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或將市場讓給俄,中國買家停購美國石油天然氣後,事情有新進展

2021-01-08 BWC中文網

俄羅斯國家能源安全基金會首席分析師伊戈爾尤什科夫曾表示,美國將中國天然氣市場讓給了俄羅斯。而俄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安德烈·奧斯特洛夫斯基也曾表示,在俄羅斯增加中國石油天然氣出口情況下,2020年前貿易額達到2000億美元完全可以實現。他說:「在俄羅斯發展通過東西伯利亞-太平洋輸油管道的石油出口以及履行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合同情況下,這是個可以實現的指數。

不出所料,事情果然有了最新進展。俄羅斯衛星通訊5月21日報導,俄氣能源開採部副經理安德烈耶夫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俄將於8月開始為通往中國的「西伯利亞力量」 管線開採天然氣。而稍早前,俄氣發布消息稱,計劃與9月1日開始向「西伯利亞力量」管線輸氣。

圖片來源sputniknews

值得注意的是,俄氣和中國企業早在2014年就籤署了為期30年的《俄中東線供氣購銷合同》。雙方約定俄方每年通過「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向中方供應380億立方米天然氣,供氣應於2019年12月1日啟動。也就是說,按俄專家的分析,在「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合同推進的情況下,中俄經貿或正向2000億美元目標邁進。

值得一提的是,商務部數據顯示,2019年前4個月中俄雙邊貿易額達331.7億美元,同比增長5.8%,按人民幣計價增長11.5%,高出同期全國外貿增幅7.2個百分點。商務部歐亞司司長羅偉東表示,2019年將是中俄經貿合作成果可期的一年,雙邊經貿關係有望在去年的基礎上實現規模和質量的「雙提升」。

我們知道,2018年中俄經貿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顯然,按照上述趨勢,中俄經貿正迎來多重利好。而這一過程,由於俄羅斯在石油、天然氣、農業等多領域的商品與美國商品有著相似性,則意味著美國相關商品的損失將更多。俄經發部部長奧列什金曾表示,俄希望用本國產品替代填補美國商品為市場帶來的空白。奧列什金稱:「對俄來說,這意味著在這些商品領域將不會存在美國的競爭,俄要盡全力佔領這些市場。」

這就進一步解釋了,本文前面提及的,俄分析師認為,美國將中國天然氣市場讓給了俄羅斯的原因了。事實上,過去數月,美國的石油和天然氣已經歷了提前出局。例如,美國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僅在去年8月時,中國買家採購美國原油量也一度削減至零。而到2018年9月時,中國買家完全停購了美國的液化天然氣。

事情還遠不止於此,路孚特Eikon船運數據顯示,2019年3月和4月沒有載運液化天然氣(LNG)的船隻從美國前往中國。也就是說,繼2018年一度停購美國石油和天然氣後,今年3月和4月中國買家再度停購了美國天然氣。此外,2018全年有27艘LNG(液化天然氣)船從美國前往中國,少於2017年的30艘。不過,在2018年下半年只有9艘。

路透社近日稱,美國對中國LNG出口規模在2017年觸及紀錄高位,但2019年到目前為止已基本降到了零。 美國LNG出口阻力重重,中國這個增長最快的液化天然氣(LNG)市場變得遙不可及。巴克萊分析師表示,我們認為中國對美國LNG出口項目的投資將呈現停滯狀況。對美國石油和天然氣而言,一旦不再被中國買家青睞而持續出局,意味著怎樣的損失呢?

圖片來源kingworldnews

除了將市場讓出之外,美國能源輸出戰略正在受挫,我們知道,美國在2018年初時,宣布成為能源輸出國,而後,通過美元限制一些石油國的做法,正是在於為美國能源市場擴張計劃開通便利,這也是石油美元對一系列石油國桎梏的一大原因。而當美國石油和天然氣失去大客戶時,石油美元的計劃也將落空。

與此同時,在美國石油和天然氣讓出市場的過程中,由於原油人民幣已取得全球原油期貨前三的好成績;中國一家石油企業已在去年二季度籤署了首筆以原油人民幣期貨計價的中東原油進口協議;以及中俄無美元化石油交易環境;伊朗數月前就宣布將人民幣列為主要外匯貨幣,替代美元的地位等因素。顯然,美國能源讓出市場,將使以人民幣交易全球更多原油和天然氣的概率將進一步增加。這無疑將使美元進一步失去石油定價權和交易權,打破統治全球石油交易數十年的石油美元地位。同時,這也是石油人民幣獲得的商機和時間差。

圖片來源sbcgold

不僅如此,對美國石油和天然氣企業而言,直接面對的是大筆資金的流失。要知道,在2017年時美國向中國供應液化天然氣每月的收益約10億美元。而這僅僅是液化天然氣,還不包括原油。一旦失去大客戶,美國頁巖油或面臨龐氏騙局被揭開的可能。我們知道,頁巖技術恰好是支撐美國原油天然氣增加出口的直接推動力。Zerohedge曾報導稱,美國頁巖油自始至終可能都是一個龐氏騙局,因為美國頁巖企業背負著巨大的債務壓力。一旦沒有全球最具前景和影響力客戶的支持,美國頁巖企業的債務或都將難以償還。

能源分析師認為,最終美國頁巖油業可能需要90億桶頁巖油的產能來才能夠還清全部的債務,而這相當於美國頁巖油約10年的產能。而上圖示意,根據美國一部分石油生產商的運營現金與資本支出情況來看,資本支出(褐線)仍高於業務現金(藍線),無論油價是否超過100美元(2013-2014年)或低於70美元(2017至2018年),美國頁巖油行業的支出仍高於其盈利水平。頁巖能源公司通過出售資產、發行股票和增加債務來補充它們的現金流不足,為運營提供資金。

通過上述跡象,可以看出,石油美元地位,美國能源輸出戰略,美國能源企業收益這三個方面都會因為美國原油和天然氣出局,讓出市場,而面臨高昂的經濟代價。顯然,這樣的景象,或正在發生。(完)

相關焦點

  • 美國人:我們離不開中國貨,印度人:中國製造不可替代,事情又有新進展
    與此同時,11月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5.7%,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表明中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持續加快。 分析認為,這一事情的最新進展,意味著,中國製造業和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的跡象有所增加。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國製造的許多商品在全球市場具有獨一無二的不可替代性。這在全球多國市場已深有體現。
  • 美國疫情危機,俄羅斯趁機神速發展,西伯利亞力量-2進展樂觀!
    最近,俄羅斯的總統普京和俄羅斯天然氣公司的總裁米勒進行了一次會談,會談內容是關係西伯利亞力量-2管道項目的勘探工作,在這次的會談中,普京深入了解了天然氣管道的對接進展狀況,根據俄媒的報導,總裁米勒對管道的對接工作表示非常的樂觀,據悉這次的天然氣管道年輸氣量可以達到500億立方米。
  • 俄媒:中國擬擴大本國天然氣開採量 俄公司或難分一杯羹
    參考消息網1月20日報導 俄媒稱,根據中國政府發展計劃,打算2020年前將天然氣在該國能源消耗中的份額擴大至10%,使天然氣消費增長76%,大約3470億立方米。但北京準備主要通過把本國開採量增加60%至2200億立方米來滿足這一需求。未來幾年,中國幾乎無需在已籤署的合同之外再進口天然氣。
  • 美國批准阿拉斯加野生動物保護區的石油,天然氣租賃計劃
    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一架飛機從阿拉斯加東北部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沿海平原的豪豬馴鹿群上飛過 阿拉斯加錨定(AP)-川普政府周一最終批准了一項有爭議的石油和天然氣租賃計劃,
  • 美國川普政府關門,只有石油鑽探許可部門照常運轉……
    BLM發言人表示:「我們並非挑揀工作,這本就是2018財年的『遺留問題』,用的也是2018財年的石油和天然氣管理撥款。」據了解,當前,BLM總共9260名員工中有2300名員工處於全職或隨叫隨到狀態,而這些可用員工中有800多名都在處理與能源行業有關的活動,包括審核並籤發在美國聯邦土地和墨西哥灣的能源礦產項目許可證。
  • 興圖新科獲「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塔裡木油田分公司市場...
    10月8日,經過中國石油(601857)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塔裡木油田分公司的嚴格覆核,興圖新科順利獲得「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塔裡木油田分公司市場準入證」。此次市場準入證的頒發,是塔裡木油田分公司對興圖新科多年來技術服務的認可與支持,雙方將繼續展開進一步合作。
  • 美國拉攏無效,蒙古不為所動:西伯利亞-2將中俄蒙合作推向新水平
    長期以來,美國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和國家影響力,不斷插手各國事務,堪稱名副其實的全球"攪屎棍"。最近一段時間,美國又將"黑手"伸到了國際能源合作領域。繼攪局德俄"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失敗後,其又企圖幹涉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西伯利亞-2"天然氣合作項目。
  • 美國收到47億中國口罩,中國口罩正成全球新「硬通貨」,事情有進展
    無獨有偶,事情的最新進展是,據媒體5月6日報導,到目前為止,美國從中國採購,還有中國各個省市、社會團體給美方捐助的各種醫療物資已經達到了一個非常巨大的數量。比方說口罩,現在已經超過47億隻口罩從中國來到美國,包括美國採購的,也包括捐贈的。也就是說,按人口平均的話,差不多每個美國人可以分到15、16個中國來的口罩。
  • 對華天然氣供給翻倍,澳企:能不能不要搗蛋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收到最新文章,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目前俄羅斯經濟受到歐美打壓,特別是能源企業急需出口石油和天然氣來提升他們國家的經濟,剛好我們國家現在對這種石油和天然氣需求量非常巨大,兩國一拍即合,又籤署了大量的訂單,應付這個寒冷的冬天應該問題不大了。而且他們在價格方面也給了我們許多的優惠,再加上地理位置比較近,運輸成本也有保證,拋棄了澳大利亞的天然氣訂單之後,選擇和俄羅斯合作,符合兩國人民的利益。
  • 7000億美債或被拋,美國「紙牌屋」或倒,外媒:中國實際或有更多黃金
    伴隨美元信用的持續減弱,黃金白銀作為美元的對手盤,繼過去幾個月持續上漲後,再度起舞。新的進展是,8月5日,截至發稿,現貨黃金刷新歷史高點至2039.84美元/盎司,現貨白銀漲超7%,至26.772美元/盎司的一周高點,今年以來,黃金價格已經上漲了32%。
  • 俄媒:美國無法說服中國、韓國跟隨制裁俄羅斯
    勸說中國不可能成功「俄羅斯全球事務」雜誌主編、俄外交和國防政策顧問團主席盧克亞諾夫確信,對中國施加影響是「不現實、絕對不可能」的,這不僅僅是因為「中國對待俄羅斯是可靠的、正面的,對烏克蘭衝突事件的理解是獨立的立場」。主要的原因是,北京「從來不會接受來自其他任何國家的任何壓力,尤其是來自美國的」。
  • 將如何影響地緣政治(權威論壇)
    美國要取代俄羅斯天然氣出口的頭把交椅地位為時尚早,但美國頁巖氣革命的示範作用給歐洲帶來了更多的選擇可能  伊戈爾·尤什科夫:最近的烏克蘭危機發生後,有輿論提出將美國天然氣出口到歐洲和烏克蘭,但其實稍加分析就知道這種建議並不現實:首先美國並沒有足夠的液化天然氣工廠提供歐洲所需要的能源量,其次考慮到遙遠的距離等因素,成本將大大增加;更重要的是,由於美國沒有國家級能源企業,
  • 再添新品種!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開展首場液化石油氣線上交易
    再添新品種!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位於擁有「東方藍寶石」美譽的中國金融信息中心 金偉良攝12月29日上午,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再添新品種,首場液化石油氣(LPG)的線上掛牌專場交易試運行,成交量100
  • 伊朗正式用人民幣取代美元,擬從德國空運現鈔後,美國沒收伊朗資產...
    ,約旦和沙特等海灣合作委員會國家的電網連接起來,建立龐大的能源網絡以增強其地緣經濟影響力,這些都彌補了石油出口下降後的損失,不止於此,下面的這個新消息更讓市場感到意外。 緊接著,新消息顯示,據伊朗國家電視臺在上周的跟進報導中稱,伊朗央行首席銀行家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伊朗已找到創新方法來繞過美國對其出售石油的制裁,我們注意到,這個消息顯然讓市場感到意外,特別在幾天前,美國再次威脅並要擴大對伊朗實體制裁的背景下,而從目前的消息來看,事情取得進展。
  • 傳大眾將在美國和歐洲停售帕薩特轎車
    來源:蓋世汽車 據外媒報導,內部人士透露,大眾將在美國和歐洲停售帕薩特轎車,這是因為該公司正對電動車和SUV加大押注。大眾董事會沒有替換美國現有帕薩特版本的打算,因為該公司一直在持續將重點從轎車轉到跨界車,比如大眾推出的跨界車Atlas。一位大眾高管對帕薩特的未來產品做了簡要總結:「未來,中型轎車市場在美國的份額將會是微不足道的。」  美版帕薩特在大眾查塔努加工廠生產,該廠還負責生產跨界車Atlas。Atlas是大眾品牌在美國的第二暢銷車型,僅次於捷達車型。
  • 海水變石油?中國「人造太陽」讓各國眼紅,將不可能變為可能
    按照目前的開採速度,石油還可以用43年。43年的時間,對於人來說是一個可以預見的未來,並不是很遙遠的事情,就目前看來,找可替代的新能源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之前歐盟帶頭,聯手中國、印度、日本、韓國、俄羅斯、美國成立了研究小組,意在製造一個「人造太陽」,實現核聚變能的商業運營,惠及全人類。
  • 倫緊急敦封城消息令油價再受挫,原油市場持續供需困境遠未化解
    儘管市場上普遍存在疫苗樂觀情緒,成功地將油價推高至2月份的水平,但石油市場仍處於困境之中。高位庫存、地緣政治風險、新資源的發現和上線、石油企業合併與收購以及環境保護趨勢下可再生能源的競爭和相關規定的限制等都是石油市場需要面對的問題。
  • 伊朗正式用人民幣替代美元後,經濟或將由窮轉富,25個國家或將效仿
    ,稍早前的一則最新消息又再次讓我們感到意外,事情突然起新變化。與此同時進行的是,歐亞經濟聯盟也正在制定一個無美元支付體系的共同制度,它與包括中國和伊朗在內的一系列合作夥伴籤訂了貿易協定,最新進展是,據俄媒RT網站12月1日援引歐盟高級代表的消息表示,繼10月有八個歐盟國家已加入INSTEX後,11月30日,包括芬蘭,比利時,丹麥,荷蘭,挪威和瑞典在內又有6個歐洲國家發表了轟動性的聯合聲明,宣布他們打算加入SWIFT替代品的INSTEX系統,旨在規避美國經濟制裁
  • ...天利: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擬以持有的中國寰球工程有限公司...
    [公告]*ST天利: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擬以持有的中國寰球工程有限公司股權認購新疆獨山子天利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現將評估報告摘要如下: 評估目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擬以持有的中國寰球工程有 限公司股權認購新疆獨山子天利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為 此需要對中國寰球工程有限公司股東全部權益,在評估基準日的市場 價值進行評估,為上述經濟行為提供價值參考依據。評估對象:中國寰球工程有限公司的股東全部權益價值。
  • 疫情兇猛俄企「太難了」,俄油總裁瞄準中國市場
    華輿訊 據龍報網報導 當前,俄羅斯新冠疫情嚴峻。為幫助企業渡過危機,政府出臺了不少幫扶措施,但近日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俄企業仍舊面臨「太難了」困境。俄羅斯石油公司總裁以中國為例,號召企業堅持不懈,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