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動物園3隻黇鹿死於亂投餵 胃裡有大量塑膠袋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圖說:黃黇鹿解剖後的胃裡有大量的塑膠袋、破布等垃圾,許多塑膠袋時間久了在胃裡擰成了一團團的繩子 新民晚報記者 周馨 攝

  5月9日,一頭成年黃黇(Tian)鹿死亡;5月20日,一頭成年白黇鹿死亡;5月21日,又一頭成年黃黇鹿死亡……

  兩周來,上海動物園的食草動物區接連遭遇重創,3頭黇鹿相繼身亡。悲傷之餘,濃重的疑雲也籠罩在員工心頭——原本健康活潑的黇鹿,究竟因何而亡?

  5月21日下午,經獸醫解剖,謎團終於解開。三隻鹿的瘤胃中,分別解剖出總重19千克的異物,其中大部分為塑膠袋、小毛巾等,以致胃腸梗阻,不幸身亡。

  今天上午,上海動物園獸醫正式開出3頭黇鹿解剖報告,飼養員心情沉痛地把黇鹿屍體送往上海市動物無害化處理中心。

  22年前長頸鹿「海濱」就是因誤食遊客拋擲的食品塑膠袋而不幸身亡,22年後悲劇重演。遊客亂投餵之人禍,何時能除?

  今年開春日漸消瘦

  在動物園的手術室裡,記者看到了尚未被丟棄的解剖異物。一團團塑膠袋,經過多次反芻,已攪成了一股股「塑料繩」,糾纏在一起。其中,竟還摻雜著一條類似溼巾般的小毛巾。這三團異物,兩團各為6.5千克,一團為6千克,無法消化,無法排出。可想而知,3頭黇鹿在臨終前,遭受了多大的痛楚。

  「從今年開春起,這3頭黇鹿就不太正常。」負責死亡黇鹿餵養的飼養員範怡和黃家琛回憶道。動物的背毛是反映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背毛越油光錚亮身體越好。當時,這3頭鹿的背毛逐漸褪去,鹿皮裸露在外,體重日漸下降,胃口大不如前,甚至還出現了尿失禁的症狀。飼養員們開始警覺,「我們都覺得可能消化系統出了問題」。

  胃內異物妨礙消化

  不久前,一隻黃黇鹿開始大片掉毛,雙眼下凹,不停流淚。飼養員們立即將情況上報,請求對病鹿進行檢查診治。經檢查,獸醫初步判斷這隻鹿消化功能弱,身子又瘦,疑似為胃腸梗阻。由於手術前需要禁食,黃黇鹿便被關進了後場,只待進行手術。不料,第二天早上,黇鹿被發現蜷縮在屋子角落,已停止呼吸。

  一周之後,另2隻黇鹿出現相同症狀,被送進了後場,體檢、禁食、等待手術。不幸的是,它們最終也沒有熬到手術,同樣在夜半時分撒手歸西了。

  動物園的獸醫桂劍峰說,解剖花了一個多小時:「鹿科是反芻動物,有四隻胃,由於結構複雜,特別容易產生異物堵塞堆積的情況。當時,剖開第一隻瘤胃,我就看到異物攪成一團一團的,會影響胃的蠕動和消化吸收。」

  桂醫生說,在動物園工作多年,已見過10多隻動物因採食異物身亡。他說,食草類動物對塑膠袋等異物幾乎沒分辨力,尤其是包裹著食物、帶有香味的塑膠袋,會去舔食,一旦堵塞,致命機率很大。

  食譜豐富不需投餵

  飼養員黃佳琛說,雖然1993年「海濱」誤食遊客投餵的塑膠袋而不幸去世時,自己還剛出生,但小時候他曾好幾次聽父母說過「海濱」的故事,也曾來動物園參觀過為紀念「海濱」而建的愛心亭,裡面的標本令他印象深刻,「那時就覺得長頸鹿好可憐」。他當上飼養員後,和同事們在區內巡視,看到遊客投餵就上前阻止,一發現場內有塑膠袋、酸奶蓋等異物,就進去清理。

  「其實,園裡每種動物都有量身定做的『食譜』,種類豐富,數量充足,營養均衡。」飼養員們說,每天早上9時30分和下午2時30分,都是動物的「飯點」,以食草動物為例,捲心菜、胡蘿蔔、黃瓜、蘋果、青草、顆粒飼料,輪流搭配,營養豐富,遊客根本不必、也不應再給動物餵食。

  雖然3頭黇鹿已經過世好幾天了,但想起它們生前活蹦亂跳的可愛模樣,飼養員們仍心痛不已。「最後去世的那頭黃黇鹿,性情非常溫順,每當我去餵食時,它總喜歡黏在我後面,有時還會蹭蹭我,我也會用手去摸摸它的頭。」說到這裡,小黃難過地低下了頭。

  場內,幾隻鹿兒無聲地站著,不知是否也在懷念昔日的同伴?

  延伸閱讀

  這些年,被我們傷害的它們……

  據不完全統計,2006年至今,上海動物園因採食異物引起的胃腸梗阻死亡的動物,共有17頭(羽)(不包括以上3頭黇鹿)。其中,獸類14頭,全部為食草類動物,鳥類3羽。

  除亂投餵外,還有個別遊客喜歡逗弄動物,也造成了一些傷害。而早鍛鍊的人群發出的噪聲,也曾導致大猩猩流產、正在孵蛋的犀鳥棄孕棄巢等。

  ●1993年,長頸鹿「海濱」誤食遊客投餵的食物包裝袋,造成胃腸堵塞而亡;

  ●2000年,一隻藍狐的眼睛被遊客用竹竿戳瞎,不治身亡;

  ●2000年,一隻赤狐的腹腔被遊客戳穿而死亡;

  ●2001年,紅猩猩「森泰」因為吃了太多遊客餵的食物,得了糖尿病;

  ●2001年,三頭珍貴的白黇鹿誤食異物,死於非命。其中一隻白黇鹿胃內的塑膠袋重達2.5千克;

  ●2001年,一隻6歲的雌鹿非正常死亡,胃裡發現了3.5千克重的塑膠袋;

  ●2005年,一隻黑白疣猴吃了遊客扔的烤肉串,竹籤戳破其口腔引起炎症;

  ●2011年,兩名晨練者在食草區採摘馬蘭頭,致使一頭斑馬受到驚嚇,驚慌中撞到了鐵絲網,不幸身亡;

  ●2015年,三頭成年黇鹿誤食遊客投餵的塑膠袋、毛巾等異物,胃腸梗阻而亡。解剖出胃內異物總重達19千克。新民晚報記者 金旻矣

相關焦點

  • 錦州動物園的動物明星們 (五)——梅花鹿、黇鹿、馬鹿、麋鹿、犛牛、羊駝和駱駝
    黇鹿,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全身毛黃褐色、有白色條紋,角的上部扁平或呈掌狀,尾略長,性情溫順。黇鹿有黑化和白化等多個變種。例如園裡有就有很多白色的黇鹿,它們都是雌性的,普通的黇鹿身上長有斑點,很容易與梅花鹿混淆,可以觀看尾巴來區分梅花鹿和黇鹿。它的皮毛夏天呈棕黃色,有白色斑點,冬天全部變成有黑色斑紋的灰色。是一種狩獵物種得以保護。因為狩獵的目的,從古羅馬時代至現代,它們一直生活在公園和獵場裡。
  • 別讓動物們再吃塑膠袋
    「滿身都是美麗斑點的黇鹿躺在手術臺上一動不動,獸醫打開黇鹿的胃,從中取出了四五斤重的纏裹在一起的一團東西,其中主要由塑料皮構成。」這是合肥市野生動物園曾經發生的一幕,而這樣的險情不久前也差點發生在一隻大駱駝身上。  幾天前,周先生一家去野生動物園遊玩,行至駱駝欄前,見眾多遊人都在引逗餵食駱駝。一位媽媽懷中抱著的小女孩一害怕,將半袋塑膠袋裝的薯條掉入欄內,駱駝迅速連袋子都吞入口中。周先生一看,急忙喊來管理人員處理,從駱駝嘴邊拽出了已經磨破了的紅色塑膠袋。
  • 上海動物園「黇鹿家族連連看」遊戲上線
    近期,上海動物園不斷有喜訊傳來,先有獐家族添「新丁」(戳→獐寶寶:去年生四個,今年生八個!「生娃競賽」還在繼續…),後有「蛤蜊」和「燉蛋」來報導(戳→上海動物園這對新生寶寶居然叫「蛤蜊」和「燉蛋」,生出來就有「黑眼圈」)。如今,黇[tiān]鹿家族半個月內新添六頭小黇鹿。但是黇鹿基本都是一胎一隻,所以這六隻小黇鹿,是半個月內由六位黇鹿媽媽誕下的寶寶。
  • 像極了梅花鹿 黇鹿家族添丁啦
    小鹿緊跟在鹿媽媽身後公式鹿,是揚州動物園散養在園內的草食動物,它們跟松鼠一樣,相當於動物園裡的「遊牧家族」。近段時間,這個「家族」的6隻鹿媽媽誕下了小鹿。為了保護小鹿,鹿媽媽表現得相當警惕,一有動靜就跟小鹿跑到樹林深處。
  • 我是小黇鹿,不是梅花鹿
    我是﹃小梅﹄    □記者化雅楠文李斐斐攝影    本報訊 頭頂小耳朵,身披黃褐衫,上有白梅花……8日下午,洛陽市王城公園動物園裡新出生了一隻小黇(tian)鹿,因其體貌特徵被不少遊客誤當成梅花鹿。
  • 遊客無視「禁止投餵」警示標誌,隨意投餵動物,素質何時能提高?
    掛麵是從玻璃圍擋下方的通風口塞進近日北京動物園在長臂猿等靈長類動物展區,遊客不顧「禁止投餵」的警示標語,紛紛向動物餵食,用掛麵餵猴成災,有些遊客甚至教唆孩子拿著掛麵投喂。管理員表示類似情況時有發生,他們見到時會及時制止,但是依舊有人不聽勸阻悄悄投喂,而給動物隨意投餵幹掛麵會對動物的身體造成傷害;在水禽展區,很多遊客向水中遊動的鳥類餵食自己攜帶來的零食,包括餅乾、水果等。在狒狒展區,有很多遊客將自己攜帶的零食從玻璃窗上部扔進狒狒展區。
  • 黇(tiān)鹿和梅花鹿究竟有多像?
    答案在文章末尾揭曉黇鹿和梅花鹿體態相似,體型大小也很接近,尤其是它們身上都有白色斑點,如果一隻黇鹿混在一群梅花鹿中間,或者一隻梅花鹿混在一群黇鹿之間,想要準確辨認出它們,難度不小。不過,再難的事都不怕,只要掌握了以下幾大要點,辨認出它們絕非難事。
  • 上海動物園「黇鹿家族連連看」遊戲上線
    剛出生的黇鹿寶寶
  • 智利科羅內爾國家公園喜迎4隻黇鹿出生
    【南美僑報網編譯李旋風報導】位於智利比奧比奧大區(Biobío)科羅內爾城鎮(Coronel)的Alessandri國家公園近日迎來4隻小黇鹿的降臨。智利《國家報》報導,這4隻小黇鹿中3隻為雌性,1隻為雄性。它們的出生,讓這所國家公園黇鹿的數量上升至20隻。
  • 斑鬣狗被遊客餵防腐劑 曾有長頸鹿誤食塑膠袋死
    經治療已吐出 胃裡還有塑膠袋等異物 如不能及時排出易致腸梗阻  上海動物園有關人士指出,其實,通常情況下,動物們在飼養員的照料下,已經飽腹,無需添加任何飼料,然而遊客錯誤的「愛心」行為,往往會導致動物食入過多,消化不良。
  • 西湖鴛鴦因過度投餵被撐死:人類,請停止你們的自我感動吧……
    2015年5月,上海動物園突然有三隻黇鹿接連死亡。 5月9日,一頭成年黃黇鹿死亡。 5月21日,又一頭成年黃黇鹿死亡…… 之後獸醫從三隻鹿的瘤胃中解剖出了各種異物,大量的塑膠袋在胃中早已擰成了一股股繩。 看到這些垃圾,動物園工作人員心中都十分心痛。
  • 遊客用裹塑膠袋蘋果投餵大象 動物園明明有禁止投餵警示,為何有些...
    遊客用裹塑膠袋蘋果投餵大象 動物園明明有禁止投餵警示,為何有些人視而不見時間:2020-10-09 13:43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遊客用裹塑膠袋蘋果投餵大象 動物園明明有禁止投餵警示,為何有些人視而不見 十一假期現在已經結束了,但是雙節假期共6.37億人次出遊,其中不少人都去了動物園打卡
  • 公園山羊吞下塑膠袋(圖)
    昨日下午2時許,記者在人民公園孔雀園看到這樣一幕,一位年輕的母親帶著不滿4歲的孩子玩耍時,為了讓孩子高興,竟然將蘋果核包進塑膠袋,然後扔進孔雀園內的羊圈中。不明真相的幾隻山羊被「美食」所吸引,紛紛搶奪起塑膠袋來。一頭較大的山羊最終獲得了勝利,它不顧一切地將裹著蘋果核的塑膠袋吃進嘴裡,盡情地咀嚼起來。
  • 黇鹿是歐洲最漂亮的鹿,沒有哪個品種能比得過它!
    黇鹿(學名:Damadama)是鹿科的一種反芻動物,頭上的鹿角一般有60釐米長。全身毛黃褐色、有白色條紋,角的上部扁平或呈掌狀,尾略長,性溫順。黇鹿有黑化和白化等多個變種。普通的黇鹿身上長有斑點,很容易與梅花鹿混淆。
  • 北京動物園掛「禁餵」牌 有些動物不可隨意投餵
    在飼餵區的「家犛牛」被明示禁止投餵攝影/見習記者武文娟  原標題:北京動物園飼餵區掛出禁餵牌  本報訊(見習記者武文娟)北京動物園西區北側的兒童動物園內的「飼餵區」標識牌兩邊分別懸掛的兩種動物簡介都標有
  • 奈良鹿接連死亡 解剖發現胃裡的塑膠袋擰成硬塊
    奈良的鹿在吃塑膠袋(共同社)海外網7月10日電 奈良公園是日本的風景名勝之一,大約有1200頭鹿生活在這裡。這些鹿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家天然紀念物,也深受遊客歡迎。鹿胃裡發現的「塑膠袋塊」(共同社)據日本NHK電視臺10日報導,奈良公園的鹿保護團體「奈良之鹿愛護會」稱,2019年3月以來,總共有14頭鹿死亡,其中9頭的胃裡都發現了塑膠袋等塑料垃圾,塑膠袋和點心袋已經擰成了塊狀
  • 齊心協力拯救「鹿先生」 臨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黇鹿深夜受傷
    桃源村村幹部對黇鹿進行施救。7月27日晚上10時左右,一頭黇鹿突然闖進了杭州市臨安區板橋鎮桃源村的一片竹林裡。黇鹿躺在地上,兩隻後腿被繩索套牢,一隻鹿角也在掙扎過程中受了傷。「晚上我突然接到村民電話,說發現了一隻鹿,就馬上帶著村幹部趕了過去。」
  • 光明時評:野生鴛鴦被投餵撐死?別讓好奇成傷害
    作者:王遠方近日,杭州西湖的一處投餵點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據報導,今年西湖野生鴛鴦的數量較去年減少76隻,目前共有260隻。有人稱,不少鴛鴦是被遊客的投餵撐死的。鴛鴦是否是被過度投餵撐死的,還有待進一步證實。
  • 黇鹿現身地中海,用嘴巴蹭對方表達友好,擇偶不看外表聽聲音
    01角像駝鹿,體態像梅花鹿,屁股兩側有弧形黑紋從黇鹿的外形來看,是一頭溫順的鹿,在有陽光照射的樹林裡,漂亮如山林中的精靈。黇鹿屬中小型鹿類,雄性頭上長了一對大角,呈現扁平的掌狀,與駝鹿的「仙人掌狀」鹿角相似,總帶著一種仙風道骨的感覺。黇鹿的毛色不盡相同,就算在同一個鹿群裡,都有可能看到不同顏色的黇鹿。它們穿不同顏色的「衣服」,更體現出個性。
  • 動物園大象吞下了塑膠袋!是遊客故意投餵
    10月7日,在昆明動物園,有遊客將一個裹著塑膠袋的蘋果投餵給大象,導致大象連同塑膠袋一起吞進了肚裡。而這一幕,剛好被在場的其他遊客拍了下來。據視頻拍攝者陳先生介紹:「當時在看大象那裡,突然有人(遊客)扔了一個塑膠袋,裡面裹著一個蘋果,大象一下就把它吃進去了。