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催熟香蕉」、「避孕黃瓜」、「激素草莓」等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讓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變得異常敏感。這些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傳言,讓菜農、果農經濟受損;讓廣大消費者疑慮重重,甚至不敢輕易購買。
植物生長劑對人有無害處?專家這麼說!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質量標準研究所所長、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專家組成員王強研究員表示,植物生長調節劑與動物激素完全不同,不會給人體生長發育帶來負作用。
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可以達到提高產量、改善品質、促進成熟等目的,但並不是所有的農產品都需要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
目前植物生長調節劑殘留監測的情況良好,市場監測沒有發現殘留超標的樣品,上市產品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
植物生長調節劑應該這樣用
江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副教授丁佔生表示,果實的大小跟品種本身的特性、光照、營養等因素都有關係。植物生長調節劑使用的濃度過大,可能會適得其反。例如生長素,濃度控制在80——100ppm(百萬分之一濃度)時可以促進黃瓜的生長,但是濃度超過了100ppm,促進作用就消失了。
事件的真相看這裡!
一用乙烯利來催熟香蕉、獼猴桃等水果,會造成兒童性早熟?
事件:有朋友在自己所購的香蕉中發現附帶一種標註為「乙烯利」的化學藥粉包。認為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闢謠:江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副教授丁佔生表示,乙烯利的作用主要是通過釋放乙烯,促進水果成熟。這是一種植物催熟劑,不會產生促進兒童早熟等問題。乙烯之所以能引起果實成熟是因為這些果實中存在乙烯的「受體」,只有與「受體」結合,乙烯才能引起果實的成熟。人體不存在乙烯「受體」,即使瓜果中存在乙烯進入人體後,也不可能產生類似於植物體內的生理生化反應,也絕不可能引起兒童早熟。這就好比花粉不會讓人懷孕。
二「頂花黃瓜」是菜農給黃瓜打了避孕藥嗎?
事件:朋友圈中熱傳的一條關於黃瓜的偷拍視頻。視頻中顯示,市場上長得比較美的黃瓜有可能是避孕藥「餵」大的。
闢謠:專家表示,「植物激素」與「動物激素」是完全不同的兩類物質。植物激素進入人體後,不可能產生類似植物體內的生理生化反應,反過來,把動物激素用在植物身上,植物也一樣會無動於衷。所以,避孕藥決不能作為植物生長調節劑使用。
三「個大」草莓打激素?
事件:網傳奇形怪狀的草莓為「激素草莓」。此外個頭大、果肉空腔、顏色太紅的也都被列為「激素草莓」的特徵。
闢謠:中國園藝學會草莓分會副理事長、青島農業大學教授姜卓俊表示,市場上的草莓越來越大,主要有兩個因素,一個是品種好,另一個是近年來普遍推廣了疏花疏果等科學種植技術。「空心草莓」的出現也是「大果型」草莓品種的特性,溫度過高、肥水過大,易造成空心。
其實,植物生長調節劑之於作物相當於化妝品之於女人,只有好的化妝品並且使用得當才能使女人煥發青春光彩;只有高品質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並且加以合理使用才能達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