業和製造業受損最大,同比分別下挫50.3%、47.0%、39.3%。
  • 聯合國女權最新調查報告,女性地位倒退25年?網友:不包括我們
    近日聯合國婦女署發布了一項調查報告,其中指出在全球疫情的影響下,女性的地位倒退至少25年。性別平等是一個國家發展必然要經歷的一個過程,根據聯合國婦女署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女性在無償工作中負擔75%,是男性的三倍。其中日本最嚴重4.8倍,中國2.6倍、美國1.6倍。
  • 外媒:印度農民很難像中國一樣轉入現代經濟!
    隨著中國,巴西,印度尼西亞和烏克蘭等國的富裕階梯上升,農業人口大量轉移到了製造業和服務業。在中國,農業人口從1991年的60%下降到現在的25%。巴西的這一比例從19%降至9%,印度尼西亞的55%降至28%,烏克蘭從24%降至14%。而印度農業人口只從62%降至42%,當然印度人口快速增長也是下降幅度小的一個重要原因。
  • 印度,一頭不老實的大象
    看不懂的GDP用中國「高速列車」的倒後鏡看印度,它好像被越甩越遠。建國後的頭40年,兩國經濟水平差不多——中國總量略大,印度人均略高——但幾十年裡各自佔世界經濟的比重,都縮水了一大截;而在最近30年裡,中國將自身佔世界經濟的比重翻成10倍,印度僅翻成2倍多。
  • 賽迪顧問:疫情將對城市經濟有多大影響——製造業在疫情背景下穩...
    本研究依託賽迪產業大腦,以2003年SARS疫情後我國250個重點城市為研究對象,採用2001年至2016年、共計約4萬項統計數據進行數據分析,計算各個產業門類對疫情發生後經濟增長的貢獻情況,得到如下結論:結論1:以SARS為例的全國性疫情對我國宏觀經濟具有一定的影響。SARS疫情後,短期來看對服務業影響程度大於製造業,長期來看對宏觀經濟影響較小。
  • 世界倒退最快的國家,從富裕發達到一貧如洗,只用了5年時間
    尤其是二戰後,整個世界經濟進入快速發展期,大部分國家經濟快速進步,最典型入我國,印度等新興國家快速的發展崛起,引領時代發展潮流。但是在其他國家不斷進步的同時,很多國家卻不斷的倒退,尤其是從一個富裕國家成為窮國,如歐洲的塞爾維亞,亞洲的緬甸等。除此之外還有下面這個國家,堪稱全世界倒退最快的國家,國家從富得流油,發達無比,直接倒退到窮困潦倒,一貧如洗,只用了5年時間,至今無人能打破紀錄。
  • 頻頻跟風「使絆子」,林民旺:印度成為美國制衡中國的「棋子」
    莫迪主政印度6年來,印度各方面的改革次第推進,其在經濟上的策略又是怎樣?7月31日,時代財經專訪了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印度研究中心主任林民旺。林民旺向時代財經指出,印度打壓中國企業既有「報復」中國的意味,也是給美國政府以及美國科技公司當了「槍手」。
  • 王鑫勝、施蘭茶:欲借疫情趁火打劫的印度,為何最終受損最大?
    據印度國家統計局(NSO)公布的數據顯示,印度2020年二季度GDP同比萎縮23.9%,不僅創下印度自1996年起公布季度經濟數據以來的新低,也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的最差成績。 由於缺乏統籌協調,封鎖期間印度消費支出、私人投資、淨出口均遭重創,其中建築業、運輸業和製造業受損最大,同比分別下挫50.3%、47.0%、39.3%。
  • 新冠疫情、盧比貶值和通脹壓力:新「三座大山」正重創印度
    文|竺道近日,一項調查顯示,印度正在逐漸走出新冠病毒帶來的影響,不過一些新企業和就業市場仍然面臨著巨大壓力,而在印度佔主導地位的服務行業也在12月份繼續呈下滑勢頭。儘管這個亞洲第三大經濟體正在逐漸從新冠病毒引發的衰退中復甦,但預計無法很快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尤其是該國經濟增長和就業的推動力——服務業。
  • 「數學泰鬥」丘成桐:中國教育再這麼發展,教育科技至少倒退20年
    "在這麼發展,教育科技至少倒退20年。"丘成桐是在國際上享有盛名的華裔數學家,在數學領域頗有建樹。他之所以發表這樣的言論,是基於他在讓自己專業領域——數學內的深刻理解。他說現在中國的數學教育把中心放在解題上,對於數學最重要的研究和探索過程,放在一邊本末倒置。
  • 5年內將經濟規模翻一番,莫迪的雄心面臨哪些障礙?
    ,向地方邦首席部長表示,希望在2024年實現印度成為5萬億美元經濟體的目標。印度當前經濟總量約為2.8萬億美元,如果要在2024年如期實現5萬億美元的目標,也就是說印度需要在5年的時間內將現有經濟規模幾乎翻一番。如果這樣理解起來還不夠直接,筆者算了一筆帳,從現在起,印度的經濟增長需要保持在每年10%以上的高位區間,「5萬億」才有可能在2024年實現。但從現實來看,印度目前GDP增速差不多在6%左右。二者的差距是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