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雲龍主演推理音樂劇《小說》,嘗試懸疑題材音樂劇本土化

2020-12-04 澎湃新聞

由繆時文化聯合亞華湖院線共同出品、鄭雲龍等主演的推理音樂劇《小說》日前在萬代南夢宮上海文化中心舉行了劇目發布。《小說》的原版音樂劇由韓國頂級製作公司HJ CULTURE出品,這是該劇首度引進國內,但在多方面進行了本土化改編,出品方希望打造一部具有精緻感的本土音樂劇懸疑大戲。發布會上,作品在音樂、服飾、視覺呈現等多方面的「再創作」也都得以展示。

該劇的出品人兼總製片人張志林表示,自己和這家韓國的製作團隊有過長期的合作,並從中挑選適合的劇目進行本土化改造。「《小說》中文版不是韓文版的復刻,而是一次全新的二度創作。」

鄭雲龍此前和張志林及繆時文化合作過包括《信》在內的多部音樂劇,這一次,在《小說》中,他不僅擔任男主角,還參與了服飾、視覺概念等一系列的創作。他表示,「每個國外原創作品來到中國,都會在譯配、音樂、服飾等多方面面臨本土化的問題,因此也願意在這些領域進行一個新的嘗試。」

懸疑推理題材音樂劇

音樂劇《小說》講述了一個文學與謀殺的故事——1932年,人氣連載小說《審判之罪》的作者格雷·亨特被發現在工作室裡自殺。富有正義感、敏銳能幹的刑警休·戴克找到了小說編輯懷特·希斯曼,聲稱從格雷的書中發現了線索,並推理是懷特導致了格雷的死亡。劇中,格雷是一位陰鬱敏感、終日沉迷寫作的作家,將正義寄託於筆下的角色;而懷特是一位積極熱情的編輯,同時也是小說《審判之罪》的狂熱讀者。

當筆下的人物化為現實,二人做出了不同的選擇,兩種英雄主義的衝突,拉扯出了背後撕裂的時代。

改編後的中文版更凸顯了一些現實的意義。《小說》的導演馬達談及自己對於《小說》的理解時說:「這部作品講述的是同樣在社會中遭遇不公的兩個人,他們所呈現出的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這背後的社會意義值得我們去反思,每個人的內心都會想要反抗,但是問題在於是否有勇氣去面對黑暗,以及採用怎樣的方式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編輯懷特·希斯曼(鄭雲龍飾演)和刑警休·戴克(宗俊濤飾演)七位主演多組卡司

全劇共有3個角色,製作方排出了鄭雲龍、於曉璘、宗俊濤、黃冠菘、冒海飛、王培傑、王樂天7位演員多組卡司的陣容。在發布現場,鄭雲龍和宗俊濤分別扮演了編輯懷特·希斯曼和刑警休·戴克,展示了兩個角色迥然不同的性格。

對於這樣一個創作團隊,鄭雲龍笑言:「別的劇組可能需要一定的時間培養演員之間的默契,而我們的苦惱可能就是太熟了。有時候我們甚至需要保持距離,經常演著演著就串到別的戲去了。」

在劇中扮演小說作者格雷的於曉璘和鄭雲龍,在現實生活中也是相識多年的師兄弟,鄭雲龍稱,「於曉璘是我師哥,我從2008年考學時就認識他了,經常在一起。這麼多年來,大家變化都很大,經歷的事情也更多了,我覺得演員就是需要這種生活經歷和人生閱歷。」於曉璘也表示:「我非常喜歡劇中這種內心掙扎的角色,我和大龍一起工作、一起讀劇本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很有共鳴。」

不只是鄭雲龍和於曉璘二人,劇中的七位主演都已經建立起了一種「兄弟」般的情感,並且在兩個月的排練過程中,這種情感日益深厚。飾演偵探的宗俊濤感嘆:「在2020年的特殊時期,我們很多人半年時間沒有任何工作,如今能夠進到劇場一起排戲,本身就十分溫暖。《小說》營造了一個混沌的世界,就像正在經歷疫情的當下,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有些不舒服,那就需要大家一起進入劇場,傳遞出劇場的治癒力,讓我們互相溫暖。」

和鄭雲龍合作多次的出品人張志林則說,找到鄭雲龍合作並沒有什麼秘訣,完全是因為「真誠和善良」。「請鄭雲龍演戲並沒有那麼難,他熱愛舞臺,我也熱愛舞臺,有真誠的感情在。我們出於對這個舞臺的熱愛而合作,一起探討劇本、臺詞、音樂。戲劇就是這樣一種集體的力量。」

七位主演同臺演唱音樂進行了本土化的全新創作

原版《小說》的音樂是典型的韓國小劇場作品歌曲,劇本上的配樂編制以吉他為主,而中文版《小說》和原版相比,在音樂風格上有很大不同。伴奏、編曲全部做了重新改編,樂隊用了八個人的配置。

首度公開的劇中三首歌曲——《結局》《遺失的記憶》《停下》,由鄭雲龍、於曉璘、宗俊濤等七位主演現場演唱,故事的懸疑色彩,豐富的弦樂配置,古典氣質和高級質感都有體現。

音樂總監陳祺豐表示,自己加強了十幾首歌曲之間的關聯性,並將音樂主題貫穿在很多歌曲之間。樂曲風格上也進行全新的創作。「《結局》這首歌雖然保留了本來的旋律,但是我在其中做了很多加法,除了吉他之外,在配樂編制上增加了大量管弦樂,比如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此外還有貝斯、鼓、鋼琴等。我本人並不喜歡炸裂的搖滾曲風,所以這種『電聲+弦樂』的配置也是體現了我個人的審美習慣。」

現場樂隊演奏視覺還原上世紀30年代社會風貌

《小說》是一部追求獨特視覺質感的作品。特別版海報和劇照發布都還原了上世紀30年代文藝風格和社會風貌。特別版《審判》海報還復原了30年代的監獄。

主視覺藝術總監龐浩還為音樂劇量身製作了一份視覺IP——一雙帶著手銬的手捧著一本書,取材於歐洲著名畫家丟勒的素描作品「祈禱之手」。龐浩的設計理念是,手可以祈禱,也可以殺人,救贖與罪惡融入在同一個視覺藝術符號之中。龐浩藉此傳遞出「在場」的觀念,每一位閱讀文字、觀看作品的觀眾,都參與了事件,並對其產生了影響。

七位主演的人物海報《小說》的服飾道具同樣盡力還原時代風貌。服裝設計師Demon.Zhang結合人物性格和時代背景,為每一個角色都設計了戲劇服裝。

據她介紹,設計手稿至今已經修改20多次,劇中服飾都有年代的調查和考據,「例如當時還沒有塑料和拉鏈的使用,設計中格外注意這些細節。」每個人的服飾剪裁還代表了各自的身份。例如格雷的服裝遵循紳士的穿著習慣,每一個袖箍都得到還原,懷表等裝飾道具也是根據每個角色的性格進行定製。而休·戴克是一個偵探的形象,設計師對其軍靴、風衣都進行了改良,尤其是風衣還做了仿油脂的設計,符合一戰後的社會實際。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推理音樂劇《小說》中文版震撼開篇
    2020年12月24日晚,由繆時客及亞華湖院線聯合出品的推理音樂劇《小說》中文版在上海·人民大舞臺正式上演。當晚著名音樂劇演員鄭雲龍(飾懷特·希斯曼)、於曉璘(飾格雷·亨特)、宗俊濤(飾休·戴克)同臺出演,震撼的實景舞美、精密的敘事風格及恢弘的音樂演繹首次在滬公開,好評如潮。
  • 因為太壓抑,音樂劇《水曜日》把演員虐哭了
    懸疑推理劇要想做好,本就難度很高,更何況還是以音樂劇的形式。今年年底,一部懸疑推理音樂劇《水曜日》,便將先後登臨上海中國大戲院和北京喜劇院,在雙城各演10場。《水曜日》走的是懸疑燒腦路線,誰曾想,因為太虐太壓抑,主演們排練間隙都要通過「鬥舞」來緩解壓力,「第一次讀完劇本,大家順了一遍、排了一遍,都哭得很厲害,沒人說話。」主演於曉璘回憶。在「鬥舞」中解壓德國一位心理學博士家中起火,家教瑪麗從火中救出博士四子,第二天便消失了,12年過去,四子因為博士的一本筆記本重聚在一起,案件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 在懸疑暗黑的音樂劇《變身怪醫》中,反思人性善與惡
    巡演版音樂劇《變身怪醫》《變身怪醫》改編自19世紀英國小說家史蒂文森的恐怖小說《傑克和海德奇案》,小說主人公傑克醫生是典型的雙重人格,白天他是德高望重的醫學博士,夜晚,當他服下自己研製的藥水,則變成邪惡的海德博士。這個文學史上著名的人物自誕生之日起,就被改編為120多部影視劇、話劇和音樂劇。
  • 「音樂劇王子」演電視劇,鄭雲龍《你好 喵室友》造型曝光
    由中匯影視出品,鄭雲龍、馬伯騫、楊天翔、李昊、蔡維澤等主演的電視劇《你好喵室友》近日曝光首批劇照。這部集萌貓、偶像、情感陪伴、成長勵志於一體的劇集受到網友關注,「音樂劇王子」鄭雲龍、「明日之子」馬伯騫等主演陣容及造型的曝光,也讓網友大呼「這是什麼鑿穿次元壁的神仙配置」「這幾個人能在同一部戲裡出現,好期待!」
  • 「鄭雲龍 劉令飛」2019百老匯音樂劇《搖滾年代》中文版 –上海站
    2019鄭雲龍上海音樂劇搖滾年代來襲,熱力沸騰的搖滾金曲也接踵而來。百老匯音樂劇《搖滾年代》是一部搖滾歌曲點唱機音樂劇,由Chris D』Arienzo編劇。一段以搖滾樂為主線的愛情傳奇,全劇輕鬆幽默,笑點不斷,節奏緊湊,讓你跟隨躁動的音樂,享受2小時的視聽盛宴!卡司陣容劉令飛 飾 Drew中國音樂劇演員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戲劇系。
  • 讓人猜不到結局的經典懸疑推理小說,建議深夜閱讀
    今天是懸疑驚悚小說專場,看看下面的小說有多少是你的菜吧~~上貨!《籠鳥》 《暮眼蝶》 鬼馬星 作品小說封面熟悉鬼馬星的讀者,一定會對「迷宮蛛系列」【(又名陸勁系列),原名《一號歹徒》】不陌生,由中國本土推理小說女王鬼馬星創作。
  • 玩一場「千人劇本殺」!經典懸疑話劇《無人生還》椰城上演
    9月18日、19日,閉館197天的海口灣演藝中心(以下簡稱海藝中心)迎來了復演後的首部話劇——改編自「推理小說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的經典同名作品,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和上海捕鼠器戲劇工作室製作出品的懸疑話劇《無人生還》。演出現場,驚喜與驚嚇兼具,大笑和尖叫並存。懸疑話劇《無人生還》海報。
  • 中國女性懸疑推理作家正在崛起
    隨著時代的演變,懸疑推理小說有了穩固的文學地位,後期又崛起了一波女性懸疑推理作家新秀;她們有美國的帕特裡西亞·海史密斯,代表作《列車上的陌生人》日本的夏樹靜子,代表作《住宅悲劇》、《變性者的隱私》、《罪犯的現場證明》日本的宮部美雪,代表作;《鄰人的犯罪》、《模仿犯》、《魔術在呢喃》中國的鬼馬星(筆名)代表作品《暮眼蝶》《霧鎖天途》
  • 眾星不畏嚴寒捧場《貓》 黃渤稱應鼓勵音樂劇發展
    黃渤表示,經典音樂劇本土化之後更利於中國觀眾理解。應該鼓勵中國音樂劇的發展,用好作品建立起觀眾信心,市場就會越來越好。  黃渤學貓叫亮相 坦言應鼓勵音樂劇在中國發展  在近期大熱的《泰囧》和《民兵葛二蛋》中均有出色表現的黃渤,是當晚最先走上紅毯的明星。他攜手林妙可、張子楓兩位小童星,一上來就學起了貓叫——「喵」。
  • 《白夜行》音樂劇,中國首度華麗改編
    由日本推理小說家 東野圭吾長篇懸疑代表作《白夜行》改編的同名舞臺作品,將首度以「音樂劇」的形式,於2018年11月在中國上海首演。據悉,《白夜行》音樂劇將由日本集英社授權國內人氣舞臺劇製作團隊「染空間」操刀製作,這也將是集英社首次授權中國團隊對這一經典之作進行舞臺改編。
  • 懸疑電影《摩羅街探案》:古天樂、任達華強強聯合,視覺衝擊!
    屆時導演[陳佑寧]將攜手編劇[王劍],主演[古天樂、任達華、徐冬冬]等主創人員,和各位投諮人出席此次發布會。影片名稱:摩羅街探案影片類型:懸疑︱動作︱喜劇︱冒險影片導演:陳佑寧發行渠道:全國影院發行主演:任達華、古天樂、徐冬冬、鄧健泓、張兆輝、朱慧敏上映時間:暫定2021年暑期影片時長:90分鐘拍攝地:中國上海 青島電影簡介:三流女探[慕容香],因好友艾靜的哥哥[艾容
  • 中文本土音樂劇從現實題材中開掘溫暖人心的力量
    《在遠方》中包括主題曲《何處是遠方》在內的七首曲目,均由阿雲嘎創作,「我想為奮鬥在理想道路上的每個凡人英雄而歌唱,用音樂傳遞更多勇氣、自信和能量」。北京演藝集團出品、北京歌劇舞劇院演出的《在遠方》,改編自獲得2020年白玉蘭獎四項提名的同名電視劇,由編劇申捷首次操刀音樂劇作品。
  • 懸疑片《摩羅街探案》:古天樂、任達華強組合,視覺衝擊力
    屆時,導演[陳佑寧]將攜手編劇[王劍],主演[古天樂、任達華、徐冬冬],其他主創以及所有投資人將出席大會。片名:磨羅街電影類型:懸疑動作喜劇冒險電影導演:陳佑寧發行渠道:全國影院發行主演:任達華、古天樂、徐冬冬、鄧健泓、張兆輝、朱慧敏上映時間:暫定夏季片長:90分鐘位置:中國上海青島影片簡介:三流女偵探[慕容香]被她的朋友艾靜哥哥[艾容]意外殺害,他們共同調查原因,
  • 《想變成人的貓》京城冒雨熱演,眾星雲集共賞音樂劇本土化裡程碑之作
    中國音樂劇界「老佛爺」級別的鈕心慈老師更是斷言,此次中文版《想變成人的貓》將成為中國音樂劇本土化的進程中,裡程碑式的作品。曾經在二十多年前將這部作品搬上中國舞臺的,中央戲劇學院95級音樂劇班師生也在這一天齊聚保利,重溫自己音樂劇生涯中「最初的夢想」。
  • 阿加莎著名推理懸疑劇《捕鼠器》6月30日登陸歷山劇院
    由山東演藝聯盟與山東文化娛樂中心聯合引進的著名懸疑劇《捕鼠器》將於6月30日晚7點半在歷山劇院與泉城觀眾見面。本劇根據著名推理小說家阿加莎·克裡斯蒂的作品而創作。據票務人員介紹,泉城喜歡懸疑推理劇的市民眾多,訂票電話絡繹不絕,其中,購買「家庭套餐」,全家一起來觀摩「推理劇」的觀眾群居多,部分票段已經售罄,目前尚有少量餘票,「懸疑劇」的發燒友們需儘快預定。
  • 《夢境緝兇》小說IP多維聯動,網易雲閱讀與劇本殺合力打造主題本
    近日,劇本殺開展了與網易雲閱讀的跨領域合作,以知名網絡小說作者「咬狗」的懸疑新作《夢境緝兇》為基礎,全力打造優質的線上和線下劇本,強化多個媒體平臺的雙向互動,並讓更多人參與到小說IP劇本的創作中。目前,劇本殺陸續推出線上版的《夢境緝兇》主題系列劇本,獲得了眾多玩家的支持與喜愛。
  • 虎牙二次元X劇本殺app《我是謎》撬動劇本殺推理節目市場
    虎牙二次元X劇本殺app《我是謎》撬動劇本殺推理節目市場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姆斯特朗雷時間:2020-04-20 分享到: 從近年來推理類節目的發展概況可以看到,相比其他綜藝題材競爭激烈的局面,純推理類綜藝數量不多
  • 酷狗音樂直擊TME live特別現場,搶鮮體驗原創音樂劇《重生》
    以他們的故事為原型創作的國內首部禁毒題材音樂劇——《重生》,即將於8月29日19:40登陸TME live特別現場,屆時廣大劇迷可通過酷狗音樂率先解鎖《重生》線上音樂會,探秘臺前幕後精彩故事。《重生》甄選的主演陣容同樣堪稱頂配級別。
  • 彭發拍懸疑片《探靈檔案》 吳昕挑大梁成女一號
    彭發拍懸疑片《探靈檔案》 吳昕挑大梁成女一號     《探靈檔案》是彭發執導的同名網絡劇的電影版,彭導對於這次挑戰大銀幕也是信心十足,他親自上陣撰寫電影劇本,追求突破,更注重大電影質感的打造和人物心理的矛盾與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