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有一種很膽小的亞馬遜鸚鵡,母的生了小鸚鵡窩都不敢出,罕見

2020-12-06 小生講動物

等到你了,歡迎你來閱讀我的文章,作者旨在推動野生動物保護的觀念,致力於野生鸚鵡保護事業多年。

我是西布耶的助手,西布耶(化名)是一名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的動物學家,兼任野生動物救援(Wildaid)的組長。

紅眉亞馬遜鸚鵡

我和西布耶教授2014年在巴西東南部的米納斯吉拉斯地區考察過野生鸚鵡,那裡的森林資源豐富,棲息的野生野鸚鵡種類也很多。

我們在那裡發現了一種非常稀有的紅眉亞馬遜鸚鵡,它們的羽毛以翠綠色為主,遠看這種鸚鵡的頭上像是戴了一頂小紅帽,當地人稱呼它們紅頂亞馬遜鸚鵡。

西布耶教授更喜歡叫它們小紅帽亞馬遜鸚鵡,該種鸚鵡身長38釐米左右,體重460-640克之間,主要吃一些漿果、堅果、各種樹木的種子等。

這種鸚鵡習慣生活在森林樹木的中上層,很少來地面上覓食,它們生性十分的膽小和謹慎,它們為了躲避天敵和人類的捕捉,把巢穴建在高大的樹木上層的洞穴裡。

目前在野外生存的種群數量不超過1000隻,屬於受保護的瀕危物種,這麼漂亮的鸚鵡捕捉的人一定不會少。

紅眉亞馬遜鸚鵡在野外生存的十分不易,它們特別重視繁殖活動,在它們的繁殖期間,母鸚鵡非常專心的在巢穴裡孵卵,從不外出活動,由公鸚鵡外出尋找食物,回來以後再反芻給母鸚鵡吃,公鸚鵡還要負者清理母鸚鵡的糞便。

每次它們產2-4枚卵,孵化期32天左右,等小鸚鵡孵化出來以後,母鸚鵡更是寸步不離它們,還要再照顧小鸚鵡一周左右的時間,這時候公鸚鵡就更加的辛苦了。

每天一大早就得出去覓食,回來以後把食物反芻給母鸚鵡,然後由母鸚鵡再反芻給小鸚鵡吃,不過這個時候小鸚鵡的排洩物由母鸚鵡來清理。

紅眉亞馬遜鸚鵡夫婦這麼謹小慎微地做事,就是為了防止天敵來吃掉它們的孩子;小鸚鵡剛出生時,完全無毛,也睜不開眼睛,嘴巴邊緣還很柔軟,必須由親鳥餵食,它們吃飽了就睡。

大約2個小時就得餵食一次,等一周以後,母鸚鵡就會出窩和公鸚鵡一塊尋找食物來餵養小鸚鵡。

小鸚鵡20多天以後,羽毛豐滿了就出窩了,不過小鸚鵡還要跟隨親鳥生活5-8月時間,學習生存的本領。

當小鸚鵡第一次跟父母學習飛翔的時候,它們也很害怕,不過有親鳥在一旁保護,並且鳴叫鼓勵它們,或者用食物引誘它們飛翔追趕父母。

這時候的紅眉亞馬遜鸚鵡夫婦鳴叫比較頻繁,多是在傳授小鸚鵡一些鳴叫信號,比如:求救、報警、集合、定位等語言信號。

我們能看出來紅眉亞馬遜鸚鵡照顧小鸚鵡的本領,要比我們人類高明和周到的多,即使這樣它們的種群數量恢復的還是很慢,多由於棲息地樹木的人為砍伐,再加上捕捉販賣活動不斷,保護效果不明顯。

這種鸚鵡由於數量稀少,已經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紅色瀕危物種,並且加入了一級保育計劃,它們身上的一些秘密慢慢都會被人知曉。

你喜歡紅眉亞馬遜鸚鵡嗎?喜歡你就給它們點個讚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太陽錐尾鸚鵡與橙翅亞馬遜鸚鵡配對後能生出什麼樣的鸚鵡呢
    太陽錐尾鸚鵡與橙翅亞馬遜鸚鵡配對後能生出什麼樣的鸚鵡呢?太陽錐尾鸚鵡(雌鳥)橙翅亞馬遜鸚鵡(雄鳥)這對鸚鵡是一對親鳥,這是一件非常罕見的事情。橙翅亞馬遜鸚鵡是亞馬遜鸚鵡屬,太陽錐尾鸚鵡是錐尾鸚哥屬,這兩種鸚鵡是完全不同種類的鸚鵡,雖然它們共同生活在熱帶地區,但是它們見面的機會並不多。橙翅亞馬遜鸚鵡喜歡棲息在潮溼的熱帶雨林中,太陽錐尾鸚鵡主要棲息在乾旱的熱帶稀樹草原,這兩種完全不同的棲息環境使得它們在自然環境中是不可能結合在一起的。
  • 專家分析亞馬遜雨林大火,有50多種鸚鵡在裡面,金剛鸚鵡可能最慘
    ,一起分析這次的雨林大火,他最揪心的是那些野生鸚鵡,還有一些處在繁殖季節,成年鸚鵡自然可以飛走逃命,那些小鸚鵡就沒救了,都燒沒了,一個字「灰」,讓人統計都找不著。亞馬遜雨林中有多少種野生鸚鵡?說句實話,西布耶教授也不知道,肯據他本人所知道的就有50多種。這50多種鸚鵡在這次火災中,都可能會不同程度地受到致命傷害。
  • 專家分析亞馬遜雨林大火,有50多種鸚鵡在裡面,金剛鸚鵡可能最慘
    ,成年鸚鵡自然可以飛走逃命,那些小鸚鵡就沒救了,都燒沒了,一個字「灰」,讓人統計都找不著。亞馬遜雨林中有多少種野生鸚鵡?說句實話,西布耶教授也不知道,肯據他本人所知道的就有50多種。這50多種鸚鵡在這次火災中,都可能會不同程度地受到致命傷害。
  • 紅額亞馬遜鸚鵡又出新品種,紅帽配金黃身,讓人大開眼界
    紅額亞馬遜鸚鵡紅額亞馬遜鸚鵡又被稱為紅帽亞馬遜鸚鵡,是美洲熱帶地區的特有物種,從墨西哥東部到厄瓜多都有它們的種群分布我曾經向西布耶教授詢問過紅額亞馬遜鸚鵡能不能在中國的西雙版納地區生存,他表示完全可以生存,引進該物種這要取決於貴方政府。紅額亞馬遜鸚鵡在美國是最常見的寵物鸚鵡之一,儘管在某些地區,尤其是墨西哥和委內瑞拉的部分原產地,已經找不到野生的紅額亞馬遜鸚鵡,主要是當地的盜獵行為過於猖獗,導致滅頂之災,不能說不是一種遺憾。
  • 亞馬遜鸚鵡大全
    ,是最常被走私與盜捕出口的亞馬遜鸚鵡;牠們多棲息在多樹的開放林地內、熱帶稀樹草原、棕櫚樹林等地區,大多在海拔1600m以下的低地活動,但廣布於巴西高原內,有時會接近有人類居住的區域,通常成對或數十隻一起活動覓食,飛行時會叫出響亮難聽的叫聲,偶爾會在農場覓食而造成農作物的破壞,繁殖期於10月至3月間,一窩約產2-3蛋 ;市面上多以一般藍帽與黃翼藍帽來做區隔,後者價位高許多,且在體型與毛色來說都比前者大與鮮豔
  • 我在亞馬遜雨林裡撿了幾隻金剛鸚鵡,回到家就發愁了
    這個時候我們雨林中的野生動物救助站裡最為忙碌,因為這個時候小鸚鵡們要出窩了,開始探索雨林,和成年鸚鵡過雨林生活。2019年我們團隊一共發現了46個金剛鸚鵡的巢穴,有35個巢穴裡的小鸚鵡要出窩了。這個時候也是我們看到保護成果的時候,大家都備註了精神頭,等著看到小鸚鵡們可愛的樣子。
  • 這種亞馬遜鸚鵡有3個名字,能活50歲,在野外消失了20年
    紅胸亞馬遜鸚該種類的鸚鵡有大約有34個品種,多數亞馬遜鸚鵡外表美麗,姿態尊貴優美,常見的說話能力強的有:黃頭亞馬遜鸚鵡亞馬遜鸚鵡不僅漂亮,能說話,還有它們都很聰明,寵物性好,善解人意,關鍵壽命還特別長,一般的都能活30-50歲,50歲以上的品種也不少,有的能活到80歲。
  • 這種亞馬遜鸚鵡因為最能忍受「不公平」待遇,而成為國鳥
    ,就聽教授講過對面聖露西亞島上有一種非常稀有的亞馬遜鸚鵡,而且是聖露西亞島國的國鳥,以這個國家命名的亞馬遜鸚鵡——聖露西亞亞馬遜鸚鵡。聖露西亞亞馬遜鸚鵡能被成為國鳥的亞馬遜鸚鵡一定非常獨特,我一直都想去研究一下它們,沒想到時隔2年終於有機會了。
  • 這種亞馬遜鸚鵡:會說話又漂亮,有個缺點,當地人:誰養誰倒黴
    說心裡話,在亞馬遜鸚鵡裡面,古巴亞馬遜鸚鵡屬於我比較欣賞的一種,這種鸚鵡很漂亮,又很聰明,說話能力超強。你看它們翠綠色的羽毛,嬌豔欲滴,翅膀邊上鑲嵌著藍綠色的邊,喉部大紅色,頭上白色,算是一種「小家碧玉的美。」
  • 鞭笞巨嘴鳥和亞馬遜鸚鵡同在雨林中生活,這大嘴巴會不會吃鸚鵡呢
    為了研究和保護亞馬遜鸚鵡,就需要對它們生存的環境清楚,以及環境中棲息的其它動物都要了解,這樣才能做出有用的保護措施,畢竟亞馬遜雨林中棲息的野生動物有很多,難免會有於亞馬遜鸚鵡有關聯的野生動物。看上去它們體型也不是很大,要是和大黃帽亞馬遜鸚鵡比起來,亞馬遜鸚鵡就小很多了,最大的亞馬遜鸚鵡體長40-50釐米,體重500-630克之間。再來看看鞭笞巨嘴鳥,它們體長60-70釐米,體重540-860克,體型上比亞馬遜鸚鵡大了許多。
  • 彩色鸚鵡跟黑白女友一見鍾情,一次生4隻夢幻小鸚鵡,實在太可愛
    朋友養了一隻寵物鸚鵡,她想幫這隻鸚鵡找一個女朋友做伴。雖然尋愛的過程有些坎坷,但最終小鸚鵡還是找到了真愛。這個浪漫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主人非常好奇,這兩隻毛色完全不一樣的鸚鵡,會生出什麼樣的寶寶呢?它們結合了父母的特點,身上有黑色的羽毛,也有黃色、綠色的,看起來格外漂亮。
  • 黑冠Conure(巖石長尾小鸚鵡)
    品種概述俗名:黑冠鸚鵡,巖石長尾小鸚鵡,黑冠鸚鵡,巖石長尾小鸚鵡,桑迪亞錐學名:Pyrrhura rupicola,有兩個亞種:Pyrrhura rupicola rupicola,包括秘魯,玻利維亞和巴西西南部。
  • 有這些會說話的鸚鵡陪您玩耍,還不抓緊放下手機跟它互動起來呀
    有這些會說話的鸚鵡陪您玩耍,還不抓緊放下手機跟它互動起來呀。世界上九大最聰明並且會說話的鳥你有養過嗎?當你可愛的長著羽毛的寵物鳥模仿我們的聲音時,你會有什麼反應。許多種類的鸚鵡,如非洲灰鸚鵡,虎皮鸚鵡,黃嘴亞馬遜鸚鵡都以更好地理解人類語言而聞名。以下是幾種世界上最聰明的會說話的鳥類。1.藍頭亞馬遜鸚鵡:藍頭亞馬遜是一種很受歡迎的寵物,它把鳥帶到了南美洲。這隻漂亮的鸚鵡是以它頭上獨特的藍色斑點命名的。你應該花些時間和藍色前沿的亞馬遜交流,提高它的溝通能力。藍頭亞馬遜人傾向於只與一個人建立聯繫。
  • 虎皮鸚鵡怎麼分公母?
    ,全世界的總數量超過5百萬隻,常是許多剛對鸚鵡有興趣的人買的第一隻鸚鵡,也是最常出現在鳥展的種類,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虎皮鸚鵡怎麼分公母吧! 虎皮鸚鵡壽命有多長?
  • 超級鸚鵡超級不老實,愛搞外遇,生了小鸚鵡,還不用它養,真逗
    該種鸚鵡美麗的外表非常討人喜歡,性格也很溫順;它們的野生種群量並不多,已經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在當地是受法律保護的野生動物。然而這種鸚鵡不僅外表美麗,而且它們的生活也非常有趣,有點像有婚外遇的人類生活。
  • 巴西的神奇動物不只在亞馬遜 還在這裡
    這場尋找巴西神奇動物之旅,從亞馬遜綠蔭蔽日的雨林,直至潘塔納爾地形多樣的溼地……關於巴西動物那些事這段旅行故事,就從亞馬遜講起。我第一次去巴西時,把亞馬遜列為必去清單。我對雨林最有興趣——特別是那些新奇的動物,猴子、樹懶、蜂鳥、金剛鸚鵡。
  • 為什麼雄性虎皮鸚鵡會進繁殖箱探窩呢?
    飼養過虎皮鸚鵡的人都應該清楚,虎皮鸚鵡繁殖前期,雌性虎皮鸚鵡會進行探窩,說白了也就是雌性虎皮鸚鵡對自己即將產蛋和孵化場所的選擇,如果繁殖箱不能令雌性虎皮鸚鵡滿意,那麼它們是不會進行踩背和抱窩的,然而還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說雄性虎皮鸚鵡探窩,很多飼養者也許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因為大多雌性虎皮鸚鵡在繁殖前期對繁殖場所非常關心
  • 小鸚鵡從窩裡掉下來,摔成雙腿癱瘓,卻被一條狗拯救了鳥生
    在自然環境下,一隻動物如果身體有了殘疾,就意味著它的一生結束了,除非遇到奇蹟。波多黎各女主人薇薇安(Viviana Davila)收養了一隻小雙腿癱瘓的鸚鵡,這隻小鸚鵡是她飼養的小狗給它撿回來的。主人意識到狗狗在暗示她過去,於是她連忙走上前查看,結果看到一隻鸚鵡幼鳥趴在她院子的柵欄下面。在人類和狗的面前,鸚鵡顯得十分無助,甚至連掙扎都沒有力氣。主人找來一塊毛巾,把鸚鵡包裹起來,送到了獸醫診所,醫生表示這隻鸚鵡的幼鳥應該是從樹上的巢穴裡掉下來,把腿摔壞了,它的傷勢很嚴重,普通的獸醫診所對此無能為力。
  • 養亞歷山大鸚鵡還是養亞馬遜鸚鵡,誰才是性價比王?
    亞歷山大鸚鵡亞歷山大鸚鵡:是亞洲最大的長尾鸚鵡,體長58釐米,體重260克。鳥體大部分羽毛為綠色,下顎有黑色羽毛像長鬍子一樣,成年的亞歷山大鸚鵡公鳥脖子會出現紅色羽毛,像圍脖一樣,母鳥卻沒有,幼鳥公也沒有,亞歷山大小時候不容易區分性別。至少18個月大才會開始發展為成鳥的羽色,完全變成成鳥的羽色至少需要32到36個月。
  • 《裡約大冒險》裡的藍色鸚鵡,現正式宣布野外滅絕
    ▲戳上圖有驚喜生態保護聯盟國際鳥盟近日宣布,小藍金剛鸚鵡已經野外滅絕。小藍金剛鸚鵡從1994年就被列入極度瀕危物種,因為動畫電影《裡約大冒險》系列而獲得廣泛的知名度。2012年6月24日,世界上最後一隻平塔島龜「孤獨的喬治」去世,人類第一次眼睜睜目睹一種物種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