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比青門食更甘,滿園紅種及時探。世間多少奇珍果,無補饔飧也自慚。黃化鯉這首地瓜詩它說,味道好像青門(漢初,故秦東陵候召平種瓜於長安城東青門 ,瓜美,世稱「東陵瓜」,又名「青門瓜」)吃著非常的甘甜,滿園的紅色嫩芽探出頭來。世間多少奇珍異果,在它面前也自慚形穢。那麼農村種植紅薯什麼樣的土壤比較好呢?下面鄉村似歌將與大家一起探討。
一、紅薯種植對土壤的適應性廣,不同用途的紅薯可以使用不同的土壤
1、種植食用型的紅薯,最好是平地壤土,水肥條件充足,這樣種出來的紅薯光滑,外觀更吸人眼球。
2、種植澱粉加工型的紅薯,山崗沙壤地比較好,其澱粉含量比較高。
二、紅薯種植對土壤適應性廣,但要達到高產應選擇疏鬆肥沃,有機質含量高的沙質土壤
1、紅薯耐酸鹼,能適應土壤中ph7左右的範圍。紅薯其根系雖然發達、吸肥能力強,但要高產量的種植,土壤最適合的ph是6左右。當土壤ph值過高時,不利於紅薯塊根伸長和膨大,雖然可以通過施肥來改善土壤環境,但在鹼性土質中種植紅薯通常是不結薯,或者不膨大,減產是肯定的。
如果土壤粘稠,根的顏色不好,會使紅薯外觀粗糙,產量低,不耐貯藏。因此,在重土的情況下,需要混合沙土和增加腐熟有機肥的使用。
2、紅薯種植必須要有深厚疏鬆的土地,才能獲得高產。由於紅薯是通過根塊膨脹以獲得高產量的,根和根的延伸主要分布在30cm左右的土壤層中。因此,土層要求較深,土壤耕作深度應為30釐米左右。
3、紅薯種植為了適合根部的膨脹,土壤需要鬆散並且透氣性良好的。俗語說「山嶺薄地栽紅薯,紅薯最喜高地沙」,從這也可以看得出來紅薯適宜種植在高山上的沙地了。這是因為紅薯是一種非常喜歡種植在疏鬆、透氣、排水性良好的沙壤土與沙性土壤的植物,尤其是在通風性好、光照好的崗地、坡地所種植的紅薯的產量,就要明顯比背陰地、低洼地產量要高很多哦。
良好的土壤滲透性,充足的氧氣供應,可以促進紅薯枝條的呼吸,促進紅薯根系的肥大,還促進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動,加速氧氣的分解,以吸收到甘薯的根系。
4、「澇窪種地瓜,十種九茬瞎」這句農諺告訴我們,紅薯是不能種植在澇窪地,這樣會因為排水不好,從而產量非常的低,十年就有九年沒有收穫。因而紅薯最好實行壟栽。保水力強的粘土,壟宜高宜窄;保水力差的砂土,壟宜寬稍矮。
綜上所述,土層深、滲透性好,富含有機質的砂壤土是最適合紅薯高產種植的。然而,土壤只是影響甘薯生產的主要因素,要想獲得真實的高產,還必須加強和跟上各個環節的管理。你覺得對嗎?點擊關注分享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