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你了,歡迎你來閱讀我的文章,作者旨在推動野生動物保護的觀念,致力於野生鸚鵡保護事業多年。
我是西布耶的助手,西布耶(化名)是一名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的動物學家,兼任野生動物救援(Wildaid)的組長。
超級鸚鵡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斯州,這種鸚鵡喜歡聚群活動,身長40釐米左右,體重140克左右,它們飛行速度很快。
該種鸚鵡美麗的外表非常討人喜歡,性格也很溫順;它們的野生種群量並不多,已經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在當地是受法律保護的野生動物。
然而這種鸚鵡不僅外表美麗,而且它們的生活也非常有趣,有點像有婚外遇的人類生活。
當你在野外看到這種鸚鵡的時候多會被漂亮的外表所吸引,它們除了色彩漂亮以外,它們的體表羽毛整齊乾淨,可以看出來它們是很愛乾淨的鸚鵡。
這也是得益於它們是群居性的鳥類,野生鸚鵡在群居的時候,彼此會相互梳理羽毛,這是一種友好交往的儀式,也是群居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沒有哪個只超級鸚鵡是孤獨的,它們都有自己的朋友。
超級鸚鵡是社會性很強的鳥類,它們的群體生活的習性又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呢?
人類不了解清楚這點,就無法實現有效保護它們的目的,為此,2010年西布耶教授帶領我進入新南威爾斯州大分水嶺地區考察野生的超級鸚鵡。
據我們了解大多數野生鸚鵡都是單配性的婚配製度,可是近年來卻發現單配性的鸚鵡婚外交配現象越來越普遍了。
這種婚外交配現象在群居性鸚鵡中時有存在,尤其是性二型的野生鸚鵡變現最突出,超級鸚鵡就屬於這種情況。
雄性超級鸚鵡顏色很漂亮,雌鸚鵡反而普通一些,雄鸚鵡的美麗外表為其爭奪雌鸚鵡提供便利。
每年的9月中旬,超級鸚鵡就進入了繁殖季節,凡是配對成功的超級鸚鵡,雄鳥都有一個主要的配偶並為雌鸚鵡提供各種幫助,這在食物短缺的季節裡就顯得更為重要了,不僅能促進成年雌雄鸚鵡彼此間的感情,也能提高小鸚鵡的成活率。
超級鸚鵡喜歡集體繁育,常見它們在一起築巢,巢穴建在同一個地域內,距離都很近,這樣具有同步繁殖的優勢。
當遇到風調雨順的好年景,食物豐富,超級鸚鵡生活壓力就會減輕許多,那麼當雌鸚鵡進入孵卵期間時,雄鸚鵡就會悠閒一些。
這時候會有一些年輕的雌鸚鵡或者喪偶的雌鸚鵡,接近已經配對了的漂亮雄鸚鵡,發生交配行為,畢竟漂亮的雄鸚鵡的基因毋庸置疑是最具優勢的。
即使這樣雄鸚鵡並不會和那些雌鸚鵡配對,也不給那些雌鸚鵡提供任何幫助(包括幫助餵養小鸚鵡事情),完事以後各飛各的。
我們從雄性超級鸚鵡的角度來看,如果婚外交配的代價不會超過婚外交配所得的話,那麼這種行為就具有一定適應價值,畢竟可以讓更多的雌鳥攜帶自己的精子,讓更多的小鸚鵡攜帶自己的基因。
我們做過一次統計,正常的一對超級鸚鵡可以產下4-5枚卵,它們共同餵養雛鳥,高達90%以上;而那些沒有雄性配偶的雌鸚鵡,雖然也能產下4-5枚卵,但是得不到雄鸚鵡的餵養幫助,雛鳥的最終成活率只有50%。
看來那些單只雌鸚鵡在沒有雄鸚鵡的幫助下,一樣可以成功養育後代,繁殖出具有優質基因的後代是完全值得的。
超級鸚鵡的這種行為,是不是很有趣味?像不像我們人類搞婚外遇呢?不過人家可沒有人類的那種世俗觀念,照樣在大自然裡過著自由自在的鳥類生活。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和網絡。
你喜歡超級鸚鵡嗎?喜歡你就給它們點個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